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路向前,路上聊一些文人趣事,也不孤悶。走著走著,轉眼到了飯點、日中午時了。二人走到一處酒樓,上掛牌匾:“曇香樓”。
“凌姑娘走了這麼遠,不如在這裡歇歇腳,吃些飯食?!?
素月點點頭。
——————
曇香樓。戚巍點了許多菜,二人談天說地,也十分融洽。
戚巍本是金陵人,有親戚在京城,所以投奔親戚在京城學習,本想著之後在京城參加發解試,不想戶籍沒拿到,所以只能回到原戶籍。而這一次便是回金陵參加發解試。
素月想不到,戚巍原來是個僞君子。中途藉口離去,素月遲遲等不來他。而曇香樓是一青樓,見素月年輕貌美,便不肯放素月走,幾個粗壯的漢子守在周圍,素月也走不出去。素月只得把鳳冠拿出,質問鴇母可認得,那鴇母不僅不認賬還奪了去。素月不是沒想過用銀票,只是那鴇母獅子大開口,把銀票悉數交出去,自己又該怎麼去江南,難不成一路乞討。素月想了一下,想要作一首曲來脫身,便要來紙筆,寫下:
烏夜登鳳樓
漫漫黃沙依依柳,霏霏雨雪瑟瑟霜。
海棠凌霄飄零落,江山長卷舊殘缺。
嘆夜長,何時現曙光?苦路遠,何處可安身?
朱紗青絲,國色佳人,付盡韶華抱寒衾;
烏墨黃卷,掃眉才子,殫畢心慮換繁華。
嘆夜長,何時現曙光?苦路遠,何處可安身?
付盡韶華抱寒衾,殫畢心慮換繁華,殫畢心慮換繁華,殫畢心慮換繁華。
曲譜便是《葬花吟》一段:“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毂M頭,何處有香丘?天盡頭,何處有香丘?……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淙送鰞刹恢?,花落人亡兩不知。”
“若此曲大賣,可否放我離去?”
“那就要看你曲子能不能賣到我說的這個數?!兵d母見素月還懂詩詞歌賦,更不肯放行了。
素月無奈,只好留下來,素月被困在曇香樓,不由得心中詛咒戚巍發解試落選。原來,那鴇母立足於京城,也是有大靠山的。素月不在朝堂,久久幽居在幽蘭殿,自然也不識得朝堂的人,也不知這家青樓的背後到底有多少勢力錯綜複雜,自己無依無靠,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伺機而動。但轉念一想,想想現在是冬天,有個安身處也好,等到明年開春再走也不遲,在青樓也能和藝妓學一些歌舞詩詞之類,也不乏味。這樣一想,也就釋然了。
在曇香樓的日子裡,素月和衆仙子名媛習詩詞歌舞,雖然也有時候會受一些排擠,但也受多數姐妹照顧。學習中,素月有了靈感,又創作了表現千里江山的大型舞譜圖《竹雨梅雪》,但這支舞譜規模巨大,氣勢磅礴,只適合大型場合作舞。不過鴇母依舊擺臺,將舞譜稍稍改動,展演出來,結果此舞大受追捧,曇香樓名聲噪起。
——————
開春三月,素月想離開這裡去金陵尋父母雙親,又無奈脫不開身。這一天,來了一個奇怪的客人。這個客人任誰也不能滿意,無奈請出了頭牌的霓羽。
素月心生好奇,到底是何人這麼挑剔,忍不住在心中默唸道:“霓羽也不行,霓羽也不行,霓羽也不行。讓我去玩玩……”之所以這麼詛咒霓羽,還有另外一點私心,就是霓羽一向和自己不對,總有口舌之爭,素月想著,若是這次霓羽也不能令那客人滿意,想必一定會受鴇母責罰辱罵,這樣就可以解氣了,正好殺殺她平日裡目中無人的威風,真想看看霓羽被鴇母罵得狗血淋頭的樣子;這時,自己出馬,讓衆人刮目相看,鴇母當著衆人的面叱罵霓羽,嘉獎自己,這事想想就興奮。若是再好的話,就讓他爲自己贖身。至於待客法子嘛,還是先看看來人再做權益之變吧!
每每素月想著的,事情大都能成。果不其然,霓羽被趕了出來。
霓羽灰頭土臉地從客房出來,鴇母捉急:“怎麼,還是不行?”
霓羽搖了搖頭。
這一切,素月都看在眼中,心中暗喜,卻不動聲色道:“媽媽,不如讓我來會會這位客人?”
“你?”鴇母嘆了口氣,“也只能這樣了!你看看你們這羣廢物,都不如一個新來的!”
素月雖沒看霓羽,卻明顯感到霓羽射來的灼灼旺盛的嫉妒之火。
“媽媽可讓我在窗邊看看來客?”
鴇母點了點頭。
素月從窗裡望去,隱約看到一個影子,倒吸了一口涼氣:“竟然是他!可他到底是他(赫連天)派來接自己的,還是……或者他也參與其中,或許原本就是他(赫連天)的主意,又或者他什麼都不知。不管怎麼樣,都要試探一下。”素月問鴇母要來了筆墨,在紙上寫下:
逍遙客
蕭艾萋萋斜風肅,青花殘零雁空啼。冷意最是皇城地,新雪掩去陳血垢。映水月娥風華燼,落草/凝霜鐵甲屍骨寒。誰人獨善安其命,道是無情逍遙客。
“媽媽,你把這首詩給他,問他‘落草’好,還是‘凝霜’好?!?
這首詩是寫失意的人,原本功名赫赫,卻無奈被排擠,最終出走京城,選擇浪跡天涯?!澳睆囊饩成峡矗亲詈貌贿^了,表現了誓死效忠皇帝;“落草”雖意境差些,卻又一語雙關之意,一爲對應映水,穿著鐵甲的士兵埋沒在戰場的草地中,又暗指強盜,即與朝廷相對,與皇帝離心。若是選擇“凝霜”,那麼便還是友,若是選擇“落草”,那便是敵。當然,這樣一個選擇,對方固然不會想許多,更不知道作詩的人是誰,選擇僅僅是下意識的,若是他心中敞亮,必然會選擇“凝霜”,可若是他另有他心,他便更喜歡隱喻。
鴇母把詩拿了進去。
不久之後,鴇母喜笑盈盈地出來:“姑娘可真是厲害,官人讓你進去呢!”
“他說了哪個更好嗎?”
“他說想見見姑娘?!?
素月屏著呼吸進了房間。
******
(閒士侃曰:宋太祖在立國不久,頒佈法令:“應天下貢舉人,自今並與本貫州府取解,不得更稱寄應?!奔膽?,異地科考,就是在開封府參加科舉要有戶籍。
有關《烏夜登鳳樓》,是喜歡聽Winky詩的《菁華浮夢》,覺得歌詞很美,所以抄了下來,又根據小說改了一下,原本是四字版,爲了配《葬花吟》的曲譜,又改成了現在的版本。至於選擇《葬花吟》,是因爲這算是我彈琴練曲的第一首,也是諸多曲譜中最熟悉的一首,當然也飽含對《葬花吟》的癡愛。上面曲譜裡的詩句也都是《葬花吟》中最喜歡的。
至於鑑賞《烏夜登鳳樓》,感覺有點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
題目,烏夜登高望遠,憶起往昔,不盡悵惘。尤其是鳳樓,本該是自己的,現在卻被旁人奪了去,所以只能在晚上悄悄登上,抒發心中的愁怨。
“漫漫黃沙依依柳,霏霏雨雪瑟瑟霜。海棠凌霄飄零落,江山長卷舊殘缺?!鼻皟删涫菓涯町敵鹾突实垡黄鹪谏硤鰜K肩作戰的時光,參見興師偕行、談雲說月。後兩句的海棠凌霄是爲後面埋伏筆。之所以是殘缺而非泛黃,是指皇宮裡有關素月的事情已成爲禁忌,所以這一段是殘缺的。
“嘆夜長,何時現曙光?苦路遠,何處可安身?”這一句表達素月對現在處境的惆悵,對未來的迷茫,不知何去何從,雖然身處迷境黑暗,卻又仍懷有微弱的希望。記得高考、考研時,每天早出晚歸,路上是無盡的黑路,所以每天的早晚都是在找月亮,找一點點光明,讓我能看到一點希望。
“朱紗青絲,國色佳人,付盡韶華抱寒衾;烏墨黃卷,掃眉才子,殫畢心慮換繁華。”這是素月對過去的自己一個概括,所有的努力付之東流,但是爲了換得盛世繁華無怨無悔,哪怕是一生孤寂。
“嘆夜長,何時現曙光?苦路遠,何處可安身?付盡韶華抱寒衾,殫畢心慮換繁華,殫畢心慮換繁華,殫畢心慮換繁華。”結尾借《詩經》採用了復沓手法,重章疊句、一詠三嘆、迴環反覆,強調迷??鄲?、孤苦無奈的情感,使之更加深遠悠長而富含感染力。
感覺回到高考,很久都沒有鑑賞了,寫得一般,獻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