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

“命勇謀之將以禦敵,先使之迎於敵所從來之方。”————————【孔叢子·儒服】

“楊阿若果然是在張掖?”嚴幹欣喜的看向祝公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他也不用再往西行,去酒泉郡苦苦尋找了。楊阿若以俠義之名聞於涼州,不但河西四郡各家豪強與其熟識,便是酒泉郡附近的羌氐部族也不乏慕其信義的。嚴幹此行的目的就是找到楊阿若,利用他各方通吃的身份助他們策動河西四郡。

祝公道點了點頭,牽馬款步,目光悠然深遠,注視著遠處的山巔:“此人雖與豪強結好,但黃氏反叛、郡守被殺,他仍是知道忠義在何處。在黃昂等人緝捕他之後,楊阿若與龐淯一路東逃,聽說是要尋援兵報仇。可是局勢若此,援兵難覓,所以此人便暫時蟄伏,藏於山中羌氐之間。”

“氐池?”嚴幹緩緩道出一個地名,這是張掖郡南部的一個縣邑,地處祁連山腹地,難得水草豐滿、土地平坦,曾是羌氐等族農牧的聚居地,後來漸次有了漢人,彼此融合雜居。楊阿若深受一些羌氐部族擁戴,若是他逃在這裡的確可以藉助羌漢混雜的局勢掩飾自己的行蹤。

祝公道沒有說話,兩人於是並肩前行了數步,直到通過一條岔路,走上幹道,才慢慢的看到人煙。氐池城外有一處亭裡,緊挨著山腳下、河水邊,亭長是個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他不斷接待著往來行旅,倒像個店肆老闆而非負責治安緝捕的基層官吏。韓龍對此似乎很是熟悉,他在馬背上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然後無師自通的從馬背上溜了下來,一路小跑進亭一邊老氣橫秋的說道:“溫一壺酒,炙一碟羊肉!”

“你小子哪來的錢?”祝公道下意識的摸了下腰間,發覺錢袋還在,不免鬆了口氣。這幾年在外的經歷讓祝公道深切明白豪俠與遊俠之間的區別,他當年仗劍出行,一路上也遇到過囊中羞澀的時候,所幸還能靠著好友接濟。如今遠至西涼,熟悉的好友不再,身邊又多了張嘴,他手上的盤纏怎麼也得省著點花。雖然如此,祝公道仍未讓亭長將把酒菜撤去,反而讓人再添一碟炙肉,對韓龍瞪視一眼:“一會若是付不了賬,就隨意尋個羌人拿你賣了。”

“那可得賣貴點,至少得一百個通寶!”韓龍嘻嘻笑著,他早已挑中了一處最好的位置,一邊與祝公道耍貧嘴一邊拿衣袖擦著老木桌子,殷勤的看著嚴幹,眼神裡的暗示不言自明。

“這小子摸到我鞍韉上的錢了。”嚴幹忍俊不禁的坐下,將劍擱在腿邊,爲自己與祝公道倒了一杯酒,再給韓龍倒了杯熱水。他衝祝公道舉杯共飲,接著又續滿:“接下來你還要往西走?”

“至少得看一眼玉門關。”祝公道手中拿著第二杯酒,在脣邊輕抿,韓龍正大口喝著熱水、目光緊盯著遠處爐火上炙烤的肉,似乎對他來說,肉比酒更有吸引力。祝公道緩緩收回目光,語氣沉穩且安靜,說出的話彷彿經過了他的深思熟慮:“若是錢還足夠,就買一匹老馬,往西域去看看,聽說蔥嶺之外還有月氏、安息,而安息之外又是什麼呢?如有機會,真想親眼見見啊。”

“你連方今天下都未能走完,居然就奢望起嶺外之地了。”嚴幹心裡其實也很嚮往,這廣袤無垠的世界有太多事物值得他流連忘返,可不是所有人都如祝公道這般來去自由。祝公道能拋棄家族,是因爲他還有一個族親祝奧在替他承擔家族興衰的責任,但嚴幹不行,他心裡裝的太多,做不到這樣逍遙自在。

“早些走好,你看正是晚了一步,就被你趕上了。”祝公道意有所指,他放下杯盞,輕聲說道。

嚴幹知道他還是不願意牽涉進時局,只是恰好遇見,便處於朋友情誼幫他一把。於是他敞開問道:“楊阿若當真在此地?”

“他來張掖以後就改名了,現在該喚他楊豐、楊伯陽。”祝公道糾正道:“山中僻遠,他每隔幾日就得來這裡打探涼州消息,今日我陪你等,若遇不見,明日我走之後,你接著在此等他。此人相貌姝麗,遠非常人,你一眼就能認出來……對了。”他停頓了一下:“他最忌諱這個,你不要多看他。”

嚴幹心裡隱隱想起一些關於此人的傳言,彷彿明白了什麼。

隨著一陣寒風吹過,伴隨著一股濃郁的羊肉香氣,沉默寡言的亭長端來兩隻陶盤放在桌上。韓龍毫不客氣的伸手去抓,燙的一邊往手上吹氣一邊往張嘴去咬,啊嗚啊嗚的吃了起來。

“讓你見笑了。”祝公道無奈的說了一聲,也拿起筷箸準備吃起來。

嚴幹不以爲意的笑了笑,剛要說話,忽聽得亭外傳來一陣馬聲,正拿起刀準備劈柴的亭長立即站起迎了過去。不多時外間便傳來了漢子們爽朗的笑聲,其中夾雜著一道低沉的笑聲卻格外讓人注意。

“聽這聲音,是楊阿若來了。”祝公道也一時改不了口喚他楊豐,伸筷往門口一指:“這裡的亭長與他是舊交。”

“什麼?楊阿若來了?”韓龍丟下一塊沒吃完的羊肉,一邊舔著油膩的手指頭一邊作勢要往外躲去:“我先藏起來。”

嚴幹好奇的問道:“他來了你藏什麼?”他看了眼早已習慣的祝公道,明白這裡面顯然是有故事。

“楊阿若可是涼州有名的遊俠兒!”韓龍一副不可思議的看著嚴幹,語氣認真。

“那又如何?”嚴幹心說你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難道還得罪過他?

“我以後也是要成爲比他還厲害的俠客的!”韓龍再一次說出自己的志向,他看著嚴幹仍是疑惑的神色,又一本正經的加了一句:“所以我現在不能見他,一見他,我就要和他比鬥,兩人之間只能勝一個。你有見過兩隻老虎在林中相見麼?就是這個道理。”

“那他也算是聞名河東的劍客,怎的不見你避他?”祝公道向嚴幹無奈的笑笑,玩笑的問道。

“別。”嚴幹立即舉手,擲地有聲:“我只是個讀書人。”

祝公道大笑幾聲,再不言語,只伸出手去一把捉住將欲逃走的韓龍,將他按在座席上,揶揄道:“怎麼,怕的肉也不想吃了?”

“纔不是。”韓龍到底禁受不住炙肉的誘惑,滿不情願的坐了下來拿起丟下的半塊羊肉繼續嚼了起來。

這是楊阿若也已走了進來,一雙鳳眸往驛亭中淡淡掃視,目光立即定在祝公道幾人身上,他邁著大步走過來,低聲道:“公道不是要去玉門關麼?如何又去而復返了?”

“遇見一位故人,正好也是你們彼此想見的,所以就引他過來了。”祝公道放下筷箸,對著嚴幹身後說道。

嚴幹聞言轉過身去,只見楊阿若居然是在粗獷的涼州人裡少見的清瘦身材,容貌秀麗,男生女相,步履款款生風,驀地一見,很容易將對方錯認爲女子。嚴幹從未見過這麼‘俊美’、‘陰柔’的男人,他看了對方很久,最後還是在祝公道的輕咳聲中才回過神來,他臨時想起祝公道的提醒,不再露出驚豔的神色,努力保持平淡的語氣與對方介紹自己的生平。

“關中來的?”楊阿若眉頭皺了又鬆,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嚴乾點了點頭,剛開口說:“正是,在下……”

“賈公有託你什麼話嗎?”楊阿若忽然說道,讓嚴幹猝不及防,目帶訝色。

“敢問……是哪位賈公?”嚴幹心頭猛跳,對方這個應對並不在他預想之中,他與張任等人皆以爲楊阿若只是個待籠絡的對象,沒想到對方一句話就暴露了他是早就參與其中、等待聯繫的對象!

“天底下還能有幾位賈公?”楊阿若理所當然的說道,他看了看嚴幹,又看了在一旁胡吃海塞的韓龍,忽然對不遠處的亭長招呼道:“再端兩盤炙肉來,一盤給這位小兄弟,一盤送到後頭去。”

說著便要亭長代爲照顧韓龍,自己則站起來打算帶祝公道、嚴幹二人移步靜室。祝公道手點了點桌上肉食,連忙止道:“這小子吃不完那些,我留下陪他。”

祝公道不想過度參與這件事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嚴幹也不爲難他,只拍了拍他的肩膀,便拿起劍跟楊阿若走了。

楊阿若身姿輕盈的帶著嚴幹走到僻靜處,待亭長親自端來一盤炙肉與溫酒後,兩人這纔開始正式洽談。楊阿若聲線低沉,先將緣由一一道來:“記得是一二年前,賈公守喪回了一次武威,當時河西四郡大小豪強,皆有派人憑弔。我那年正在爲人報仇,追殺一名羌人,途徑武威,便在姑臧城外見了賈公一面。他說他等我很久了,見我一面,足以抵過列郡豪強。”

嚴幹對如今的繡衣使者、曾經的平準令賈詡並不熟悉,只是通過鮑出、李義等一行人間接地瞭解他的事蹟,他只知道賈詡精於算計、洞悉人心,從無到有、親手打造瞭如今遍佈各處的平準監以及吸納無數遊俠劍客的繡衣使。他將自己心中對賈詡的形象與楊阿若的說辭聯繫起來,不僅未曾覺得不妥,更是覺得賈詡的形象愈發充實了。

楊阿若又接著說道:“此後幾天,賈公一直在原處等我、見我,直到我終於殺了要殺的那名羌人,爲人報了仇,打算折返回酒泉時,賈公忽然叫住了我。他說韓遂與安集將軍等人將要聯兵征討宋建,而自己來武威居喪,身邊雖有護衛,但還是擔心羌人劫掠。所以希望能以我在涼州的微薄之名,護送他一程。”

這是楊阿若的與賈詡相識的經過,內容十分平淡無味,嚴幹想不清楚對方爲什麼要與他絮絮叨叨的說這些,但他見楊阿若興趣極大的樣子,又忍不住打斷,只好按捺住性子聽他繼續說。

“賈公沒有直接往漢陽去,而是讓我帶他去了趟隴西,隴西太守李參曾叛逆多年,卻被賈公幾句話說降歸順。”楊阿若似在回顧往事,眼前的酒肉竟是動也不曾動過:“臨走時,賈公曾與我說,‘韓遂必反,河西諸豪跋扈已久,未必肯服王化,他日或有一亂’,因此讓我好生留意。沒想到……徐府君處處受制於本地豪族,有意樹立官府威信,結果得罪了酒泉黃氏。如今局勢步步皆如賈公所料,他也讓我潛心結交附近羌人,以待他日關中有人來,可一併恢復。”

“賈公真的事事都料到了?”嚴幹不信世上會有這樣的人。

楊阿若卻是極爲信服:“賈公是我涼州難得的絕頂智謀之士,他雖不是事事預料,但也相差不遠。這幾年我與賈公多有來往,河西四郡有很多事都是由我經手去辦的……”他看著嚴幹投來疑問的眼神,輕聲答道:“是的,賈公不是什麼都沒有做。”

酒過三巡之後,嚴幹愈加佩服這位尚未蒙面的繡衣使者,預測了韓遂反叛,這並不是難事,卻難在如何將預測到的事加以利用、調整,成爲自己下一個預測的事實。按照賈詡的提前綢繆,民間有聲名遠播的楊阿若組織兵馬,官方又有臨難不懼的武威郡丞毌丘興號召起事,雖不至於擊敗列郡豪強,但足以克復武威,攪亂韓遂後方。

“武威郡丞善兵事,在姑臧城破後,仍帶著一部吏民北至宣威、武威等地守禦。”楊阿若想起叛亂一起,四郡太守或死或降,其身邊的長吏、郡丞大都是本地豪強出身,又識時務,哪裡會像毌丘興這般負隅頑抗。他感慨莫名的嘆了口氣,道:“賈公曾說,在見到爾等以後,便可以著手組織兵馬起事了。”

“我等得到的命令是聯繫四郡忠漢之士,圖謀反覆。”嚴幹說道:“我等此行主使張君現已在武威策劃,結合各家部曲與毌丘郡丞麾下兵馬,能有二三千之衆。卻不知伯陽這裡能糾集多少?”

“此處羌氐就有千餘人願附我起事。”楊阿若笑道,他這幾年爲了今天準備的太久了:“隨我從酒泉來的龐君也有意於此,算上我多年結交,或有四千人可供驅使。”

“善!”嚴幹興奮地說道,這一路行來對任務內容含糊的疑惑終於在見到楊阿若之後迎刃而解,他豁然開朗,彷彿讀懂了賈詡的全盤計劃。只要組織起這七八千人,有毌丘興、楊阿若、張任領兵,自己與龐淯等人爲謀士,如何不能犁庭掃穴,像當年朝廷欲擒故縱、最後以雷霆手段平定河東之亂一樣,徹底擊敗彼等作亂的豪強叛軍?

“今冬不可,我記得賈公說過,先陰集兵馬,以待開春方可觀局勢而行。”楊阿若記得賈詡的叮囑,一句話打破了嚴幹自以爲洞悉的計劃:“而且開春之後雖是先收復武威,但也不是一路西去,而是要往榆中而行。”

“榆中?”這幾千人去打豪強部曲也就罷了,若要南行去襲擾韓遂……恐怕有些以卵擊石吧?

嚴乾沒有把話說出來,只是用探尋的目光看向楊阿若。

這回楊阿若沒有給嚴幹一個答案,而是搖搖頭說道:“賈公說以待時至,我雖不知其意,但我還得聽他的。”

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
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三十六章丨蕭索宮道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九十五章 鑄山煮海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集仰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崇义县| 阿克苏市| 栖霞市| 双城市| 资中县| 安康市| 南郑县| 临桂县| 兴安盟| 大余县| 京山县| 保山市| 隆安县| 常宁市| 南召县| 大余县| 本溪| 南江县| 祁阳县| 成安县| 崇左市| 唐海县| 新宾| 武定县| 巨野县| 库伦旗| 石台县| 新营市| 榆中县| 泸定县| 吉水县| 星座| 清水县| 广州市| 迭部县| 宜城市| 襄城县| 曲阳县| 始兴县| 阿合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