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

“危言刺譏,構怨強臣,罪辜不旋踵,亦不密以失身,悲夫!”————————【漢書·京房傳】

皇帝看著士孫瑞的眼睛,良久沒有說話,半晌,他纔打定了主意,點頭道:“可?!?

士孫瑞大鬆了一口氣,只要乾乾淨淨的離去,即便不能幹乾淨淨的回來,也能保全一個好聲名。

他鄭重的俯首承旨,楊瓚在心裡琢磨了會,也與楊琦等人跟著拜倒。

皇帝似乎沒有閒心再繼續說下去,露出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衆人察言觀色,都很自覺的告退離去,唯獨新授任的衛將軍王斌留了下來。

王斌依皇帝的示意,往前挪了幾個席位,坐在皇帝身邊說道:“君上似乎有些不甘心。”

在自家舅父面前,皇帝不假顏色,直接表露出心底的情緒,將茶碗重重的放在桌案上:“一步步綢繆到現在,卻是這麼個收場,虎頭蛇尾,誰會甘心?”

地動之後朝野人心惶惶,無不關切皇帝的情況,所以越早開朝會越能讓衆人放心,不至於滋生閒言碎語。否則就憑剛纔苗祀那一番如臨大敵的動靜,明日若還不開朝會,外朝臣還不知要怎麼胡思亂想。

“可君上即便拖得幾天,又能如何?左馮翊積弊已久,庸官胥吏,坐法貪鄙之事難以勝數,豈是傅巽一朝一夕就能革清的?”王斌這幾天一直在旁觀朝局,他也理解皇帝在這個關鍵時刻不能克竟全功的惋惜,見皇帝負氣的模樣,王斌拿出慈父的口吻勸慰說道:“士孫公已知天命,馬上就是花甲之年,又能與君上捱多久呢?”

皇帝怫然不悅:“若是如此,我何必佈局那麼多,直接等天降災異就是了?!?

王斌向皇帝微弓著背,溫順的說道:“唯,老臣明白陛下想借此事樹立威權,必要時,便是殺人亦不足惜。當初王公在時,關西士人就已經勢力龐大,王公走後,更是無人可制。幸有黃公、楊氏、董承等人從旁掣肘,不至於一家獨大。如今君上意圖振作,自然要收拾那些不聽話的,讓他們輕易脫身,的確不是君上本意?!?

“只是,老臣尚有一事不明。”說完,王斌又疑惑道:“左馮翊的事鬧得再大,於馬公、士孫公等人來說,也不過是薦舉失察、包庇袒護的罪責,彼等大可爲己上疏自辯,君上想借此牽連整治,難免會有人心中不服?!?

“薦舉失察倒還好說,包庇袒護鄉黨、爲大臣者還抱有畛域之見,這難道還是小過麼?”皇帝端端正正坐著,淡淡說道:“從查左馮翊開始,彼等便一個勁的勸我大事化小,若不是有意庇護魯旭,擔心折損勢力,何必幾次三番的阻攔我?何況三輔是最先推行河工、驛道等政的地方,士孫瑞爲尚書令時幾乎一手操辦。現在因爲地動災異,他爲我代受天咎,辭位以後,我再拿左馮翊的事懲他,豈不是顯得我不近人情?”

如果災異與左馮翊的吏治整頓結果同一天發生,或者是左馮翊這邊先出了結果,過後幾天發生地動,皇帝都可以將災異與左馮翊的吏治問題聯繫到一起,給士孫瑞扣上一個瀆職包庇引起天咎的帽子,這樣既能讓他再無翻身的機會,又能避免有人將災異的原因歸咎到皇帝頭上。

可惜這地動好來不來,偏就在左馮翊尚未有一個處置結果的時候發生,這下可是亂了皇帝的佈局。因爲此時士孫瑞瀆職包庇的理由都還沒有成立,等他代罪辭任之後,人走都走了,皇帝若還拿左馮翊的事來懲罰他這個已經被罷免的大臣,在別人眼裡就顯得皇帝刻薄無情,絲毫不愛惜大臣,不僅會使旁人寒心,也會有損皇帝的形象。

連帶著別人也會擔心自己離任后皇帝會不會找他算舊賬,從而加深顧慮,影響到今後可能會與皇帝的合作互信。

古代畢竟是個講情面的社會,像後世的那種‘離任追責’制度放在古代尚且難以讓人接受,皇帝目前只得打算一步步做起,先整頓吏治,殺出威權讓衆人悚懼之後,再從基層官吏中推行‘離任追責’、甚至是‘終身追責’。

“或許此番災異,真的是應徵於司空身上?!蓖醣鬀]有想到這點,顧自建議道:“不若在明早引發廷議,言說司空治事疏放,所以才引發天咎地動,無關乎君上失德?!?

皇帝搖了搖頭:“左馮翊的事尚未有一個結果,無論魯旭還是諸縣令、長,此刻都是朝廷的幹臣。司空平日辦事惟謹,你有什麼理由將其與地動牽扯到一起?若是說不清楚,這地動依然是應照在我身上,他依然是例行公事,代君受過。”

“這些也不是舅父煩惱的事,且不提他了。”皇帝擺了擺手,隨意說道:“這次留下舅父,是爲了禁軍的事。南北禁軍的將校如徐晃、高順等人無不是多謀善戰之輩,有關日常操訓、軍務後勤、調動部署等事也皆有章程可循,衆將遇事皆照章辦理,當無大礙,也不須勞煩舅父分心。”

南北軍的各種制度已經逐漸完善、權責也很明晰,皇帝讓王斌做衛將軍並不是要加一個統率南北軍的領導者,那樣沒有必要,也不符合軍權分散的原則,而是要讓他發揮別的用處。

王斌打起精神,知道皇帝這是要給他這個衛將軍劃清職權了,他應聲回道:“唯,老臣也是如此以爲,兵權不可操於一人之手,何進、董卓等據兵權而擅專者前車之鑑猶在,不可不慎。南北軍互不統屬,其上不設將職統御,各將直屬君上,這正是爲朝廷安危計?!?

皇帝點了點頭,他知道王斌既無野心也無足夠的才能,所以纔會那麼放心的讓他管軍:“如今京畿除了南北軍三萬八千人以外,尚還有平狄將軍馬騰、揚威將軍樊稠、中郎將王方、李蒙等將手下兵馬三萬餘人。如今樊稠所部與太尉舊部楊昂並兩萬人已派往關東,馬騰身爲將軍,暫不好動,我先將王方等人連帶部曲交付與你,舅父要好好統帶。”

董承身邊的這些涼州將校一直都是皇帝的心病,雖然皇帝不擔心他們會搞什麼事,但皇帝並不希望有一支不完全聽從掌控的軍隊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所以趁著樊稠帶著大部分人馬到關東消磨實力,讓王斌把留下的王方等人再度裁撤一事便提上了議程。

京畿的軍隊只能聽從皇帝一人的指揮,至於董承,安心當個不掌兵的大臣就是了。

“臣謹諾。”王斌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至於董承會不會爲了王方這麼幾千人而置氣,那就是董承的事了。

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
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六十一章丨茅城津渡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結異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難逃第二百八十一章 狐驚兔懼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章丨近臣收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得其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十一章 毋爲啓釁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二十六章 襄王有夢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二十一章 茵席之臣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十九章 因敵制勝第八十九章丨登城臨戰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十二章丨畢力平險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九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七十七章 一網打盡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六十八章 窺覷南人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十五章 五典克從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十四章 強詞奪理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自治县| 高雄市| 宣恩县| 色达县| 论坛| 寻甸| 西昌市| 平顶山市| 龙川县| 安吉县| 东方市| 秭归县| 济源市| 盖州市| 蕲春县| 伊金霍洛旗| 泰宁县| 克拉玛依市| 同德县| 金山区| 宜春市| 尖扎县| 平塘县| 巫山县| 海原县| 达州市| 皋兰县| 兴安县| 牡丹江市| 辽中县| 玛多县| 呼玛县| 甘德县| 罗城| 抚松县| 凤阳县| 仁寿县| 武川县| 新乡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