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

“感悟思愆,怛若創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幽憤詩】

這世道早就變了,三河騎士、六郡良家子早已不是朝廷徵兵的唯一優秀兵源,大量來自幷州、幽州、冀州、甚至揚州丹陽的寒家子弟被將校招募入軍。是他們組成了大漢朝在平黃巾之後,征伐羌族、戡定禍亂的主力。

大量新興的將官用赫赫軍功衝擊著老一輩禁軍固守的往日榮耀,尤其是在西園軍組建後,更是標誌著這些非良家子出身的人搖身一變成爲了天子禁軍,不僅與羽林、虎賁這些老牌禁軍同列,甚至還在他們之上。

身居上層的將軍們在乎的是自己的軍權被新建的西園軍主帥蹇碩分走,又有誰會在乎底層的老牌禁軍士兵,因爲待遇和地位的下降,從而產生的對未來的憂慮和恐慌?

如果不是因爲這種種緣故,袁紹憑什麼能號召本應效忠皇帝的禁軍敢犯國法,殺入皇宮?何進真有那麼大的威望在死後讓這些禁軍爲他報仇?

作爲虎賁父死子繼、羽林必出良家這一傳統的維護者,王昌自然而然的就看不起有過從賊劣跡、又加入羽林的徐晃。更何況對方也絲毫不以王昌是正經沿襲的虎賁而有所敬意,正如侯折所說,這世道確實變了,可王昌這樣的人還沒跟得上變化。

以至於他說什麼都不相信自己身爲世代承襲將門子弟,會比一個小吏出身的徐晃要差。

可事實總是無情的給予他沉重的打擊,無論是夜襲嶢關、還是勸降劉雄鳴、抑或是在皇帝面前從容的陳說軍略,侃侃而談。徐晃一次次的用行動證明,他就是比王昌這個自幼在虎賁長大、眼高於頂的郎官要強。

“可我不比他差!”王昌反覆說道,像是鼓勵、又像是自我催眠:“我先君是比六百石的虎賁左陛長,我是比四百石的虎賁侍郎,我、我……”

侯折搖搖頭,說:“那你就該振作,而不是在此自怨自艾。”

這時院子裡傳來陣陣急促的拍門聲:“侯折!侯折!”

一個羽林郎從外面跑了進來,一進門看見眼淚還未抹去的王昌,鄙夷之色一閃而過。然後他不再看向王昌,扭頭對侯折說道:“陛下要去上林苑,詔我等郎衛隨行,你快與我去西司馬門候駕!”

“我今日休沐,家裡還有事。”侯折看了眼別過臉去的王昌,說道:“你們去吧!”

那羽林郎不以爲然的瞥了眼王昌,催促說道:“休沐哪有隨駕重要?萬一你的騎射被天子看中,那可是大好的前程。”

侯折眼前一亮,下意識的回頭看向王昌。

“你別帶他去!”那羽林郎將侯折拉倒一邊,悄聲提醒道:“他本來就不招人待見,帶他去作什麼?何況他還喝了酒。”

“可……”侯折話未說完,那羽林郎就著急的出門了。

“你快些收拾,我先去司馬門等你!記得,是西司馬門!”說完他便急匆匆的跑了。

初平三年八月廿二。

未央宮,西司馬門。

天空湛藍通透,少有幾團白雲緩慢的懸浮著,時不時有幾隻鳥展翼掠過,追逐著飛過宮牆,轉眼就不見了蹤跡。

巍峨高聳的門闕下站著千餘名羽林、虎賁。

根據新規,羽林中郎將其下共有一個羽林監、三個騎都尉,羽林監領羽林郎、與羽林騎分三班值宿輪流未央宮,其餘的一概駐紮城外操練,虎賁也是一樣。每回皇帝預備出宮騎射,都是要先在宮門聚集當日值宿郎衛,然後再出城匯合其餘的羽林、虎賁。

他們穿著一模一樣的冠服,佩戴著一樣的武器,有的高大雄壯、有的形貌昳麗、有的威武不凡。這些人大都是從關中、隴右等地應募從軍的良家子弟,弓馬嫺熟,知兵善戰,是優秀的侍從武官、甚至可能是朝廷未來的棟樑。

侯折就是其中的一員,他父親以六郡良家子的出身選入羽林,後來戰死沙場,他作爲羽林孤兒養于軍中。如今子承父業,成了皇帝身邊隨從侍候的一名羽林郎。

二十出頭的青年,有過良好的教育和過人的武藝,總是有封狼居胥、爲萬戶侯的豪情壯志。侯折也不例外,與一同長大的兄弟王昌相比,他對於立功建勳的野心,甚至比王昌的還要大。

然而他天生是個沉穩忠厚、不善阿諛的人,屬於年輕人的一腔熱血被他深埋在心中。唯有見到身邊同袍激動亢奮的出征、又興高采烈的凱旋時,他的心纔會有所觸動。但這種觸動也只是由衷的爲他人感到喜悅,並不是陰暗的嫉恨與遺憾的後悔。

他一直在等待著他的機會,可能會在某一時刻出現,也有可能永遠不會來。

不僅是侯折,他只是六千羽林軍、一萬二千南軍、三萬禁軍中所有底層士兵的一個縮影。雖然有許多人像虎賁郎王昌那樣爲求晉升之階、選擇貪功邀賞,但更多的都是像侯折這樣默默無聞、安分守己的銳士。

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徐晃那樣的好運氣,被‘潛規則’了之後,還能憑藉幾句話獲得皇帝賞識,一朝翻身。天子親自詔拜騎都尉,日後前途無量,與他們這些底層小兵再也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

想到這裡,侯折忍不住想起了酒醉不省人事的王昌,當初他若是真的拿下戰功、或是不把事情做絕就好了。

徐晃離宮門老遠便從馬背上翻身下來,牽著馬靠路邊步行,他面無表情的平視著前方。

直到靠近宮門時,徐晃的臉上纔出現些許波瀾,他恭恭敬敬的牽馬站在等候著的郎衛跟前,微低著頭,以示對未央宮、以及尚未到來的皇帝,表現他該有的尊敬。

侯折看著徐晃高大筆直的身軀,想起對方得知自己的戰功被奪後,不僅不鬧,反而選擇隱忍的做法;想起對方在皇帝面前不卑不亢的陳說軍略,受到嘉賞的事蹟;最後又想起在皇帝對他的評價、同時也是軍中流傳甚廣的一句話:

‘哪兒有什麼軍候?這是我未來的上將軍!’

儘管王昌與他關係匪淺,侯折依然忍不住對徐晃投以歆羨的目光,併爲徐晃能有今日而感到高興。良將不被埋沒,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成就,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纔是他學習的榜樣,也是他值得留下效命的地方。

至於是不是良家子、是不是世代虎賁,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
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一百三十一章 慎終追遠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人餘殃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八十八章 澡濯難遂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四百六十五章 吁嗟小兒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第一百四十章 離石屠各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七十八章 金蘭若契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五百二十六章 未央宮樹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本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十四章 相爲建計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四十六章 嗟彼後人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敢有異心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三百九十九章 患乎難知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一百七十七章 捍蔽無存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三十九章 盡釋疵咎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十七章丨遊俠膽氣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常熟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阿坝| 闽清县| 鹤峰县| 富锦市| 富阳市| 肥乡县| 灵川县| 双城市| 涪陵区| 韩城市| 鹤山市| 朔州市| 哈巴河县| 烟台市| 东乡| 普安县| 曲沃县| 招远市| 泾阳县| 肥东县| 昌黎县| 新郑市| 青海省| 盐边县| 固原市| 塘沽区| 禹城市| 大足县| 定兴县| 蚌埠市| 孟州市| 资阳市| 合川市| 禹州市| 贵州省| 开阳县| 大英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