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

“夫地勢者,兵之助也。不知戰地而求勝者,未之有也。”————————【將苑·輕戰】

徐榮想起自己坎坷一生,先是在遼東與烏桓部族生死相搏,一路摸爬滾打,不僅要面臨著異族的威脅,還要應付上官的盤剝。他受盡委屈,好不容易在四十多歲的時候熬出了頭,被當做邊關驍將,選入孝靈皇帝新建的西園軍中。

可好景不長,後來董卓入京,掌握雒陽禁軍,對不服者一概裁汰,服者一路升遷。徐榮好不容易熬到現在,難道就要因爲董卓橫行霸道,就甘願被他貶斥回鄉、再度一無所有嗎?

幸而董卓還舉著漢室大旗,在董卓手下任事也可以當做是間接的爲漢室效命,這是一直以來徐榮不斷在心裡的自我安慰。

直到董卓死後,皇帝親政,徐榮再一次擔驚受怕,以爲自己就將當做餘黨清算。結果皇帝不嫌他過去劣跡,對他付以極大的信任,這纔有了徐榮的今天。

徐晃與他年輕時一樣,都是有勇有謀,都是遭遇了類似的經歷。

當年徐榮隻身投軍,軍中無人照應才備受欺凌;如今徐晃有他賞識,難道還要讓對方重蹈覆轍嗎?

這樣想著,徐榮心裡突然對當時婉拒了爲徐晃伸張的舉動而感到愧疚,一個從來不敢有過的、大膽的念頭突然冒了出來,讓他放棄了往日明哲保身、低調謙讓的作風,開口說道:“陛下……”

“怎麼?”皇帝似乎知道徐榮要說什麼,不動聲色的打斷道:“難道你麾下也有良才,想要舉薦嗎?”

徐榮一愣,瞬間回過神來,背後立時嚇出一陣冷汗。

他剛纔真是瘋了!差一點就要禍從口出,他算什麼?跟名臣之後,得蒙皇帝、士人青睞的蓋順相比,他不過是一個有污點的將軍,受皇帝大發慈悲才得以掌軍,就連自己的位置都不甚穩固。哪來的資格在大庭廣衆之下爲一個小軍候伸張正義?

幸好剛纔皇帝打岔,才讓他冷靜了下來,不至於犯下大錯,否則不單是徐晃,就連他都可能自身難保。

見徐榮猶疑忐忑的模樣,皇帝循循善誘,溫言問道:“若是你麾下也有良才,大可舉薦過來,趁著我還有些興致,將他與王昌一同在我跟前言說軍略。至於是不是將才——”

皇帝環顧在場衆人一眼,緩緩說道:“爾等無不是善戰之將,自當由你們來評定。”

衆人連說不敢,畢竟這要上來的可是蓋順看重的親信,蓋順是什麼人,他的面子能不給?等會只要王昌稍微表現出一半他在嶢關之戰裡的謀略,衆人即便不會屈節奉承,也不會故意挑刺。

徐榮正打算拒絕,忽然轉念一想,沒準這會是一個成全、彌補徐晃的契機。

“臣麾下確有一人,曉暢軍事,臨陣敢戰。如若陛下有意,臣願爲薦舉,供陛下——”徐榮說完,又看了看其餘諸將:“以及諸位檢校。”

蓋順從徐榮一反常態的言語中察覺出絲毫異樣,他倒不是擔心對方薦舉的人會搶了王昌的風頭——在他看來,王昌能立下藍田那樣的大功,就足以證明他的軍事能力。

他擔心的是,皇帝與徐榮這不尋常的舉動,可能會給帶來他意想不到的麻煩。

很快,層層軍令傳遞下去,王昌與徐晃接到傳召後,一齊在臺下匯合。

徐晃待人接物本來就不茍言笑,此時見了王昌,臉色冰冷,連半分笑意都沒有。

王昌沒想到會在臺下見到徐晃,他強定心神,仍然相信蓋順在皇帝面前的分量、以及徐榮膽小怕事,不敢出頭的個性。

在心思平靜後,王昌猶如老友相見一般笑道:“公明!這麼些天未見,不知近來如何?”

王昌有意試探一下對方的態度,並以此佐證自己的猜想。

誰知徐晃沒搭理他,竟是連看都沒有看他一眼。

勝利者對失敗者總是帶有極大的寬容與優越感,王昌碰了個釘子,倒也不惱,心裡卻越發鎮定了。

皇帝見了二人,首先便爲兩人的外貌所吸引。王昌倒不必再提,人長的十分精瘦,雙眼炯炯有神。

而徐晃強摯壯猛,規正的國字臉,威嚴而有肅容。

皇帝點頭道:“聽聞你們各自都是虎賁、羽林軍中的佼佼者,頗多智略。今日正好檢校諸將,順便看看你們到底是不是將才。”

王昌心裡驀地一跳,下意識的就要拒絕:“臣微薄之資,僥得戰功,實在擔不起將才二字。”

在旁人看來這是謙虛識趣,在皇帝眼中卻殊爲可笑:“無需如此,不過是考校一番罷了。”

“能得陛下檢校,臣與有榮焉,即便答得不如人意,那也是臣自己智略淺薄。”徐晃突然開口的一句話,瞬間將王昌擺到一個尷尬的境地去了。

王昌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直到蓋順疑惑的盯了他一眼,王昌這才硬著頭皮應諾下來。

皇帝好整以暇的問道:“敵衆我寡,若是路上相遇,爲之奈何?”

這與先前張遼答得題目極爲類似,衆人心裡不解,這麼一來豈不是將這倆人與張遼相提並論了麼?

王昌皺著眉頭,絞盡腦汁的思索對策,一回神見衆人無不看著他,顯然是在等著他回話。

其中尤其是法正的眼神最爲期待。

“若是如此,當尋可乘之機,進擊來犯。如果太過懸殊,那當以保存實力爲好。”王昌說了個自認爲最穩妥的法子。

王昌話一說完,還沒來得及高興,便見衆人都是一臉古怪,法正更是驚詫莫名,毫不客氣地瞪著王昌,兩片薄薄的嘴脣囁嚅著,似乎有話要說。

這個法子並不算錯,只是剛過及格線,跟王昌在藍田設置疑兵、夜襲關城、勸降賊首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有失水準。

皇帝忍不住笑了,他也沒去說王昌講的好不好,也沒給其他人這個機會。這就算是照顧蓋順面子了,畢竟再過一會,誰都能瞧出這裡面有問題。

“徐晃,你來說。”

徐晃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他向來謹慎,遇到這種問題,跟張遼一樣,都是不急著作答,要把認爲重要的東西搞清楚:“敢問陛下,敵我相逢之時,所在地形如何?”

皇帝想了想,沒答話,拿眼神向法正示意。法正一開始還在其他人面前誇讚王昌用兵了得,如今看王昌這番對答,法正都爲其覺得臉紅。

更別說還有與他素來不對付的秘書郎楊修在一旁揶揄的看著他了。

法正心裡羞惱,實在不想跟這些人搭話,奈何上有聖意,只好乾巴巴的問道:“若遇丘陵、大澤,你該如何?”

徐晃一絲不茍的答道:“敵衆我寡,當疾行而去,不可逗留。”

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
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六十八章 響我明德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四十二章 才易其然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一百章 碗轉麴塵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別有旁願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輔馬相依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三十四章 百年樹人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二百八十五章 時尤未晚第三十七章 皆贊所見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阜宁县| 水富县| 祁连县| 从江县| 梁山县| 梅河口市| 永登县| 蕲春县| 沈阳市| 巴青县| 封丘县| 盐山县| 横峰县| 肃宁县| 江西省| 宜川县| 通州市| 方正县| 黄浦区| 玉环县| 宁都县| 沂水县| 武穴市| 聊城市| 桂平市| 长垣县| 孟津县| 邛崃市| 嘉黎县| 安化县| 盐源县| 阳春市| 兴和县| 邢台县| 喀喇| 子洲县| 西和县| 汶川县| 新宁县|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