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記·項羽本紀】

“我聽剛纔那番話,難道長公主也要離宮?”唐姬有些沉不住氣,出聲問道。

劉姜緩緩從榻上站起,走到欄桿邊,低眸俯視著池子裡一片殘荷,臉上的神情未見得有多少釋然和解脫,反倒有些悵然若失:“你都要走了,我還能在這裡留多久呢?”

唐姬一時聽不明白,也跟著站了起來,走到劉姜背後,體貼的給她披上一件秋衣。

劉姜單手攏了攏肩上的秋衣,回首露出精緻的側臉,淺笑著看向唐姬:“有些人是衝著我來的啊。”

隨著皇帝逐漸長成,不僅作爲嫂子的唐姬不便與小叔子同居,就連做姐姐的萬年長公主劉姜,也不適合繼續住在未央宮。何況劉姜年歲大了,再不嫁出宮去,難免會引來風言風語。

所以這一次明著是針對唐姬,實則等唐姬一走,緊接著就會有人把劉姜拿出來說事。

宋泓的真正意圖,是想讓劉姜出宮,使得對方不便於在宮裡指手畫腳,從而一解心頭怨憤。可他這麼做,卻不經意間被人利用,不僅是當做驅離長公主的一枚棋子,更是給了一些人攻訐的口實。

“董氏。”劉姜自語似得說:“我真小看你了。”

‘此事與皇后有何相干?’唐姬看著劉姜抓著衣領的手,她心裡縱然有這樣那樣的疑惑,但還是很知分寸,不再往下追問,也知道問亦無用,倒不如自個在一旁琢磨。

看她一臉欲言又止的神色,劉姜不想說實話,又不想瞞哄她,想了想還是模糊的答道:“陛下親政成婚的時候,掖庭新招了大批采女宮人,她是皇后,自然要從中調派。”

“也就是說,披香殿的宮人……?”唐姬欲言又止,如果宋都身邊的宮人早有董皇后事先安插的人手,那這兩天發生的事豈不都是出自於董氏的密謀?

劉姜看了看她,沒有說話,反倒是看了會景色後,兀自去找皇帝了。

出乎劉姜意料的是,皇帝對明年採選宮人的事情並沒有表示贊同,反而有些牴觸——

“如今天下戰亂,戶口凋零,男多女少,正是勸百姓繁衍生息的時候。我豈能爲一己私慾,開倖進之門?”過早房事會導致年壽不永,而且皇帝也對那一幫十五六歲便算‘成年’的女子有心理障礙,所以皇帝義正言辭的拒絕道,其實內心比誰都虛。

劉姜略感意外,睜大雙眼,楞了好一會才說:“這像什麼話?百姓繁衍生息是重要,但爲漢室留下皇嗣難道就是小事了?本朝有多少先帝是斷了統嗣,隨後……殷鑑不遠,陛下何不戒之在心?”

她沒有皇帝遠超這個時代的見識,只知道早婚早育,尋常百姓家的年輕夫妻,十五歲就兒女雙全了,即便是講究一些世家大族,也不會坐視自己的女兒過了十八歲還不嫁。只有那些嚴格固守《周禮》的纔會遵照‘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規矩。

“我知道,但現在還不是時候,日子還長。”皇帝的心境與劉姜迥然有別,東漢一朝,除了光武、孝明兩個皇帝以外,其餘的皇帝沒一個活過四十歲,即便是古代死亡率高,但對於聚集了全天下最好、最多資源以及生活環境的皇族來說,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同一個時代,有活過七八十歲的農夫、乃至於士人,卻少有六七十歲的帝王。

皇帝不願意用無端的猜測去懷疑身邊的人,但對自己的飲食起居卻是無比上心,加上堅持不懈的身體鍛鍊。皇帝相信自己能成爲繼高皇帝與孝武皇帝以外、第三個活過六十歲的劉氏天子。

所以固守元陽既是皇帝作爲一個後世人的道德節操、更是在這個時代能更好更久生存下去的基本原則。

可這種毫無憑據的事情,根本說服不了劉姜:“孝武皇帝十五歲的時候就有一干妃嬪了。”

“但孝武皇帝也是十八歲纔有的衛長公主。”皇帝用很清楚的聲音說道:“我既爲天子,矢志中興,若得蒼天不棄,自不會福薄於我。現如今宮中已有皇后及兩位貴人,不急著增添采女,此事容後再議。”

劉姜拗他不過,又不願放棄這個掣肘董皇后的機會,只好放棄陳說那些誕育‘皇嗣’的堂而皇之的理由,直接與他說清利弊:“陛下心裡想必也明白,這件事看似是對著唐姬,實則是將矛頭指著我。待唐姬離宮之後,他們又會接著說我年紀稍長,不適宜繼續留居未央宮,連帶著也會議論我的婚事……光是宋泓一人,豈能掀起這般多的風浪來?”

“他們恐怕一直都抱有這個心思,只是找不到一個由頭提出來罷了。”皇帝淡淡說道,這次不僅是宋泓,其背後的關西士人也在一旁跟風。天子長成,確實不適宜與長姐、寡嫂同居,這是個正當的理由,就連楊氏也跟著附和。

臣子們都打著爲皇帝聲名考慮的旗號,做著爲己牟利的私事,就連皇帝也不好明著抗議,只得在順水推舟、促成此事的前提下,在接下來的一段事情中展開報復。

聽到皇帝這番話,聯想起前因後果,雖然她不知道皇帝是怎麼料得如此深遠的,但她到底是警覺的快,隱隱察覺出皇帝在這件事裡頭同樣扮演著要將她與唐姬‘請’出宮去的角色。

劉姜的臉色不由得就像夏季的天氣說變就變,她忍住氣,冷冷說道:“現在你把這由頭給出去了,大臣們的反應想必也在你的廟算之內了?”

“什麼由頭?”皇帝笑了,裝出一副全然不知情的模樣,其實心裡比誰都清楚,他當初故意隱瞞自己夢遺的事實,一方面是由於不想那麼快爲人所知,到時候引來一羣人像劉姜這樣的逼自己未成年就生孩子;另一方面則是將這個題目丟給了董氏,想看看董氏會拿這個做什麼文章,試試對方的應對能力。

他對此最壞的預期也就只是董皇后私心自用,將此事隱瞞下來,替皇帝省去麻煩。而另一個預想的結果,則是像現在這般,長公主在輿論的壓力下離宮、待嫁。

於公於私,皇帝都不希望劉姜老是待在宮裡,反而是想讓她出宮,爲皇帝發揮更大的作用。

“少在這裡裝糊塗。”劉姜面色不豫,她想說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夢遺’對一個男人的重要性,只是她身爲女子,羞於出口,只得加重了語氣說道:“皇后邀你去椒房殿的那天、你半途折返去找了宋都的時候,心裡就已經打算好了該如何做了吧?”

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
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五十一章丨風起微末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言可味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十五章 綦局逞巧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四百六十二章 欲速立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九十六章 蔭任子弟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三百七十九章 自量其力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四百零二章 後悔無及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五百三十八章 慮非微末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議從安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兵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第一百九十章 令敢不從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七十三章 憑幾細語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二章 節用賦稅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寻甸| 龙陵县| 武鸣县| 天门市| 铁岭市| 且末县| 义马市| 专栏| 阿尔山市| 普安县| 临城县| 湘潭县| 咸阳市| 岱山县| 洪泽县| 光山县| 金沙县| 凌海市| 南城县| 朝阳市| SHOW| 临城县| 宽城| 千阳县| 贺州市| 太和县| 和林格尔县| 社会| 两当县| 建始县| 吕梁市| 邛崃市| 巴彦淖尔市| 神木县| 龙南县| 乡宁县| 崇左市| 宜兰市| 获嘉县| 尉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