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六章 駐漢中孔明北伐

諸葛亮平定了南中四郡,好生安撫那些部落首領,還讓他們繼續管轄民衆。

有人勸諫諸葛亮:“現在好不容易平定了南中,爲何還要用這些夷人呢?”

諸葛亮說:“如果不用這些夷人,任用我們自己人,有三不易呀。”

“我等魯鈍,還請丞相教導。”進諫者不明白諸葛亮的意思,虛心請教。

諸葛亮說:“如果留下我們的人治理南中,則必須要留下兵馬,而兵馬沒有糧草,要想從益州運送糧草,一不易也。”

麾下不斷點頭。

諸葛亮繼續說道:“大戰剛過,夷人父母兄弟死傷無數,留下我們的人卻不留兵馬的話,久而必生禍患,此二不易也。”

衆人再次跟著點頭。

諸葛亮繼續說第三點:“夷人本來就好殺好鬥,如果留人,肯定不會相信我們,此三不易也。”

“我等思慮不如丞相周全,幾誤大事。”

於是,諸葛亮給孟獲等南中俊傑全部封拜官職。自己率軍返回,成都,既不在南中留下兵馬,也不往南中運送糧草,夷人、漢人相互安定。

南方既然實行了夷人自治,對諸葛亮是萬分信服,每年進貢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從此以後,直至諸葛亮去世,夷人再也沒反叛過。

曹魏黃初七年,蜀漢建興四年,諸葛亮開始著手準備北伐之事,全國各地徵集糧草、整修戰備。諸葛亮準備親自率軍北上漢中,命前將軍李嚴總領後方軍政,屯駐江州。留護軍陳到駐紮永安,仍歸李嚴統領。

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立甄夫人之子曹睿爲太子。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羣、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任命三人爲顧命大臣,輔佐幼主。

不久曹丕病亡,曹睿登基爲帝,追諡生母甄夫人爲文昭皇后。立皇弟曹蕤爲陽平王。葬文帝於首陽陵。封鍾繇爲太傅、曹休爲大司馬,都督揚州;曹真爲大將軍,華歆爲太尉,王朗爲司徒,陳羣爲司空,司馬懿爲驃騎大將軍。

東吳聽聞曹丕去世,便趁機大舉進兵。吳王孫權親率大軍攻江夏郡,結果被江夏太守文聘擊敗。左將軍諸葛瑾等進攻襄陽,被司馬懿、曹真等率軍擊破,斬殺其部將張霸。

曹魏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三月,諸葛亮向後主劉禪辭行,前往漢中,留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統籌留守丞相府諸事。臨行前,給劉禪上書,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這就是著名的《出師表》。

諸葛亮率領諸軍到達漢中後,屯紮在沔水北部,陽平石馬。徵辟廣漢太守姚伷爲掾,姚伷還向諸葛亮舉薦了不少文武之才。

諸葛亮對姚伷大加讚賞:“能夠爲朝廷舉薦賢才的人是最忠義的。姚伷爲國家舉薦文武之才,使其能夠爲國出力,希望其餘各掾都能夠積極爲國薦賢。”

曹睿聽說諸葛亮駐軍漢中,想要發兵攻打,討伐諸葛亮。做決定前,先諮詢了一下散騎常侍孫資,問道:“朕準備討伐那諸葛孔明,愛卿以爲如何?”

孫資說:“當年武皇帝親自征伐南鄭,迫降張魯,又救出夏侯淵麾下軍隊。戰事結束後,武皇帝多次說,南鄭那邊環境猶如地獄,中斜谷道爲五百里深險石穴。武皇帝這等善於用兵之人,見到蜀賊佔據山巖,吳虜流竄江湖,皆避而不戰,就是知難而退,從未責怪將士作戰不利。”

曹睿不悅地問:“愛卿的意思,是任由那諸葛亮爲禍西南?”

孫資回答:“如果現在討伐南鄭,沒有十五六萬兵馬是不夠的。如此一來,糧草轉運、士卒調動等,必然引起天下騷動。不如派遣大將鎮守險要之處,不出數年,中國越來越昌盛,吳、蜀賊寇日漸凋敝,自然平定。”

曹睿聽後,逐漸打消征討漢中的想法。

當初,孟達投降曹魏的時候,深得曹丕寵信。而孟達長得又比較帥,會做人,跟重臣桓階、夏侯尚相交莫逆,所以,在曹魏陣營混得還是不錯的。

可是,這纔沒幾年,曹丕這個短命鬼竟然嗚呼哀哉了。曹丕掛了就算了吧,就連桓階、夏侯尚也先後去閻王爺那兒報到了。

這下孟達慌了,自己雖然在曹魏陣營混得還可以,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這個降將,以後好不好混,很難說。現在連自己緊抱的大腿都死完了,以後可咋辦?

這時候,蜀、吳細作得到消息,分別將情況傳到漢中、荊州。諸葛亮與孟達私下裡傳信,允許孟達歸蜀,許以高官厚祿,既往不咎等等。孟達也偷偷給諸葛亮回了好幾封信,約定瞅機會重歸蜀漢。

孟達這貨行事不密,竟然讓自己的老對頭魏興太守申儀知道了這件事。申儀本就與孟達不和,偷偷給朝廷上表,告發孟達想要投敵。

孟達這下心裡更慌了,直接舉兵反叛。諸葛亮給孟達寫信,讓他小心行事。因爲司馬懿就在宛城,一旦事情敗露,再無轉圜的餘地。

孟達給諸葛亮回信說:“宛城到洛陽八百里,到我這邊一千二百里。司馬懿聽說我舉兵,再請示朝廷,等朝廷批覆下來,一個月都過去了。這麼長時間,我早就準備好了一切。且司馬懿身兼重任,肯定不會親自來,如果只派一些偏將,我怕誰來哉。”

諸葛亮看到孟達的回信,很惋惜地說:“看來孟達死定了,多好的機會呀,可惜了。只能趕緊派人前去營救,希望還來得及。”

司馬懿聽說孟達謀反,也不請示朝廷,直接秘密發兵,大軍倍道兼行。爲了安撫孟達,還派快馬給孟達送去書信,好言相勸,希望孟達回頭。

司馬懿麾下諸將說:“孟達在上庸,與吳、漢相接壤,我們這樣出兵是不是太倉促了?要不要先看一下吳、蜀兩國 舉動再行動?”

司馬懿說:“孟達這個人最沒有信義,趁現在還猶豫未決,直接發兵滅了他。如果再等下去,吳、蜀援軍到了,反而不好收拾。”

孟達舉兵造反僅僅八天的時間,司馬懿就已經兵臨城下了。孟達趕忙給諸葛亮寫信,請求援軍。並在信中感慨,僅僅八天呀,這司馬懿也忒他孃的快了吧。

不久,吳、蜀方面的軍隊到達西城安橋、木闌塞,想要救援孟達,順便將上庸納入自己的版圖。

曹魏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司馬懿命麾下偏將分別去阻擋吳、蜀援軍,自己親率大軍攻擊新城。

孟達一面謹守城池,一面祈禱援軍速速道來。可是,一個孟達,怎麼可能是司馬懿的對手。僅僅十六日,新城被攻破。孟達被斬殺在城頭,吳、蜀援軍紛紛撤退。

要不是修養好,諸葛亮都想爆粗口罵娘了。這孟達跟蠢豬一般,謀反之事竟然都能讓自己的對頭知道。泄密之後竟然還不果斷,拖拖拉拉。你死就死了,也沒誰心疼你,可是,新城一地,老子就沒機會了呀。

申儀在魏興郡經營多年,實力深厚。竟然起了不該有的心思,私下裡擅自刻了多枚印章,授給麾下。

司馬懿平了孟達之後,召申儀前來。順便將申儀繩捆索綁,直接送到洛陽交給皇帝發落。

孟達既然死了,上庸、新城這邊沒了機會,諸葛亮便一心一意準備進軍雍涼地區。

諸葛亮召集麾下衆將議事,有人說:“丞相,現在鎮守長安的乃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子夏侯楙。此人不學無術,怯而無謀,只因爲取了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自幼與曹丕交好,所以才能在曹丕繼位後,任安西將軍,都督關中軍事。”

又有人說:“夏侯楙不通謀略,完全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傢伙,沒有一點兒本事。由他都督關中,曹魏這不是派他來送人頭嘛,我等正好一舉拿下雍涼地區。”

丞相司馬魏延進言:“只要丞相給我五千精兵,攜帶少量軍糧,直接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從子午谷向北,不出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諸葛亮說:“可是,你五千人抵達長安,能有多大作爲呢?”

魏延說:“夏侯楙怯而無謀,聽說我突然神兵天降,必然棄城而走。到時候長安城中唯剩下一些御史、京兆太守等文官,怎麼可能擋得住我。等洛陽那邊得到消息,組織起大軍來攻長安,至少也要二十餘日。到那時候,丞相從斜谷而來,差不多也該到長安了。如此,長安以西,全部一舉拿下。”

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計策:“你所有的假設都是建立在夏侯楙棄城逃跑的基礎上,這怎麼能行?那曹丕也不是傻子,能讓夏侯楙鎮守長安,足矣說明他沒有你說的那麼不堪。此計太過兇險,不如從平坦大道進軍。我們只要穩紮穩打,就能打下隴右地區,不必兵行險招。”

第一一六章 懼宦官姜維出逃第二十八章 迎天子曹操都許第一零六章 謀曹爽司馬裝病第一一三章 戰洮西大破魏軍第三十八章 劉玄德與謀曹賊第八十七章 淹七軍威震華夏第九十六章 駐漢中孔明北伐第一零二章 五丈原諸葛殯天第二十三章 程仲德智保三城第三十一章 絕袁術陳珪用計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三十六章 壅沂泗虓虎受縛第一一七章 大軍出鍾會伐蜀第十五章 收民心舉兵抗袁第十章 傳孝名復起入仕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二章 師大儒交結豪俠第四十六章 遭敗績關羽降曹第五十一章 戰官渡袁曹對峙第八十六章 逐曹公漢中稱王第十一章 失高唐往投老友第九十六章 駐漢中孔明北伐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一百章 明是非廢黜李平第一章 樓桑村小兒奇語第八十八章 呂子明白衣渡江第三十一章 絕袁術陳珪用計第十六章 報父仇曹操東征第三十九章 誣忠良斬殺劉虞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四十章 救公孫張燕出兵第八十五章 好兒郎渾身是膽第六十二章 魯子敬力主抗曹第三十八章 劉玄德與謀曹賊第五十三章 焚烏巢袁紹敗北第一一五章 淮南亂姜維黷武第一零三章 窩裡鬥楊魏爭權第十四章 救北海玄德揚名第六十章 憶往事破虜奠基第九章 丁母憂辭歸桑梓第四十八章 斬顏良白馬解圍第九十五章 平南中七擒孟獲第五十五章 劉先主伏兵博望第一一四章 姜伯約一心北伐第二十六章 破呂布收復失地第一章 樓桑村小兒奇語第一一三章 戰洮西大破魏軍第五章 賊軍至勇爭先鋒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三十九章 誣忠良斬殺劉虞第一章 樓桑村小兒奇語第三十六章 壅沂泗虓虎受縛第九十九章 賀東吳二帝並尊第六十二章 魯子敬力主抗曹第一零六章 謀曹爽司馬裝病第六十四章 用火攻黃蓋詐降第二十三章 程仲德智保三城第十一章 失高唐往投老友第五章 賊軍至勇爭先鋒第八十九章 敗關羽長驅直入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一零七章 誅曹爽司馬掌朝第八十九章 敗關羽長驅直入第九十七章 失街亭北伐失利第九十三章 戰夷陵陸遜忍辱第二十五章 絕袁紹力保兗州第一零七章 誅曹爽司馬掌朝第一零二章 五丈原諸葛殯天第一零三章 窩裡鬥楊魏爭權第九十七章 失街亭北伐失利第七十章 薦賢才周郎殞命第八十六章 逐曹公漢中稱王第一一五章 淮南亂姜維黷武第二十一章 呂奉先立功遭忌第五十二章 迎許攸孟德跣足第三十一章 絕袁術陳珪用計第九十八章 再北伐斬殺王雙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五十五章 劉先主伏兵博望第四十六章 遭敗績關羽降曹第一一五章 淮南亂姜維黷武第二十三章 程仲德智保三城第六十一章 孫氏興克定江東第三十八章 劉玄德與謀曹賊第九十四章 燒連營退守白帝第五十一章 戰官渡袁曹對峙第二十一章 呂奉先立功遭忌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七十四章 入益州收攏人心第八十三章 擔重任呂蒙示弱第五十八章 長阪坡子龍救主第三十三章 助先主夏侯中箭第六十六章 獻奇謀國士克己第一零三章 窩裡鬥楊魏爭權第十二章 拒袁紹試守平原第七十七章 收馬超劉璋獻降第十八章 陶謙死玄德入徐第三十二章 失小沛先主歸曹
第一一六章 懼宦官姜維出逃第二十八章 迎天子曹操都許第一零六章 謀曹爽司馬裝病第一一三章 戰洮西大破魏軍第三十八章 劉玄德與謀曹賊第八十七章 淹七軍威震華夏第九十六章 駐漢中孔明北伐第一零二章 五丈原諸葛殯天第二十三章 程仲德智保三城第三十一章 絕袁術陳珪用計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三十六章 壅沂泗虓虎受縛第一一七章 大軍出鍾會伐蜀第十五章 收民心舉兵抗袁第十章 傳孝名復起入仕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二章 師大儒交結豪俠第四十六章 遭敗績關羽降曹第五十一章 戰官渡袁曹對峙第八十六章 逐曹公漢中稱王第十一章 失高唐往投老友第九十六章 駐漢中孔明北伐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一百章 明是非廢黜李平第一章 樓桑村小兒奇語第八十八章 呂子明白衣渡江第三十一章 絕袁術陳珪用計第十六章 報父仇曹操東征第三十九章 誣忠良斬殺劉虞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四十章 救公孫張燕出兵第八十五章 好兒郎渾身是膽第六十二章 魯子敬力主抗曹第三十八章 劉玄德與謀曹賊第五十三章 焚烏巢袁紹敗北第一一五章 淮南亂姜維黷武第一零三章 窩裡鬥楊魏爭權第十四章 救北海玄德揚名第六十章 憶往事破虜奠基第九章 丁母憂辭歸桑梓第四十八章 斬顏良白馬解圍第九十五章 平南中七擒孟獲第五十五章 劉先主伏兵博望第一一四章 姜伯約一心北伐第二十六章 破呂布收復失地第一章 樓桑村小兒奇語第一一三章 戰洮西大破魏軍第五章 賊軍至勇爭先鋒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三十九章 誣忠良斬殺劉虞第一章 樓桑村小兒奇語第三十六章 壅沂泗虓虎受縛第九十九章 賀東吳二帝並尊第六十二章 魯子敬力主抗曹第一零六章 謀曹爽司馬裝病第六十四章 用火攻黃蓋詐降第二十三章 程仲德智保三城第十一章 失高唐往投老友第五章 賊軍至勇爭先鋒第八十九章 敗關羽長驅直入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一零七章 誅曹爽司馬掌朝第八十九章 敗關羽長驅直入第九十七章 失街亭北伐失利第九十三章 戰夷陵陸遜忍辱第二十五章 絕袁紹力保兗州第一零七章 誅曹爽司馬掌朝第一零二章 五丈原諸葛殯天第一零三章 窩裡鬥楊魏爭權第九十七章 失街亭北伐失利第七十章 薦賢才周郎殞命第八十六章 逐曹公漢中稱王第一一五章 淮南亂姜維黷武第二十一章 呂奉先立功遭忌第五十二章 迎許攸孟德跣足第三十一章 絕袁術陳珪用計第九十八章 再北伐斬殺王雙第五十四章 袁紹亡二子相爭第五十五章 劉先主伏兵博望第四十六章 遭敗績關羽降曹第一一五章 淮南亂姜維黷武第二十三章 程仲德智保三城第六十一章 孫氏興克定江東第三十八章 劉玄德與謀曹賊第九十四章 燒連營退守白帝第五十一章 戰官渡袁曹對峙第二十一章 呂奉先立功遭忌第一零八章 山陵崩孫權病逝第七十四章 入益州收攏人心第八十三章 擔重任呂蒙示弱第五十八章 長阪坡子龍救主第三十三章 助先主夏侯中箭第六十六章 獻奇謀國士克己第一零三章 窩裡鬥楊魏爭權第十二章 拒袁紹試守平原第七十七章 收馬超劉璋獻降第十八章 陶謙死玄德入徐第三十二章 失小沛先主歸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右旗| 定州市| 本溪| 淄博市| 河池市| 贡嘎县| 南雄市| 漳浦县| 保德县| 木兰县| 木里| 玉屏| 玉屏| 怀柔区| 南召县| 乌苏市| 静安区| 岳阳市| 威宁| 专栏| 进贤县| 遂平县| 凌云县| 聂拉木县| 综艺| 五寨县| 库尔勒市| 雷山县| 聂荣县| 青河县| 丹棱县| 上林县| 施甸县| 茂名市| 凤冈县| 盐津县| 江永县| 仙游县| 武夷山市| 辽源市|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