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

“光武中興,愛好經術,未及下車,而先訪儒雅,採求闕文,補綴漏逸。”————————【後漢書·儒林傳】

“此言大善。”皇帝贊同道,復又看向一旁的荀攸、賈詡等人:“諸君以爲如何?”

賈詡最是熟知關中各豪強高門的情況,雖然依然沒能將探子徹底打入內部,但對於各豪強名下田產、奴僕、甚至是家財幾何都大致摸了個清楚。即便豪強會有所隱瞞,但也不妨礙賈詡對他們的調查,此時他聞言答道:“聽聞關中藏書之家甚繁,若是陛下有詔,求遺書於天下,想必也不是難事。”

荀攸看了賈詡一眼,補充說道:“藏書皆傳家之本,朝廷若是驟然蒐集,猶如奪人之財。不如詔使各家暫且獻上,由將作監抄錄刊印之後,再如數發還。如此既不損其利,又能得其書。”

皇帝也明白,若是沒有威逼利誘,這些豪強未必會如實如數的獻上藏書。爲了避免因搜書而引起士族不快,他還是決意採取相對溫和的做法:“合該如此,自從朱皓將秘府藏書的書目上呈以來,我一是不滿於區區四萬餘卷的藏書、二是不滿於卷帙浩繁、良莠不齊。所以一直想蒐集天下藏書,與現存秘府藏書一同遴選其中經典,編錄成一部大書。也算是繼承先賢絕學,爲後世子孫留下文治基業。”

他轉而看向早已期待不已的崔烈,說道:“崔公經術精深,人也幹練。此次獻書有功,這搜書編訂的事就交由崔公來做,即日起,崔公轉任侍中、領光祿大夫,總校五經,一如劉中壘故事。”

飽覽天下圖書、著書立說,哪個士人不想如此?崔烈眼中熠然閃光,問道:“敢問陛下,書集既成,可有名稱?”

“就叫《皇覽》。”皇帝說道:“此書一旦編成,便定爲我、乃至今後皇子必學之書,傳之於世。”

這等若是將其拔高到皇室家學的地步了,若是自家所撰之書能爲之看中,編入《皇覽》,就猶如對作者本人才學的一種肯定與褒獎。崔烈可以想見,在未來一定會有無數飽學之士渴望將自家學說選入《皇覽》,並以此爲榮。而對於《皇覽》的主要編訂者崔烈,這等若是一個交好天下士人,並且適當夾帶、成就自家學名的好機會。

不等崔烈謝恩感激,皇帝便對荀攸說道:“荀君回去後,便以此擬詔,下發中臺施行。至於京兆尹的位置——”

皇帝沒有想以往那樣,爲了培養、鍛鍊王凌而有意拖延京兆尹的任命、或是選派崔烈這樣不更俗務的上官任其施爲。反倒是前腳剛提拔崔烈,後腳便決定了繼任人選:“上林苑令胡邈辦事勤懇,練達事體,即擢爲京兆尹。”

崔烈有些驚訝皇帝的任命,他不禁側目看向站在末尾處的長安令王凌,只見對方面色蒼白,神色很不對勁。

胡邈不僅是太尉董承的親信,更是一個極會來事、找事的人,荀攸想起當初皇帝在郊外視察屯田,身爲上林苑令的胡邈爲博眼球,不惜當著勸農令第五巡的面搶答。雖然他最後還是由於沒有答到點上而被皇帝責備,但他那善於鑽營取巧的性子卻給荀攸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若是胡邈接任京兆尹,且不說其背後的太尉董承對王凌身後的司空黃琬的仇怨,就說是胡邈本人,也絕不會讓王凌如崔烈在任時一樣,坐視他當著長安令的官,幹著京兆尹的活。

王凌今後的權力勢必會縮水,名望不斷上升的勢頭恐怕也會被胡邈壓制下去。

皇帝這麼安排,似乎與他平日裡對王凌刻意栽培的態度不符……到底是什麼促成了皇帝對王凌態度的轉變?是王凌哪裡做得不對、抑或是要敲山震虎,對付其背後的黃琬?

崔烈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只在一邊暗中慶幸自己得以逃脫接下來的一灘渾水,全然沒有發覺荀攸與賈詡在聽聞任命後雲淡風輕的神色,好像是早已預知此事了一樣。

“彥雲。”皇帝說道。

王凌身子一抖,下意識的回道:“臣在。”

“將作監打造的曲轅犁等新式農具,你在京畿推行得如何?”皇帝神色自若的回頭看著王凌。

王凌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自陛下在籍田時親試農具,使臣民皆知曲轅犁益農之妙處,遠勝時下長直轅犁。臣下得將作監分發農具,便立時于軍、民屯田處推行。屯戶一經試用,便無不心悅接納,如今不僅是屯田,便是百姓家裡,也想赴鐵官處購買曲轅犁等農具。”

皇帝聽完,忽然指著坡底下一夥趕牛耕地的農夫說道:“那爲何這些人都還是用的長直轅犁?”

王凌定睛一看,發現確實如此,有些尷尬的解釋道:“眼下春耕,黎庶之家多無餘財,而且黎庶最是惜物,長直轅犁雖然不如曲轅犁好用,但也不是不能繼續用以耕作。黎庶總有些不樂意多花閒錢去另外購置,是故曲轅犁在軍屯與民屯推廣順暢,在民間卻鮮有人購置。”

原來他剛纔所說的‘百姓’指的是那些豪強,想必這些豪強買了幾副曲轅犁之後便能照原樣複製出來,這樣豈不是有些違背了皇帝的初衷?他最初可是打算用曲轅犁提高民間的生產力、尤其是黎庶的經濟實力,卻沒想到眼下黎庶還沒獲得實惠,反倒是這些豪強先拿去壯大自身了。

皇帝的臉色有些陰沉,當即說道:“曲轅犁等新農具有益萬民生計,務必要推行下去,黎庶縱然無錢購得,難道身爲本地長官,就不該想些辦法麼?”

王凌心中本就忐忑不安,此時聽見皇帝語氣不悅,立即跪伏說道:“唯、唯!臣下失職,事後必然將曲轅犁推行各戶,以益墾殖,還望陛下恕罪!”

“我也不是讓你強買強賣。”皇帝嘆了口氣,低頭看向王凌,擺手道:“起來吧,國以民爲本,民以農爲先,你身負牧民之責,要時刻將農事放在心上。自即日起,黎庶只需將家中原有的長直轅犁擡至鐵官,便可以其換得曲轅犁。若是家中貧苦,沒有長直轅犁的,便允準賒欠,來年以租稅抵還。”

“臣謹諾。”王凌隨即站起身,低頭應下。

皇帝看看王凌,又看看崔烈,似乎有話要說。崔烈會意,立時躬身後退,坡頂只餘下皇帝、荀攸、賈詡與王凌四人。

晴空之下,皇帝昂然坐於馬背之上,俯視著王凌,面無表情的說道:“你叔父最近可有家書投來?”

對不起讓各位久等了!我發誓我這兩天一定要存稿!!!!!

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
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三百九十四章 蒿里義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二百九十六章 急如風火第七十九章 太學野駒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四百九十七章 諱敗補功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五百零二章 知其款曲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他鄉遇貴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五十三章 黃屋左纛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四百三十一章 駭人聞見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忠任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七十二章 今日嘉辰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阴市| 肥东县| 民勤县| 遵化市| 安国市| 新竹县| 嘉禾县| 桦南县| 满洲里市| 运城市| 岳池县| 麻栗坡县| 东港市| 大竹县| 武山县| 太湖县| 蓝田县| 临城县| 崇阳县| 保靖县| 中宁县| 新竹县| 松原市| 阜宁县| 龙南县| 大连市| 郎溪县| 项城市| 庄河市| 东台市| 甘德县| 玉林市| 体育| 康乐县| 博罗县| 淮安市| 虎林市| 顺义区| 博湖县| 公安县|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