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

“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明太祖實錄·卷二三九】

“說起這個,臣倒是有言進陳。”隨行而來的黃門侍郎來敏忍不住插言道,隨皇帝微服而來的除了侍中荀攸以外,還有黃門侍郎來敏、毌丘興、法正等人。只是荀攸是何等身份,他與皇帝兩兩對話,著實沒有讓他人置喙的餘地,但來敏偏就說了。

他看皇帝沒有異樣,荀攸也只是挑了挑眉,便像是受到鼓勵,愈加起興了:“尚書檯自改制以來,新增、更設數部,其中有吏部、刑部、度支等部職權完備,各有領屬,然則也有如工部、禮部、兵部等未有明定製度。中臺諸部事繁,諸部事簡,似有與陛下所定中臺‘各司其職,各得其所’之意相違。”

衆人知道皇帝與荀攸兩人相談,旁人一般不得插嘴,哪知來敏太不持重。這一番話躍躍欲試的說出來,無論有沒有道理,衆人的臉色一時都變得十分古怪。尚書檯有些部門制度明晰,其職權甚至壓制、統屬九卿;而有些部門只掛了個名頭,職權範圍模糊,形同虛設。實權部門與清水衙門同處一個尚書檯,這樣違和的現狀,難道就只有來敏發現了麼?

都說來敏輕狂,不明世故,看來果然如此。

荀攸看了皇帝一眼,見皇帝默不作聲,便好整以暇的說道:“陛下雖愛聽臣子進諫,但不喜臣下只說事、不說如何治事。既然來君有所言,想必是有所高見了?”

他這話是隱隱有點醒來敏身後的法正、毌丘興等人的意思,光提問題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在皇帝面前可是大忌。法正等人雖然都知道荀攸爲人大度,但也沒想到這等侍君的奧秘都能輕易言之,他們盡皆動容於荀攸慷慨指教之情,默默頷首領情,如今就看來敏究竟是不是有的放矢了。

“愚臣淺見。”來敏小心的觀察著皇帝的臉色,輕聲說道:“工部,原爲周之冬官、昔之民曹,是乃掌營造、功作及工匠之部。陛下既已命治水修堰之都水監從屬工部,此次不妨也將考工、尚方、將作等處劃於工部名下,方便統屬,也好過各行其事。至於禮部、兵部,臣慚愧,尚且不知陛下設部深意,不敢妄加揣測。”

荀攸眉頭一抖,臉上難得作色:“將作大匠秩二千石,都水使者秩千石,尚方更是與尚書同爲少府屬下。尚書再是權重,也不過六百石,哪有如此歸屬的?來敬達,你簡直是妄談!”

來敏被荀攸這厲聲一喝,連忙從馬背上翻身下來,忙不迭的叩首請罪:“臣一時失言,淺見妄語,還望陛下恕罪!”言罷,又戰戰兢兢的看向皇帝。

“失言?你說的很在理,何來淺見妄語一說?”皇帝輕聲一笑,終於將視線從河岸堤柳上挪了回來,他看著中等身材,一副文質彬彬樣子的來敏。心裡想著,這人既然當初敢潛行益州做那火中取栗之事,就足以證明其人膽識與智謀不可小覷,若僅因對方表面上所展現的輕狂性格,就以此斷定其人不過爾爾,那就有所偏頗了。

荀攸似乎不依不撓,拱手道:“黃門侍郎來敏言語無狀,臣請治罪!”

“好了。”皇帝沉聲說道,衝來敏揚了揚下巴,示意他回到馬上。自己則是掉轉馬頭,往南起行,衆人有意無意的落在後頭,身邊緊跟著荀攸,他有些埋怨的說道:“荀君,你我相處那麼久,有什麼話不能直說,非得挑動旁人開口?”

荀攸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皇帝看穿,也未曾引起對方的反感,於是笑著迴應道:“臣早有此意,只是一時難覓良機,不知該如何進言。適逢來敬達受人指教,急欲出頭。臣心裡想著,不如順勢爲之,好請命於陛下。”

“你啊。”皇帝放慢了步子,任由坐騎沿著河堤小趨,荀攸雖是順勢而爲,但他難道沒想過來敏這麼說會有什麼不利後果?若是皇帝心中早有定計,卻將來敏之言視爲不識相的逼迫,那皇帝對來敏以及其背後黃琬的觀感又將如何?但這種使絆子的手段十分常見,只要不鬧的太過分,皇帝向來也聽之任之。

不過想歸想,皇帝也明白以荀攸爲首的一行大臣,對尚書檯改制後仍遺存的‘清閒’部門的疑惑,雖然表面上不提,但已通過許多途徑旁敲側擊了。就如同這次,荀攸與來敏看似態度迥異,其實何嘗不是在唱雙簧?都想讓皇帝儘快把其餘的尚書職權明確下來,更進一步加大尚書檯的權勢,乃至於就如來敏與荀攸所暗示的那樣,尚書管轄職權範圍內的各監,品秩與九卿等同。

如今承明殿有司徒黃琬、司空趙溫、太尉董承,以及侍中楊琦、荀攸、尚書令吳碩等六人。各方勢力皆以皇帝是從,政治格局穩定,日常運作也有條不紊,可以想見,這樣一個宰輔集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皇帝都不會進行人員調整。在現有權力存量分配完畢的情況下,要想壓得他人一頭,除了愈加勤勉任事,獲得皇帝寵信以外,就得自己想辦法獲取權力增量。

現在的尚書檯清閒部門中,就有尚書文禎、尚書郎馮碩兩個荊州人,以及不少潁川、汝南人,更別說,在尚書令吳碩以下,仍有個尚書僕射的位置久懸未決。這些人一旦獲得了比同吏部、度支部相應的職權,或是有人成爲了尚書僕射,雖不能入承明殿,但也是一份舉足輕重的力量。

“工部一職,我本意以營造、建設爲主,考工、尚方等監,雖爲百工,但實以鑄軍器刀兵之物爲主,不宜納入工部。”皇帝一邊斟酌,一邊信口而談。他不願把軍工與普通的建設部門混爲一起,對於工部的定位,皇帝是想讓它接過屬於‘司空’的權責,成爲專門的交通、水利、大型工程的建設部門,同時也好爲以後加強監察而提前明確職權:“都水、將作等監則不然,彼等權責分散,互不統屬,不便於朝廷集中調度,興辦大工。”

荀攸聽罷,似乎仍有顧慮,捋須說道:“只是尚書檯自中興以來,權重無比,雖總掌朝政,但也從未有過直轄外朝的先例。早先陛下以刑部總廷尉、御史中丞,監督法紀,也不過是事權,並非上下之屬。尚書名在少府屬下,與都水、尚書同列,總得先定下名分,再定權屬纔好。”

“尚書檯作爲內朝,早已不歸少府屬下,如今將這個統屬的關係也去掉,增加秩俸,使之名副其實,權位相符,也不是不行。”尚書令作爲少府名義上的屬官,皇帝的高級秘書,即便權重,在品秩上也只有千石。這種配置,符合任何一個帝王以小制大的心思,但皇帝卻輕易將其拔高、獨立,顯然是打算摒棄以往只將尚書檯視作制約外朝的幕僚的思路了。

“這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乃至於左右丞、侍郎、令史,該增秩多少,荀君回去後先與黃公、趙公等人商議,之後再報呈。”

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
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一百二十九章 同爲覆沒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二十二章 睹冰知寒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三百三十章 人眠庭晝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九章丨青牛先生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善之善者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二十章丨詔旨相違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三十四章 旅酬算爵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五十九章 未晡八刻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爲山止簣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井管拘墟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丽水市| 壤塘县| 大足县| 马龙县| 淅川县| 治多县| 东海县| 怀来县| 那曲县| 滨海县| 德州市| 赫章县| 闸北区| 增城市| 太保市| 丹东市| 东方市| 家居| 临颍县| 大厂| 化隆| 特克斯县| 新野县| 祁门县| 阜南县| 慈溪市| 博野县| 孟连| 怀柔区| 神池县| 宁河县| 柯坪县| 张掖市| 凤山县| 团风县| 永和县| 磐安县| 临漳县| 双峰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