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

從目前來看,我們顯然已經向一個嶄新的、好戰的時代邁進了,也許這種情況對另一個強大的懷疑論種類有些幫助;但是對此,我暫時只想用比喻來表達它,而且我相信,德意志歷史的朋友們必然懂得我的這種比喻。對於那些長大成人的擲彈兵、不假思索的狂熱分子來說,作爲普魯士的國王,他是一個軍事和懷疑論的天才——因而,從根本上講,也就是那種不久前戰無不勝的、步入舞臺的德意志的楷模;在一個點上,甚至擁有了天才般的機關和幸運的利爪:其原因就是因爲他知道當時的德國真的缺少什麼,而且這種匱乏比教育和社會形式上的缺乏要可怕得多,並且急迫上百倍——他對年輕的弗里德里希的憎恨,來自對深沉本能的恐懼。由於自身的強大的厭煩而懷疑自己的兒子沒有達到男子漢的水平,缺少陽剛之氣;他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但是,誰處在他的位置上會不自欺呢?所以,他認爲兒子註定會成爲無神論者,成爲機智幽默、才華橫溢的法國人——當然還少不了貪圖享受、自在逍遙。在後臺,他看到了一位偉大的吸血鬼,即懷疑論的蜘蛛。他懷疑因爲貧困而使不可救藥的心靈不值得稱之爲罪惡,就像不足以揚善一樣,只是一個殘損的意志,不僅不能發號施令,而且也無力發號施令。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兒子的身上卻已經形成了更加危險、更加強硬、更加嶄新的懷疑論類型——誰知道,正是由於對父親的仇恨,對孤獨釀就的意志和冰冷的憂鬱而獲益匪淺呢?

懷疑論,一種背離教條的陽性懷疑論,對於天才來說,下一步它將變成戰爭和佔領,並且以偉大的弗里德里希的形象向德國進軍。儘管如此,這種懷疑論仍舊會把自己蔑視、撕裂到極點;因爲它不僅要破壞,而且還要佔有;它沒有什麼信仰,可是卻也不會在此迷途;它將危險的自己給予精神,可是,它又要繃緊心絃;這種形式就是懷疑論的德意志形式。

作爲延續和昇華,它成爲了最具精神性的弗里德里希主義,歐洲因爲處於這種德意志精神,及其批判和歷史的懷疑的支配下,從而迎來了一個大好時光。也正由於偉大的德意志哲學家和歷史批評傢俱有無可否認的頑強力量和堅韌的男子漢性格——這些具有破壞性和瓦解性的貴族用正確的眼光看待這一切,絲毫不顧音樂、哲學、浪漫主義而確立的德意志精神的新概念。根據這種概念,陽性懷疑論的行動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例如,無論是無畏的目光,還是具有拆卸力量的手的勇敢和堅強,還是從事冒險之旅的頑強意志,在荒涼和危險的天宇之下,進行精神化了的北極探險。

也許這樣做有著充分的理由,如果那些擁有溫情、膚淺的人情味的人,要在這種精神面前被釘上十字架。信仰命運、諷刺性、靡菲斯特精神不再戰慄地將他稱做米什萊。可是,人們希望在事後感覺一下,對德意志精神中提到的這位“男子漢”的恐懼是多麼的突出啊!正是通過他,歐洲才從他的“教條主義沉睡”中被喚醒。於是,人們開始回憶在此之前出現過的概念,它必定被他克服了——一個陽性化的女人能夠毫無在乎、專橫跋扈地認爲,德意志人都是溫柔和順、善良仁慈、意志薄弱、充滿詩意的歐洲式令人同情的笨蛋,好在爲時不是很長。但是,人們直到最後才終於明白拿破崙當時的那個深深的驚訝!當他接見歌德的時候,因爲這件事透露了人們這幾百年來在“德意志精神”的影響下都想了什麼。“看啊,一條漢子!”這句話的原意就是:“他的確是一條漢子!但是我所期待的僅僅是一個德意志人而已!”

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16章 力量意識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9章 何謂高貴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20章 追求真理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37章 人,面向人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37章 人,面向人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36章 人的蛻變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1章 譯者序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36章 人的蛻變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20章 追求真理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
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16章 力量意識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9章 何謂高貴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20章 追求真理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37章 人,面向人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37章 人,面向人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36章 人的蛻變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1章 譯者序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36章 人的蛻變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20章 追求真理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成安县| 江永县| 玉环县| 莱州市| 喀什市| 礼泉县| 永宁县| 甘泉县| 伊宁县| 自贡市| 美姑县| 富平县| 台前县| 库尔勒市| 柳河县| 隆子县| 固原市| 长岛县| 中卫市| 东阿县| 滦平县| 南川市| 宝山区| 中山市| 行唐县| 察雅县| 宁远县| 泾源县| 孙吴县| 崇左市| 北流市| 临沭县| 仲巴县| 体育| 靖江市| 布尔津县| 芜湖县| 开阳县| 逊克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