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

平庸藏真理,即使平庸的頭腦也有最熟知的真理。因爲,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這些真理太平庸了。這種人僅僅對佔有刺激和誘惑力的真理的平庸精神感興趣。就像現在,人們會遇到這樣一個給人帶來不快的論點。從那個時候開始,平庸的英國人便更加尊重這種精神了——在這裡,我所指的是達爾文、穆勒和斯賓塞——它突兀而起於歐洲審美的中間地帶,並且佔據了重要地位。其實,誰願意對其中的功利性產生懷疑呢?這種精神早晚會成爲人們的主宰。人們認爲這些高貴而會飛的精神是那麼的伶俐,然後爲此蒐集大量卑微的事實,急於得出一個結論,但是這大概沒有一點兒意義——他們,作爲一種例外,剛開始就認爲這種“規則”會處於不利的地位。最終,與其說這些人的學識淵博,倒不如說是他們做得多。也就是說,是某些新意,闡明瞭一些新的價值!

知與能之間形成的那道溝壑或許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因爲,能者,是偉大風範的創造者。與之相對的必然是無知者。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就達爾文式的科學發現而論,人們可以將一定程度的褊狹、貧瘠和辛勤,處理得很好。最終,人們卻不能忘記,他們憑藉其深刻的平庸已經使歐洲精神出現了總體上的蕭條。因爲人們將它稱之爲“現代觀念”,或者是“18世紀觀念”,或“法蘭西觀念”的東西,使德意志精神“深沉”的厭惡掀起了浪潮,這些都源於英國。毫無疑問,法國人在這裡僅僅充當了這些觀念的猢猻或演員,同時一些人也扮演了英國的優秀士兵。同理,遺憾的是,法國人也充當了他們第一批以及最徹底的犧牲品,因爲最後,由於“現代觀念”的盎格魯的可惡味道,使法蘭西的靈魂變得非常稀薄,致使今天,在非信仰的影響下幾乎又回想起了它的16、17世紀以及它往日深沉的激情力量和高貴的發明。可是,人們必須閉緊嘴巴恪守住歷史的公正原則,並且對眼前片刻的假象都不能掉以輕心,因爲歐洲的貴族們,他們還是情感的貴族、審美的貴族、風俗的貴族。總而言之,所有崇高意義上的詞彙,雖然都是法蘭西的作品和發明,並且代表了歐洲現代觀念的卑鄙和庶民主義,卻也都歸屬爲英國的。

法國,即使到了現在,也仍然是最具精神性和最雅緻的歐洲文化駐足的地方以及具有審美性的高等學府。可是,我們在這裡必須懂得如何尋找這個“具有審美性的法蘭西”。一切屬於這個國度的人,都具有良好的隱蔽性——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僅僅是一個特殊的小數目人羣。這裡面甚至還包括無法靠大腿的力量站立的人,一部分宿命論者、奄奄一息的人、病人以及一部分嬌裡嬌氣、矯揉造作的人。這樣的人具有一種將自身隱藏的虛榮感。對廣大人民來說,某些事情則是卑鄙的。因爲,這種人從不理會民主主義資產階級發出的愚蠢怒罵和震耳欲聾的胡說,甚至對此不聞不問。

事實上在今天,站在前臺的這個愚化了、粗俗化了的法蘭西——新近,它在安葬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時候,舉辦了一場真正的非審美、自我欣賞的豪飲之宴。對於他們而言,或許還有一些相類似的東西,即一種抗拒精神、日耳曼化的善良意志——更顯得它的無能!或許,叔本華現在已經蒞臨了這個具有精神性的法國,這樣一來,他也成了法蘭西悲觀主義的一員。在這裡,叔本華比在德意志那裡更享受到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而且更加親切。對於亨利希·海涅就更不用說了。他早已將巴黎的更爲雅緻、更爲苛求的抒情詩與人們的血

肉相連。或者,我們也不必再說黑格爾了。今天他以泰納的形象——這個形象也可以稱做是第一位活著的歷史學家的形象——發出了一種幾乎暴虐的影響力。但是,當我們說到裡查·瓦格納,法國的音樂往往按照現代靈魂的實際需要來塑譴自身,而它越是這樣,就越體現了“瓦格納化”。對於這一點,人們可以預告——它真的已經幹得夠意思了!但是,今天的法國人,憑藉自豪的情感所提供出來的當作他們的遺產和財產的東西,當作一種歐洲古老文化優勢的、仍然存在的、類似紀念碑式的東西,僅僅是三分老銅板。雖然其中體現著一切自願及非自願的審美的日耳曼化和庸衆化。因爲,技藝高超的激情能力——一種爲“形式”作出犧牲的能力,正是由於這種形式才創作出了那句“爲藝術而藝術”的話。這種東西在法國,三百年來都仍然在耳邊迴響,而且常常老調重彈。幸好“少數的敬畏之情,使這一類文學成爲可能”。

法國人對歐洲的優勢建立的第二條,就是它那悠久的道德文化歷史,這種道德文化使人們平均起來,甚至在報紙上隨意刊登的微不足道的小說家的作品和有時出現的巴黎野雞那裡,也出現了心理學上所說的刺激性和好奇心。對此,人們在德國是找不到什麼概念的,更不用說找出任何事情了。對於德意志人來說,他們爲此已經減少上百年的道德工作。

但是在法國,這一點卻是省不下來的;所有將德意志人稱爲“幼稚人”的人,會因爲匱乏而爲他們準備好一種讚譽。這與德意志在心理學的愉快藝術的對立面沒有一點兒關係,但卻與德意志交往的無聊性,有著較親近的關係。一個對法國式真正好奇的發明天才,已經爲這個體弱多病的寒噤大國作出了最成功的表達。亨利·貝爾就屬於這樣的人,他是一位令人感到奇怪、奮然先行的人,他選擇了拿破崙的速度跑遍了整個歐洲,而且途經歐洲靈魂的許多世紀,成爲一個靈魂的探尋者和發現者——這一點需要用男女兩性的問題解釋,從而在某種程度便於趕上他,並且事後可以猜出謎中的幾個令他感到痛苦、興奮的謎底。亨利·貝爾是一位奇妙的伊壁鳩魯式的享樂主義者,也是一個滿身問號的人,他是法國最後的、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對第三個優勢還有一個要求:在法國人的本質中,曾經出現過十分成功的北南綜合,這種做法令他們明白了很多事物,而且做了一件令英國人出乎意料、無法理解的事。

他們稟性的週期性中,不時涌動普羅旺斯和利古里亞的血液,這種稟性使他們遠離了北方遠古那種令人戰慄的朦朧和黑暗的矛盾以及貧血的侵害——我們稱其爲德意志的審美病。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是人們以過分張揚的巨大鐵血決心,我想說的是,爲自己安排的“偉大的政治”——在一種危險的療法下,我等了很久,可是最終也沒有聆聽到希望的教誨。即使是現在的法國,也仍然有對那些爲數不多的自滿自足的人提出的先見之明予以盛情歡迎的,這樣的人隨處可見,根本不值得爲哪個之說產生絲毫的滿足感,而且這樣的人善於在北國熱戀著南國,而在南國又熱戀著北國——正是由於這種先天的中央國度、“善良的歐洲人”;正是爲了他們,比才這位最後的音樂天才創作了音樂,他看到了一個嶄新的美麗誘惑——南國一部分音樂都是屬於他的。

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16章 力量意識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34章 善惡之辯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34章 善惡之辯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16章 力量意識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
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16章 力量意識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5章 論“弱者”的衛生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34章 善惡之辯第49章 何謂高貴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34章 善惡之辯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16章 力量意識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31章 認清道德的面孔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64章 意志的自由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5章 “認識”的起源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79章 致現實主義者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察哈| 长泰县| 香港 | 宝应县| 九寨沟县| 平度市| 鄄城县| 泗洪县| 上高县| 洮南市| 抚松县| 隆尧县| 徐汇区| 温州市| 玉环县| 新乡县| 岳池县| 南昌县| 马边| 长武县| 岳普湖县| 吴堡县| 松潘县| 汤原县| 临朐县| 敦煌市| 寻乌县| 肃南| 揭阳市| 拜泉县| 革吉县| 云浮市| 永川市| 乌兰浩特市| 丰县| 延安市| 罗平县| 镇平县| 隆安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