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質量保證和組織載體實踐思考
上海市寶山區張廟街道轄區面積5.1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6萬人,流動人員近4萬,“兩新”組織註冊登記713家,從業人員9070人。“兩新”企業組織總體呈“單位佈局分散,規模企業較少,流動變化頻繁,黨建工作發展不平衡”的特點。
近年來,經過社區綜合黨委及社區黨員服務的服務實踐,街道“兩新”組織均已實現“雙達標”,尤其是2005年以來,我們努力體現街道(社區)綜合黨委在“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工作中引領全局的“三個功能”作用,確保黨員教育的經常化、規範化、制度化,大力強化協調功能、指導功能、服務功能,全力打造“紅帆”工程,著力夯實“兩新”組織黨員教育的工作基礎,以此不斷推進和促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組織載體的“全覆蓋、凝聚力、組織化”,爲“兩新”組織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和實踐效果。一、發揮好“三個功能”,努力體現綜合黨委在“兩新”組織黨建教育工作上引領全局的作用協調功能:我們根據街道“兩新”組織總體情況佈局分散,規模企業較少,屬地企業較少,流動變化頻繁,黨建工作發展不平衡的狀況,積極探索有效的黨建教育質量保障模式。爲此,在2006年工作中,我們聯繫街道“兩新”組織的實際,從中尋找“分散型”“兩新”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模式和機制,發揮好綜合黨委引領全局的作用,協調好所屬“兩新”組織開展好黨建教育工作,從整體上實現黨的工作的“全覆蓋”。
指導功能:發揮社區(街道)綜合黨委在“兩新”組織的黨的“組織設置,運作機制,作用發揮”等方面的指導功能,確保黨支部在企業單位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和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指導“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有效開展。
服務功能:社區(街道)綜合黨委加強“社區專職黨羣工作者”這支隊伍建設,提高服務基層能力,掌握“兩新”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方法、模式和技巧,創新工作載體,善於總結經驗,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建立“走訪單位,結交朋友,組建支部,發展黨員,指導服務”的工作模式,努力爲“兩新”組織做好服務工作。
二、全力打造“紅帆”工程,著力夯實“兩新”組織黨建教育工作基礎2005年,我們在轄區“兩新”組織中全面推進“紅帆工程”,不斷促進“兩新
”組織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凝聚力、組織化”,爲“兩新”組織經常性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和制度保證。
加強“紅帆港”的規範化建設:我們不斷強化配套硬件設施,規範記錄好“紅帆港”的臺帳、簿冊。充分發揮“紅帆港”的黨內服務、教育培訓、黨建研究、信訪接待和文化娛樂等功能。
打造“紅帆船”,讓黨支部在企業中發揮好政治核心作用:把“紅帆船”教育平臺作爲“兩新”組織實現“雙達標”和創建“五好”黨支部的有效載體,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規範一個”的要求,力爭全面完成“雙達標”任務,同時在“雙達標”活動中,注重“三個拓展”。另外我們還積極開展“五好”黨支部活動和“雙在、四最”活動,把黨建教育活動和企業發展緊密結合,爲企業發展增添新的後勁。
設置“紅帆港”,讓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自2006年,在轄區“兩新”組織中全面設立黨員“紅帆港”,讓黨員身份亮相於崗位上。圍繞黨員經常性教育主題,我們還結合開展“五個一”活動,即“過好每月一次組織生活;學好一本《黨章》《黨史》;開展好一次主題實踐活動;每個黨員、支部結對好一個困難員工,每個黨員、支部爲企業發展增效出一個金點子”,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在生產經營、險重任務和維護穩定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搭建好“三個平臺”,紮實推進“兩新”組織黨建教育工作
一是爲“兩新”組織搭建“學習信息交流溝通”的平臺:我們採用企業學習聯誼會、黨建工作例會、書記沙龍學習會、社區黨建刊物《張廟之窗》等形式建立學習信息交流溝通的網格平臺,使街道“兩新”組織能共享信息資源,更好地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服務。
二是爲“兩新”組織搭建“學習培訓”的平臺:幾年來,街道綜合黨委充分利用社區學校、“東方講壇”等教育陣地不定期地爲企業黨員、積極分子提供黨課教育、電化教育、主題報告、專題培訓等,使“兩新”組織黨員教育形成制度化,不斷取得實效。
三是爲“兩新”組織搭建“黨員、黨支部形象展示”的平臺:綜合黨委在日常黨建教育活動中,運用各種教育平臺,把黨員在企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黨支部在企業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爲企業生存發展無私奉獻的黨員風采用各種媒介加以展示,用生動形象激勵人、引導人、凝聚人,讓“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轉化成爲企業發展的
動力和生產力。
四、探索建立“兩新”組織黨員長期受教育的學習機制
建立學習型“兩新”組織是提高我們黨的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黨員經常性受教育的學習機制,通過經常性地加強教育,增強黨員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與時俱進的能力,夯實保持先進性的思想基礎,才能使廣大黨員形成學習、思考、工作和提高的良性循環,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風等方面都保持先進性。
1.強化“兩新”組織黨員學習教育的觀念。努力創建學習型企業、爭做學習型黨員,使黨支部成爲學習的先鋒。把學習培訓與提高素質、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結合起來,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用什麼,學什麼”的原則,融匯於“兩新”企業的管理經營之中,堅持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不斷提高黨員的理論水平、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2.不斷改進“兩新”組織黨員學習教育的方法。一是拓展學習教育內容。根據不同企業、類型黨員的實際,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內容。在經常組織黨員學習政治理論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實際,認真學習經濟、法律、科技、文化等知識,將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貫穿於黨組織的各項活動中。二是豐富學習教育形式。積極開展參與式、互動式的學習培訓。充分運用互聯網、現代網絡教育等學習載體和平臺,降低學習成本。三是創造必要的學習條件。加大企業投入,建設學習陣地,改善學習設施,確保學有其所。
3.建立健全制度,推動學習經常化、規範化。一是堅持既定的學習制度。如學習日製度、“三會一課”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黨建幹部培訓和輪訓制度、專業技術培訓制度、外派學習交流制度等等。二是建立新的學習制度。在經常性黨員教育活動中,張廟街道許多“兩新”組織創造出了“上門講學”、“派人領學”、“專人導學”、“外出送學”、“結對幫學”、“遠程送學”等好的經驗和做法。現已把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三是建立學習檢查考覈制度。加強對“兩新”組織黨員學習情況的督促檢查。完善對黨員經營管理幹部理論學習情況的考覈制度,建立黨員員工學習檔案,實行黨支部理論學習學分制,把學習情況作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有否成效的重要依據之一。
(上海市寶山區張廟社區(街道)綜合黨委)課題組成員黃雅萍 孟建明 李鳳蓮 程建華 王姍 張秀蘭 陳玲菊主要執筆人:程建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