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

“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爲(wèi)幣,以發(fā)瑞應(yīng)。”————————【史記·孝武本紀(jì)】

京兆尹,長門亭。

由於本地的蝗蟲所剩無幾,爲(wèi)了保證雨後的農(nóng)時,亭長與里正在商議一番後,只留下十來個村夫幫助捕蝗使蘇則繼續(xù)搜尋殘存的蝗蟲以及土裡的蝗卵,剩下的都打發(fā)回家修整農(nóng)田。

由於工作量減少,他們一上午只是在各處田間、沼澤等溼地搜尋蝗卵,倒是清閒不少,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用飯的時候。

蘇則早已習(xí)慣了粗衣粗食,這些日子的相處也使周圍的農(nóng)夫們對這個平易近人的高門子弟心生好感,鄉(xiāng)野村夫們吃飯沒什麼規(guī)矩,捧著飯碗聚在一處,一邊吃一邊閒聊。

有的時候老人們會聊些幾十年前的往事,說:“那時候西北處處都是羌亂,每一處地方是安生的,十年前還有幾萬騎兵跑到三輔,連長安的先帝陵園都有羌兵,幾乎每年都是打仗、旱災(zāi)、蝗災(zāi)、地震,咱也是苦啊……雖說這兩年日子也沒好到哪裡去,但起碼知道朝廷在乎咱們,年年給修水渠、發(fā)糧食、免賦稅,這日子只有越見越好,過得才舒心嘛。”

這個老人是鄉(xiāng)里的‘三老’,德高望重,一羣人點(diǎn)頭如搗蒜,紛紛附和道:“那是那是。”

蘇則靜靜地聽著他們一言一語的吹捧朝廷,慢條斯理的扒著碗裡的麥飯。馬超說得對,這種沒有油水的東西吃久了確實(shí)會反胃,但他又不肯當(dāng)著這些人的面大魚大肉,這樣會讓蘇則覺得自己與他們的距離一下子拉開。那種感受看似高高在上,卻並不是蘇則喜歡的。

“對了,張家的三郎怎麼沒來?”一個人忽然問起道。

另一人也想了起來:“是啊,這小子不是巴望著要來捕蝗麼?怎麼還沒來?”

“跟著捕蝗就不用照顧家裡的地,他就是爲(wèi)了躲懶,此刻估計又跑到縣邑里混糧食去了。”有個知根知底的人不屑的說道。

衆(zhòng)人聽了,皆議論紛紛,似乎都很不喜歡這個張家三郎,蘇則心裡想了想,也記起了這麼號人物。因爲(wèi)前些日子這個人抱怨旱災(zāi)、連帶著埋怨了幾句皇帝,所以讓蘇則記憶猶新。

三老臉色頓時沉了一下,把筷子往碗上一磕:“這小子受人財貨,誹謗天子,昨日已被亭長拿走了。”

“啊?這混賬,什麼話都敢亂說!”

“就是,這次若不是天子親自求雨,咱們地裡的穀子都要死了。他還敢誹謗天子,等他回來我非得教訓(xùn)他不可!”

聽著衆(zhòng)人不絕於耳的罵聲,蘇則目光一動,將手中的陶碗緩緩放下,目光所及之處,馬超正在對面舔食著一隻空碗,這麼點(diǎn)東西,向馬超這樣精壯的漢子是根本不足以果腹的。

關(guān)中的驟雨接連下了三四天,不僅極大緩解了旱情,還似乎也將百姓心頭躁動不安的火氣都給澆滅了,京畿三輔原來盛傳的流言幾乎是瞬間銷聲匿跡。

蘇則一直都覺得這些中傷皇帝失德的流言出現(xiàn)的太過蹊蹺,看來背後確實(shí)有人在推波助瀾,卻不知對方是誰呢?

“誒你們看那邊!”一個人突然從原地站了起來,往西邊一指:“好多的鹿!”

“好壯的鹿。”馬超眼睛一亮,頓時拋去了手中的空碗,站起來摸向腰間的寶劍:“我殺一頭來給你們嚐嚐肉。”

蘇則定睛看去,由於接連幾天的雨水,就在一夜之間,本來因旱災(zāi)而荒蕪的土地重新生長出嫩綠的草芽。西邊的小坡上也不例外,這時除了青青的鮮草以外,還有一大羣麋鹿在草坡上悠閒的漫步。

馬超興致勃勃的帶著幾個精壯漢子走了過去,打算從兩邊包圍,誰知才走了幾步便忽然停了下來。

只見在那羣麋鹿中間,一匹白色的幼鹿正睜著水濛濛的眼睛四處張望。

霸陵原是因爲(wèi)孝文皇帝的陵寢‘霸陵’之故,而有此稱,在此之前,它原有的名字叫白鹿原,相傳是周平王東遷洛陽,在此原上見白鹿遊弋而得名。孝武皇帝時在這附近新建白鹿觀,歸入上林苑的管轄範(fàn)圍,爲(wèi)皇室豢養(yǎng)麋鹿。

如今此地再現(xiàn)白鹿,又是這個時間點(diǎn),不免讓人驚奇。經(jīng)過查訪,發(fā)現(xiàn)這羣麋鹿來自陽平關(guān),正是年初爲(wèi)司隸校尉裴茂撞破山上敵軍營壘的野麋。當(dāng)時裴茂使人從中挑選精壯雄美者,敬獻(xiàn)給皇帝,打算以此化解旱災(zāi)而帶來的人心隱患。哪知關(guān)中百姓都只當(dāng)這個做飯後閒談,皇帝知道後,便不聞不問,任由這些麋鹿在白鹿觀的林子裡自由生活,也許是白鹿觀的值守人員疏於職守,倒讓這些麋鹿跑到附近的霸陵原上去了。

“平蜀一戰(zhàn),皆仰賴全軍上下一心,將士用命,我只道麋鹿誤闖敵營,並不信其有靈。”皇帝十分顧及將士們的感受,任誰也不希望自己付出性命博得的功勳被一羣畜牲搶了去,在祥瑞與軍心之間,皇帝選擇了後者:“此番偶現(xiàn)白鹿,應(yīng)是白鹿觀原有之遺種。詔司隸校尉正清視聽,民間不可胡亂宣揚(yáng),擾亂軍心。”

董承心中竊喜,連忙道:“唯唯!太常陳公有奏,言‘王者明,惠及下,乃見白鹿’,請移駕觀之,不知陛下意爲(wèi)?”

一頭白化病的鹿實(shí)在沒什麼好看的,皇帝心裡漫無邊際的想著,等到哪天閒下來把金魚錦鯉培育出來了,放池裡羣遊不還得嚇著你們?最重要的是,祈雨功成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神蹟,這個時候再廣開進(jìn)獻(xiàn)祥瑞之風(fēng),無異於錦上添花,只會得不償失。皇帝皺了皺眉,不悅的說道:“太常這是閒下來了?不是要組織祭祀、答謝山川社稷降下甘霖麼?一匹白鹿,何勞移駕?就放在白鹿觀養(yǎng)著吧。”

有皇帝的這個態(tài)度,等若是同時將太常陳紀(jì)與司隸校尉裴茂這兩個得力的競爭對手排除在外,這其中裴茂或許是不知情、被動的遭受算計,而陳紀(jì)卻是揣摩錯了上意,自動往圈套裡鑽了。除開這些人以後,左馮翊種拂仍在輔助車騎將軍皇甫嵩進(jìn)討馮翊叛羌,一時脫不開身,剩下的人物也都沒什麼威脅,似乎尚書令這個空缺,董承麾下的吳碩已經(jīng)是十拿九穩(wěn)了。

經(jīng)歷了‘白鹿’事件之後,朝野內(nèi)外都知道皇帝對祥瑞這些虛的東西不感興趣、只在乎恢復(fù)民生之類的實(shí)務(wù),於是一個個躍躍欲試的心也暫時偃旗息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皇帝喜歡腳踏實(shí)地幹事的人,於是在關(guān)中興起了一股實(shí)幹簡練之風(fēng),關(guān)中百姓們也很快從旱蝗的傷痛中走了出來。

雖說人們不好再搜尋祥瑞以邀聖寵,但有些真正的、利與百姓的吉兆,卻還是通過各種渠道上報給皇帝。

此時正是九月上旬,許是皇帝吞蝗、祈雨時發(fā)下的宏願上感於天,又或是這半月水熱適宜,關(guān)中各地的那些早已過了時令的桑樹忽然又生出了桑椹,百姓除了朝廷的賑濟(jì)以及各家捕捉的蝗蟲以外,在這災(zāi)年又多了一種充飢的輔食。

算起來朝廷賑災(zāi)已有數(shù)月,耗費(fèi)糧草無數(shù),饒是座山也被掏空了,爲(wèi)了保障糧食安全,皇帝勢必要從別的地方想法子。

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八十三章 設(shè)心積慮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zhàn)酝?/a>第十章 設(shè)師於雒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wèi)貴姓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十七章 京室爲(wèi)墟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wèi)山止簣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dāng)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yún)集仰望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fēng)生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nèi)深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十九章|奈何煢獨(dú)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jìn)退第五十四章丨以結(jié)同好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yuǎn)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七十九章 太學(xué)野駒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七十六章 務(wù)期實(shí)用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jīng)傳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
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八十三章 設(shè)心積慮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zhàn)酝?/a>第十章 設(shè)師於雒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wèi)貴姓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十七章 京室爲(wèi)墟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一百四十六章 扶持相立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wèi)山止簣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冒矢履鋒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六十六章丨女之耽兮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dāng)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五章 中臺受計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一百二十一章 雲(yún)集仰望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fēng)生第七十二章 鄰女詈人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nèi)深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十九章|奈何煢獨(dú)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十六章 周密溫樹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jìn)退第五十四章丨以結(jié)同好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nóng)桑歷歷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yuǎn)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三十五章 議將固基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zhàn)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二十六章丨仗義抗辯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七十九章 太學(xué)野駒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五百二十二章 參預(yù)聞聽第四十章丨曲突徙薪第七十六章 務(wù)期實(shí)用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jīng)傳第五百八十四章 彼竭我盈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二十九章 慮周藻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虹口区| 砀山县| 巴中市| 长宁县| 册亨县| 沈阳市| 招远市| 瓦房店市| 阿拉善左旗| 壤塘县| 杭锦旗| 安徽省| 河西区| 出国| 屯留县| 杨浦区| 武安市| 德江县| 卓尼县| 黎平县| 和平区| 虞城县| 葫芦岛市| 扎囊县| 彭山县| 重庆市| 高尔夫| 辉县市| 深州市| 瓦房店市| 饶平县| 南川市| 奇台县| 麻江县| 柘荣县| 荔浦县| 德江县| 天全县| 美姑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