建安二十年七月,魏公曹操率軍進攻漢中。張魯準備率衆投降,他弟弟張衛不肯,對張魯說:“曹軍原來,不熟地理,只需要緊守陽平關,定然最後無功而返。”
張魯擔心:“魏公用兵如神,多少英雄都被他平定了,我們小小漢中,地狹人少,如何能夠憑一郡之力抗衡真個中國?”
張衛依然堅持:“什麼用兵如神,不過是自我吹噓罷了。那劉玄德缺兵少糧的情況下猶能逆襲,現在佔據州郡,誰敢小覷。我們現在的實力比當初劉玄德的境遇好太多了,並且漢中北部崇山峻嶺,只需要數萬大軍,我絕對讓他曹孟德望關興嘆。”
張魯拗不過,只好命張衛率領數萬軍隊據關而守,在山間築城牆,長十餘里。
出發前,涼州從事對曹操說:“攻打張魯很容易,陽平關下,多爲平地,南北兩山距離較遠,正好可以進攻。只要魏公大軍開到,張魯根本守不住。”
曹操聽了信以爲然,等到了陽平關,看到山勢陡峻,根本不是心中所想的樣子。不禁感慨:“只聽別人說,看來是不行的,跟自己想象差太遠。涼州從事乃是武都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平原,以爲陽平關下這碗底大點兒地方就很大了。”
曹軍仰攻陽平山上張衛設置的營寨,因爲山勢陡峭,根本攻不下來。曠日持久,士卒死傷累累,曹操也泄氣了,準備撤軍。便派大將軍夏侯惇、將軍許褚率軍接應山上衆軍。
無巧不成書,有時候巧合比故事裡還神奇。就在曹軍撤軍的過程中,前部將士夜間迷路了,在大山裡兜兜轉轉,竟然闖進了張衛設置的一處重要營寨中。
張衛軍中士卒大驚失色,以爲曹軍趁夜色攻來,紛紛逃竄。夏侯惇、許褚在後軍,還不知道前軍發生的事。侍中辛毘、主簿劉曄前來報告,夏侯惇、許褚滿臉疑惑,竟然有這麼巧合的事?撤軍途中把敵軍嚇跑了?扯犢子呢?
夏侯惇怎麼都不相信,親自前往查看。回去後向曹操報告,同時,請曹操暫緩退軍,先率軍攻打一下張衛的主營再說。
張衛正滿懷驚恐,曹軍明明久攻無果,怎麼就半夜摸到了自己的重要營寨中了。只聽說曹軍善戰,沒想到如此英勇,甫一交戰,自家軍隊就潰敗了。看來,這些天曹軍一直是在迷惑自己,讓自己放鬆警惕。都說曹操用兵如神,看來不是說說而已。
被動防守了一天,張衛意識到自己不是曹軍對手,趁夜色棄營而走。曹軍順利佔領了陽平關。
張魯聽聞陽平關已失,心裡不斷埋怨自己這不爭氣的弟弟,明明沒有金剛鑽,偏偏要攬下瓷器活兒。現在倒好,仗打輸了不說,還把曹操給得罪狠了吧。想在想投降,都擔心人家曹操會不會輕易接受了。
閻圃向張魯進諫說:“現在情勢緊迫纔去投降,肯定被魏公看不起,也沒有什麼大功勞,以後日子指定不好過。不如前往巴中,聯合杜濩等人,與魏公相抗。然後再送人質給魏公,請求投降,到那時候,功勞就大得多了。”
於是,張魯率人前往巴中。有人向張魯建議:“師君,我們一退,府庫糧草、珍寶將全被曹軍得去,不如全部燒燬,不能留給曹軍。”
張魯趕緊阻止:“萬萬不可,我等本來就是想要投降的,現在離開只是暫且避其鋒芒,並不是要與國家爲敵。府庫中的一切都是國家所有,一旦燒燬,那毀掉的都是百姓的心血呀!”
曹操率軍進入南鄭,知道張魯封存府庫後離開,對張魯大加讚賞。又因爲張魯平時行道,教化百姓向善,曹操覺得張魯人還不錯,挺良善,便派人前往巴中安撫。
丞相主簿司馬懿對曹操說:“魏公,劉備以狡詐的方式取得益州,統治時日尚短,現在蜀中軍民尚未全部歸心。並且現在劉備又遠在江南,與孫權爭奪荊州,無力西顧,機不可失呀。現在我們拿下漢中,蜀中必然震恐,大軍威壓之下,劉備勢力定然瓦解。”
曹操說:“貪心不足蛇吞象,現在得了隴,怎麼能再望蜀呢?”
侍中劉曄也向曹操進諫:“劉備乃是當世人傑,現在得到蜀地時日尚短,魏公英明神武,大軍傾壓,將攻無不克。一旦錯過時機,劉備以明於治國的諸葛亮爲丞相,以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馬超等爲大將,扼守險要,我們就再也無力征討了。”
曹操仍然不同意進攻蜀中。過了七天,有蜀人前來歸降。曹操問及蜀中情況,降者說:“聽聞魏公天兵將至,蜀中震恐,一天驚恐數十回。雖然守將斬殺不少人,但仍然無法使百姓安定。”
曹操聽聞蜀中情況,又問劉曄:“現在還能攻打蜀中嗎?”
劉曄說:“已經過了這麼久了,蜀中已經稍微安穩了一些。現在再去攻打,已經遲了。”
曹操也不強求,率領麾下返回鄴城。留夏侯淵爲都護將軍,都督張郃、徐晃等守漢中,以丞相長史杜襲爲駙馬都尉,都督漢中諸事。杜襲教化開導百姓,漢中百姓自願遷徙去洛陽、鄴城的多達八萬多口。
九月,巴郡等地的夷帥樸胡、杜濩、任約等人率衆來降。曹操分巴郡爲三郡,以樸胡爲巴東太守,以杜濩爲巴西太守,以任約爲巴郡太守,全部封列侯。
十一月,張魯率領家族出降。魏公曹操封張魯爲鎮南將軍,閬中侯,食邑萬戶。封張魯的五個兒子皆爲列侯,爲自己的兒子曹彭祖娶了張魯的女兒。後來張魯去世,諡號爲原侯,兒子張富繼承爵位。
當初有百姓種地時挖出一枚玉印,羣下皆勸張魯稱漢寧王。唯有功曹閻圃勸諫張魯說:“漢中戶口過十萬,百姓殷富,四面險固。如果上尊天子,將來能成就齊桓、晉文之功,最差也能與竇融相當,不失富貴。如果貿然稱王,則相當於斬斷了自己的退路。希望還是不要稱王,給自己取禍。”
張魯聽從閻圃的建議,沒有稱王。閻圃隨張魯一起歸降,曹操封閻圃爲列侯。
程銀、侯選、龐惪等西涼軍閥被曹操擊敗後都投靠了張魯,現在又隨張魯一起投降。曹操令程銀、侯選官復原職,封龐惪爲立義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