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加強和改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是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創新組織設置和活動模式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一個重要而又緊迫的課題。近年來,松江區岳陽街道圍繞“雙達標”和構建區域性大黨建的目標要求,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兩新”組織聚集的沿街門店,以“支部建在樓宇上”爲啓示,找準黨建工作全覆蓋的切入點,把縱橫交錯的商業街分段劃塊,創立了“支部建在路段上”的黨建新模式,豐富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內涵,實現了黨建工作全覆蓋。今年,我們成立了課題組,通過對商業路段140名“兩新”組織黨員和7名專職黨羣工作者的問卷調查、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就如何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闡述如下:
一、“支部建在商業路段上”的創意由來
近年來,岳陽街道在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上,經歷了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的過程,尤其在推進“雙達標”工作,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上,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也出現過不少的思想困惑。特別是在推進百潤髮松江店、易初蓮花岳陽店、蘇寧電器榮樂中路店建立黨支部的過程中,帶來了許多深刻的啓示。一是百潤髮松江店內有18名黨員,對建立黨支部的呼聲較高,社區綜合黨委成員多次上門協調,得到超市人事部門配合和支持,並推薦支部書記候選人。但是,當上報百潤髮總部時,卻未獲得批準。二是易初蓮花岳陽店通過黨建指導員的努力,店方同意建立支部,並物色好了支部書記人選,正要成立時,店內人事進行調動,使組建的計劃落空。三是蘇寧電器榮樂中路店對黨建工作很支持,社區綜合黨委成員主動上門協調籌建建黨支部,當成立支部的決定和支部書記任命通知下達時,已選好的支部書記因與新來的店長關係不合而主動辭職。
對此,街道黨工委和社區綜合黨委認識到用傳統的“單位制”黨建模式、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已不能夠適應新時期“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要求,也不符合街道的實際,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轉變思路,積極探索一條適合本街道實際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新路子。社區綜合黨委領導先後到市區兄弟單位學習“支部建在樓上”的經驗,並形成了創建商業路段黨支部的新思路,即:把5.8平方公里按5條東西向主幹馬路劃分爲6個商業路段,並在商業路段建立黨支部。使之成爲“鐵打的支部、流動的黨員、不變的本色”。不管街區內的黨員如何流動變化,只要進入6個商業路段,就納入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之中,使黨員的模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二、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岳陽街道於2005年9月成立了社區綜合黨委,先後建立了6個商業路段黨支部。一年多來,社區綜合黨委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需要,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探索和實踐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新路子。
(一)因地制宜,紮實推進商業路段黨支部的創建
岳陽街道地處松江中心城區,轄區面積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萬。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資源豐富,商貿繁榮昌盛,交通便利快捷。從街道商業路段“兩新”組織的情況來看,主要呈現6個特點:一是商業門店多,且規模比較小。二是人口居住密集,且流動比較快。三是經營行業較多,且分佈面廣。四是從業人員較多,但黨員人數少。五是新經濟組織比較多,但新社會組織較少。六是傳統領域黨建資源比較豐富,但“兩新”組織資源相對不足。針對這些特點,街道於2005年10月將區域內5.8平方公里中的9條馬路劃分爲鬆匯路、中山中路、中山二路、樂都路、榮樂中路南、榮樂中路北六個路段,每個路段設一名負責人,由26個居民區黨支部(總支)對各自轄區內的“兩新”組織進行拉網式的排查摸底。在6個商業路段上,有新經濟組織2647家,新社會組織97家,其中民辦非企業單位47家,社團組織50家。從業人員16000多人、黨員320人。2005年12月,街道把條件較成熟的中山中路路段作爲試點單位率先成立了黨支部,2006年3月又在中山二路等5個商業路段建立了黨支部,使黨建工作全覆蓋得到了實質性的推進。同時,爲了規範商業路段黨支部的基礎工作,社區綜合黨委制定了“商業路段黨支部職責”、“商業路段黨支部書記職責”和“商業路段黨建指導員職責”,並統一製作成展板,掛在支部辦公室的牆上,從而在制度上規範了商業路段黨建工作。
(二)整合資源,搭好服務“兩新”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新平臺
街道著力增強整合資源的意識和能力,把各類優勢資源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服務黨員、聯繫羣衆、凝聚社會、文化教育、娛樂健身的功能作用。一是社區綜合黨委與黨員服務中心合署辦公,配備2名專
職工作人員,體現“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並管好、用好這塊陣地,切實爲“兩新”組織黨員提供黨內事務“一門式”服務。二是充分利用居民區黨組織的有利資源,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將6個商業路段黨支部的辦公地、活動室整合到6個條件較好的居民區黨支部(總支),並全部配置電腦、打印機和辦公用品等。另一方面按照區域和行業聘請了33名黨建工作指導員,特別是通過居民區黨支部(總支)書記兼任黨建指導員,支持和幫助商業路段黨支部開展黨建工作。同時,爲配齊配強專職黨羣幹部,在26個居委會聘用工作人員中選拔確定了6名各方面條件較好的黨員擔任商業路段黨支部副書記,使社區綜合黨委專職黨羣幹部隊伍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三是發揮街道社區活動中心的作用,實現資源共享。社區活中心設有圖書館、多功能小劇場、排練廳、健身房、多媒體教室書畫室、社區學校、東方信息苑等30多個功能館室。另外還有婦女維權中心、青年活動中心等。這些豐厚的資源對社區開放,吸引了“兩新”組織來此共享。
(三)設計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擴大“兩新”領域黨組織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通過豐富活動內涵,拓展活動載體,發動黨員,吸引黨員參加活動,爲黨增光添彩,實現黨組織活動宗旨與“兩新”組織健康發展的良性互動,不斷增強商業路段黨支部凝聚力。一是開展黨組織找黨員活動,增強了黨員的認同感、歸屬感。路段黨支部書記主動上門店找黨員,發放《致商業路段“兩新”組織黨員的一封信》,向每位黨員贈閱一份《上海支部生活》,每月給門店黨員送一份《黨員學習參考》,己發送1200多份。二是開展“兩新”組織進社區活動,發揮了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如,上海海天一角沐浴休閒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山中路路段黨支部書記何克僅幫扶了4戶困難家庭,併爲長橋等四個居民區的6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洗浴1350多人次。榮樂中路南路段黨支部開展幫困助學活動,3名黨員帶頭,23名員工積極響應奉獻愛心,爲榮樂居民區貧困家庭捐款。三是開展“兩新”組織創建精神文明活動,培育了良好的職業道德情操。商業路段黨支部積極參與街道創建中山中路文明商業街及星級文明商店的活動,同業主簽訂《中山中路文明商業街創建商店責任人承諾書》。2個商業路段黨支部與駐鬆部隊軍民結對共建,爲官兵提供免費洗浴,並把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送進了軍營。四是開展“兩新”組織黨員接受黨組織教育活動,提高了黨員的政治思想素養。開展了以“共產黨員帶頭踐行八榮八恥,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爲主題的活動,組織黨員參觀“一大”會址、東海大橋和金貿大廈,在主題活動中使黨員接受傳統教育。五是開展“兩新”組織參與社區文體活動,滿足了從業人員求樂、求健的需求。如,今年5月中旬6個路段黨支部組成了代表隊參加了街道第三屆社區運動會。爲了迎接國慶57週年,編排了快板說唱《路段支部譜新章》,獲得了區“兩新”組織國慶文藝晚會一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六是開展黨建帶工建活動,拓展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新領域。在推進商業路段黨建工作中,注重加強與工青婦等羣衆組織的合作與聯繫,堅持以工建促黨建、以團建婦建助黨建的工作思路,通過羣衆組織逐步滲透黨的工作。如,榮樂中路南路段黨支部,積極探索雲間商廈“兩新”組織的樓宇黨建,以工建促黨建,創立了松江區第一個樓宇工會,路段黨支部書記楊國強兼任工會主席。
三、商業路段黨建工作面臨的矛盾與困難
商業路段黨建通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正在不斷地加強和改進,並納入良性循環。但是,由於商業路段自身的特點和黨員隊伍狀況,在具體的運作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組織觀念難強化。一是部分黨員對接轉組織關係無所謂。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有一道選擇題:您對接轉組織關係到路段黨支部的態度?140名黨員中有10人選擇了“看別人”,佔7.14%;有11人選擇了“等一等”,佔7.86%;有12人選擇了“沒必要”,佔8.57%。二是一些黨員怕接轉關係後,接受教育管理的活動多,影響經營或打工。較多的外省市流動黨員怕回鄉麻煩,接轉成本高。目前,50名外省市流動黨員中只有6人接轉了組織關係,1人持有黨員流動證。三是部分黨員對黨組織的感情逐步淡化。由於門店小,市場競爭激烈,很多時間忙於經營,參加學習和活動的時間很少,從而使這些黨員對黨組織的意識明顯弱化,組織觀念不強。
2.黨員素質難提高。問卷調查顯示,商業路段中多數黨員素質相對較低,社會地位不高。一是從黨員的學歷情況來看:初中以下的有3人,佔2.14%;初中的有40人,佔28.57%;高中或中專的有63人,佔45%;大專的有23人,佔16.43%;本科以上的有11人,佔7.86%。二是從黨員職務和身份
來看:一般員工有50人,佔36%;領班有7人,佔5%;部門主管有13人,佔9.29%;部門經理有13人,佔9.29%;總經理有14人,佔10%。業主有43人,佔30.71%。三是從黨員的月收入來看:800元以下的有17人,佔12.14%;1000-1500元的有67人,佔47.86%;2000-2500元的有37人,佔26.43%;3000-5000元的有10人,佔7.14%;6000-8000元的有4人,佔2.86%;10000元以上的有5人,佔3.57%。
3.組織生活難堅持。一是黨員在過組織生活的時間上不統一,調查問卷中,有31人選擇白天,佔22.14%;有45人選擇晚上,佔32.14%;有56人選擇空閒時間,佔40%;有17人選擇定期,佔12.14%。二是黨員從事的行業不同,個體、私營業主黨員忙碌經營,空閒時間較少。打工黨員因僱傭關係,請假參加活動較難。三是黨組織安排的活動方式單一,活動內容缺乏新意,組織生活對黨員沒有吸引力和興趣。
4.黨內工作難活躍。一是新形勢、新任務對商業路段黨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工作的拓展較慢,缺少生機和活力。二是部分專職黨羣工作者還沒有衝破“單位制”黨建工作的傳統思想束縛,觀念沒有轉變,工作思路少,素質、能力尚待提高。三是“兩新”組織黨員對黨組織的要求越來越高,希望黨組織在活動方式和內容上,少些傳統、形式的東西,多些貼近實際、求真務實的東西,不斷滿足黨員的需求。
四、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加強商業路段黨建工作,對進一步加強社區黨建,推進區域性大黨建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著深遠的意義。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迫切需要加強和改進商業路段黨建工作,使之成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中的一個嶄新亮點。
1.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堅強黨的組織結構。一是切實加強黨羣幹部的學習教育,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突破傳統的“單位制”黨建模式的思想束縛。要用戰略發展的眼光、創新的理念、創新的手段和創新的方法,指導商業路段黨建,在探索和實踐中具體運用和深化。努力把黨羣幹部打造成爲深受商業路段“兩新”組織歡迎的組織員、宣傳員、協調員、信息員和服務員。二是針對6個商業路段門店規模大小、集聚程度、路線長短,按結構再次編排,把面和點有效地結合起來,尤其是對大的超市和商場延伸建點,使黨的組織結構更加科學有效。三是完善黨組織的建制,不斷堅實黨的基礎。黨組織要切實做好商業路段“兩新”組織流動黨員的梳理,工作,及時接轉組織關係,壯大黨的隊伍,由書記制向委員制轉換。同時,對門店中和相鄰門店3名黨員以上的劃塊成立黨小組,就近開展活動,發揮作用。
2.按照以人爲本的思想要求,大力提升黨員的整體素質。從內部環境著手: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搭好活動平臺。通過組織黨員上黨課、短期培訓、參觀學習;通過舉辦講壇、聯誼會、信息交流會;通過開展創建“黨員誠信門店”和精神文明一條街活動等,使黨員的表率作用得到充分顯現。從外部環境著手:整合黨建資源,搭好服務平臺。充分利用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黨員服務中心的資源,爲黨員提供菜單式服務項目,鼓勵和引導黨員參加“求健、求知、求美、求樂”的培訓班、講座、藝術沙龍等,使活動中心成爲黨員提高整體素質的加油站。
3.按照構建和諧社區的要求,發揮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堅持從實際出發,以構建和諧社區爲目標,以“凝聚力工程”爲抓手,有針對性地組織黨員開展“凝聚黨員、凝聚羣衆、凝聚社會”的主題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黨員業主融入社區,履行社會職責,參加公益活動和回報社會。要在商業路段“兩新”組織中廣泛開展“關愛老人,幫困助學”和捐贈愛心超市活動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積極營造良好的和諧社區環境,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地位,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
4.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要求,推進黨建工作健康、持續發展。一是進一步規範商業路段黨支部的工作制度,社區綜合黨委要指導路段黨支部書記明確工作職責,著力在工作方法和活動內容上下功夫,提高黨建工作實效。同時,建立好臺帳,及時掌握動態情況,規範《支部工作手冊》、《黨員活動證》、黨費收繳等基礎工作。二是健全黨內生活、黨內民主和黨員監督等制度,切實做好制度執行的監管督查和貫徹落實,真正使“三會一課”、黨員目標管理、黨員民主評議等組織活動納入正常化、規範化。三是建立黨員激勵制約機制,強化黨員的組織意識。黨組織定期對黨員的表現進行考覈和評議,並提出處置和表彰意見。
(上海市松江區岳陽社區(街道)黨工委 朱玉標 曲海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