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

“相公徵關右,赫怒振天威。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從軍行】

就在楊任的大營被攻破的那一瞬間,便有人從山上跑下來傳訊:“報!我軍大破敵營,據得賊人屯堡,楊任等賊軍已潰退散走!”

“善。”徹夜未眠的裴茂轉頭看了荀攸一眼,與其會心一笑,他面上的表情雖是神色自若,但他心裡直到這個時候才終是暗鬆了口氣。

“山上要屯皆已攻沒,陽平關城中的張衛如斷一臂,他若不想就此勢孤,必得出城相援。”裴茂身披黑色大氅,對荀攸說道。

“張衛無謀之人,性情膽怯,而此時霧氣濃重,難辨方位、敵我,我料其未必敢出城相援。”荀攸想起這些天的觀察,按常理說,像眼前這種山下關城、山上要屯之間的關係,本該是互爲犄角,互相支援的。可這些天彼等根本沒有任何配合的舉動,完全是各打各的,荀攸由此推定,要麼是守將無能、要麼就是其內部不和。

無論出於那一種原因,都是今晚荀攸採取‘各個擊破’策略的前提與基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裴茂輕聲說道,陽平關比山上諸屯更爲險固,如非必要,他不願意讓精銳的虎賁在這個關頭造成損傷:“不妨按原定的計策,先於城外設好伏兵,若是城中守軍不出,再攻之也不爲遲。”

在這種無傷大雅的小細節上,荀攸向來是樂意遷就對方的:“還是裴公用兵謹慎。”

陽平關城之中,與山上屯堡一樣,其將兵皆已睡下,張衛正做著一場好夢,在夢裡,張衛看見他親自打敗了朝廷派來的八萬雄師,讓他們鎩羽而歸,而楊白那個小子則低三下氣的匍匐在自己面前……緊接著場景一變,他看見兄長張魯在南鄭給他主持封賞,他伸出雙手接過了張魯遞來的木盒。

打開木盒,裡頭盛裝的不是什麼金銀財寶,而是一顆神色灰敗頭顱——他張衛自己的頭顱。

“啊!”張衛登時被嚇得驚醒了過來,他尚未擦去額頭上冒出的冷汗,但聽門外親兵敲了半天門,猛然闖了進來,大神對他喚道:“將軍,山上突然喊殺聲不斷,似乎官軍在趁夜攻打屯寨!”

“那又如何。”張衛看了看外間敞亮的月色,說道:“白天打不下來,他晚上就打得下來麼?外間這麼亮,彼等還未摸到一射之地就被事先察覺了吧?”

“將軍,今晚可不只是有月光啊!”那親兵見一時說不清楚,索性大著膽子伸手將張衛拉了出去。

張衛起初尚心存不滿,待看到這一望無際的大霧後,立時大驚失色,一把抓著那親兵急忙問道:“山上情形如何?”

如此大的山霧,官軍完全可以藉此藏匿身形,一路摸到營寨門口。若是楊任、楊白等人沒有防備,山上可就真的陷入危機了。

“霧氣太大,小的看不清楚……”親兵連忙搖了搖頭,回答道。

“快,快!取我的衣甲來,隨我上城樓觀望!”張衛慌忙放開親兵,焦急的吩咐道。

未過多時,張衛登上城樓,只見山間白霧迷濛、如雲氣出岫,縱然月色將天地照得猶如白晝,也無法照進這方雲遮霧罩的山林深處。張衛徒勞無用的看了幾下,心裡焦急萬分,想到:‘若是山上諸屯被攻破,陽平除了腳下的這方城牆,便再無倚仗,將直接露在官軍眼前,屆時我該如何?’

張衛不需看清山上景況,只需靠耳朵聽,就知道山上發生了何等慘烈的戰事,他驚懼不已,在城門樓上來回走動著,開始考慮光憑自己,以及自己手下這些人能否守住陽平。

“將……將軍,山上屯堡遇襲,我等是否要發兵去救?”親兵小心翼翼的問道。

這個建議其實早就提過很多次了,張衛卻一直都不曾放在心上,在他看來,山上諸屯易守難攻,絕不是對方那種程度的戰鬥就能拿下來的。何況還有個與他不對付的楊白在,張衛巴不得對方多吃些苦頭,以後見面時少自以爲是呢。

當然這些都是曾經的想法,此時的張衛很是煩惱的握緊佩劍,臉色陰晴不定,自言自語道:“救?若是官軍勢大,我便是出城去救,也是無奈其何。可若是不救,在此聚兵固守,那麼陽平、乃至漢中尚有一線生機……”

張衛環顧左右,見衆人臉色俱是發苦,頓時知道彼等與自己抱有同樣的心思。當下便再不猶豫,一下拔出佩劍,往城門樓上的欄桿狠狠一砍:“聽我號令,爾等即刻約束部衆,看守各處城牆,不可懈怠,嚴防官軍進犯!”

這種情況下,山上明顯是一塊死地,誰也不想糊里糊塗的往山上找死。聽了張衛的吩咐後,衆人明顯鬆了一口氣,聲音響亮的說道:“末將遵命!”

陽平城外,虎賁中郎將蓋順帶著數千虎賁奉命埋伏在城外,將身形隱藏在濃霧之中,只見城牆上的人來回奔走,便知彼等已經注意到了山上局勢,只是耐著性子瞪了半晌,卻不見城門處有什麼動靜。蓋順心裡有了計較,鄙夷過後,這纔對身邊都尉樑興做了個手勢。

於是虎賁軍漸漸得到號令,從隱蔽處走出,擺開陣勢,平地裡突然齊聲吶喊著,往城頭攻去。

城上守軍正是嚴陣以待的時候,忽然聽到城下那數千人的喊殺聲,一時嚇了一跳。張衛在城門樓上找了個暗角,往下望去,只見對方兵甲齊整、旗幟光鮮,不是那尤爲精銳的虎賁又是誰?

看樣子彼等一直在城下埋伏著自己啊。

張衛心裡微微有些得意,慶幸自己沒有貿然出兵,不然連這陽平關都要被人趁勢奪下了。他忍不住拍了拍欄桿,心裡想到:陽平關可不比山上木頭搭的營寨,這可是漢中西陲第一的重鎮,背後就是南鄭、漢水,仰賴漢中天府,可保糧草不盡、兵源不缺……

而這時,關城以東忽然同樣傳來了一陣混亂的喧譁,張衛心裡一緊,立即從城門樓的西頭走到東頭,一把推開緊閉的窗戶,視線沿著中軸線似得大街一直望向東邊的城門。

由於陽平關城的東邊就是漢中腹地,所以張衛從未留心過此處的防務,佈置守衛的兵將也少得可憐。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東城的城牆上架起了數架長梯,源源不斷的官軍正沿著梯子攀援、跳落在城牆之上,與猝不及防的守軍們展開一場混戰。

這股登城的官軍士氣高昂,一邊忙著搶佔城門,一邊不住的大喊道:“漢中已平,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這是怎麼回事!”張衛衝著清冷的空氣怒吼道:“怎會有兵馬從東邊來?南鄭呢?大兄呢?”

他憑空吼了兩聲,除了嗓子嘶啞以外,無濟於事。

像是有所呼應一般,這一邊的虎賁軍也開始有條不紊的準備攻城了,張衛麾下諸將一時沒有得到具體的軍令,只好主動履行著各自的職責,在城頭上與對方廝殺起來。至於張衛,他本來就不是個有主見的人,此時被突然一下子弄昏了頭腦,更是沒了主意。

親兵走前一步,小聲說道:“將軍,漢中沒了,陽平現在也守不住了,要不咱們跑吧。從南邊走山道,跑到巴中、廣漢去,尚且能有生機。”

“我是一軍主將,豈能逃遁山野?”張衛轉頭怒斥道。

那親兵趕緊退了一步,以爲是對方要下決心與城偕亡了,沒想到對方話鋒一轉,說道:“彼等能從東面過來,定然是漢中不保,我阿兄如今生死不知,五斗米教僅留我一人嫡傳……我不能就這麼亡在這……逃亡山野更是不信,這樣一輩子都是被緝捕的賊,倒不如……降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八章丨所薦得人
第一百九十七章 欲造逆亂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詮福釋禍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三百五十二章 累及無辜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百六十六章 接馬而談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二百六十章 枹鼓相應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百八十一章 居心遠志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八十一章 振師整衆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零九章 先明法令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百三十七章 向火微炙第二百六十五章 同爲貴姓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進異途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五百零八章 偃息猶疑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五十二章丨突遭恩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七章丨中黃太乙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八章丨所薦得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香河县| 定南县| 临朐县| 丰都县| 福泉市| 专栏| 改则县| 溧阳市| 新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乡县| 凌云县| 屯门区| 宁都县| 四平市| 色达县| 东港市| 盐源县| 鄂州市| 安福县| 彩票| 文水县| 都安| 商洛市| 成武县| 珲春市| 正蓝旗| 中阳县| 登封市| 香港| 乐陵市| 宁晋县| 济南市| 南木林县| 色达县| 柳州市| 山阳县| 班玛县| 龙井市| 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