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黨建研究篇_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人選不同產生方式比較研究

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人選不同產生方式比較研究

在上海各級黨組織爲進一步實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組織化、凝聚力、全覆蓋”這一工作目標而不斷探索,加強實踐,拓展功能的進程下,作爲處於這項工作中堅地位的關鍵角色——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的人選無疑具有上情下達、舉足輕重的作用,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這支隊伍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如何,將直接關係到“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有效性和影響力。中共上海市閔行區委組織部、閔行區綜合工作黨委課題組圍繞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人選不同產生方式在全區範圍內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查問卷,通過對253份有效問卷的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全區不同方式產生的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目前的工作現狀。

一、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採取“一人一表”隨機抽樣的辦法,於2006年7月至8月,通過各鎮、社區(街道)、委局、區屬公司黨(工)委和綜合黨委的具體落實,對所轄地區內的“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採取填表的方式進行調查。

在剔除部分因事因公外出不在崗和少量無效表後,對收回的253份有效問卷進行了分類統計和處理分析,並結合與有關鎮、社區(街道)部分“兩新”組織中的黨組織書記深度訪談的事例,對“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人選不同產生方式進行了比較研究。

二、調查研究的描述和分析

(一)按黨組織書記產生方式分類的區別

此次問卷主要以黨組織書記產生方式的不同來分類統計,主要可分爲選舉類、委派類、企業改制類和其他類。

1.黨組織書記基本情況比較

(1)產生類別比較

從產生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的類別來看,選舉產生的164人,上級委派產生的爲59人,改制產生的爲21人,其他方式產生的僅爲9人。選舉產生佔64.83%,佔絕大多數,其他如熟人介紹、老鄉推薦、親友幫忙的爲3.56%,佔極少部分。所以,在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的建立和黨組織書記的人選的產生基本上體現了民主性和規範性,黨組織書記人選一般有較融洽的上下級關係和較和諧的羣衆基礎,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政治思想工作,黨組織能力和帶頭作用上表現比較突出,自然就會在非公有制企業衆多人員中“一枝獨秀”、脫穎而出。同時,有關私營企業黨組織“家族化”的問題不是私營企業黨建工作的主流。

(2)性別比較。男性黨組織書記217名,女性黨組織書記36名,男性黨組織書記佔總數的85.77%,女性黨組織書記只佔總數的14.23%。由此看來,在非公有制企業裡,男性黨組織書記比女性黨組織書記適應性更強,更容易在非公有制企業打開局面,開展黨建工作。

(3)“三齡”(年齡、工齡、黨齡)與文化程度比較。在被調查的黨組織書記中,學歷大專的爲109個,約佔43.08%,是各種形式產生的黨組織書記的最主要部分;高中和中專爲61個,約佔24.11%;本科以上爲49個,約佔19.37%;初中及以下爲34個,約佔13.44%。同時,“三齡”與文化程度不成正比,不隨年齡的遞增而上升,從大專或以上學歷的這部分黨組織書記來看,主要集中在35至45歲之間,50歲以上學歷有所下降。

從統計數據表中可以看出,在非公有制企業中任黨組織書記的人選與“三齡”的增長成正比,即黨齡越長,擔任黨組織書記的人數越多、可能性越大,並隨著黨齡的增長而增長。這表明經驗和資歷是能否擔任黨組織書記的重要條件,要成爲一名合格的黨組織書記,既離不開一定的文化知識,但綜合政治素養、工作資歷、社會經驗似乎更是必備的條件,黨組織書記無疑是當今社會需求較大的複合型人才。

2.任職情況比較

(1)從黨組織書記兼任行政職務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私營企業、外資企業、改制、混合所有制企業,擔任行政副職以上的高層管理人員的爲138人,佔54.55%;擔任行政中層管理人員的爲103人,佔40.72%;擔任行政基層人員的爲12人,只佔4.75%;中、上層管理人員任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的基本已成爲主流。

(2)從企業性質的角度來看。我們把非公有制企業大致分爲4類:私營企業、外資企業、改制(股份制)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

從各種方式產生的黨組織書記人選所佔的比例不難發現,通過選舉產生黨組織書記是各種所有制企業的首選和共識,這說明無論是私營企業、外資企業、改制等其他企業,我們黨的基層黨組織在認真貫徹中央和上級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上,在嚴格遵守《黨章》時切實體現了民主性、規範性和自覺性。體現了“改制不撤支”的一貫要求,也是企業改制工作中求穩、保持延續性的基本思路。

(3)從黨組織書記的任職年限來看。各種方式產生的黨組織書記在任職年限上的取向各有不同,在私營企業中任職的黨組織書記中:2年以下44人,2年至5年36人,5年至10年35人,10年以上49人,呈現了“重兩頭”的現象,即偏向於年青的和年長的“兩極”;在上級委派的黨組織書記中,2年以下18人,2年至5年15人,5年至10年14人,10年以上12人,從任職年限排列的順序可以看出,任職年限少,年輕的同志似乎更有機會;而在改制企業中,2年以下4人,2年至5年5人,5年至10年5人,10年以上7人,正好與上級委派的情況相悖,任職年限長、年紀大的黨組織書記似乎更有優勢和威信。

3.收入情況的比較

(1)從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書記佔有股份的情況來看。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在企業中擁有股份的爲143人(包括業主任書記的),約佔全部人數的56.52%;不佔股份的爲110人,約佔全部人數的43.48%。說明有56.52%的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組織書記的工作與企業的發展、業績和自身的生存息息相關,相互依存;還有43.48%的黨組織書記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的工作屬於受僱於人,只是一種生存的方式,力求憑努力、能力做好工作,以獲取業主和黨員、職工的肯定。

(2)從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書記年收入的情況來看。在選舉產生的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書記所佔的57.71%比例

中(除16.60%未透露年收入情況外),年收入在5萬元至10萬元的爲42人,佔16.60%;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爲40人,佔15.81%,兩者合計爲32.41%,所以,選舉產生的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書記當前的主要年收入爲5至10萬元以上;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由上級委派產生的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書記的年收入大約在3至5萬元或者5至10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上都有;改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的年收入情況基本也保持在5至10萬元以上。

(3)在調查中,我們特意對黨組織書記有否工作補貼的情況作了專門瞭解,結果在被選舉產生的和上級委派的黨組織書記中各只有1名享有黨務工作補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餘251名黨組織書記都沒有黨務補貼。

(二)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思想認識(工作態度)的區別

(1)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大環境的看法。各種方式產生的黨組織書記對目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大環境看法非常一致,即認爲黨建工作大環境很好的62人,佔總數的24.51%;認爲黨建工作大環境較好的172人,佔總數的67.99%;認爲黨建工作大環境一般的18人,佔總數的7.11%;認爲黨建工作大環境不好的1人,佔總數的0.40%。

(2)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信心。各種方式產生的黨組織書記對目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信心同樣也是非常一致,即對當前和今後黨建工作很有信心的118人,佔總數的46.64%;較有信心的116人,佔總數的45.85%;信心一般的17人,佔總數的6.72%;沒有信心的2人,佔總數的0.79%。

(3)對目前工作、待遇、收入狀況的滿意度。根據調查反饋,目前在253家非公有制企業從事黨建工作的同志對自己工作滿意的113人;較滿意的115人;一般的21人;不滿意的4人。對相應的待遇和收入持滿意態度的111人;較滿意的104人;一般的32人;不滿意的6人。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產生方式的黨組織書記對待黨務工作的思想認識上並沒有大的區別,工作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三)發揮作用的情況

在調查中發現,不同產生方式的黨組織書記發揮作用的情況也基本一致,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發揮作用的工作環境。根據調查,在非公有制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如何更好地發揮黨組織書記的作用,與上級指導經常性的給予指導、幫助,與業主個人關係是否相處良好,與業主是否支持開展黨建工作,以及業主是否黨員,業主是否黨組織書記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因果關係。

數據表明,認爲上級黨組織經常對基層非公有制企業進行指導和幫助的213人,一般指導的40人,較少指導和不指導的無人。

與業主相處關係融洽的170人,較融洽的95人,關係一般的8人,沒有選擇不融洽的。

認爲業主支持黨建工作的159人,較支持的79人,一般支持的14人,不支持的1人。

與業主有親屬關係的7人,老鄉關係5人,老同事關係57人,無任何關係的64人。

另外,業主是黨員的162人,其中是書記的114人,是業主黨員的佔70.37%,佔被調查單位的45.06%;非黨員的業主91人,佔被調查單位35.97%。

(2)發揮作用的實際狀況。認爲作用發揮好的有95人,發揮較好的141人,發揮一般的14人,發揮不好的3人。

有127位(佔50.2%)黨組織書記認爲能正常參加黨組織活動,有112位(佔44.27%)黨組織書記認爲能較正常參加黨組織活動,有13位(佔5.14%)黨組織書記認爲能較少參加黨組織活動,只有1位認爲不能正常參加黨組織活動。

在對黨組織書記投入黨務工作的時間佔正常工作時間的調查中,約有63人(約25%)投入了10%以下的時間;有102人(約40%)投入了10%至30%的時間;有48人(約19%)投入了30%至50%的時間;有24人(約10%)的人投入了50%以上的時間。

在經費保障上,每年人均活動經費100元以下的黨組織有56家,100-200元的有39家,200-500元的有46家,500元以上的49家,未寫明的63家。

(3)在發揮作用所取得成效上(凝聚力、職工滿意、長效機制建立等)。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體現在黨組織和黨員對企業、對職工羣衆的凝聚力上。認爲黨組織凝聚力強的有90人,爲35.57%;認爲黨組織凝聚力較強的有147人,爲58.10%;認爲黨組織凝聚力一般的有16人,爲6.32%;認爲黨組織凝聚力不強的沒有。

二是體現在職工羣衆對黨組織、對書記工作的滿意度。對黨組織、對書記滿意的122人,佔48.22%;對黨組織、對書記較滿意的121人,佔47.83%;對黨組織、對書記一般滿意的10人,佔3.96%;沒有對黨組織、對書記不滿意的人。

三是體現在對黨員教育、管理、活動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上。認爲已經建立健全的爲241人,不贊同的爲11人。

經分析,認爲黨組織凝聚力較強以上的約達94%,職工羣衆對黨組織、對書記工作的滿意度達96%,對黨員教育、管理、活動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已達95%的黨組織,充分體現我區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的戰鬥力、凝聚力、創新力。

щщщ¤ ttkan¤ co

(四)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的需求

(1)對上級。在對調研彙總的材料中,我們發現有較多的黨組織書記提出,希望能得到上級領導更多的指導、幫助,能參加經常的、高質量的、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和學習考察。

(2)對業主。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業主教育、管理既要有針對性、經常性、又要統一性,要軟指標和硬規定相結合,要讓業主有條件地享用政府的優惠政策,要建立領導定時、定人、定企業的聯繫約談制度。

(3)對黨建工作。要在各種物質資源、人力資源、財力資源上加強保障,實現資源共享,逐步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的政治、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

三、結論(相關思考)

隨著閔行區經濟社會加

快發展,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在整個經濟總量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應認清和把握這種發展態勢,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和諧非公有制企業建設,開拓創新,抓緊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爲此,我們應該在原來的基礎上,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產生的方式進行新的完善和創新。

(一)“一肩挑”模式更能體現優勢

選好配強企業黨務工作負責人,是解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關鍵點。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中的黨建工作具體實施,主要依靠黨組織負責同志去抓。選好配強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中的黨組織負責人是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關鍵。因此,要廣開門路選準人,根據非公有制企業的實際情況,注重把那些黨性觀念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熟悉和熱心黨務工作,且又有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黨組織領導能力強的同志選拔推薦到黨組織負責人的崗位上來。

在黨組織負責人的選配方式上,“一肩挑”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方式,即:如果企業主是黨員,一般由其兼任黨組織書記。從這次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非公有制企業業主任黨組織書記的不在少數,且黨組織工作一般開展得都比較活躍,企業凝聚力很強,企業經濟發展、業主與職工關係和諧。在這些業主中普遍具有“三大優勢”,即:人才優勢、地位優勢、經濟優勢。人才優勢是指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有敏銳的判斷能力;地位優勢是指在企業裡他們具有絕對的地位優勢,有較強的決策能力;經濟優勢是指具有經濟、行政管理上的約束機制,有較強的領導能力。有這些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來帶領黨員、職工共同建設和諧的非公企業,一定能開闢黨建工作新境界。

(二)加快完善“雙兼雙派”制度

在黨組織負責人的選配方式上,可以探索建立“雙兼雙派”制度。“雙兼”,即:如果企業主不是黨員,按照“雙向進入、交叉兼職”的辦法,把企業領導層中的黨員推薦擔任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雙派”,即:向非公有制企業選派黨組織負責人或黨建工作志願者。從各鎮、社區(街道)黨(工)委、有關委局、區屬公司黨組織中選派一定數量的同志,到非公有制企業中擔任黨建工作聯絡員,負責協調指導非公有制企業的黨建工作。這部分同志同樣具有“三大優勢”,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黨務優勢。政治優勢是指具有較強的政治素質,對黨忠誠,有政治責任感;組織優勢是指具有強大的組織資源,有廣泛的社會支撐;黨務優勢是指具有比較精通的黨務知識,有足夠豐富的工作經驗。當然對這部分同志要加強培訓和指導。要進行任職資格培訓,培訓內容要突出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黨建工作的特點,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重點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感召能力、溝通藝術能力、學習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

(三)實行職業化、目標管理

目前,由於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理想人選較少,相當部分黨組織成員缺乏黨的理論知識和業務知識,對黨組織的地位、作用、任務以及開展活動的內容、方式不大熟悉,黨務工作水平較低,不能有效地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黨組織活動,未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爲此,上級黨(工)委應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實行職業化、目標管理,建立和推行“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聘用合同書”。如對區、鎮、社區(街道)層面上招聘的專職黨務工作者,可先試行合同管理,合同中可規定書記的“主要職責”,包括每年應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多少名,發展黨員多少名;舉辦各類培訓、活動的次數等內容。進一步規範“委派式”黨組織書記產生和管理,從而逐步杜絕黨組織書記由“熟人介紹、自我推薦”或由老闆“一錘定音”說了算等無序、不規範的產生方式。通過對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實行職業化、目標管理,建立一個“職工與企業、企業與社會關係處理的紐帶與平臺”,促使企業業主從家族、家長式的管理,轉變爲科學規範的管理。

(四)建立特殊的人才庫

應充分結合黨建工作的要求和非公有制企業的實際需要建立特殊的人才庫。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加大和諧社會建設的力度。我們要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人才庫,把“善黨務、懂經濟、會協調、敢監督”的“十二字”標準,作爲在區、鎮、社區(街道)兩級建立黨組織書記人才庫的入庫條件。從黨務人才信息庫中選調優秀人選,採用會議通報、媒體發佈、網上公佈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每季度進行一次信息發佈。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指導企業分別採取“內選”或“外聘”兩種辦法,加大職業化黨組織書記選配力度。對於企業內部沒有成熟人選的,採取“黨組織推薦、雙向選擇”的辦法產生,由上級黨組織從黨務工作人才庫中推薦人選,企業根據需要從中選擇,雙方達成協議後,按照黨內有關規定辦理任職手續。

(五)爲企業黨組織書記開展工作創造條件

一是要在工作環境上“護一把”。上級黨委要加強與企業主的溝通,協調好黨組織與企業主的關係,既要把堅持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保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各項權力結合起來,又要根據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性質和特點進行新的創造,實事求是地確定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引導業主處理好“經濟角色”和“政治角色”的關係;處理好黨員業主與企業職工的關係;處理好非黨員業主與企業黨組織的關係,抓準難點,發揮作用,支持企業黨建工作開展。

二是要在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上“推一把”。作爲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要主動爭取企業主對做好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本著“和諧相處、合作共事”的精神,努力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知道怎麼爲,既不要違心所爲,也不要隨意亂爲。爲此,要在實踐中認真探索,“求共識”、“重結合”、“多通氣”、“勤協調”、“借東風”、“找捷徑”。

三是在資源上“支一把”。上級黨組織始終是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的“孃家”,要建立機制,優化環境,爲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堅強的保障,如場地、人員、經費、資料等。要充分利用上級黨組織的組織資源,對支部書記的有關需求提供充分的幫助和切實的服務,真正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

(上海市閔行區委組織部、上海市閔行區綜合工作黨委)

(本章完)

促進發展篇_市場中介行業評議工作研究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黨建研究篇_關於在“兩新”領域黨羣工作中構建“三聯動”工作模式的探索和思考基層黨建篇_加強黨對業委會工作領導的研究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關於加強浦東新區開發區專職 黨務幹部隊伍建設的探索、實踐和思考基層黨建篇_加強黨對業委會工作領導的研究與思考黨建研究篇_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研究報告工作指導篇_認真貫徹市委八屆九次會議精神 大力加強上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工作指導篇_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推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實踐探索篇_探索建立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大本營”積極構築“園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實踐探索篇_開展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 黨建覆蓋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培育社區活動團隊 促進社區和諧發展——閔行區龍柏社區(街道)社區活動團隊黨建工作黨建研究篇_關於探索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全覆蓋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報告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黨建研究篇_對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紀檢組織的探索與研究促進發展篇_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黨建研究篇_松江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現狀分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兩新”組織黨建網格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促進發展篇_“十一五”期間上海行業協會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促進發展篇_市場中介行業評議工作研究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思想狀況調查報告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培育社區活動團隊 促進社區和諧發展——閔行區龍柏社區(街道)社區活動團隊黨建工作工作指導篇_緊密聯繫“兩新”領域實際 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工作黨建研究篇_黨組織在民間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工作指導篇_加強行業協會建設 促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實踐探索篇_非公企業黨組織與管理層溝通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全面推進社區“兩新”組織“雙達標”工作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探索與研究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促進發展篇_上海民間組織發展調查與研究促進發展篇_市場中介行業評議工作研究基層黨建篇_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開展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 黨建覆蓋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研究實踐探索篇_探索和完善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發展篇_上海科技型非公有制企業創新能力研究黨建研究篇_對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紀檢組織的探索與研究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探索與研究工作指導篇_加強行業協會建設 促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實踐探索篇_“兩新”組織黨建網格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促進發展篇_“十一五”期間上海行業協會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社區民間組織黨建的實踐與思考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實踐思考工作指導篇_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推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基層黨建篇_關於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 針對性和有效性問題的調查與思考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基層黨建篇_關於對寶山社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的思考查找問題 剖析原因 尋求對策——友誼路社區(街道)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有效性研究基層黨建篇_加強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思考黨建研究篇_松江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現狀分析與思考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問題的調查研究基層黨建篇_影響“兩新”組織黨員先進性的因素及對策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促進發展篇_上海民間組織發展調查與研究黨建研究篇_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全面推進社區“兩新”組織“雙達標”工作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管理方式初探實踐探索篇_探索和完善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競爭力發展的實證研究——以私營汽車零部件企業爲例工作指導篇_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服務“兩新”組織發展實踐探索篇_依託網格化管理 深化非公企業黨建實踐探索篇_開展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 黨建覆蓋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工作指導篇_加強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推進上海“兩新”組織黨建全覆蓋工作指導篇_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推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思想狀況調查報告基層黨建篇_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全面推進社區“兩新”組織“雙達標”工作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探索與研究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實踐探索篇_依託信息化手段 推進“兩新”黨建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問題的調查研究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促進發展篇_上海民間組織發展調查與研究黨建研究篇_黨組織在民間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研究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黨建研究篇_對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紀檢組織的探索與研究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黨建研究篇_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實踐與思考基層黨建篇_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實踐思考實踐探索篇_探索和完善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黨建研究篇_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中青年人羣思想狀況調查研究
促進發展篇_市場中介行業評議工作研究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黨建研究篇_關於在“兩新”領域黨羣工作中構建“三聯動”工作模式的探索和思考基層黨建篇_加強黨對業委會工作領導的研究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關於加強浦東新區開發區專職 黨務幹部隊伍建設的探索、實踐和思考基層黨建篇_加強黨對業委會工作領導的研究與思考黨建研究篇_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研究報告工作指導篇_認真貫徹市委八屆九次會議精神 大力加強上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工作指導篇_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推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實踐探索篇_探索建立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大本營”積極構築“園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實踐探索篇_開展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 黨建覆蓋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培育社區活動團隊 促進社區和諧發展——閔行區龍柏社區(街道)社區活動團隊黨建工作黨建研究篇_關於探索建立“兩新”組織黨建全覆蓋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報告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黨建研究篇_對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紀檢組織的探索與研究促進發展篇_行業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黨建研究篇_松江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現狀分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兩新”組織黨建網格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促進發展篇_“十一五”期間上海行業協會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促進發展篇_市場中介行業評議工作研究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思想狀況調查報告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培育社區活動團隊 促進社區和諧發展——閔行區龍柏社區(街道)社區活動團隊黨建工作工作指導篇_緊密聯繫“兩新”領域實際 切實加強調查研究工作黨建研究篇_黨組織在民間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工作指導篇_加強行業協會建設 促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實踐探索篇_非公企業黨組織與管理層溝通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全面推進社區“兩新”組織“雙達標”工作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探索與研究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促進發展篇_上海民間組織發展調查與研究促進發展篇_市場中介行業評議工作研究基層黨建篇_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開展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 黨建覆蓋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研究實踐探索篇_探索和完善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發展篇_上海科技型非公有制企業創新能力研究黨建研究篇_對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紀檢組織的探索與研究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探索與研究工作指導篇_加強行業協會建設 促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實踐探索篇_“兩新”組織黨建網格化管理的實踐與思考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促進發展篇_“十一五”期間上海行業協會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社區民間組織黨建的實踐與思考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實踐思考工作指導篇_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推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基層黨建篇_關於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 針對性和有效性問題的調查與思考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基層黨建篇_關於對寶山社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的思考查找問題 剖析原因 尋求對策——友誼路社區(街道)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有效性研究基層黨建篇_加強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對策思考黨建研究篇_松江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現狀分析與思考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問題的調查研究基層黨建篇_影響“兩新”組織黨員先進性的因素及對策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促進發展篇_上海民間組織發展調查與研究黨建研究篇_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全面推進社區“兩新”組織“雙達標”工作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管理方式初探實踐探索篇_探索和完善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競爭力發展的實證研究——以私營汽車零部件企業爲例工作指導篇_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服務“兩新”組織發展實踐探索篇_依託網格化管理 深化非公企業黨建實踐探索篇_開展非公有制規模以上企業 黨建覆蓋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實踐探索篇_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新途徑工作指導篇_加強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 推進上海“兩新”組織黨建全覆蓋工作指導篇_貫徹落實“實施意見”推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非公有制企業從業人員思想狀況調查報告基層黨建篇_圍繞中心 服務大局 全面推進社區“兩新”組織“雙達標”工作促進發展篇_民間組織樞紐式管理探索與研究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實踐探索篇_依託信息化手段 推進“兩新”黨建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問題的調查研究工作指導篇_關於社會發展趨勢與加強社會管理的若干思考促進發展篇_上海民間組織發展調查與研究黨建研究篇_黨組織在民間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研究促進發展篇_加強非公有制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增強黨對非公有制領域人才的凝聚力黨建研究篇_對本市非公有制企業建立紀檢組織的探索與研究黨建研究篇_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黨建研究篇_民辦高校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實踐與思考基層黨建篇_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促進發展篇_私營企業主貢獻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實踐探索篇_創新“八法”合力達標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實踐思考實踐探索篇_探索和完善加強新經濟組織黨員教育和管理的長效機制黨建研究篇_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有效發揮引導和監督作用研究報告基層黨建篇_“兩新”組織中青年人羣思想狀況調查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丰县| 孝义市| 孟津县| 沂源县| 肃北| 上高县| 和田市| 左云县| 松原市| 信丰县| 平利县| 和平区| 乐陵市| 长兴县| 华蓥市| 永善县| 永定县| 宣恩县| 罗平县| 石棉县| 云阳县| 墨脱县| 南澳县| 南漳县| 淳安县| 东山县| 清流县| 扬州市| 汾阳市| 临高县| 三门峡市| 兴化市| 东明县| 卢龙县| 长宁县| 建昌县| 阿坝| 日土县| 天镇县| 宝山区|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