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章 生活的熱忱

你們想要“順其自然”的生活?噢,高尚的斯多葛派們,只會

睜眼說瞎話!把自己想象成爲自然一樣的存在物,毫無節(jié)制的奢華、無限的冷漠、沒有意圖、沒有正義與憐憫,可怕而荒涼,並且漂泊無著,想象自己是一股冷漠的力量——你們?nèi)绾文苋淌苓@種冷漠的生活呢?——人們的生活不正是爲了區(qū)別自然而存在的嗎?難道生活不就是評價、選擇所愛,不仗義,受限制,力圖區(qū)別於自然的願望嗎?即使你們真的“順應自然而生活”,你們又怎能生活得與其不同?你們爲何要按照自己所認可和不得不認可的事物造出一種原則呢?實際上,你們並非如此:你們裝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樣子,擡出你們自以爲從自然中獲得的規(guī)則,乾的卻是相反的勾當——真是傑出的演員與自欺者!你們傲慢地將你們的道德與意圖強加於自然本身,並將道德理想自定義爲“順應斯多葛的自然”,要求一切生命即按照你們的形象來塑造,以此象徵某種斯多葛主義的永恆光輝與高唱讚歌!將自身束縛於對真理的熱愛之中,如此長久而執(zhí)著、如此死板而呆滯地以斯多葛式的眼光看待自然,以至於無法再容下另一種視角——甚至於在某種不可名狀的傲慢的驅(qū)使下,使你們保持極端的希望,因爲你們自身就沉迷於這種自虐之中——斯多葛主義即是如此,同時也使自然充滿暴虐的色彩——難道斯多葛派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嗎?……但這只不過是一個永恆的故事:過去斯多葛派所發(fā)生的故事,今天仍在延續(xù);只要有一種哲學開始變得自信起來,它就會依照自己的思維創(chuàng)造世界,而不可能有另一種可能。哲學便是這施暴衝動的本身,便是最權(quán)威的意志,“創(chuàng)世”的意圖,探求第一原因的意志。

所謂的熱忱與雅緻,我甚至要用上“狡猾”一詞。如今的人們帶著這種態(tài)度尋遍歐洲各處以探求“現(xiàn)實世界與虛假世界”的課題,引起諸般話題,使得衆(zhòng)人駐足;無論是在正面還是在幕後,倘若只聽到一聲“追求真理的意志”而沒有別的內(nèi)容入耳的人,一定不能吹噓自己擁有靈敏的雙耳。事實上,在極個別的場合,這種追求真理的意志——某種放任而充滿冒險性質(zhì)的勇氣,某種形而上學者帶有絕望色彩的義無反顧——的確可能參與其間。最終,他們寧可抓住滿地的“確定性”不放,也不願瞥一眼整車的可能性。甚至於還會帶有清教徒般的狂熱勁兒,寧可死於無,也不願理睬不確定之物。可這都是虛無主義,一種絕望而垂死的靈魂狀態(tài):即便這是出於美德而表現(xiàn)的勇敢。然而,對於更爲強勢的、充滿生機、渴望生命的思想家,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他們分屬不同的黨派,反對假象,以傲慢的口吻談論“透視法”,他們以對待“地球是靜止的”這一假說的態(tài)度來估量自身的可信性,並基於此種態(tài)度得意揚揚地放跑了最爲保險的佔有物(目前還有什麼比自己的更可靠的呢?)。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是爲了奪回被前人所佔有的更爲保險的事物呢?即以前的某種信仰,抑或是“不死的靈魂”,又或是“老朽的上帝”,總而言之就是某種觀念。與“現(xiàn)代觀念”相比,這些觀念能夠使他們生活得更好、更有活力、更快樂,不是嗎?這既是對現(xiàn)代觀念的一種不信任,也是對昨天與今天所建構(gòu)的一切的非信仰;他們或許對自己的輕率舉動表現(xiàn)出厭煩與自嘲,再也無法忍受繁雜不堪、概念破爛貨的出身。現(xiàn)在,它既是那些所謂的實證主義擺到市場上兜售的破爛貨,又是一頭被牽到繁雜的現(xiàn)實性哲學市場上的一頭蠢驢。這些看來花裡胡哨的東西,實際毫無新意,毫不入流。在我看來,人們應當以此爲鑑,來爲今日的(懷疑論的)反現(xiàn)實與認識的微觀分析證明。他們的本能無可非議地將它們同時髦的現(xiàn)實分離開來——他們開倒車的秘密與我們何干!他們的目的並非“後退”,而是離開。再增一份力量、勇氣與藝術家的才幹,他們便會逃之夭夭——而非後退!

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1章 譯者序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7章 人,面向人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43章 遠離怨恨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37章 人,面向人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1章 譯者序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34章 善惡之辯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20章 追求真理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48章 虛榮與高貴
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1章 譯者序第34章 善惡之辯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7章 人,面向人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26章 潔淨的本性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28章 美德的價值尺度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43章 遠離怨恨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9章 對於“偉大”的詮釋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7章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6章 教誨的藝術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87章 德意志的深沉第37章 人,面向人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70章 對慾望的信仰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1章 譯者序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18章 我們的空氣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65章 人類的謬誤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xiàn)第34章 善惡之辯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52章 理性的思維認知第20章 追求真理第85章 何謂浪漫主義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66章 對於神聖謊言的批判第19章 哲學家的責任第60章 功利性的價值判斷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46章 心靈上的天才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89章 藝術的意志力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20章 追求真理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48章 虛榮與高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宜丰县| 潞西市| 监利县| 腾冲县| 时尚| 金华市| 许昌市| 绵竹市| 武陟县| 句容市| 彰武县| 裕民县| 城固县| 青铜峡市| 汉源县| 若羌县| 桐柏县| 鄂托克旗| 若尔盖县| 乐业县| 安图县| 房产| 蒙自县| 商河县| 漾濞| 永嘉县| 龙州县| 徐水县| 广安市| 酒泉市| 合作市| 永安市| 开封县| 定边县| 合水县| 阜城县| 金寨县| 牟定县| 长子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