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

我們發現那隻不過是在世俗中出現宗教神經官能癥之地,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這與三項錯誤的醫囑飲食處方相關:孤獨、禁食與殘酷的節制。但在此處尚無法判斷出哪裡是因?哪裡是果?是否具有因果的聯繫?現在是提出最終問題的時候了:正是那種突如其來的毫無節制的淫蕩,成爲了野蠻的抑或馴善的民族最具規律的象徵。在那時,這種淫蕩同樣翻身成爲懺悔的顫抖與對世界和意志的否定。難道兩者可定義爲戴上面具的癲癇病?無論身處何處,人們都不該放棄這種解釋。到目前爲止,這種荒唐而裝神弄鬼的大雜燴還從未佔過上風;到目前爲止,對人的解釋,甚至是對哲學家的解釋好像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是時候調轉目光撇開它們了。這已經成爲冷門,要學會謹慎地研究,或許還有更好的方法。在此後的哲學背景中,出現了叔本華式的東西:在宗教危機與頓悟之後,添上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問號——似乎是作爲自在的課題。否定意志,這可能嗎?聖者如何能做到?實際上,過去這一問題就一直存在。藉此叔本華搖身變爲哲學家,這只是個開始而已。

一個真正的叔本華式的結論是,理查·瓦格納——最令人信服的叔本華的信徒(但就德國範圍而言,也是他最後的弟子)——最終將那個恐怖而永恆的專門類型作爲孔德里搬上了舞臺,並藉此爲自己生平的傑作畫上了圓滿的休止符。現實的類型即是他本人;而同時,精神病醫生們——可以說歐洲國家的所有精神病醫生們,都由此獲得了一個就近研究它的理由。在患上了宗教神經官能癥的地方,或是如我所說的“宗教本質”的地方,作爲“救世軍”,都爲最後流行病似的爆發裝扮一番。倘若人們自問:是什麼力量通過神聖現象將一切時代形形色色的人(哲學家自然也包括其中)變得如此可笑?這無疑是被附體的奇蹟的假象,即被道德作了反面估價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直接矛盾的靈魂狀態。人們以爲,一個善人徒手就能夠由一個“惡劣的人”變成一位“聖徒”。在這一問題上,心理學一直以來都在碰壁。因爲心理學始終都是將良身置於道德統治之下。它對道德矛盾的價值表示信任,並從文字到事實都將這些矛盾穿鑿解釋,難道不正是因爲如此才使之變爲主要事件的嗎?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奇蹟”無非是釋義的錯誤?又或語文學自身的缺陷?

凡是長期在某種無名的驅使下致力於悲觀主義的研究,試圖解救偏頗與狹隘的半基督教、半德意志的人——就像我一樣——最終將會以叔本華哲學的形象呈現於本世紀;凡是運用一種亞洲或超亞洲式的目光洞察一切思維式的、可能的、否定世界性的事物——即超善惡——就不用在沉迷於道德的幻想與魔力之中了;如同佛陀與叔本華那樣,或許他也是這樣,但並非出於本意爲與之相悖的理想睜開雙眼——因爲這意味著最最傲慢、靈活與否定世界之人而爲;他們不僅僅學會了滿足於永恆的東西並與之協調,同時爲了飛躍一切永恆,不知疲倦地呼喚元首;不只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整場戲劇;不只單單爲了一齣戲,實際上,是爲了那些視戲劇爲必需的人。因爲他自身也成爲了一種必需——怎麼,作爲上帝的循環論證,這並不成立?

如今,人們應當站在怎樣的哲學立場之上呢?不管以何種角度觀察世界,看到的都是滿眼的虛假。原以爲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雙眼將能捕捉到的最爲真實、最爲保險的事物——有關原因的原因被我們所發覺,並被引誘著根據“事物本質”去推測某種欺騙的原則。然而,凡是讓我們的思維本身——即精神——爲世界的虛假性負責的人——這即是任何一個有意或無意成爲上帝的辯護人所推崇的正路——將會把這個世界所有的空間、時間、形式、運動都包括在內,並具有創新性質地將其理解爲虛假。這樣一種人至少懷有善意的誘因,最終將學會對思維本身產生懷疑——這難道不是迄今爲止在我們面前所上演的最大的惡作劇嗎?有誰能夠保證同樣的劇目不會繼續上演?思維者所表現出的無辜,具有某種煽動性,易於喚起人們的敬畏。即使是在今天,它也有本事使人們把它放在意識之前,被請求給予一個嚴肅的答覆。諸如這一切是否是“現實”的,爲何要把外部世界如此決然地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這類的問題實在很多。信仰“直接的確定性”,即表現爲一種道德的幼稚性,哲學家們通過它來獲取榮譽。

然而,如今的我們已經不是“完完全全有道德的”人了!如果除去道德,那種信仰只是一種愚蠢的行爲,我們根本不會從它那裡得到什麼榮譽!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的懷疑,可謂是“惡劣品格”的象徵,所以並不是什麼明智之舉。在我們中間,平民世界以及它的彼岸世界,有什麼會阻礙我們做愚蠢的事情、說愚蠢的話呢?然而哲學家們有權將“惡劣品格”視爲一種本質。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惡劣品格”都被以最佳的形式愚蠢化了。如今的哲學家不具有用最惡毒的眼光去懷疑的義務——人們會理解我戲謔這種陰險的惡作劇的行爲用語的。

對於行騙與被騙,一直以來我就在做著與衆不同的思考與衡量,爲熄滅這無名的怒火,我已經準備了不少奸詐之法。這種怒火矇蔽了哲學家的雙眼,使他們受到了欺騙。這樣做不對嗎?與假象比起來,真理當然更值錢,說它是道德偏見已經不那麼確切了,這種假設甚至是被全世界以最惡劣的手法證明了的。或許人們供認了過多的真實。倘若不站在全局性的角度與虛假的基礎之上看問題,那麼生活也就不存在了。而人們試圖藉助一些哲學家的美德激情與蠢行以徹底消除“虛假的世界”——這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如此一來,你們的“真理”也將消失殆盡了!噢!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驅使我們從小就這樣

假設呢?“真”與“假”在本質上真的具有矛盾性嗎?僅僅是假設虛假性的等級還差得遠呢!假定出表面或明或暗的陰影才更到位呢!凡此種種不同的色調,難道是以畫家的術語來表達嗎?爲什麼與我們衆生息息相關的世界或許並非是一種虛構呢?而又是誰在哪裡發問呢?“始作俑者,也屬於虛構的範疇嗎?”——這一問題或許同樣得不到滿意的答覆。這又是爲什麼呢?“屬於”或許並非同屬於虛構的範疇,是不是呢?難道反對主語也就和反對謂語與賓語是一樣的概念嗎?做一項小小的諷刺難道也是被禁止的嗎?哲學家超越相關的語法信條,難道是不應該的嗎?一定要當心那些喋喋不休的老處女!不過哲學拒斥那些老處女的信仰,難道不是正當時嗎?

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37章 人,面向人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37章 人,面向人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37章 人,面向人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1章 譯者序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9章 何謂高貴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0章 追求真理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34章 善惡之辯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6章 人的蛻變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4章 善惡之辯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1章 譯者序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41章 未來的“人性”
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5章 對於人性的闡釋第11章 歡樂的含義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37章 人,面向人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37章 人,面向人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37章 人,面向人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1章 譯者序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9章 何謂高貴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0章 追求真理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34章 善惡之辯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6章 人的蛻變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56章 呼喚強者的時代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4章 善惡之辯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1章 譯者序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41章 未來的“人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丰县| 涟源市| 绥滨县| 大渡口区| 曲水县| 甘孜县| 沐川县| 廉江市| 来宾市| 尼木县| 漳浦县| 齐河县| 漳浦县| 阿鲁科尔沁旗| 甘泉县| 保亭| 颍上县| 镶黄旗| 西宁市| 靖安县| 精河县| 天全县| 锡林郭勒盟| 扎鲁特旗| 通海县| 南昌县| 荃湾区| 平凉市| 七台河市| 香港| 大洼县| 云浮市| 商南县| 溧阳市| 伽师县| 新余市| 灵丘县| 西平县| 定边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