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

“備豫不虞,爲國常道。豈可以水未橫流,便欲自毀堤防。”————————【貞觀政要】

三人帶著部曲回到小沛城外的軍營裡,劉備遙遙的就看見一個年輕文士,身著深衣,儀態雍容的站在營門之前。

“長文。”劉備眸色一深,隨即換上一副笑顏,哈哈一笑,翻身下馬:“你來也不和我說一聲?”

他熱情的捉住陳羣的手,腳步不停,將他拉入帳中,邊走邊說:“你應我的徵辟已是讓我感激不已,用不著真的過來,在郯縣照料陳公,陳公的身子要緊。”

作爲潁川陳氏的子弟,陳羣能接受劉備這種人的徵辟,並與他產生‘君臣之義’,按平常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陳羣之所以同意應徵,主要還是他父親那一輩人的緣故。

陳羣的父親陳紀曾爲平原相,在平原的時候就與劉備結識,後來迫於黃巾賊亂、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平原等多種原因,故而將平原相的位置‘讓賢’給劉備,自己則避難於徐州陶謙處。在鄭玄與孔融聯袂同行入朝,經過徐州時,曾在徐州見過劉備,劉備的恩師盧植與鄭玄是同門師兄弟,按輩分來講,鄭玄是劉備的師叔。

孔融敬重鄭玄,又與陳紀、陳羣互爲契交,而陶謙對鄭玄持‘師友之禮’,連帶著劉備與這些人都沾親帶故。

一個小小的沛國根本不在劉備的眼裡,他願意留在徐州的真正原因,主要還是因爲有如此複雜、如此強大的人脈圈的存在。這個人脈圈讓他得以正式踏入士人階層,鄭玄很是青睞劉備這個晚輩隻身赴援徐州的義舉,並與孔融、陳紀等人將其推上了徐州的政治舞臺,並且互相在私下裡達成了一個外人所不知的默契。

劉備是鄭玄這些人刻意扶植出來以實現自身政治訴求的勢力,今後若是皇帝再興漢室,那麼劉備就會被鄭玄他們拿來與皇帝作利益交換、或者是天下不可避免的繼續往崩壞的方向發展,那劉備也值得讓他們加大投資。而劉備也有意利用他們對自己的扶植,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是互相利用,彼此心照不宣的一件事。

唯一讓劉備擔心的就是田豫走了,手下這些新徵闢的人在現階段會難以制衡,尾大不掉。

雖然陳羣作爲豫州年輕士人的表率,首先應徵爲劉備掾屬,但他與劉備只見過幾次面,很多時候都在郯縣照顧老父。這時得見,還有些不適應劉備親密的與他手拉手,他很沉得住氣,從容的說道:“冒昧前來,是我的不對,但上承父命,有件事不得不親口相告。”

“何事?”劉備把陳羣拉到自己的主位上,要他與自己左右並坐。

陳羣受寵若驚,連忙推辭,而劉備卻一直堅持,言辭懇切,陳羣也只好從了。

他坐在劉備身邊,稍微側著身子,有些無奈的笑道:“既是好事,又是壞事。”

劉備含笑不語,目光炯炯,認真的看著他,陳羣甚至能從對方的瞳孔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他說道:“朝廷褫奪袁紹冀州牧之位,另命河內張楊爲冀州牧的事情,府君想必都知道了吧?”

何止是這件事,小沛靠近兗州,就連袁紹上個月將公孫瓚逐出冀州,駐兵渤海的事情劉備都知道的不比陶謙他們少。他知道陳羣所來必有要事,不由挺了挺背,沉聲問道:“願聞其詳。”

“張楊本來屯兵朝歌,窺視冀州局勢,但在聽說公孫瓚敗逃之後,再不敢進圖冀州,勒兵返歸。”陳羣用手在桌案上指指點點,虛劃出了一副地圖,敘述說道:“就在返師途中,張楊部將眭固叛變,與袁紹派去河內的部將蔣奇、眭元進合兵攻打張楊。”

“什麼?”劉備向來沉穩,得知此事後雖是依然面不改色,但其實心裡已經生起驚濤駭浪。他沒想到袁紹能在應付強敵公孫瓚的情況下,還能分出餘力來對付張楊,這讓他愈加驚歎袁紹的實力,但他很快想到一個關鍵:“眭元進?他與眭固是什麼關係?”

“是本家兄弟。”陳羣顯然把事情的原本都打探清楚了:“眭固本是黑山賊,曾與於毒、白繞等人寇略東郡,後爲袁紹剿滅。於毒等人身死,眭固率部投降張楊。當時我還好奇,眭固何不徑直投誠袁紹,原來是有這一層關係在裡面。想必黑山賊敗亡那麼快,也是有眭固這些人的功勞,袁紹手下到底不乏能人啊。”

“那後來呢?張楊如何了?”劉備問道。

“張楊沒有防備,死於亂軍之中,其部下楊醜帶著殘兵在獲嘉、修武等地打出爲張楊復仇的旗號與蔣奇交兵。”陳羣淡淡說完,便拿眼注視著劉備。

劉備乍一開始還覺得莫名其妙,心想袁紹即便教唆起了河內叛亂,那也只是讓他驚歎一下袁紹的實力而已。畢竟河內離他那麼遠,打的再亂也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陳羣何至於這麼鄭重其事的告訴自己?

“難道?”劉備腦中閃過一絲靈光,好似明白了什麼。

“河內生亂,正處其南的河南尹豈會無動於衷?”陳羣點出了關鍵:“前將軍麾下兩萬人屯駐雒陽,若是動兵北向,那陳留的袁紹部將朱靈勢必會西進河南尹,襲擾前將軍側翼、或是南下潁川。而與之相結的兗州曹操,若是既不願隨朱靈進兵,違逆朝廷;又不願在朝廷與袁紹之間爲難,該如何處之呢?”

如果曹操不願意在二者之間摻和,或是還不想那麼快表明立場,就只能從別的找個藉口,以示自己沒工夫摻和河內那場戰事。而坐觀曹操四周,南有袁術設置的豫州刺史孫賁,他一時還犯不著再次與袁術全面作戰;東面的青州亂做一團,想必他也不會去攪渾水;也就只有徐州,只有這個跟他有殺父之仇、且實力弱小的徐州,於情於理於勢,都是曹操用兵轉移自身視線的不二之選。

“曹操要再攻徐州?”劉備沉聲說道:“如今小沛雖有萬餘部衆,但既有陶使君撥給的丹陽兵,又有我從青州帶來的舊部,一時混雜,操訓時短,恐難以抵禦曹操。”

陳羣笑了笑,凝聲道:“府君莫急,如今已至深秋,北方各州無不是剛經戰事,部衆疲憊,糧草不濟,要打,也不過是河內有稍許戰事。但等到明年,必然會因袁紹而有一場大戰,屆時各方雲動……我在此要問一句,府君將何去何從?”

劉備雖是奇怪陳羣爲何突然問這個,但他還是毫不遲疑的說道:“吾乃漢室宗親,替國家牧守一方,倘若朝廷有詔,備必當盡臣子責!”

“善!府君不愧爲朝廷忠臣。”陳羣眸中精光一閃,又很快低下頭去,拱手道:“如蒙府君不棄,羣願爲府君往兗州走一遭。”

“去兗州?”劉備不解。

“曹操糧草不濟,並非是真的想要動兵。”陳羣淡淡說道:“東平相荀文若與我相善,可以代爲敘說。”

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
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一百一十八章 涑水解虞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六十四章 病臥待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犁廉耕細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四百零三章 風勢不利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八十二章 連騎擊鞠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一百五十章 難能濟事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汾阳市| 奎屯市| 泸西县| 宜城市| 泸溪县| 虹口区| 黄冈市| 敦化市| 武隆县| 八宿县| 普陀区| 三门峡市| 孟连| 高唐县| 博乐市| 忻州市| 高密市| 琼结县| 托里县| 杨浦区| 寿阳县| 霍山县| 青州市| 南陵县| 白河县| 泉州市| 建平县| 青河县| 广东省| 河源市| 永定县| 大港区| 巴青县| 驻马店市| 安徽省| 洛浦县| 河源市| 土默特右旗| 上饶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