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生命的價值

重新估算所有的價值

也許是命中註定,我的生活才如此的幸福,它才具有這種絕無僅有的特性。因爲,假如用一句非常奇特的話來形容:如果把我比喻成我的父親,那麼我早已經死掉了;如果把我比喻成我的母親,那麼我仍然還活著,並且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這種雙重根源,好比生命階梯的最高一層和最低一層,既存在初生又存在衰落。如果這具備了某種意義,也就證明了正是與生命息息相關的、超乎尋常的中立性和自由性才讓我脫穎而出。對於興衰的徵兆,我的敏感度比任何一個人都強烈,在這方面,我可以稱做專家。對於這兩方面,我無所不知,因爲我代表了這兩方面。

我父親3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他溫和可親,但是體弱多病,彷彿註定他是一個短命的人一樣。他不僅僅是生命本身,更是對生命的一種親切回憶。當我的父親開始衰老的時候,我也開始逐漸衰老了。36歲的時候,我的抵抗力降低到了最低點,但是,我仍然毅力地活著,只是三步以外的事物我都看不清楚。1879年夏天,我辭職了,我不想再擔任巴塞爾的教授職務,那個夏天我在聖摩裡茨像一個幽靈一樣生活著,然後在瑙姆堡度過了我生命中最悽慘的一個冬天。那個時候,我的命運正處於低潮期,於是便創作出《漫遊者及其影子》這樣頹敗的作品。是的,那個時候的我就像幽靈一樣……第二年的冬天,《朝霞》問世了,那是我住在熱那亞的第一個冬天,伴隨著我的只有極度的虛弱帶來的愉悅和靈感。從這本書中反映出來的

精神上的愉悅和輕鬆,與我身體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衰弱成爲一體。三天三夜的頭痛和痰阻讓我清醒得猶如辯證學者,而且頭腦也變得非常清晰,思考了很多很多問題;但是,當我的身體健康的時候,我的思緒反而很混亂、很模糊、很焦躁。我親愛的讀者們,也許你們已經瞭解了,我是怎樣將辯證法看做是頹廢的象徵,在這裡我舉一個最有名的例子——蘇格拉底。到目前爲止,對於疼痛困擾著一切理智,尤其是發燒引起的半昏迷的狀態我並不瞭解。只有依靠書本知識,我才能夠弄清楚它們的性質和頻率。我的血液流動得非常緩慢,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從我的身體上發現發燒的跡象。曾經有一位醫生,他將我診斷爲精神失常,爲此給我治療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最後他堅定地說道:“不!您的精神非常正常,倒是我患上了神經質。”儘管消化系統嚴重衰弱導致身體全面癱瘓,但是,胃器質性病變根本無法查證;只依靠某種局部的蛻變是無法證明病因的。

就像我的眼疾一樣,雖然面臨著隨時失明的困擾,但這也只是最終的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以至於生命稍有延長,視力也會重新增長。看著逐漸消失的漫長的歲月,我知道我的身體正在康復,但遺憾的是,同時它也意味著往日的病痛會再次發生或者惡化,這就叫做頹廢的週期。不管怎樣,對於頹廢這一學說我是非常內行的,不用再多說什麼了,我對這些瞭如指掌。在那個時候,我學會了很多,領悟和理解的精巧技藝,敏銳的觸覺,“明察秋毫”的心理以及所有的技能。這是那個時代給予我的饋贈,那個在我心中萬物都變的精巧細微的時代。我接受過時間最長的訓練莫過於,從病人的角度看待較爲健全的概念,也就是說,從豐富、自信的生命俯視頹廢下的事物。如果說我在某個方面有一點兒專長的話,那就是我不同於別人的獨特經驗。直到今天,對此我仍然遊刃有餘了,我的手可以顛倒乾坤。大概這就是爲什麼只有我能“重新估算所有價值”的重要原因了。

總的來說,我不但是頹廢的崇拜者,也是其對立物。其中一個證據是,對於逆境我總是會出於本能地擇優而適,但是那些頹廢者卻只會採用並不利於自己的方式來行事。我屬於健全那一行列的,但是就局部而言,我卻是一個頹廢者。自我剋制,戕賊自身,拒不看病以及一味的孤獨感和不同以往的互動能力,都表現出當時的我只要認定一件事情就會堅持到底的決心和本能。我緊緊地掌握著自身,走的是一種自我康復的道路;人的先決條件是:本質必須是健康的。對於這一點,任何一個心理學家都必須承認。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治癒一個典型的病態人,因此也就更談不上有自我康復的方法了;因此,對一個健康的人來說,病患幾乎被當做是生命的特效藥,是促進旺盛的生命力的興奮劑。事實上,這正是如今出現在我面前的漫長的病態歲月。感覺自己像是發現了新的生命、新的自我一樣。我感受到了那些輕易不能感受到的,雖然是微不足道,但卻是珍貴、美好的東西——從自我健康、渴求生命的美好願望出發。

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哲學……在這裡,我要真心地提醒大家:當我的生命力處於弱勢的時候,也就是我脫離悲觀的時候。自我再造的本能,剝奪了我創造貧乏和泄氣的哲學的能力;因此,我們也沒有任何資格去識別卓越、超羣的人。卓絕的人會提升我們的感官,讓我們懂得賞心悅目的含義。因爲這樣的人猶如一塊堅硬光潤,又香氣襲人的奇木雕琢而成一般。他只懂得享受那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東西;如果偏離這個尺度,他的快樂、他的都會立刻停止。他找到了抵抗傷害的良藥,他習慣了將偶然之害變爲有益;只要是將他置於死地的東西,都會讓他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他的總合在於,他能夠自然而然地彙集他的所聞、所見以及所經歷過的一切。他本身就代表著選擇,從他那裡被過濾掉很多東西。不管是學習、處事,或者欣賞,他總是胸有成竹。只要是被他看重或者認可的事物,他都會給予尊敬。長期的謹慎和刻意的高傲,造就了他即使面對各種刺激,他的反應仍然是遲鈍的。在他的心中,厄運與過失是不存在的;他能夠應付自己,也能夠應付別人;最爲重要的是他懂得忘卻。他的堅強,讓一切事物都在爲他運作。好吧!我承認,我與頹廢者是對立的,因爲剛剛我所說的這些是夫子自道。

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34章 善惡之辯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43章 遠離怨恨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章 譯者序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49章 何謂高貴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12章 親歷的哲學
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34章 善惡之辯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43章 遠離怨恨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章 譯者序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49章 何謂高貴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12章 親歷的哲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灵山县| 高雄县| 宣汉县| 玉门市| 灵璧县| 醴陵市| 甘肃省| 游戏| 芷江| 微博| 平凉市| 涞水县| 健康| 钦州市| 德州市| 夏津县| 江安县| 东宁县| 威海市| 肇源县| 金坛市| 乡宁县| 靖边县| 连州市| 阿克苏市| 焉耆| 苗栗市| 高要市| 巴里| 高邮市| 九龙县| 鄂托克前旗| 涟源市| 芷江| 盘锦市| 南漳县| 特克斯县| 高清| 宝清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