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率軍出駱谷,至沈嶺,欲取關中。
當時,魏國在長城囤積了大量的軍糧物資,但是守備薄弱。徵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司馬望及安西將軍鄧艾擔心姜維會佔據長城,利用城中糧草來進攻魏國。便著急率軍佔據長城,以此爲根基,以抵抗姜維。
姜維率軍北出,在芒水紮下營寨,不斷向司馬望和鄧艾發起挑戰??墒嵌酥皇蔷o守長城,根本不理姜維的挑戰。
由於姜維數次出兵北伐都沒能取得大的戰果,反而損兵折將,蜀人紛紛發出怨言,中散大夫譙周甚至寫了一篇《仇國倫》來諷刺姜維。
翻過年來,文欽看自己這邊大勢去了不止三分,強打起勇氣對諸葛誕說:“蔣班、焦彝投降了司馬昭,肯定會認爲咱們沒有能力突圍。而全氏諸將又剛走不久,這正是敵軍防備鬆懈的時候,咱們可以突圍了?!?
熬到了這個時候,諸葛誕也頂不住了,包括吳將唐諮也認爲是時候展開大戰了。
於是,諸葛誕及東吳聯軍準備了大量的器械,連續五六天不間斷地攻打南部敵軍,準備潰圍而出。
可是,魏軍的準備明顯比他們還充分。只見魏軍居高射箭,矢如雨下。還有發石車,不斷髮射巨石,火箭就像流星一樣落入聯軍陣中。
苦戰了數日,聯軍死傷無數,屍橫遍野。城中糧食告罄,一粒米都找不到了,數萬人出城投降。
情況惡化到如此境地,爲了節省糧食,文欽準備將北方人全部趕出城去,只用吳人來守城。
諸葛誕跟文欽本來就不和,之前諸葛誕殺了文欽的信使,後來文欽造反時又斷了他的後路?,F在二人之所以共同作戰,不過是時事所迫罷了。
現在文欽竟然要將北方人全部趕出成,那諸葛誕算不算北方人?就算是諸葛誕在城內,可是沒了兵將,自己不就成了軟柿子,只能任文欽揉捏了?
所以,文欽一提出來,諸葛誕立即否決,堅決不允許文欽這麼做。二人本就不和,現在到了緊急關頭,更加互相猜忌。
諸葛誕便設下計策,等文欽前來議事的時候,伏兵將文欽殺死,收攏文欽麾下士卒。
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率軍在壽春城外的小城中,聽說老爹被殺,準備帶兵進入壽春城,爲父親報仇。
可是,到了這種境地,士卒都不願再聽命了,紛紛離散。二人無奈,只能逃出城中,向司馬昭請降。
魏將勸司馬昭殺了文鴦、文虎兄弟,司馬昭說:“文欽反叛投敵,又數次爲禍,罪不容誅,其子當然也該殺??墒?,現在是非常時期,二人因爲無路可退纔來投靠,而城又未攻下來。如果此時殺了二人,敵人定然拼死堅守。不如赦免了他們,這樣,敵軍將士必然紛紛來投?!?
於是,赦免了文鴦、文虎,任命爲將軍,封關內侯。命他們帶領數百騎兵到處宣揚,遇到敵軍就喊:“文欽的兒子都能得到赦免,你們還不投降等什麼呢?趕緊投降吧,大將軍不會爲難你們的!”
城內飢寒日益嚴重,將士們看到這種情況,心中暗喜。司馬昭親臨城下,但見城頭上守軍拿著弓卻不射箭,知道城中士卒已沒了鬥志。就對麾下下令:“猛攻!”
一時間,四面進軍,鼓聲震天??墒牵瑝鄞簣猿悄膬菏悄屈N容易攻破的。一直到二月,諸葛誕感覺守不住了,準備率麾下親衛突圍出去。
可是,剛剛出城,就被曹魏司馬胡奮率兵擊潰,直接將諸葛誕斬殺當場。這還不算,還將諸葛誕夷滅三族。
諸葛誕麾下有數百勇士,見諸葛誕死了,也不投降,而是站好隊,等待魏軍來殺。魏軍每殺一人,就問一句是否願降??墒?,一直將這數百人殺完,就沒聽到一句投降的話。
吳將於詮眼看無力迴天,脫掉鎧甲頭盔,被魏軍殺死,唐諮、王祚等皆降。
此戰中,鍾會屢進奇謀,受到司馬昭的重用。逐漸被司馬昭委以腹心重任,被當時人比方爲張子房。
姜維在芒水依山紮營,司馬望和鄧艾在渭水邊下寨,保護長城。無論姜維如何挑戰,二人始終堅守不出。
等諸葛誕兵敗被殺的消息傳來,姜維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了,便率軍返回成都。
待姜維到了成都,後主劉禪再次拜姜維爲大將軍。
司馬昭屢立大功,魏主曹髦下詔,任命司馬昭爲相國,封晉公,食邑八郡,加九錫。
司馬昭受寵若驚,前前後後推讓了九次(或許是很多次,九表虛數),最終推不掉,才勉爲其難地接受。
這一幕跟當初曹操被封爲魏公的情景是多麼相像,難道冥冥之中都是註定的?曹家篡奪了漢家江山,最終也以同樣的方式被人篡奪。
當初先主昭烈帝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魏延在各個關口都駐下兵馬,嚴防外地入寇。一旦發現敵兵到來,關閉關卡,禦敵於國門之外。
曹爽入侵興勢之時,王平就是利用魏延留下的方略抗拒魏軍。
等姜維掌權以後,認爲此方略只可防守,不利於進攻。於是,撤掉各處防備,退守到漢、樂二城。任憑敵軍能夠隨意進出關卡,等敵軍來攻,則派遣軍隊遊弋在外,以便大量殺傷敵人。
於是,命胡濟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
到了曹魏甘露五年,景元元年;蜀漢景耀三年;東吳永安三年。
曹髦看到自己的權勢完全被架空,心中憤恨。召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對三人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等著被廢,受這等大辱,現在請衆卿與我一起討賊!”
王沈、王業一聽,我去,這是要找死呀,可別帶上我。頭都不會地跑了,直接去找司馬昭告密。
王經不理二人,與曹髦一起率領宮中一些大小太監、老弱病殘的衛士擊鼓而出。
屯騎校尉司馬伷與曹髦相遇,正準備展開廝殺呢,結果衆衛士一喊,司馬伷麾下士兵全散了。畢竟皇帝的威勢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這些小兵根本不願參與到政變之中,不如趕緊回家。
中護軍賈充率軍而來,與曹髦的軍隊展開大戰。曹髦親自披堅執銳,衆將士一看皇帝拿著劍出來了,紛紛後退。
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這情況怎麼搞?”
賈充冷哼一聲:“司馬公養著你們,就是等這一天了。該怎麼辦,還用我說嗎?”
成濟聽賈充這麼說,也不猶豫,直接一矛將曹髦刺倒,當場斃命,連血都沒來得及吐一口。
司馬昭聽聞之後,大驚失色,一頭栽倒在地上。而太尉司馬孚聽說之後,枕著曹髦的大腿哭泣,唉聲說道:“陛下被殺,都是老臣的罪過呀!啊啊啊。。?!?
唉,不得不說,司馬家真是出影帝呀。
之後,司馬昭請太后下令,廢曹髦爲庶人,以庶人之禮埋葬。堂堂天子,竟然落得如此下場,可悲可嘆。
之後,司馬昭又命自己的兒子中護軍司馬炎前往鄴城迎接燕王曹宇的兒子曹璜入洛陽,繼承明帝一脈。
爲了平息衆怒,抹去自己的污點,司馬昭下令將殺死曹髦的成濟夷族??蓱z成濟一心想表現,結果成了替罪羊,賠上了整個家族。
自從蔣琬、費禕、董允等人相繼去世以後,太監黃皓日漸受寵,開始弄權。
劉禪以董厥爲輔國大將軍,諸葛瞻爲都護、衛將軍,共平尚書事,以侍中樊建爲尚書令。這幾人雖有名望,卻不能矯正劉禪的得失,也無法阻止黃皓專權,導致士大夫多趨炎附勢,依附黃皓。朝政也越來越衰敗。
甘陵王劉永本來與哥哥劉禪關係挺好的,卻由於憎恨黃皓,被黃皓天天在劉禪旁邊進讒言,導致十年不得入朝與兄弟相見。
吳國使者薛珝入蜀,回去後向吳主稟報:“蜀漢主上昏庸卻不知道自己的過錯,羣臣只知道保命卻不敢說話。朝中無人敢直言,鄉間百姓皆面有菜色?!?
蜀漢景耀五年,休息了幾年的大將軍姜維又坐不住了,靜極思動,又想進行他的北伐大業了。
姜維還沒出發,右車騎將軍廖化心中不滿。感嘆道:“姜伯約智謀不如敵將,而我蜀漢兵力、國力也不如敵國,如此頻繁興兵,國家可怎麼延續呀?”
羣星璀璨的三國時期,廖化的能力肯定不算出彩的。但是,此時的廖化,可以說是人老成精,吃過的鹽比別人吃過的飯都多,眼力應該還是不差的。也正說明了一點,姜維屢次北伐,已經使蜀國綜合國力消耗了太多。
十月,漢軍北上洮陽。魏軍聽聞,立即命鄧艾率軍出擊,阻擊姜維。
由於連年征戰,蜀漢這邊已經很難籌措到足夠姜維揮霍的糧草了。爲了能夠有所成就,姜維只帶了少量的軍糧,準備就食於敵,速戰速決。
鄧艾看出了姜維的意圖,既然你想速戰速決,那我就成全你。
兩軍在侯和相遇,也不廢話,直接開幹。結果很明顯,準備不足的姜維大敗虧輸,被迫退往沓中。
姜維作爲一個降將,羈旅他國,深受重任,卻又屢遭敗績,功業不顯,自然惹得他人看不順。黃皓掌權後,與右大將軍閻宇沆瀣一氣,暗中圖謀,想要廢掉姜維。
姜維聽說後,私下對劉禪說黃皓奸佞專權,將會敗壞朝綱,請劉禪斬殺黃皓。
劉禪很不開心,對姜維說:“你們一個個咋回事?董允活著的時候天天嚇唬黃皓,現在你也要殺他。他一個身體都不健全的小人物,天天伺候朕,怎麼就敗壞國家了?你們都是國之棟樑,天天非得跟一個去勢的太監較什麼勁?”
姜維見劉禪被黃皓迷惑,而黃皓又已經根深葉茂,攀附者衆多,擔心被害。於是,準備離開成都。
劉禪覺得姜維小題大做,就讓黃皓親自到姜維府上給姜維賠個不是,別再讓姜維耿耿於懷了。
黃皓不去賠罪還好,黃皓這一去,把姜維嚇壞了。趕緊跑到沓中,請求在沓中鍾麥屯田,再也不敢回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