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

我們自身所具有的半野性,使我們不管走到哪裡都會找到秘密的出口,就像從未佔領過某個高貴時代一樣,是通向未完善的文化迷宮與在世間存在過的半野性的出口。而且,迄今爲止,人類文化最可觀的部分仍然存在於半野性的狀態,那麼“歷史意義”就意味著爲所有感官和本能所用,並且爲一切審美和味覺所用:因爲,它可以藉此證明自己是一個高貴的感官。例如,我們喜歡享受荷馬:這或許是我們得到的最幸運的便宜,我們通曉荷馬史詩,但是所有擁有高貴文化的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無法輕易地掌握荷馬。舉個例子來說,17世紀的法國人,如聖埃福萊蒙德,他就指責荷馬的廣泛精神,甚至包括伏爾泰的尾聲。這個非常確定,隨口就可以說出肯定或否定,在遇到一切陌生種類時表現出來的遲疑、退縮,對生動的好奇以及那種對所有高貴而容易滿足的文化的、惡劣意志的、非審美的膽怯,沒有勇氣去承擔嶄新的一幕,也就是對自身的不滿和對異物的稱讚:因爲,對於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來說,這一切決定了他們都處於不利的地位,這些東西決不會成爲他們的財產,或者是他們的獵獲品——對這樣的人而言,沒有哪種意義會比歷史意義、低三下四的無政治權利的平民式的好奇更令人難以感悟。

莎士比亞和令人驚奇的西班牙-摩爾-薩克森的綜合審美者也沒有什麼區別。一個老雅典人因爲與埃西路斯的友誼而爲此笑了個半死,或者作嘔。可我們——卻正因爲接受了這種粗野的光彩,這種最柔弱、最粗糙、最藝術的東西的雜湊,變得誠懇親暱。我們可以把他看做是自己保留下來的藝術的狡猾,並且減少我們因逆向蒸汽和英格蘭庸衆鄰居所受的干擾,這一點倒很像那個不勒斯的科爾索島:因爲在那裡,我們同我們的所有感官都死心塌地,像受了蠱惑一樣,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儘管庸人聚集宿營的陰溝是空的。

我們是體現著“歷史意義”的人:因爲,我們自身就帶有一份美德,這是毫無爭議的——我們無求無慾、忘我無我、勇敢、謙虛、客氣,充滿自我剋制、充滿犧牲、耐性十足、阿諛奉承……總而言之,我們也許並不“香甜可口”;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我們這種體現“歷史意義”的人難把握、難感覺、難回味、難追求的東西,會令我們認爲是一種偏見,甚至將它看做是敵對的東西。

事業上和人身上的高貴,正體現在每種文化和藝術的完善之作以及接近成熟之作,並且包括平湖般的目光和滿懷喜悅的自滿,這些都是自我完善的事物所表現出來的榮光和冰冷。或許,我們所說的歷史意義的美德,與善良審美同處一種程度,但是最起碼它也是處在最佳審美的必然矛盾之中,而我們恰巧可以模仿小的、短的以及在最低級的幸運場合下人的生命的聖化,這一點就像它們自己可以在這裡或那裡驟然四射的光芒一樣,但是在我們這裡卻表現得如此惡劣、遲疑,似乎還帶有一絲勉強。因爲,那種目光和奇蹟,在那種偉大的力量面前,主動站立在深不可測、漫無邊際的事物面前——那裡,因爲突然發生的抑制和石化,因爲我們正巧站在一塊沒有停止抖動的地面上,而出現了一種細膩的快樂。“尺度”這個詞語,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的,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對無限、不可推測的事物的,就像騎在狂奔的駿馬背上的騎手,當無限之物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自然撒開繮繩。現代人,就像半個野蠻人——當然,大多數人也都這樣——正處在危險的地方,而那些半野蠻人也正處在我們的極樂狀態。

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36章 人的蛻變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1章 譯者序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36章 人的蛻變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1章 譯者序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
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36章 人的蛻變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1章 譯者序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36章 人的蛻變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1章 譯者序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海南省| 江达县| 辉南县| 定远县| 余江县| 湖州市| 达日县| 琼中| 庆元县| 松桃| 旺苍县| 平顺县| 上思县| 新化县| 三门峡市| 阿鲁科尔沁旗| 龙里县| 沈丘县| 固始县| 邢台市| 黎城县| 溧阳市| 南阳市| 黄龙县| 定西市| 怀来县| 会昌县| 青龙| 芦溪县| 麻栗坡县| 新化县| 武鸣县| 曲周县| 荆门市| 仁布县| 建阳市| 文安县| 佛冈县| 阿瓦提县|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