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

“王師張撻伐;四處大徵兵。”————————【送鹿伯順年兄】

“相機行事?”馬日磾驀然轉頭看著董承,忽然想到了對方要說什麼了。

話音剛落,董承又道:“今歲六月,陛下於高廟罪己,其詔曰:‘諸公若願爲忠良,則當赤心爲國,匡朕之咎;若自甘卑鄙,則勿尸祿保位,益增朕罪’。如今此等方伯,治民無術,以致滋生寇賊;目無朝廷,自相結黨聚兵。此行此舉,正是益增陛下之罪!朝廷若不有所作爲,將兵問罪,則天下愈將難平,還望君上思之!”

他這幾句話如斬釘截鐵,異常堅定,無論是黃琬、還是楊琦、楊瓚立刻面白如紙。就連坐著靜聽的尚書令士孫瑞,都瞪著眼盯著董承,好像見識到什麼聳人聽聞的事一般,卻不知他要怎麼‘將兵問罪’!

皇帝點點頭,漆如點墨的瞳仁凝視端詳了董承好一陣,這才說道:“你這話也不無道理。”

黃琬忙道:“陛下,臣非爲其伸張,而是竊以爲朝廷派兵只是最後事不可爲,方纔動兵。眼下理當責問、督促袁紹查清此事,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若是做不到,屆時再興兵不遲。”

“即便是要責問督促,朝廷也要有所作爲。”馬日磾起初也是被董承驚得心裡一顫,漸次鎮定住了。他知道董承的心意,只要一動兵,那就不單是爲了懲治袁紹,而是朝廷內部的關東士人也會接連遭受打擊。

畢竟朝廷裡慫恿、叫囂著懷柔關東諸侯最積極的,還是他們那幫關東士人。

於是馬日磾這回與董承立場一致,也不自覺的站在了皇帝一邊,他冷笑一聲道:“要知道除了裴茂,襄賁侯也在鄴城。”

一語既出,四座俱驚,馬日磾這話比董承更直擊人心,殿內衆人無不僵坐。

袁紹曾圖謀擁立劉虞爲帝,並不是一件極隱秘的事情。尤其是在趙岐南下撫慰袁術時,袁術一是爲了試探朝廷的分量;二來是爲了給袁紹找不自在,特意將袁紹給他的信件交給了趙岐。

那封信隨著趙岐的奏疏一併轉交給了皇帝,在座衆人也都閱過,在信裡,袁紹曾言長安朝廷‘名有幼君,無血肉之屬’、‘公卿以下皆媚事卓,安可覆信’、並提議袁術與他一起‘東立聖君’。

這事袁紹在當時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去辦,而是通過私人渠道試探各方意見,不僅沒能得到袁術、曹操等人支持,就連當事人劉虞都死活不肯。所以這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當時朝廷威權大減,正處於董卓掌握之下,無力追究,只好裝聾作啞。

袁紹當初沒有強行給劉虞黃袍加身,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劉虞遠在幽州,麾下有個名義上聽命於他的公孫瓚,還有幽州數萬兵馬,完全不是袁紹可以硬來的。

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劉虞沒了幽州軍隊和公孫瓚的庇護,與裴茂等使團帶著千餘人抵達鄴城,簡直像是羊入虎口。雖說袁紹已經間接承認了皇帝的合法性,但很難保證對方在見到劉虞之後,擁立之心會不會再度活躍起來。

皇帝清俊的面龐上,瞧不出半點喜怒情緒,他擡了擡手,說:“剛纔趙公的奏疏裡稱使臣居留鄴城,不得成行,袁紹對此是怎樣一個說法?”

先前負責誦讀奏疏的尚書僕射楊瓚心裡一驚,急忙拿起奏疏在眼前,快速掃視幾下,方纔說道:“袁紹說裴茂受到驚嚇,故而代爲懇請,暫且留於鄴城,等病情緩和了再上路返京。”

仍對袁紹抱有最後一絲期望的黃琬,一顆心陡然落了下來,整個人如墜冰窟,他有點神情恍惚地望著搖曳的燭光,不知在想些什麼。

“臣子不滿其君,僭制廢立,這也不是第一次了。”皇帝目光一閃,脧了黃琬一眼,方笑著說道:“我記得最近的一次,還是孝靈皇帝的時候,王芬與旁人私下謀劃,勾結當地豪強,圖謀弒君,改立合肥侯爲帝。孝靈皇帝幸有天佑,明察此患——只是最後是如何處置的來著?”

那個時候黃琬身爲太僕,正在爲孝靈皇帝預備北上巡幸河間舊宅的車駕,親身經歷了這件未遂的政變。此刻所有人知道皇帝問的是誰,所以都識趣的沒有說話:“王芬自解印綬,逃至平原,懼而自殺。”

“是了,畏罪潛逃,然後自殺。”皇帝像是才知道似得,點頭說道:“若不是後來他家有人告密,就連誰都不知此等名士還有如此大逆之心。只可惜他自殺了,其餘人沒有受到任何牽連,此事輕輕揭過,不加株連,本是體現孝靈皇帝寬宥之德。誰知反倒讓人愈加藐視法紀,還真以爲朝廷不能嚴懲了。”

皇帝的語氣平淡至極,甚至像是在念誦經書一樣毫無感情。但楊琦這半年跟皇帝打了無數次交道,又算是第一個接近、效命於皇帝的臣子,所以他深知眼前的皇帝,看似溫和柔仁,敏而愛士;其實性子極爲刻薄,他愈是想要發作,說話就愈是寡淡平和。

楊琦很擔心皇帝會藉此大動干戈,他有這個想法並不是包庇袁紹等人,而是出於當前朝廷所處的環境;凜冬將至,關中幾番大戰早已糧草不足,實在不是動兵的好時機。

他不禁緊縮了眉頭,思量著如何陳述,轉眼看見黃琬時,卻發現對方眼睛不住的眨動著,顯然也是在打這個主意。

“正巧,他當時就是冀州刺史,也是在冀州圖謀廢立的。”皇帝說完這話,寓意更加明顯了:“冀州真是個好地方啊。”

“啓稟陛下。”黃琬身子鬥震了一下,又立時收起怯色,從容說道:“如今使臣雖然羈留鄴城,但也未見袁紹有何非分的舉動,反倒是與公孫瓚等人接連交兵,至於如今這般不利的局面。此外,若真是抱有此心,那襄賁侯又何故會在冀州遭遇寇賊?”

“說得有理,但凡事都得防微杜漸。”皇帝陰鬱地一笑,話裡終於帶了些感情:“我也不是要拿袁紹怎樣,他既已奉承印綬,就說明心裡還是在乎朝廷的,我自然要相信他的用心。”

黃琬剛鬆了一口氣,便聽皇帝接著說道:“擬詔,命朱儁屯兵孟津、董承帶兵赴河東,觀察局勢。再派太醫前往鄴城看望,看看裴茂到底病成什麼樣了。”

不好意思,最近晚上沒辦法熬夜碼字,以後更新時間延緩到12:30吧,(。?_?。)?i’msorry~

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
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四百八十七章 勸懲勉進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四十三章 矜能負才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四百四十章 窮矣困獸第四百七十三章 質疑問事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氣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五百一十九章 利霈弊雨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零七章 天感祅災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洪市| 固阳县| 汤原县| 滁州市| 黄山市| 吴桥县| 康乐县| 朝阳市| 成都市| 临泽县| 建平县| 莱西市| 蕉岭县| 岐山县| 汾西县| 榆树市| 那坡县| 盘锦市| 黄冈市| 东方市| 东安县| 廉江市| 秦安县| 金塔县| 山丹县| 开江县| 泸水县| 丹江口市| 阳西县| 万载县| 阿勒泰市| 武乡县| 萍乡市| 牡丹江市| 额尔古纳市| 兴化市| 温州市| 志丹县| 澄迈县| 繁峙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