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比較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作爲產業和技術集聚地的各類園區也不斷髮展壯大。長寧區的虹橋臨空經濟園、多媒體產業園、慧谷白貓科技園和時尚創意園,已成爲長寧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點。隨著社區黨建向“兩新”組織領域的拓展,優化和創新長寧區園區黨建模式,已成爲新形勢下長寧區“兩新”組織黨建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園區黨建模式特色比較
同近郊的以製造業爲主的園區相比,長寧的園區具有地域面積小,產品附加值高,科技創新、創意主題產業特色明顯等都市型園區特點,因此在園區黨建工作中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模式。
(一)虹橋臨空經濟園區的“服務型”模式
虹橋臨空經濟園區黨委堅持服務優先的原則,把服務企業、服務黨員、服務員工的“三服務”作爲園區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其“服務型”模式主要體現在:
1.鋪設服務網絡。從園區黨政工團——園區服務中心——企業黨政工團這三個層次,建立以黨組織爲核心,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橫向綜合管理的黨建工作服務網絡,擴大“三服務”覆蓋面。
2.創設服務載體。以園區服務中心、園區學校、網上學習交流、主題活動爲工作載體,搭建“三服務”平臺。
3.完善服務機制。用企業走訪聯繫機制、典型激勵機制、關愛機制、宣傳導向機制、工作資源整合機制,拓展“三服務”功能。
(二)多媒體產業園的“學習型”模式
多媒體園區聚集著兩千多名青年白領,在黨建方面更是傳承“學習型”模式。主要體現在:
1.以“人”爲本,集聚三支人才隊伍。即企業高層經營管理人才、項目開發核心團隊、黨員青年業務骨幹人才。建立人才工作聯繫網絡、組建企業家聯誼會、開設“數字長寧領軍人物”???、建立博士後創新試驗基地。
2.集“人”成“衆”,形成三支黨建隊伍。主要包括黨支部書記隊伍、黨建聯絡員隊伍、志願者隊伍。通過具體的黨建實務和工作實踐,形成了一支富有“人氣”、充滿人格魅力的黨務工作隊伍。
3.構築人文環境,形成“學習型”園區黨建模式。通過倡導“貢獻在崗位、奉獻在社會”,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通過搭建服務平臺,努力營造溫馨家園,實現黨建與企業制度結合、黨建與文化提升結合、黨建與黨員關懷結合;通過一系列黨的知識教育和企業管理知識培訓,培養學習氣氛、發揮員工的創造性思維,引導業務能手和精英向黨組織靠攏,實現個人發展與工作願景及政治追求的融合,形成了“學習型”黨建工作模式。
(三)慧谷白貓科技園“聯動型”模式
憑藉資源的整合來提高工作效率,是慧谷白貓科技園的聯動黨建模式。爲了把黨建工作搞得豐富多彩,創建和諧園區,園區黨組織一面緊緊依靠行業黨組織——區民營科技企業聯合黨委,一面依託所在地黨組織——仙霞社區黨工委,並聯手工會、團組織共同開展各項活動,與仙霞社區黨工委聯合舉辦了“走到一起來”等大型活動,與園區工會、街道團委聯手舉辦“女性美容知識講座”、乒乓球友誼賽等系列活動,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把園區員工凝聚起來。
(四)時尚園“文化型”模式
企業要發展,企業的文化建設是靈魂。時尚園區大量的企業都是文化創意型企業,且大都建立時間較短,如何建立適合企業發展的企業文化是入駐企業最爲關心的話題。園區黨組織通過組織開展“園區文化日”,”文化觀摩活動”,“知識競賽”和“黨旗在手中,園區在心中”徵文等活動,用創意搭建文化建設平臺,把園區黨建和園區企業特點糅合在一起,發揮出強大的生命力。
二、不同模式工作的比較分析
(一)共同點
1.黨建目標體系同質化
各園區黨建模式體現明確一致的目標體系,即基層黨建的指導思想——”全覆蓋、凝聚力、組織化”。遵從這一指導思想和建設區域性大黨建格局的工作思路,各園區通過各種方式,將黨的旗幟在園區高舉了起來。
2.黨組織活動方式柔性化
各園區充分利
用各種資源,根據“兩新”組織的特點,使黨建活動方式更趨多樣化、社會化和柔性化。各園區在開展各種活動時,基本上都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總的特點是主題鮮明、短小精悍,寓黨建活動於各種教育、文化、娛樂、公益活動之中。許多黨內活動都是利用交接班、節假日等“邊角”時間,採用小型,業餘、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
3.黨建管理凸現網格化
按照網格化管理要求,建立黨建工作責任區,創新黨的組織載體、服務載體、活動載體,形成網與格的有機整合,實現黨建工作的高效管理。
(1)組織設置網格化。四個園區成立以後,同步組建了園區黨組織。根據園區特點,以社會化的運作方式,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要求,進行工作覆蓋。沒有條件成立黨組織的,則通過選派黨建指導員和志願者,或建立聯合支部等形式,把園區內的黨員都納入黨的組織,工、青等羣團組織也相繼得到建立和健全。
(2)工作體系網格化。以區域性、開放式、社會化和專業化的方式,對流動黨員和待崗黨員採取掛靠、聯建等方式組建黨組織,真正做到了哪裡有生產經營哪裡就有黨員,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組織,把體內建黨和體外運作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能夠輻射到園區各個角落黨員的工作網絡。
(3)黨員教育管理網格化。園區的第一資源是人。各園區認識到新時期“黨管人才”、“黨管幹部”的戰略性和重要性,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和發展黨員方面,加強素質和能力的培訓,利用多種教育場所、師資,運用多種培訓手段舉行政治理論、黨性修養類培訓,使園區黨建通過有形的教育環境,把無形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網格化的方式滲透給黨員和積極分子。
4.黨建功能效應趨同化
(1)政治導向功能。政治功能是園區黨建首要的核心功能。園區黨組織作爲黨的基層組織,在園區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是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園區得到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
(2)協調服務功能。新時期園區黨建大多以非權力性、非行政化的方式來開展工作。服務經濟,協調發展,互動雙贏,反映了園區黨建工作的成效。黨建工作的成效大小與經濟發展結合的程度、與園區文化結合的高度、與園區內企業的管理決策結合的密度,有著正相關的作用。
(3)凝聚和戰鬥堡壘功能。鞏固園區內企業的黨建工作陣地,加強黨組織的建設,發揮黨組織在園區的凝聚和戰鬥堡壘作用,使企業員工同黨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
(二)不同點
1.各園區黨建的運行保障呈現不平衡性
(1)經費保障方面的不平衡。由於組織隸屬方式的不同,使各園區的黨建經費來源有所不同。如多媒體園區黨委隸屬民營科技黨委,臨空園區黨委屬於新涇鎮黨委,時尚創意園屬於天山街道黨工委,慧谷白貓科技園則是民營科技黨委和仙霞街道黨工委雙重管理,由於主管部門的管理力量和財力的不同,造成了各園區黨建經費的不同。
(2)黨組織運行保障的不平衡。由於上級主管黨委的不同,因此各園區黨組織的工作力量也各不相同,對園區黨建工作者的考覈評估機制也尚無統一模式,許多長效的管理機制沒法形成,在實際工作中,園區黨組織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常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2.各園區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呈現多樣性
各園區黨組織從實際情況和規律特點出發,個性化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1)個別介入法?;酃劝棕埧萍紙@區、虹橋臨空科技園區、時尚園區從個體出發,採取“日常物色+培訓引導”的步驟,通過一系列黨的知識教育和培訓,引導業務能手和精英向黨組織靠攏。
(2)氛圍薰陶法。多媒體園區積極爲員工提供思想教育、文化學習、體育健身、法律諮詢、心理排憂等服務,大力推進園區先進文化建設,並積極開展立功競賽活動。通過各類教育活動形成黨建工作環境氛圍,把企業中一批政治素質好的優秀人才凝聚到黨組織周圍。
(3)服務爲先法。黨組織爲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業主、員工提供有效服務,主動與業主溝通,以服務爲切入點,從“邊緣化”走向中心地帶,使園區黨組織
同時成爲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的“孵化器”。虹橋臨空科技園區和多媒體產業園區將服務理念運用於實際的黨建工作中,凝聚了黨員、員工,也凝聚了企業。
3.各園區黨建資源整合呈現層次性
(1)縱向資源整合的層次性。即園區與上級主管部門,在落實黨建管理機制、激勵機制過程中的整合關係。
(2)橫向資源整合的層次性。這一層面主要是指黨建工作網絡中運行載體之間在建立機制的過程中如何進行資源整合,理順工作思路。
(3)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資源整合的層次性。處理好對於園區內與園區無隸屬組織關係的單位在落實三個機制過程中的關係,實現有效管理,形成黨建工作體系在每一個層面都能正常運轉。目前,四個園區在上述三方面資源整合的層次性雖有高低之分,但總體上都須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三、進一步優化和創新園區黨建模式的思路和對策
1.實施“三個聯動”,形成資源整合的矩陣結構
一要著力“上下聯動”,上級主管部門與園區之間建立良好的互動。根據目前各園區分屬不同主管部門的現狀,進一步理順關係,明確職責。
二要實現“橫向聯動”,區級職能部門之間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園區與園區之間形成互動溝通的引力,園區黨組織與工青婦形成黨羣一體化的動力。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齊心協力、相互配合。
三要搞好內部聯動,各園區要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園區部門與部門之間要取長補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實現經濟工作、黨建工作、人才工作“三個輪子”一起轉,促進各項工作和諧發展。
2.夯實工作基礎,完善黨建工作資源支撐體系
一要保證財力支撐。黨建工作成本是執政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費更是開展工作的基礎。目前各園區黨建工作經費來源各不相同,爲了確保黨建工作經費來源,應從政策上把園區黨建工作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進一步優化黨建工作經費支撐體系。
二要打造複合型的園區黨建人才隊伍。園區黨建工作者是最基層的黨務工作者,要充分認識這支隊伍建設的重要性,確立黨務工作者也是人才的觀念,以開放的視野,面向社會,面向園區,打造一支懂經濟、懂管理、懂黨建的複合型專業化黨建人才隊伍,以適應園區員工多層次多元化的特徵。
三要完善服務載體。進一步加強各類黨員服務中心(點)的功能建設,建立和推廣園區黨員服務信息中心。打造園區黨建工作的“一門式服務”,提升園區黨建服務的內涵,爲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黨員提供一個覆蓋園區的“鐵打的營盤”。
3.創新工作方式,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
一要創新活動內容。園區黨建活動內容應體現貼近生產、貼近員工、貼近園區的特點,要在“有利於嚴格的黨內生活,有利於黨員的教育管理,有利於園區的發展”的前提下,按照“爲企業所需要,爲黨員所歡迎,爲員工所擁護,爲業主所理解”的原則,開展以“業餘、小型、靈活、多樣”爲特點的富有新穎性、時代性的黨組織活動,通過各種卓有成效的黨組織活動,把園區黨員緊緊地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二要創新活動形式。要融黨建於教育之中,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技術等各種手段,加快與廣大黨員的信息溝通,及時做好上情下達與下情上達工作,讓黨員能隨時隨地接受教育與學習,要融黨建於服務之中。通過提供各種“菜單式”服務和個性化服務,讓黨員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組織的力量,感受到組織資源的支撐,把服務黨員落到實處。
園區黨建是一個黨建系統工程,不同類型的園區都可以有不同的類型和特色,在具體模式選擇上要堅持以人爲本、分類指導的原則,始終堅持把凝聚黨員、凝聚羣衆、凝聚社會作爲開展園區黨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採取爲園區所需要,企業主所理解,受黨員歡迎的“方式——效果”最優化的園區黨建模式,突出園區個性特色,創新工作機制、拓展工作領域、改進工作方法,才能使園區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上海市長寧區委黨校 上海市長寧區社會工作黨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