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章 善良的審美

各種哲學概念並不是隨意生髮出來的,而是在各種關係與親緣中相向而生的。帶著突如其來之勢與倔犟的性格,從思維的歷史中凸現出來。但正像某一地域動物界的組成部分一樣,幾乎都同屬於一個體系,並最終以下列的事實呈現出來:形形色色的哲學家們一再爲可能存在的哲學套上某種基本模式,這一做法似乎是最保險的。在一股無形的魔力趨勢之下,他們總是一窩蜂地在一圓形軌道上奔馳,以爲這樣就能夠以彼此相互獨立的批判與體系化的意志去獲得不同的感受;他們受到某種事物的引導,並被依次帶入特定的秩序當中,就像某種土著的概念與親緣的關係一般。

實際上,如果說他們的思維是一種再認識,不如說是一種發現、再回憶更準確;是一種向遠古的靈魂物質的迴歸與認同,那種概念是從這種靈魂物質中萌芽的;從某種意識上來看,這些哲學家們的言論即是最高等級的返祖現象,這在所有古希臘、印度乃至德意志的哲學論述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尤其是在體現語言親緣關係之處,下列情況更是無可避免的:幸虧有語法這一公共哲學——我想要表達的是,多虧了同種語法職能的無意識統治與引導——一切都爲了促成哲學體系的相類性發展與排列而準備的;除此之外,通往世界觀的其他方式似乎都是走不通的。在上古與古代亞洲的語言領域(儘管對主體概念的闡釋糟透了)的哲學家們,則以相當大的概率另眼“洞悉世界”,並最終抓住了一條與印度日耳曼人或者穆斯林們所獲得的截然不同的線索:一定的語法職能所散發出的魅力,歸根結底就是生理學的價值判斷與種族條件所具有的魅力。如果和觀念的起源也扯上關係,那麼洛克的膚淺論調也需要負一定的責任。

自身的原因是迄今爲止想出的自相矛盾的最佳範例,不僅違背邏輯學,也是一種非自然的東西;但是,人的過度自信與驕傲,已經使它淪落到與胡說八道相提並論的地步,高深得嚇人。遺憾的是,強烈要求“意志自由”的呼聲已經在那些形而上學的超強理智中——即在那些不學無術的頭腦中——佔統治地位。如此一來,即是要求對其行爲本身所產生的後果承擔全部乃至最終的責任,以減輕上帝、世界、祖先、機會和社會的責任。這一切所涉及的正是要充當這種後果的自因,以一種比探險家閔希豪森的冒險更大膽的設想:使揪著頭髮往上拉自己成爲存在,以脫離虛無的泥沼。假使真有人尾隨這著名的“自由意志”,像一名愚笨的農夫一樣姍姍而來,並從自己的頭腦中刪去“生存”一詞,那麼,我將有理由敦促他,將他所理解的“啓蒙運動”向前推動一步,同時將那個“自由意志”的非概念從他的腦海中去除掉。

注意,我指的是“非自由意志”的概念,這一概念將他拖入了濫用因果關係的邪路之上。將“因果”關係具體化是完全錯誤的——正如同自然研究者的行徑(而今是誰在思維中將它們自然化的呢?),在佔據統治地位的遲鈍的機械論的影響下行事,這種遲鈍使原因受到擠壓、衝撞,直至它“產生結果”爲止;“原因”與“結果”應該被作爲純概念來使用,即使它發揮描述、告知的傳統習慣職能,而非闡釋職能。在“自爲”的概念中,不摻雜一點兒“因果聯繫”。而“必然性”與“生理不自由”,無論如何是得不出“結果影響原因”的結論的,因爲沒有任何“法則”可循。原因、先後、彼此、相對、強制、數目、法則、自由、基礎、目的等都是他們編造的,倘若我們將這一系列的符號作爲“自爲”填入事物,混雜事物的概念,那麼務必再玩一次這種遊戲——神話學式的——我們一直玩的就是這個。神話學就是“不自由意志”。

強意志與弱意志是現實生活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似乎一直作爲一種象徵,將它置於不自由意志身上就變得不那麼豐滿了。倘若某位思想家在所有“因果聯繫”與“生理必然性”中有某種受強制的、不自由的感覺,那麼這樣一種感覺就是背叛——自身受到了個人的背叛。假如我的觀察正確的話,從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出發,完全能夠通過深刻的個人方式,將“意志的非自由”解讀爲一項課題:某些人不管怎樣也不願捨棄“責任”,不願捨棄對自身的信任,不願放棄自己的優越理應享受的權利(虛榮的種族即屬此類);另一些人則與此相反,沒有一絲的責任感,不求擔負任何責任,出於一種自卑感,將自我退縮於一隅。倘若後者想要寫作,則慣於站在今日罪犯的一邊,使自己具有某種社會主義式的悲天憫人,這即是他們慣用的僞裝。宿命論實際上是意志軟弱者的救命稻草,會令人自欺地美化自身。倘若真的將它歸爲人性苦難的宗教並表現得善於引導自身的話,那一定是基於它的“善良的審美”這一屬性。

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20章 追求真理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37章 人,面向人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43章 遠離怨恨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64章 意志的自由
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20章 追求真理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37章 人,面向人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43章 遠離怨恨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64章 意志的自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错那县| 抚松县| 黑水县| 松潘县| 泰和县| 清水县| 南昌市| 南雄市| 普定县| 龙陵县| 南木林县| 刚察县| 阳城县| 三江| 称多县| 保康县| 丰县| 九台市| 蒙城县| 高阳县| 越西县| 昌图县| 宜君县| 尚志市| 娱乐| 黎平县| 望江县| 石景山区| 洛扎县| 资兴市| 合阳县| 凤阳县| 南澳县| 安平县| 广汉市| 武安市| 巨野县| 泽普县| 昆山市| 牡丹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