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

“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彊於世者,謂之遊俠。”————————【史記集解】

鮑出一時沒反應過來,他起初入城服役,曾經身上最爲看重的劍交給了好友李義代管。當時李義只跟他說要取劍時便來宣平裡找他,沒想到會遇到這種結果。

在里正愈發懷疑的目光中,裡內小跑著過來一人,適時地給鮑出解了圍:“里君!”

來人身上穿著青色的麻衣,腰間繫著根粗繩,腳穿草繩編就的履鞋,這身簡單的打扮叫做緦麻。古代對喪禮極其講究,規定了五種不同的喪服,按照血緣的親疏遠近穿不同的喪服守孝,這也是後世‘五服之內親’的濫觴。

緦麻在五服中列位末等,一般都是疏遠的親屬服喪的規制。

李義微喘著氣,對里正客氣的說道:“里君,這是我的好友鮑出,家就住在新豐。他早先在我這寄放了一樣東西,特來找我取來著。”

里正看了一眼李義的打扮,恍然道:“原來你是鄭家的遠親,也難怪我不曾記得裡內還住著叫李義的人物。既然這樣,那就進去吧,不過我得報備,這是規矩。”

“都說宣平裡數年無盜,全是里君之功,如今一見,果然如此!”

里正心中喜不自勝,面上卻故作謙虛的擺擺手,極爲沉著的衝李義說道:“快進去吧!”

李義應了一聲,這才帶著鮑出走入宣平裡,一邊走一邊說道:“自從兩個月前北煥裡發生了刺駕的事情,整個長安城各個閭里無不是關防嚴禁,只要有陌生人的面孔,亭長和里正就得上前盤問,及時報備。你也別放在心上,里正也不過是按規矩辦事。”

“我知道,這是幾百年前就傳下的規矩,只是近年來禁制鬆弛,導致閭里滋生匪患,讓市民不安。”鮑出說道:“直到現在的長安令蒞任以來,收殺盜賊,匪類絕跡,長安百姓無不悅之。我在新豐都聽說過他的名聲,都叫他‘小王公’。”

“這話可別亂講。”李義立即提醒道:“聽說朝廷有人很忌憚這個稱謂,而且就連長安令自己也曾屢次提起,不許旁人這麼叫他。”

鮑出看著李義,大大方方的說道:“這犯何等忌諱了?當初王公謀誅董賊之後,上到公卿將相、下到市民百姓,無不歡慶。如今王公不在了,稱讚一下他那賢能的侄子都不行了?”

“誒!”李義無奈說道:“有些事情心裡清楚就好,何必放到嘴上去說,徒然給自己惹來禍端?”

鮑出知道他是爲自己著想,也不願繼續拂了對方的好意,只是心裡仍然爲王允感到不平。

像他這種底層的小民,並不清楚朝廷高層之間的權力鬥爭,只知道王允殺了暴虐成性的董卓,那就是值得稱道的好官。至於他在後來處政失措,引起董卓餘部反叛一事,在百姓看來,那完全是呂布不會打仗的責任,以及胡軫臨陣倒戈所致,跟王允的決策無半點干係。

民意如此,饒是皇帝當初準備了許久,在罷黜王允的當天,依然沒能妥善處理好百姓的反應,在李儒等人推動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兩人並肩走在路上,李義不願繼續這個敏感的話題上,便強笑著說:“今日可算是親眼見到天子大駕,心裡覺得如何?”

鮑出不禁回憶起先前所見,老實說道:“讓人敬畏,但也讓我神往不已。”

像是怕對方誤會,鮑出緊接著解釋道:“且不說那些羽林、虎賁,單就是那些緹騎,衣甲壯麗,氣勢不凡。跟他們比起來,我什麼都不是,真是愧甚。”

李義不以爲然,道:“執金吾緹騎持戟,車騎甚盛。光武皇帝微時,在雒陽求學,不也有‘仕宦當作執金吾’之語?這沒什麼羞赧的,只是文才,你可是動了出仕的心思了?”

鮑出抿著嘴,認真思索了片刻,搖頭道:“一介田民,豈敢衣著冠帶?”

“切莫菲薄。”李義勸道:“舞陽侯樊噲早年也是以屠狗爲業,最後不還是成了開國功臣?如今朝廷修習武備,勤於王事,正是我等建立功業之時!”

“家中老母尚在,此時不急。”鮑出隨口敷衍道,其實已經心動了幾分。

兩人拐了個彎,隔老遠便聽見一陣陣哭泣哀嚎的聲音,間或有在車轅上纏繞麻布的車駕從路口出現,身著不同規制喪服的族人在門口接來送往。

鮑出皺了皺眉頭,說道:“想不到曾經秩比二千石的鄭公,門第清貴的馮翊鄭氏,如今都落得這般景況。”

李義是左馮翊東縣人,家境貧寒,常爲人家辦理喪事,以此爲生。他品性敦厚,在馮翊郡有不小的名氣,當地桓、田、吉、郭等豪族都很賞識他,樂意與其結交。

這其中故侍中鄭文信對李義尤爲恩重,只是由於他放縱家人侵佔上林之地,在上個月被董承殺雞儆猴,拿下大獄,未等審訊便因身子虛弱而一命嗚呼。

董承怕事情鬧大不好收場,特意減免了對鄭氏的刑罰,大事化了。所以李義趕來長安,主要是爲了處理故人的喪事,與鄭家人一併護送棺柩返鄉。

想起鄭文信對李義的厚待,李義慨然道:“鄭公雖犯國法,但平日裡畢竟待我不薄,如今深死囹圄,誠然可嘆。這兩天把一應事宜打點好了之後,我便與鄭家人送棺柩回去。”

鄭文信再怎麼對李義有恩,終究是犯了國法、證據確鑿,所以鮑出雖有心安慰,也不能說什麼偏幫的話來。他伸手拍了拍李義的肩膀,說道:“孝懿,你我最是契交,鄭公於你有恩,便是如同於我有恩。我自當與你一同回馮翊,好送鄭公一程。”

李義剛要出口拒絕,卻被鮑出不容置疑的說道:“我素來重諾守信,你可別讓我不義之人。況且,你不是說近來嚴公仲勤於劍術嗎?此行我正好能找他討教討教。”

嚴幹是李義好友,性情淳厚,兩人都是馮翊單家,相交莫逆。鮑出作爲遊俠,常行走三輔,結識許多像李義、嚴幹這樣的義士。

這次尋嚴公仲討教劍術是假,隨程照看幫襯是真。李義心裡感動,幾番推脫之後,終是拗他不過,只好應承了下來,約定三日之後在宣平城門相會。

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
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四十九章 其敢憚勤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四百三十三章 葦中雙禽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狼狽失據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四十一章 微過細故第六十六章 解衣趨鑊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四百一十三章 悉分兵柄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一百零五章 火傘高張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暑傷三伏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河北区| 高平市| 庄浪县| 增城市| 宁津县| 阿巴嘎旗| 应城市| 临江市| 拜城县| 息烽县| 太仆寺旗| 佛坪县| 涟水县| 海原县| 平舆县| 邯郸市| 三明市| 砀山县| 巴里| 通州区| 莲花县| 珠海市| 仁怀市| 宜宾市| 荔浦县| 郴州市| 蓝山县| 固镇县| 含山县| 通化县| 抚宁县| 洱源县| 南漳县| 嵊州市| 江孜县| 酒泉市| 永修县| 页游| 芜湖市|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