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譯者序

在緊張工作的間隙,有時會突然感到傷感、空虛;處於熱戀中的人有時會沉湎於不著邊際的遐想、莫名的煩惱之中;面對沉寂的夜色、影影綽綽的山影、陣陣呼嘯的狂風,在神秘的大自然、奇異的宇宙中,人會突然感到渺小、畏懼、不知所措;面對冷酷無情的世界,人們認不清方向,看不到前途,既不能把握現在的命運,也不能寄望於未來……在即將走到人生盡頭之時,我們才知道,無論是留下留戀的目光,還是留下無盡的遺憾,結果都是一樣的。

如今的時代,沒有多少人會認爲自己的生活是成功的。生活固然有許多值得讚美,但似乎不得不承認急功近利仍是人生的頑疾。人們似乎都很渴望成功,但對成功的理解卻十分狹隘。生活之於他們,並非是一種自由、一種完美。

完美的人生,需要哲學的關懷。

“假使你沒有你所照耀的那些人們,你的幸福是什麼呢?”什麼是人生?這是尼采苦苦思索並試圖解決的問題。人生就是一條腳下的路,它可以讓你登上巔峰,也可以讓你滑下低谷;可以讓你走向榮譽,也可以把你引向頹廢。一個不問人生意義的人當然是不需要哲學的。可是,沒有誰真正不在乎人生有沒有意義。事實上,人們越是被世俗化潮流裹挾著,心中就越是爲意義的缺失而困惑、焦慮。因此,在今天的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哲學來爲自己的人生定位。

對於人們用匆忙的世俗生活來回避無意義的事實,尼采感到極爲憤怒。他不懈地揭露著時代的頹廢傾向,決心將無意義的命運承擔起來,不靠任何宗教的、形而上的慰藉生活下去。他認爲,哲學作爲文化醫生,是健康向上的生命力的產物,它在精神上最接近於藝術,即只是對世界進行擬人化敘述的隱喻,哲學不應該把科學神化、把知識神化。於是,“治療哲學”應時而生。他將哲學從觀念的世界帶入人們現實的生活。而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哲學。人類無法改變天命與歷史,但人類可以改變自己,因而我們更需要尼采積極進取的人生哲學。

哲學的目的,就在於發現更光輝、更燦爛的生命,在於更深刻、更完美地表達自我,在於把希望、自由、幸福都帶到人生裡來,在於給予生命做人的勇氣、信念和智慧。如果不是這樣的哲學,我們也就不需要哲學家。時代在變化,哲學也一樣,哲學與人們之間的關係也如此。人們日益增長的興趣不僅是衝著那些偉大的哲學家的名字,他們需要哲學對過去幾十年的普遍經驗作出負責任的說明。

我們需要共同面對世界,共同面對自己,共同創造我們的生活。人類需要一種互相的理解與認同,一種對於自身命運的共同佔有,一種對於“人生是什麼”的共同回答。人類需要這樣一種能屬於全人類的人的哲學。

譯 者

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36章 人的蛻變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36章 人的蛻變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34章 善惡之辯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34章 善惡之辯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3章 遠離怨恨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0章 追求真理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43章 遠離怨恨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34章 善惡之辯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
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36章 人的蛻變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36章 人的蛻變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34章 善惡之辯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34章 善惡之辯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3章 遠離怨恨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0章 追求真理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43章 遠離怨恨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34章 善惡之辯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阜新市| 航空| 鹰潭市| 南阳市| 仁怀市| 嘉祥县| 池州市| 海林市| 金门县| 禄劝| 新平| 广汉市| 纳雍县| 长白| 阳信县| 梨树县| 休宁县| 米林县| 新民市| 甘孜县| 大宁县| 中山市| 遵化市| 长泰县| 天峻县| 炎陵县| 蒲江县| 聂拉木县| 府谷县| 扶风县| 衡水市| 柳江县| 双柏县| 疏勒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文昌市| 临高县| 永嘉县| 华阴市|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