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

現如今,歐洲大陸的道德感同樣是如此細膩、多變、新奇而詭詐;與此相關的“道德學科”卻顯得幼稚、不專業、笨拙而粗糙。這是值得人們關注的矛盾。有時候,它因爲扮演道德論者的角色而使人們倍感親切。一提到“道德學科”這一概念,被其描述的事物也一併包括在內,然而它過於傲慢,與同善的審美相牴觸——這一審美通常都是對較謙遜的概念的一種前審美。人們應當坦白地承認,這其中必將還需要點什麼,是什麼事物一時掌握著真理?即材料的收集以及一些籠統的價值觀與價值概念上的生活、生殖、生長與滅亡的理解與總結,這或許是對鮮活的、結晶的、迴歸性的、頻繁的塑造變爲直觀化的嘗試,即是一種對道德分類學說的準備。

毫無疑問,人們從來沒有如此謙虛過。那些哲學家們全部擺出一副深沉而嚴肅的姿態要求,倘若他們將道德視爲科學,就會從自身的角度得出某些更加高級、更加莊重、更加嚴苛的東西以證明他們的道德。迄今爲止的所有哲學家都認爲需要論證道德;然而,道德本身卻被認爲是“既定的”。那種自以爲是的、毫不顯眼的、殘留於塵埃和泥土中的描述使命(對他們而言,還算不上最敏感的觸覺與最雅緻的感官),與他們自身笨拙的矜持是多麼的不相稱!正是由於道德哲學家們對道德事實的膚淺認知——隨意地刪節、笨拙的縮寫——幾乎將道德變爲他們環境、狀況、教會、時代精神、氣候與地表的一部分。

也正因爲如此,在民族、時代與歷史方面,他們受到了最爲惡劣的教育,毫無進取之心,也根本無視道德的課題,因爲只有在出現道德多樣性時,這些問題纔會顯現。在有史以來的所有“道德學科”中,最缺乏的竟然是道德課題本身,這聽起來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實際上是因爲缺少懷疑精神。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存在缺陷的事物被稱爲哲學家的“道德論證”與自己定義的東西呢?如果從正當的角度來看,作爲居主導地位的道德善良信仰的學究形式,過去只是表述這種信仰的新式手段,即是特定道德性中的事實本身;總而言之,是將這一道德理解爲對問題的否定,即作爲一種課題來看待。不管怎樣看,這都是一種懷疑、分析與考驗,是對這一信仰的活生生的解剖。

正如在公衆面前,叔本華用一種幾近令人肅然起敬的無辜推論出自身的使命,而人們也據此作出了一種“學科”的科學性結論。作爲此種學科的最後一位大師,其論調就如同孩子或者老處女一樣:“基本原則”——他說,“任何一個倫理學家對其基本內容的認識都是一致的:不要傷害到任何人,而要盡力而爲去幫助所有人——這是任何一位倫理學教師都試圖證明的信條……倫理學的基礎,幾個世紀以來,如同尋覓智者之石一樣,人們也在尋覓這一基礎?!辈贿^,論證上述信條的難度或許非常大——顯然,連叔本華們也對此束手無策。但凡曾經徹底思考過的人,都會覺悟到這條戒律的錯誤性;遺憾的是,在一個本質上爲權力意志統治的世界,他就會首先想到是叔本華——即便他原本就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吹響了風笛……每日都在腦海中出現,因爲人們在此讀到了他的傳記,不免發出這樣的疑問:一個悲觀主義者,一個否定上帝與世界的人,在道德面前,他停止了前進的步伐;對那個女人般的道德吹響了風笛,大加肯定;這是怎麼了?他本來不是個悲觀主義者嗎?

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43章 遠離怨恨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49章 何謂高貴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37章 人,面向人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34章 善惡之辯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16章 力量意識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49章 何謂高貴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20章 追求真理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34章 善惡之辯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6章 潔淨的本性
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43章 遠離怨恨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49章 何謂高貴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37章 人,面向人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34章 善惡之辯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16章 力量意識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49章 何謂高貴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20章 追求真理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34章 善惡之辯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6章 潔淨的本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文山县| 阿坝| 青海省| 台南市| 洛南县| 洪泽县| 洪泽县| 张家川| 洛川县| 高碑店市| 蓝山县| 葵青区| 云阳县| 清镇市| 绥德县| 洮南市| 桐乡市| 凤城市| 沾化县| 嵩明县| 慈溪市| 韩城市| 丰台区| 剑河县| 潼南县| 文昌市| 宿迁市| 毕节市| 海盐县| 龙门县| 双鸭山市| 顺义区| 阳原县| 哈密市| 阿拉尔市| 库尔勒市| 繁昌县| 盱眙县| 崇仁县|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