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節(jié)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

自英譯選集之後,我在世界各處開了許多大型的文學會議,在聖約翰大學這場真正的羣英大會,我第一次看到政治的炎涼如何移轉到文學界的炎涼,也第一次看到了文革的厲害,進而促使我以宏觀角度省思“臺灣文學”的定位與定名。

那真是一場盛會啊……所有人都很興奮,所有的眼睛,所有的耳朵都充滿了好奇,專注於首次在西方世界現(xiàn)身的鐵幕作家身上。中午吃飯,我被安排與他們同桌,大約是象徵兩岸交流,而我看起來是最沒有戰(zhàn)鬥精神的人吧!首次見到對岸的人,都不知道問題從何問起纔好,他們知我家鄉(xiāng)在東三省,說:“回祖國看看吧:”大家只好傻笑。夏志清興致很高,他說:“你們到了美國,多看看吧,,”

午餐後回到會場,正在聽大陸作家一篇文壇近況報告,突然會場門口一陣喧譁,在一大羣人推推拉拉制止不住的混亂中,奔進來一個高大漂亮的年輕中國人,他直朝大陸作家衝去,大聲喊叫:“你怎麼好意思代表那個暴政到此講話?”接著佔據(jù)了講臺。嘶吼喊叫控訴文革的殘酷。主辦的師生好不容易把他拉到門外,他在門外還罵了一陣才被勸走。大家驚魂甫定才知道,這年輕人即是那時在西方世界暢銷,揭露大陸文革慘相《革命之子》(SonoftheRevolution)的作者——樑恆。他與共同作者夏竹麗結婚得到美國政治庇護,得以英文寫完並出版此書。《革命之子》敘述文革的種種暴行,使西方世界看到大陸幾成人間地獄,那些紅衛(wèi)兵之兇狠無人性,令讀者寒慄,血脈貫張。我讀時悲憤地想:這是我念念不忘的祖國嗎?

趕走了鬧場的人,會場氣氛已變,最初單純的興奮與好奇被破壞了,早上各種立場的演講與所營造的表面平靜都不見了。儘管講臺上照程序進行論文宣讀與講評,臺下的人多在悄聲討論剛纔鬧場者的背景和他的控訴。大家對錶情尷尬的大陸代表的好奇心就更復雜了。當時,二次大戰(zhàn)後美國研究中國現(xiàn)代文學新一代的“漢學家”幾乎都在場,他們怎麼想?而我,在離開大陸三十多年後第一次看到鐵幕後的真人真事,內心激盪,好似看到一片歷史真相的實況,不是任何電影或文字所能呈現(xiàn)的真實。令人傷心。

會後我在紐約停留數(shù)日。一天晚上,我臺大的學生,《中國時報》記者林馨琴邀約晚餐,在座六人,有兩位就是《革命之子》的作者。飯後受邀到他們的小公寓,談到深夜。他由靜靜的敘述轉爲激動,有些書中未載的情景。人對人無法言說的背叛與殘暴,令聽者豈止驚駭落淚而已。是什麼樣的警醒力量,使這二十多歲的紅衛(wèi)兵在那樣血腥的浪潮中,遊向人性的岸邊,對自己參與的暴行提出控訴?是什麼樣的政治魅力驅使數(shù)代的青年,從學潮到文革。相信只有推翻和摧毀才能建立新中國?這些人的心。若非真變成麻木無情,必也是傷痕累累,如何得以平復回到正常的人生呢?當他們長大,統(tǒng)治中國,那將是怎樣的國家呢?

夏天的夜晚,走在紐約街頭,真不知人間何世!我清晰地記起自己二十歲的時

候,躺在武大女生宿舍閣樓的斗室中,仰望滿天的星斗,在三江匯流的水聲中,爲侯姐姐罵我沒有靈魂而流淚,只因爲我不願隨她再去讀書會,讀那些俄國階級鬥爭的書,唱那些幼稚的“東方紅,東方出了個……”我記得在樂山狹窄的街上,學潮隊伍中仇恨的口號和扭曲的面孔。一九四七年,我若沒有來到臺大看到那兩屋子書而留下來,我的人生會是怎麼個樣子?

那些年在西方,同樣令人震撼的文革真相名著還有西蒙列斯(simonLeys)《中國大陸的陰影》和白禮博(RichardBernstein)《來自地心》等,大陸的“傷痕文學”到臺灣出版,又是多年之後了。

第10節(jié)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3節(jié)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7節(jié)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2節(jié)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2節(jié)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7節(jié)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12節(jié)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1節(jié) 戰(zhàn)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3節(jié) 哲學系新生第11節(jié) 大學聯(lián)考第6節(jié)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節(jié)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3節(jié) 六一慘案第5節(jié) 南京大屠殺第6節(jié) 九一八事變第1節(jié) 溯江第1節(jié) 外文系今昔第2節(jié)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5節(jié)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4節(jié) 姻緣第15節(jié) 渡海第9節(jié) 千人大合唱第11節(jié)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4節(jié)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5節(jié)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楔子前言第4節(jié) 姻緣第8節(jié) 大轟炸第3節(jié)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2節(jié)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1節(jié) 聽不到的濤聲第2節(jié) 鐵嶺齊家第7節(jié)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2節(jié) 三江匯流之處第3節(jié) 哲學系新生第10節(jié) 雷、馬、屏、峨第8節(jié)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2節(jié) 來自雲(yún)端的信第8節(jié) 周南女中第5節(jié) 南京大屠殺第4節(jié)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9節(jié) 戰(zhàn)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11節(jié) 前進的讀書會第3節(jié)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4節(jié) 學潮第11節(jié)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3節(jié) 六一慘案第3節(jié) 奏錯了的樂曲第8節(jié) 大轟炸第9節(jié)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xiàn)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jié) 從湘鄉(xiāng)逃到桂林第7節(jié) 告別世外桃源第5節(jié)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4節(jié) 國破家亡第10節(jié)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jié)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4節(jié)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5節(jié) 爲訣別而重逢第14節(jié) 戰(zhàn)爭結束第4節(jié) 國破家亡第5節(jié)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7節(jié) 開花的城楔子第12節(jié) 三江匯流之處第2節(jié) 憶恩師第9節(jié)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2節(jié) 文化交流之始第10節(jié) 北平, 臨時的家第8節(jié) 大轟炸第1節(jié) 戰(zhàn)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節(jié)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選集》第1節(jié)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6節(jié) 林中鳥鳴天籟第13節(jié) 張大飛殉國第10節(jié) 北平, 臨時的家第1節(jié) 臺北印象第7節(jié)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7節(jié)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4節(jié)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9節(jié)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xiàn)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6節(jié) 外文系的天空第1節(jié) 外文系今昔第4節(jié)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1節(jié) 戰(zhàn)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5節(jié) 爲訣別而重逢第5節(jié) 最後的樂山第3節(jié)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1節(jié) 母親的安息第1節(jié) 臺中一中第4節(jié) 姻緣第3節(jié)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7節(jié)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5節(jié)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8節(jié) 大轟炸第10節(jié) 北平, 臨時的家第8節(jié) 撒石灰的童年第10節(jié) 流亡的大家庭第4節(jié) 學潮第2節(jié) 七七事變
第10節(jié)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3節(jié)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7節(jié)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2節(jié)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2節(jié)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7節(jié)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12節(jié)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1節(jié) 戰(zhàn)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3節(jié) 哲學系新生第11節(jié) 大學聯(lián)考第6節(jié)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節(jié)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13節(jié) 六一慘案第5節(jié) 南京大屠殺第6節(jié) 九一八事變第1節(jié) 溯江第1節(jié) 外文系今昔第2節(jié)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5節(jié)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4節(jié) 姻緣第15節(jié) 渡海第9節(jié) 千人大合唱第11節(jié)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4節(jié)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5節(jié)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楔子前言第4節(jié) 姻緣第8節(jié) 大轟炸第3節(jié)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2節(jié)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1節(jié) 聽不到的濤聲第2節(jié) 鐵嶺齊家第7節(jié)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12節(jié) 三江匯流之處第3節(jié) 哲學系新生第10節(jié) 雷、馬、屏、峨第8節(jié)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2節(jié) 來自雲(yún)端的信第8節(jié) 周南女中第5節(jié) 南京大屠殺第4節(jié)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9節(jié) 戰(zhàn)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11節(jié) 前進的讀書會第3節(jié)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4節(jié) 學潮第11節(jié)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13節(jié) 六一慘案第3節(jié) 奏錯了的樂曲第8節(jié) 大轟炸第9節(jié)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xiàn)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9節(jié) 從湘鄉(xiāng)逃到桂林第7節(jié) 告別世外桃源第5節(jié)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4節(jié) 國破家亡第10節(jié)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jié)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4節(jié)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第5節(jié) 爲訣別而重逢第14節(jié) 戰(zhàn)爭結束第4節(jié) 國破家亡第5節(jié)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7節(jié) 開花的城楔子第12節(jié) 三江匯流之處第2節(jié) 憶恩師第9節(jié)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2節(jié) 文化交流之始第10節(jié) 北平, 臨時的家第8節(jié) 大轟炸第1節(jié) 戰(zhàn)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節(jié) 進軍世界文壇英譯《中國現(xiàn)代文學選集》第1節(jié)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6節(jié) 林中鳥鳴天籟第13節(jié) 張大飛殉國第10節(jié) 北平, 臨時的家第1節(jié) 臺北印象第7節(jié)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7節(jié)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4節(jié)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9節(jié)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xiàn)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6節(jié) 外文系的天空第1節(jié) 外文系今昔第4節(jié)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1節(jié) 戰(zhàn)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5節(jié) 爲訣別而重逢第5節(jié) 最後的樂山第3節(jié)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1節(jié) 母親的安息第1節(jié) 臺中一中第4節(jié) 姻緣第3節(jié)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7節(jié)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5節(jié)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8節(jié) 大轟炸第10節(jié) 北平, 臨時的家第8節(jié) 撒石灰的童年第10節(jié) 流亡的大家庭第4節(jié) 學潮第2節(jié) 七七事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州市| 岳阳市| 南川市| 台南县| 洛南县| 类乌齐县| 同仁县| 古丈县| 双城市| 察雅县| 咸宁市| 和林格尔县| 海阳市| 保山市| 青田县| 中宁县| 含山县| 农安县| 呈贡县| 沽源县| 安丘市| 新田县| 乌恰县| 嘉善县| 堆龙德庆县| 玉树县| 上栗县| 揭西县| 梓潼县| 江油市| 寿光市| 南郑县| 沈阳市| 四平市| 靖远县| 彰化市| 武汉市| 攀枝花市| 东源县| 大足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