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現狀分析與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松江區”兩新”組織得到迅猛發展。截至2006年10月底,全區共有各類“兩新”組織7萬多家,從業人員30多萬,所創造的稅收已佔全區稅收總收入的80%以上,已成爲推動松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和生力軍。如何與時俱進、卓有成效地開展“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鞏固和擴大黨的階級基礎和羣衆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努力促進“兩新”組織健康發展,這是在新的歷史階段出現的新情況,也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新的挑戰和新的任務。
近幾年來,在“兩新”領域,松江區委和各基層黨(工)委除了積極創造條件建立黨組織、依託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外,對大量員工少、黨員少,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兩新”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開展黨的工作,努力把黨的聲音傳遞到每一個企業。爲了全面掌握本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現狀,更好地發揮這支隊伍的作用,今年5月,區社會工作黨委專門成立了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交流座談、實地調研、個別訪談、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全區“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一、基本情況
(一)基本構成
截止2006年8月底,全區共有“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410人,約佔全區“兩新”組織黨務幹部總數的25%。
從性別結構看,男性294名,佔71.7%;女性116名,佔28.3%。
從年齡結構看,35週歲及以下的72名,佔17.56%;36-45週歲的165名,佔40.24%;46-55週歲的147名,佔35.85%;56週歲及以上的26名,佔6.34%;
從文化程度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248名,佔60.49%;中專(含高中)學歷的118名,佔28.78%;初中及以下學歷的44名,佔10.73%。
從工作崗位看,機關黨員139名,佔33.90%,經濟園區及公司黨員177名,佔43.17%;村、居委會黨員81名,佔19.76%;工商、稅務等其他職能部門黨員13名,佔3.17%。
從專兼職情況看,專職4名,佔0.98%;兼職406名,佔99.02%。
從任職的時間長短看,任職時間不足1年的佔總數的44.35%,任職1至2年的佔總數的27.62%,任職2年以上的佔總數的24.69%。
(二)主要特點
1.人員組成多元化。各基層黨(工)委按照”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選派的條件,即:忠誠黨的事業,講黨性,清正廉潔,作風正派,組織紀律強,要有1年以上黨齡;能較好的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既能堅持原則,又有靈活性;熟悉企業工作,懂經營會管理,有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結合企業實際,認真做好選派工作。由於“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絕大多數爲兼職,因此人員組成多元化的特點比較明顯。目前,來源以經濟小區(工業開發區、所屬公司)中的黨員居多,其次是機關(站所)黨員和村(居)委會中的黨員,以及社會招聘的專職黨羣工作者、退休後聘用的黨員等。
2.聯繫方式多樣化。按照企業類別、所處地域和行業的不同,以及企業規模大小等情況,對轄區內“兩新”組織進行合理劃分,實行分工負責、結對聯繫、分類指導。採取多人一企、一人一企、一人多企等方式,對一些上規模、影響大,尚未單獨建立黨組織的企業進行重點突破。採取上門走訪、邀請來訪、電話聯繫、委託聯繫等方式,對聯繫指導企業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聯繫指導。重點關注一些上規模、影響大的規模以上企業或特殊企業,以及生產經營良好、人員穩定、黨員較多的企業且已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兩新”組織,及時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進行聯繫指導,加快黨組織的組建步伐。同時,密切關注一些規模不大,生產經營不穩定,員工的流動性大,經濟效益不好的企業,確保黨建工作有人管、有人做。圍繞企業決策、科技創新開展活動,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開展活動,圍繞企業穩定、營造和諧氛圍開展活動,圍繞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形象開展活動,圍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開展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3.聯繫指導具體化。根據“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主要是派往還沒有單獨建立黨組織的“兩新”組織的情況,各基層黨(工)委都制定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的基本職責,明確了工作的主要內容,即:負責向職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企業執行國家法律法規進行監督;領導企業的羣衆組織和統戰工作,瞭解和掌握職工的思想動態,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法制教育;幫助企業開展文化建設,團結、教育、凝聚職工羣衆;維護國家、企業、員工、業主等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培養和考察入黨積極分子,積極爲發展黨員和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實際上是黨派往沒有建立黨組織的“兩新”組織中的“黨代表”;是沒有黨支部的“支部書記”。
二、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各級黨組織和包括指導員(聯絡員)在內的廣大“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組織網絡不斷健全,工作力量明顯加強,黨組織的數量和黨員的數量成倍增加,黨在“兩新”組織中的影響力、凝聚力逐年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氛圍初步形成。但是,我們清醒地看到,“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與傳統領域相比,黨建工作的力量還相當薄弱,“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還明顯滯後於“兩新”組織的快速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爲:
1.思想認識不到位,氛圍難形成。一方面,少數黨(工)委對選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這項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問卷顯示有34.52%的黨(工)委重視程度不夠,認爲有這支隊伍就行,而沒有從更高的要求,去重視這項工作,把這項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從黨
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自身角度來講,有的認爲兼任指導員(聯絡員)是組織安排的,年底又沒有考評,工作好與壞不會影響個人收入,出現了“領導讓我做啥就做啥”、“平時不多管,遇到事情再處理”等現象,工作激情不高,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有”打退堂鼓”的現象,問卷顯示,基層綜合黨委和組織部門認爲指導員(聯絡員)工作熱情不高的佔40.48%;有的思想上存在顧慮,怕企業主不支持,黨員不歡迎,員工不擁護,活動難開展,畏難情緒比較嚴重。
2.“兩新”組織不穩定,工作難開展。由於“兩新”組織的特殊性、不穩定性,直接增加了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開展工作的難度。一是企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導致指導員(聯絡員)的工作難開展,黨組織難組建。現階段不少非公有制企業存在著“小”、“變”、“散”等特點,制約了黨建工作的開展。“小”即企業規模小,許多企業沒有黨員或黨員人數少,不能單獨組建黨組織;“變”即企業變化快,建立註冊快,有些關門倒閉也快;“散”即企業分佈較爲分散,註冊地和經營地相分離,給管理工作帶來許多不便。企業的不穩定狀態,給黨組織的組建帶來一定難度。二是企業用工制度的靈活性,導致對黨員的教育管理難。由於企業員工流動性大,黨員人數“朝增暮減”,加之企業經營活動流動性大,一些黨員成爲名副其實的“流動”黨員,企業黨組織難以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三是企業資產的非公有性,導致黨組織活動開展難。黨組織開展活動在時間上缺乏自主性,活動經費上存在依賴性,活動場所沒有固定性,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黨建工作的開展。
3.履行職責不到位,作用難發揮。一是精力投入不到位。由於絕大多數的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是兼職的,因此,真正用於同“兩新”組織溝通聯繫和提供服務的精力和時間都十分有限。據統計,一般用於指導聯繫企業的時間佔一周工作時間的10%左右。二是黨建業務不熟悉。對於絕大多數選派單位來說,強調的是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只要有人去做這項工作,至於選派的指導員(聯絡員)是否能夠勝任,那是以後再調整的事。因此,在座談交流中,大家反映,一部分的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對黨建業務不熟悉,尤其是一些必要的黨建知識和操作技能,如發展黨員的程序、黨員組織關係的接轉、黨費的收繳等等。三是人員流動快。隨著工作單位或崗位的變動,指導員(聯絡員)的工作也就終止,所謂的“不在其位,不謀其職”,統計顯示,有75%的指導員(聯絡員)任職時間不到2年。
4.人員儲備不充足,選派有難度。一是相對面廣量大的“兩新”組織而言,指導員(聯絡員)的儲備嚴重不足。據統計,目前全區要向2000多家還沒有建立黨組織的實體型企業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而實際儲備量爲400多名,尚有一定缺口;二是按照“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聯絡員)選派的要求和條件,真正能勝任的較少。三是少數外資企業不願接納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不歡迎指導員(聯絡員)進企業開展黨的工作,怕麻煩或擔心企業開展黨的工作會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會有政治上的影響。鑑於上述原因,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進企業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5.工作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到位。從座談和實際掌握的情況看,目前,各基層黨(工)委還沒有真正把“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的教育管理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一是沒有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如沒有建立必要的溝通聯繫、情況交流、教育培訓、考覈激勵等制度。問卷顯示,有28.57%的綜合黨委或組織部門工作的同志認爲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日常管理不到位。由於部分基層黨(工)委對指導員(聯絡員)工作的定位、職責還不夠明確,問卷顯示,有41.67%的綜合黨委或黨委組織部門工作的同志認爲指導員(聯絡員)工作職責、職能範圍不夠明確。因此,直接導致對這支隊伍日常管理的鬆懈。
三、幾點思考
實踐證明,向“兩新”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是鞏固擴大黨的羣衆基礎和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是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實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促進“兩新”組織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是我們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我們要從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的高度,去思考、謀劃、加強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的建設。
思考之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充分認識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加強“兩新”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是新形勢下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擴大黨的羣衆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政企、政事、政社的進一步分開,松江的“兩新”組織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對經濟社會的貢獻逐年增加。據統計,目前,全區70%的從業人員在各類“兩新”組織中就業。作爲執政黨,如果不加強對這一領域羣衆的教育引導,就有可能喪失這部分羣衆,黨的執政基礎就有可能受到動搖,整個社會就有可能出現或增加不和諧的音符。“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因此,我們要從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充分認識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是實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和構建區域性大黨建新格局的迫切需要。“兩新”組織黨建是區域性大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和實現“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全覆蓋,促進區域性大黨建工作新格局的形成,這是新形勢下,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新課題。實踐已經證明,在目前“兩新”組織的數量與“兩新”組織黨務幹部數量的比例十分懸殊的情況下,向數量衆多的還未單獨建立黨組織或黨的工作薄弱的“兩新”組織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是解決這一新課題的一條有效途徑,它不僅能夠做到“‘兩新’組織發展到哪裡,黨建工作就發展到哪裡,哪裡有員工的地方,哪裡就有黨的活動”,也可以使“上級黨組織爲下級黨組織服務、黨組織爲黨員
服務、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爲羣衆服務”的功能得到補充和完善,使黨組織領導社會的能力不斷增強。
3.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是促進“兩新”組織自身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從發展的目標來講,“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與“兩新”組織自身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爲了凝聚人心、促進發展。通過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勤奮工作,可以架起黨和政府與“兩新”組織之間廣泛溝通、聯繫的橋樑,可以傳遞黨的聲音和方針政策,可以反映“兩新”組織在創業和發展中的呼聲和要求,可以更好地調動和凝聚廣大員工的力量,爲“兩新”組織的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思考之二,突出重點,強化指導,積極探索“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開展黨的工作的方法和途徑。
1.要注重與業主的溝通交流,爭取業主對黨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善於同業主的溝通和交流,尤其是要善於同非中共黨員業主的溝通交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以贏得他們對指導員(聯絡員)的信任,對黨組織的信賴,從而使他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遵紀守法,照章納稅,關愛員工,關心弱勢羣體,回報社會。
2.要加強對員工的政治思想引導,努力使廣大員工樹立爲企業多作貢獻就是爲國家多作貢獻的思想。要藉助工會等羣衆組織,加強與廣大員工的交流,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從業人員是工人階級的組成部分,在非公有制企業勤奮工作既是爲企業多作貢獻,更是爲國家多創造財富的具體表現;要從各方面維護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關心他們的政治生活,幫助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實際困難;要積極引導優秀員工向黨組織靠攏,經常瞭解和掌握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和工作情況,加強對入黨積極分子、入黨對象的培養和教育,爲黨組織不斷輸送新鮮血液。總之,要通過教育引導,使廣大的業主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使廣大的從業人員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
3.要圍繞構建和諧企業的工作目標,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黨建活動。一是要圍繞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開展黨的活動。要以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爲核心來開展黨的工作,服從和服務於企業生產經營這個中心,通過“我爲企業發展獻計獻策”等活動的開展,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二是要圍繞企業文化的建設開展黨的活動。要根據企業的特點和員工的實際情況,注重培育企業文化,打造企業品牌。要適時開展文藝匯演、體育競技比賽等文體活動,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要按照企業品牌戰略的要求,開展諸如“視質量爲生命”、“說到做到”等質量和誠信的教育活動,逐步培育企業的精神。三是要圍繞黨員及員工作用的發揮開展黨的活動。要鼓勵廣大的黨員和員工發揮作用,管理層黨員和員工要主動爲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一般崗位的黨員和員工要立足崗位發揮作用,通過“崗位練兵”、“崗位比武”等活動的開展,促使他們發揮作用,尤其是黨員骨幹更要通過個人的言行去影響和帶動周圍的羣衆,從而形成“我爲企業作貢獻和我爲企業發展爲榮”的良好局面。
思考之三,拓寬視野,注重培訓,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
1.要明確和制定選派指導員(聯絡員)的條件和要求。概括地說就是要選派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黨員同志去擔任“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員(聯絡員)。所謂“政治強”就是要有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的堅定性和敏銳的政治鑑別力,有分析和把握大局形勢的能力。“業務精”就是要不斷學習,既要學習黨建的知識,又要學習經濟、法律、科技、社會管理等現代科學知識,能以紮實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去解答實際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作風硬”就是要有高尚的思想覺悟,樂於奉獻,要有用於開拓的精神,勤於實踐,善於創新。
2.要多渠道和別具一格選派指導員(聯絡員)。首先,要繼續從傳統領域在職黨員幹部中去選派,包括與“兩新”組織工作相關的機關職能部門(科室)、經濟小區(工業園區)、村(居)委會等。其次,要認真做好向社會公開招聘這篇文章。要善於從退休黨員、國有集體企事業單位下崗職工黨員、復退軍人黨員、大學畢業生黨員及“兩新”組織中不是業主的黨員中去選聘。第三,要逐步建立人才庫。就是要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發展趨勢,注重挖掘、培養、吸納一批高素質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
3.要注重對指導員(聯絡員)的教育和培養。各基層黨(工)委要把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的教育培訓納入年度計劃,制定教育培訓計劃。要根據指導員(聯絡員)多數爲兼職的特點,採取集中聽講、個人自學、網上互動、考察學習等形式,科學合理安排培訓,力爭使每位指導員(聯絡員)每年集中受訓時間不少於12小時。要爲指導員(聯絡員)訂閱或發放必要的學習資料,提供職業和專業發展的機會。
思考之四,完善制度,健全機制,確保“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聯絡員)隊伍建設的順利推進。
一是要建立健全定期選派和調整充實的制度。堅持上級黨組織選派與鼓勵個人自願報名相結合,以上級黨組織選派爲主;堅持定期選派與適時調整相結合,以定期選派爲主。任期一般爲2年,期間如有單位或崗位變動,上級黨(工)委應及時予以調整充實。
二是要建立健全溝通聯繫制度。逐步建立並完善兩月一次的工作例會制度,交流指導聯繫情況,探討有關疑難問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是要不斷完善考評激勵制度。建立並完善工作補貼制度,就是對兼任指導員(聯絡員)的同志,由地方黨(工)委給予每月100-200元的工作補貼;建立並完善年度工作考評制度,就是根據指導員(聯絡員)的崗位職責和年度工作重點,確定考評內容和要求,並依據考評結果,由地方黨(工)委發放年終補充獎金。通過以上措施進一步穩定指導員(聯絡員)隊伍,進一步調動廣大指導員(聯絡員)工作積極性。
(上海市松江區社會工作黨委)課題組成員楊登華 徐銳校 徐忠瑞 吳秀蓮 沈旻鶯 計炯執筆人:徐忠瑞 計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