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安頓好家裡,率領兩萬步卒,與法正的四千軍隊合爲一處,浩浩蕩蕩直入益州。
當初周瑜、甘寧看益州牧劉璋不得人心,懦弱無能,便勸孫權西取益州。孫權當時邀劉備一同出兵,結果劉備一番瞎掰扯,說不同意,後來孫權也打消了念頭。等周瑜面見孫權,陳述利害,準備去取益州的時候,偏偏又病死了。
現在劉備竟然拋下江東這個親密夥伴,自己去取益州,吃獨食,讓孫權無法嚥下這口氣。
孫權憤怒地咆哮:“狡猾的老狐貍,竟然如此奸詐!虧我一心與你結盟,還將自己的親妹妹嫁給你。當面一口一個大舅哥,背地裡卻吃獨食,擺了我一道。。。”
看孫權每個字都是從牙縫裡往外蹦,衆人知道自己的主公此刻怒火滔天,誰也不敢去直接勸說,沒必要去觸這個黴頭。
等孫權情緒稍微穩定下來,有門客出來獻計:“將軍何必發怒,在下不才,略施小計,便可讓他劉玄德一輩子的辛勞,全部爲將軍所有!”
孫權看這名門客自信滿滿的樣子,心中不覺鄙夷:“就你這熊樣,還略施小計,那劉玄德縱橫一生,連曹操都對他忌憚不已,什麼沒經歷過?”
想歸想,不過,作爲主公,孫權該有的胸襟還是有的。儘管不信這名門客的能力,最終還是沒好氣地問:“計將安出?”
也不知這名門客在孫權門下待了多久,今天終於引起了孫權的注意,並且向自己問計,門客高興壞了,以致於也沒注意到孫權的語氣,竟然在這個時候賣起了關子:“將軍莫非忘了,小姐還在荊州呢?”
孫權有點兒火了,小姐在荊州我怎麼會不知道!剛說後悔吧妹妹嫁給那個老狐貍,你現在又哪壺不開提哪壺,是在直說我眼光差,毀了妹妹的幸福嗎?再說了,現在說國家大事呢,你給我提什麼小姐?
看孫權瞪著自己不說話,門客終於醒悟了一點兒,趕緊繼續說:“聽聞劉玄德年已半百,只有幼子一個,且生母已過世。現在他遠赴益州,幼子在荊州,養在小姐處。將軍好久沒見到小姐了,也不知道小姐過得如何,何不派人去接小姐回江東省親?”
孫權突然發現,這個門客挺厲害的嘛,以後得好好重用纔對。想到接妹妹回來,孫權不自覺地說道:“接小姐回來?”
門客答道:“對,兄妹團聚。”
“那,順便。。。”
門客知道,孫權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諂媚地笑道:“將軍英明!”
孫權採用門客之計,派人前往荊州,請妹妹回江東省親,兄妹團聚。並對門客大加賞賜。
孫夫人自幼習武,有其父兄之風。本以爲能嫁個如意郎君,可沒想到到頭來,竟然嫁了個老頭子,跟自己老爹一樣的年紀。
雖說美女愛英雄,劉備也確實是當世英雄,可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嫁的是這麼老的英雄呀。
劉備一生,心中只有大業,甚少考慮兒女情長。數次逃命中,都是將老婆孩子直接扔了,頗有祖先劉邦的做派。
而孫夫人,正當妙齡,情竇初開,卻天天獨守空房,還得給他帶孩子。
這老夫壯妻的,生活哪兒有個和諧。可是,有什麼辦法呢?整個社會都是男人的天下,再不滿也只能有淚往心裡咽。自己就是政治的犧牲品,她也早有了覺悟,且默默受著吧。
就在孫夫人度日如年之際,忽然下人來報:“夫人,江東來使,稱是孫將軍想念您得緊,請您歸寧。”
聽到江東來人,孫夫人眼睛一亮:“速速傳喚。”
來使見到孫夫人,也不敢擡頭,直接拜下:“見過小姐。”
孫夫人知道是自己哥哥派來的,心裡暖暖的,不過,臉上卻裝作冷漠:“我哥哥派你來做什麼?”
“稟小姐,將軍對您頗爲思念,茶飯不思。故派我來接小姐歸寧,兄妹團聚。”
“歸寧?他既然把我遠嫁荊州,還讓我回去團聚什麼?聚那一時半刻,有什麼意義?”
“小姐,將軍確實對您日日思念,當初將您許配給劉將軍,那也是看劉將軍英雄了得。再說了,當今天下,形勢比人強,將軍既要關心家事又要操勞國事,小姐要爲將軍想想呀。”
孫夫人一介女流,怎麼能說得過那辯士儒生,一番話下來,便答應跟隨來使回江東省親。
其實,孫夫人也是頗爲想念江東親人的,之所以對來使發脾氣,只是不滿於目前的婚姻狀況。
在來使的催促下,孫夫人派人通知留守荊州的關羽、諸葛亮,然後便準備隨來人回江東去。
這時,孫夫人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自己走了公子劉禪怎麼辦。雖然自己不滿於目前的婚姻,但是,既然已經嫁了,作爲妻子,理應好好照顧劉禪。畢竟劉備顛沛半生,就這一點兒骨血,不容有失。並且,自從來到荊州,劉備便將兒子交給自己照顧,這也是對自己的信任。朝夕相處下來,自己對劉禪還是有感情的,雖然不是自己親生的,可這孩子始終是管自己叫過母親。
可是,自己回江東,總不能把人家兒子帶走吧,整個荊州集團,以後都等著劉禪繼承呢。
使者看出孫夫人爲難,就開導夫人:“小姐,公子雖非小姐所生,但始終是您的孩子。這麼小的孩子,怎麼能離開母親呢?您把他一個人留下,難道讓張飛這些莽漢天天帶著嗎?”
孫夫人點點頭,便帶著劉禪出發。使者跟在孫夫人身後,嘴角浮起一絲奸笑。
劉備一走,帶走了大量人手,諸葛亮一天比一天忙,每天處理不完的公務,恨不得不吃飯不睡覺。
正在諸葛亮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突然門下來報:“軍師,將軍府來報,夫人隨江東來使回江東省親去了。”
“哦?江東使者不是今天剛來嗎?爲何走得如此匆匆?”
看門下好像還有話要說,諸葛亮問:“還有什麼沒說完?”
門下趕緊彙報:“聽說,夫人把公子也帶走了。”
“什麼!走了多久了?爲何不攔下?”饒是諸葛亮,聽到劉禪被帶走了,也是大驚失色,豁然站了起來。要是劉禪被拐走了,怎麼跟劉備交代,以後還談什麼大業。
“剛走沒多久,這會兒估計出城往江邊去了。”
諸葛亮毫不猶豫,立即下令:“命趙雲立即趕赴江邊,乘快船追趕,一定要救回公子。令張飛率領輕騎,沿江追趕,不得有誤。”
一聽諸葛亮說是“救回”,而不是接回,門下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了,立即下去傳令。
趙雲、張飛接到命令,一刻不敢遲疑,立即全力追趕。終於,半個時辰後,趙雲趕上江東大船。
趙雲大喊:“夫人請暫停片刻,雲有話說。”
孫夫人看趙雲追來,以爲是劉備提前安排的,怕自己回了江東,就失去了跟孫權交易的籌碼。於是對趙雲說道:“趙將軍,我回家省親,待與兄長團聚後,自會返還荊州。請將軍回去吧。”
趙雲道:“夫人歸寧,雲不敢阻攔,但是,請夫人留下公子。”
孫夫人也不示弱:“公子是我的孩子,這麼年幼,怎麼能離開母親。就算留下來,你會照顧孩子嗎?”
說話間,兩船接近,趙雲一個虎撲,直接躍上船,來搶劉禪。
岸上,張飛也率人趕到,一邊派人搜尋船隻,一邊朝江中喊話。
孫夫人看趙雲來硬的,嬌叱一聲:“趙雲無禮!”
趙雲拔出腰間寶劍,對江東衆人說道:“我乃常山趙雲,爾等速速後退。我只是來接回公子,不願傷汝性命。”
江東衆人見趙雲威武不凡,舉著刀劍卻不敢上前。趙雲搶了劉禪,慢慢後退。
這時,江東人也發現岸上張飛已找到船隻,從前方斜刺裡穿插過來。
明知已經無法將劉禪帶到江東,衆人只好任由趙雲護著劉禪跳回荊州船中,不敢阻攔。
孫夫人此次回到江東,再也沒回過荊州,至於最終結局如何,後人已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