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

我仍然堅信,人們最終都沒有將哲學工作者同所有科學研究者和哲學家混淆在一起——正是在這裡,人們必須嚴格地“各得其所”,不要分配不均,一部分人給予的太多,一部分人又得到的太少。希望給現(xiàn)實上一課的哲學家,他自身也要站在所有等級上,甚至是他的僕人、哲學家工作者之上,而且他必須始終站在這個等級上;同時,他必須是批判家、懷疑論者、獨斷論者、歷史學家,並且還要是詩人、收藏家、旅行家、猜謎者、道德家、預言家;同時還要成爲觀察家和“自由精神”,甚至一切的一切,從而可以圍著人的價值和價值感的圓圈大飽眼福,帶著各種眼睛和良心登高遠望,從低到高,由角落至遼闊細細地觀察。

可是,這一切僅僅是對下述的使命的準備:這種使命本身卻想著另一樣東西——它希望創(chuàng)造價值。哲學工作者以康德和黑格爾的高貴作爲樣板,必須對偉大事件作出偉大的估價——這被稱爲是從前的價值設定。創(chuàng)造價值,已經(jīng)成爲佔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東西了,而且它還被人們看做是當時的“真理”——被強行套入公式,無論在邏輯、政治、道德,還是在藝術(shù)家的領(lǐng)域中都有所體現(xiàn)。這些研究者的責任就是,將此前的所有事件以及被估量的事物弄成一目瞭然,可以想象、理解、把握的東西。的確,所有長度和“時間”本身都要縮減並且壓倒全部既往。

這是因爲它是一種龐大而神奇微妙的使命,爲它奮鬥;我敢說,任何一個雅緻的傲慢,堅韌的意志,都會心滿意足。可是,那些原來的哲學家仍然是發(fā)號施令者和立法者。因爲他們說:“就應該如此!”他首先應該確定的是人的行動方向,是嗎?爲什麼要確定這個?就爲了人,所有哲學工作者、一切以往的征服者的準備工作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他們能夠用創(chuàng)造的手捕捉未來,所有存在的東西,不論現(xiàn)在的還是過去的,在這裡,都成爲了他們的手段、工具。他們的“認識”就是創(chuàng)造;而這種創(chuàng)造就是立法,也就是他們所要的真理的意志——權(quán)力意志,不知道今天是否還有這樣的哲學家?過去有過這樣的哲學家嗎?難道必須有這樣的哲學家嗎?

依我看,事情的發(fā)展趨勢正是如此,作爲明天和以後所需要的哲學家,他們無論處在什麼時代,都一定是矛盾著的,而且必定是這種情況。因爲,他的敵人大多都是不斷變化的。到目前爲止,所有這些人的特殊倡導者,都將他們稱之爲哲學家,可是他們自己卻很少能感覺到智慧之友的存在,更多的則是感覺自己是一個不被人喜歡的傻瓜以及遇到很多危險的問號。

但是,他們所肩負的艱苦、非情願、無法證明的使命,卻使他們在這個惡良時代,在很久之後才發(fā)現(xiàn)它的偉大。既然他們通過這種解剖的方式,將尖刀逼進了時代美德的胸膛,那麼他們就將自己過去的秘密全部透露出來了;爲了明白一種嶄新人類的偉大,爲了走上這條人類偉大的道路。在同一時代道德最受人們尊敬的類型中,他們總要將隱藏著的虛僞、懶散、怠慢以及任性墮落、謊言,殘留下的美德都揭示出來;每次他們都會這樣說:“我們一定要深入到它們今天感到賓至如歸的地方。”當我們面對一個“現(xiàn)代觀念”的世界時,任何人都想把它趕進某個角落,或者是“專門性”的觀念裡面。

當然,或許會有一位哲學家——如果說某一天真的出現(xiàn)了這樣的哲學家——被迫將人的“偉大”植入到他的廣泛性和衆(zhòng)多的全體性之中;因爲,也許這位哲學家真的會按照一個人所能拖載和容納的,將他的責任繃緊到某種程度來確定他的價值和社會等級。今天,那種人爲的義務時代的審美和讀報意志正在削弱,而且是趨於暗淡,因爲任何東西都沒有意志那樣衰弱得合時宜;換句話說也就是,納入“偉大”概念之列的是哲學家理想中具有的意志的強大、堅硬和進行長久決斷的能力;通過一種似乎荒唐、放棄、沮喪、失去自我的顛倒學說和理想那樣美妙的權(quán)利,我們可以測出一個顛倒的時代。

這樣的時代,與16世紀一樣,遭受了意志的能量和自私自利的洪水式的苦難。蘇格拉底時代,身處疲憊的、嘈雜的、保守的老雅典人羣中——他們或許是閒散的——“爲了得到幸福”,就像他們所說的那樣:爲了享受快樂,他們這樣做著。就是在這裡,他們總是滿口眩人耳目的言詞,但是他們的生活早已剝奪了他們講這種話的權(quán)利。或許靈魂偉大、蘇格拉底式的老醫(yī)師和庸人的險惡的安全離不開諷刺,無情的老醫(yī)師狠狠地切入自己的肉,就像切入了富貴的肉、顯貴的心一樣。只是看了一眼,醫(yī)師就清楚地說:“不要擋道!在這裡——我們都是平等的!”但是今天,情況則完全相反。在歐洲,羣畜獨受尊重而且分享光榮。

“權(quán)利平等”或許會成爲非權(quán)利中的平等。在這裡我想說,一切罕見的人、陌生的人、特權(quán)的人、更高級的人以及更高級的靈魂、更全面的義務、更偉大的責任、創(chuàng)造權(quán)力的充盈都和統(tǒng)治進行著戰(zhàn)鬥——今天,“偉大”概念已經(jīng)有了新的詮釋,即高貴的存在、爲己而存在、能另外存在、獨處和依靠自己的腦與手生活;但是,哲學家卻會違背自己理想中的某些東西,如果哲學家提出:“偉大應該指最偉大的那個人,也可以是最孤獨的人、最隱匿的人、最會走僻徑的人、超越善與惡的人、美德的主人、意志充沛的人,這纔算得上是‘偉大’。因爲,多倍,可以代表全體;廣闊,則表示充沛。”順便問一聲:偉大——在今天可能實現(xiàn)嗎?

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34章 善惡之辯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84章 對藝術(shù)的感激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16章 力量意識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24章 有關(guān)愛情與美德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zhì)第20章 追求真理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qū)者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qū)者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5章 生命的關(guān)照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16章 力量意識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zhì)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45章 論“弱者”的衛(wèi)生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37章 人,面向人第84章 對藝術(shù)的感激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9章 致現(xiàn)實主義者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5章 “認識”的起源
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34章 善惡之辯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84章 對藝術(shù)的感激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16章 力量意識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24章 有關(guān)愛情與美德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zhì)第20章 追求真理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qū)者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qū)者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15章 生命的關(guān)照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16章 力量意識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zhì)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90章 愛的心理學特徵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45章 論“弱者”的衛(wèi)生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37章 人,面向人第84章 對藝術(shù)的感激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9章 致現(xiàn)實主義者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9章 何謂高貴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5章 “認識”的起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兴县| 嫩江县| 福鼎市| 景泰县| 客服| 西华县| 卓尼县| 绩溪县| 乐都县| 大邑县| 云阳县| 宁陵县| 古交市| 北流市| 盐城市| 龙州县| 神池县| 健康| 和平区| 镇远县| 曲麻莱县| 乐安县| 荆州市| 廉江市| 鸡西市| 陈巴尔虎旗| 长泰县| 澎湖县| 南汇区| 桂阳县| 石家庄市| 新化县| 朝阳区| 阿拉善盟| 遂宁市| 柳江县| 深圳市| 阳山县| 兰州市| 平罗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