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

我想人們會諒解我的發現。即到目前爲止,一切道德哲學都是無聊,而且大多數都成了安眠藥——在我看來,除了這種“美德”所代言的無聊言論的傷害之外,再沒有什麼別的東西可以傷害它了;我不否定它的普遍適用性的原因,其實原因很多,對於這個問題,大概沒有誰真正地思考過——因此,出現了更多的理由,儘管有一天,道德會變得有意思!但是,人們絲毫不用擔心!它的樣子還將與以前一樣:因爲,在歐洲我並沒有看到哪一個對之得出某種概念的人,對道德的思索很大程度上被認爲是危險的、惹出麻煩的、蠱惑人心的——這裡面可能真的存在災禍呢?例如,人們打量了那些樂此不疲的美國功利主義者,他們會以笨拙、令人肅然起敬的態度繼續在邊沁的道路上游來擺去,對於這一點如果用荷馬風格的比喻,大概會說得更清楚一些。正同邊沁自己跟著愛爾維修亦步亦趨一樣。但是這位愛爾維修並非危險人士,用伽裡阿尼的話來說,這位人士是一個很少操心的人。

不存在任何新思想,沒有任何老思想,也沒有雅緻的習語和褶皺,更沒有想過的真正歷史。因爲,總的來說,這並不是一種事實存在的文學,如果人們不知道用幾分惡意使其發酵的話。換句話說也就是,這些道德論者中,也溜進了那個古老的美國惡習。當人們必須閱讀他們時,就不得不用一種意圖的態度閱讀他們了。這就叫做虛情假意的廢話,而且還是道德僞善的把戲,這一次它是被塞進了科學的新形式之中了,當然也少不了內疚的秘密防衛。那些陳舊的清教徒式的種族,當他們對道德進行科學研究時,一定會遭受到這種內疚的折磨。因爲一個道德論者,事實上就是一個清教徒的對立物。換句話說,當一位被人認爲是道德上有問題、值得懷疑的,簡言之有問題的思想家時,他的這種道德化不就是非道德的嗎?最終,他們都想讓美國的道德得勢:因爲,一旦這樣,即使是爲了人類,或者說“普遍受益者”,“絕大多數人都會得到幸福”,否則——爲了英國式的幸福,他們必然竭盡全力證明自己要爲了英國式的幸福而追求。

按我的話來說,追求的幸福就是舒適和時興,這樣也可以在最高的職位上,或在議會裡撈上一個位置;同時,這種追求也可以看做是美德的正當後門。真好,迄今爲止,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美德,而且都存在於這般追求之中。在這羣行動笨拙、心懷鬼胎的動物之中,根本不會有哪一頭想要從中明白什麼或發現什麼。“普遍福祉”,它是一個沒有理想,沒有目的,更沒有絲毫可把握的概念,它僅僅是一付催吐劑——因爲,適應一個人的東西,其實並不一定也適應另一個人。對於衆人來說,某一種道德恰恰會損害更高級的人。簡單地說,這就是人與人之間存在的等級制,所以,它也可以看作是道德與道德之間的等級制。它針對的是一個基本過得去的中庸的、功利主義的英國人。而且,就像前面說到的那樣,只要他們認爲無聊,人們便沒有任何辦法以高尚的境界去思考他們的功利性了。人們反而會鼓勵他們。我們可以用一排韻文大致嘗試這件事吧。

你們萬歲,幹得好,推車人!永遠的含義是“道路越漫長,越心甘情願”,高昂頭顱,將膝蓋繃直,不是精神化、沒有笑談,非沙漠化——平安,無精神,無笑談。

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20章 追求真理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43章 遠離怨恨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1章 譯者序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37章 人,面向人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16章 力量意識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49章 何謂高貴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36章 人的蛻變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
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20章 追求真理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43章 遠離怨恨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1章 譯者序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37章 人,面向人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16章 力量意識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49章 何謂高貴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36章 人的蛻變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靖县| 开江县| 出国| 来凤县| 都江堰市| 扎鲁特旗| 安平县| 樟树市| 揭阳市| 金川县| 连平县| 紫金县| 永定县| 台中市| 特克斯县| 隆子县| 延长县| 凤山县| 康定县| 自治县| 通州市| 武强县| 连平县| 抚松县| 保亭| 上林县| 行唐县| 恩施市| 四子王旗| 施秉县| 滁州市| 民勤县| 古蔺县| 满城县| 南澳县| 渭南市| 河西区| 合肥市| 安塞县| 房产|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