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章 謙虛的品格

謙虛的危險。——對社會、任務、日常生活和勞動秩序過早地

適應了,使我們處於這種秩序中的是因爲偶然,但是我們的力量和我們的目的卻未曾以立法者身份進入我們的意識。通過這樣所取得的過早的良心安全感、輕鬆感、共同性即過早的恭順,它作爲擺脫裡外皆不安寧的手段而討好情感,嬌慣情感,並用最危險的方式壓制它;按照“相同地位的身份”的形式來學習尊重事物,就如同我們自己心中全然沒有設定價值的標準和權利似的。意圖對審美——它也是一種良心——的內在聲音作平等衡量的努力,成了一種令人恐懼的、敏感的枷鎖。倘若最終一切愛和道德的羈絆在剎那的崩潰瓦解沒有引起大爆炸,那麼個人也會變得沒精打采、叨叨嘮嘮、婆婆媽媽、小裡小氣。——對立物已經是足夠壞的了,但比前面所述的事物要好。因爲,它受到環境的煩擾,也苦於對環境的褒貶,因而就受到了傷害,也爲沒有道出實情而煩憂;並不是自願地懷疑,爲維護自身而對環境之愛一概排斥,學習沉默不言,也許通過說話來掩飾沉默,爲喘息、流淚和崇高的**而打造出一個犄角旮旯和未能預料的孤獨——直至人們最後是足夠強大到能夠這樣說:“我同你們有什麼關係呢?”並且依然故我。

論我們估價的起源我們可以用空間的方法來對我們的進行分析,於是我們從中得到的觀念與從星系得到的並無二致,有機和無機的區別是再也看不到了。在以前,對於行星的運動,人們將其解釋爲意識到目的的生物在起作用。因爲,這種解釋現在人們不再需要了,聯繫到運動和自身的變化,人們早已不再認爲能夠與設定目的的意識相安無事地共處了。各種運動與意識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與感覺也沒有關係。感覺和思想比之無時無刻不發生的無數現象,是微不足道的。

與此相反,我們察覺到,即便是在最小的現象中都有一種實用性處於統治地位,而我們的知識還不能足以擔當後者,謹慎、選擇、彙集、補償等。簡單地說來,我們發現了一種運動,應把它納入一種不知高出我們意識道德多少倍的、俯瞰一切的智慧。我們從所有意識的東西身上未能得到思維。因爲,對自身負責的習慣我們沒有能夠學到,因爲作爲有意識、有目的生物,我們只是一切有意識之物的最小部分。

如同空氣和電,這些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現象,我們幾乎未能感覺到什麼。因爲,或許真的是有足夠的力,儘管我們覺察不到,卻是對我們卻無時無刻不在發揮影響。比之一個細胞和器官,對另一個細胞和器官所發揮的無數刺激,快樂和痛苦乃是稀少異常和極度缺乏的現象。

這是意識謙虛的階段。最終,我們會認爲有意識的自我本身,僅僅只是服務於那種更高級、俯視一切的智慧的工具而已,那時我們可以發問,一切有意識的意願,一切有意識的目的、一切估價是否只是用來獲取和意識內部的在本質上有所不同的某種東西的手段。我們認爲:這牽扯到的是快樂和痛苦的問題——但是快樂和痛苦或許只是我們用來完成在我們意識之外的某些成就的手段——應當指出,一切有意識的東西僅僅只在表面停留。因爲行爲和行爲表現得是如此不同啊,我們對行爲以前東西的瞭解又是如此地不夠。我們關於“意志的自由”、“前因和後果”的感覺是如此地想入非非。

思想和想象,就如同詞彙乃是行爲的符號一樣:任何行爲都是不可探尋追究的。一切褒貶都是表面現象。我們有意識地生活於其中的想象和臆想是多麼的本質。我們來談論想象,用我們掌握的所有詞彙(也包括激情);人類的關係對這些想象的傳導和繼續又是多麼依賴啊!從根本上說,實際的聯繫(通過生殖)走著自己爲不爲人知的途徑。這種對共同想象的信仰真的能對人有真正的改變嗎?或者,意志、目的、思想、價值等這些真的存在嗎?這整個有意識的生命難道僅僅只是如同鏡花水月嗎?即便是在估價似乎決定著一個人的時候,事情的表現也完全是另一種情形!簡單地說來:倘若是用自然作用來解釋實用物是可以實現的,並且不需要假定一個設定目的的自我,那麼最後連我們對目的的

設定、我們的意願等對於某種本質不同的東西來說,就僅僅只是一種符號語言也就是無意識的東西和非意願的東西了嗎?僅僅只剩下了有機物自然實用性的那最細膩的外觀了嗎?與有機物就一定沒有區別了嗎?

總的說來,就精神的整個發展進程而言,在這裡只是對的問題有所涉及。漸漸會讓人覺得,這是一種級別更高的的形成史。有機物攀登上了更高的階梯。我們試圖來認識自然的渴望乃是一種想借以完善自我的手段。或者不如說:要想對的營養、居住方式、生活方式進行改變必須要做無數的試驗。因爲,中的估價和意識、所有種類的苦樂觀都是這些變化和試驗的象徵。說到底,這裡提到的不是人心的問題:因爲人應當被克服。

更高級的哲人習慣獨處並非是他想孤獨,而是因爲他找不到和自己同屬一類的人。今天,在人們已經記不起了對等級制的信仰,並且由此而對這種孤獨不尊重、不理解之時,他周圍是有著多少危險和痛苦積聚著啊!以前,智者幾乎通過完全不顧庸衆感受的方法將自身聖化——今天,隱士只得以疑惑的烏雲籠罩自身。而不僅僅是心中只存有妒忌和卑鄙。因爲,他不得不從每個遇到的好意中去發掘誤會、疏忽和淺薄,他在那有限的同情中認出了其懷有的陰險。因爲這種同情將自己看做慈善與神聖,假如它試圖在自己面前以所謂舒適的條件,秩序井然的、可靠堅實的社會來“拯救”隱士的話——的確,隱士對這種不自覺的毀滅欲應當是心存嚮往的,所有精神平庸者都會帶著這種去反對隱士,並且是自認爲這樣做是有著充分權利的!對這種不能被別人理解的孤獨化的人來說,必須熟練而由衷地將自身用外在的、孤寂的空間外衣裹住。這纔是他的聰明之處。今天,計謀和僞裝也還是少不了的,以便讓這種人能夠在時代的危險的快速洪流中保存自己,保持自己的崇高地位。他必須贖回一切對當今現實忍受的企圖、一切對當今這些人和目標的接近,就如同贖罪一般。因爲,他或許驚

訝於自己本性所隱匿的智慧。因爲,當這一切企圖出現的時候,智慧都會立刻將其引回本身,用疾病和惡故。

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1章 譯者序第49章 何謂高貴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49章 何謂高貴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1章 譯者序第16章 力量意識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6章 人的蛻變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16章 力量意識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
第81章 善良的審美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53章 生命的價值解釋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69章 洞悉世界的本質第77章 歷史意義的定位第75章 鏡中的反照人生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72章 古代宗教的餘緒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4章 文明的價值關聯第23章 道德在歐洲大陸的表現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27章 保存本性與絕對的責任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1章 譯者序第49章 何謂高貴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41章 未來的“人性”第10章 偉大的健康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14章 論生命的理性第2章 客觀存在的先驅者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6章 生活的熱忱第59章 哲學與哲學家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62章 腐敗的特徵第6章 偏見的“科學”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82章 藝術家的自負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29章 謙虛的品格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78章 精神基本意志第67章 人性的虛無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7章 僞善的科學第84章 對藝術的感激第74章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57章 社會的未來利益第51章 生命的價值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47章 心靈的隱居第73章 德意志精神的探險第42章 道德的培育第49章 何謂高貴第39章 愛情觀之男女有別第61章 工作與無聊第71章 什麼是哲學家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1章 譯者序第16章 力量意識第48章 虛榮與高貴第83章 德國的音樂和語言第30章 愚蠢與美德第36章 人的蛻變第24章 有關愛情與美德第8章 哲學與天才第13章 哲學的命題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40章 女人的獨立性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63章 哲學家自身的貧困第44章 論道德即是偏見第25章 清醒與面具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4章 知識和邏輯的起源第3章 思想界的起義第50章 人的至高境界第80章 論詩的起源和藝術的功用第38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35章 道德矛盾的價值第16章 力量意識第33章 無聊的道德哲學第88章 音樂與人生第21章 道德的天平第58章 追求真理的原動力第32章 憂慮和偏見之於道德第12章 親歷的哲學第15章 生命的關照第68章 對於世界的解釋第22章 用來裝扮的道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塘沽区| 新蔡县| 平乡县| 乌鲁木齐市| 桂平市| 拉孜县| 衡水市| 明溪县| 大方县| 鹤山市| 民县| 民县| 泽州县| 连南| 芮城县| 聂拉木县| 仁布县| 天长市| 军事| 泽库县| 余江县| 宣武区| 谢通门县| 高邮市| 崇义县| 桂平市| 普定县| 洛川县| 静安区| 离岛区| 宁明县| 磐安县| 壤塘县| 保康县| 松桃| 翁源县| 昭通市| 务川| 平安县| 阿尔山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