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零五章 爾虞我詐

“世上竟有如此卑劣小人。”袁術極嫌惡的說道,他有時做事雖然也會不擇手段,但也不至於像笮融這般恩將仇報、反過頭來殺害接納、救濟過他的恩主。他有些動了氣,對楊弘說道:“吳景不是帶兵征討江東麼?如今薛禮身死,秣陵必然會有動亂,何不見他乘隙攻拔?”

楊弘說道:“吳將軍傾力攻拔,奈何秣陵城堅,不僅久而未下,反倒折損了許多兵馬。笮融還糾集了本地樊氏、於氏等豪強,將吳將軍一路反攻追擊到了橫江,差一點就趕回江北來了。”

“荒謬!”袁術右手忍不住按上腰間寶劍,怒道:“他早年跟隨孫文臺征戰(zhàn)四處,多有斬獲,又獨自率兵征討太守周昕與涇縣山賊,哪裡是個不善攻堅的人!一個秣陵縣、一個笮融就難倒他了?我看他得聞我要出兵,藉機要挾我!”

“君侯睿鑑,吳景信其不得,丹陽太守袁君與君侯同爲一家,料想他的話應不會有錯?”楊弘繼而從袖中抽出軍報,呈遞了過去,說道:“袁君說吳景一時失察、輕敵大意,這才遭人算計。彼此行是親臨軍中,所見具是屬實,故而臣下才敢據(jù)陳相告。”

袁術狐疑的接過軍報看了兩眼,袁胤雖然能力不足,但忠心是不容置疑的,直到見了軍報,袁術心裡的疑慮這才稍解半分。只是楊弘這個人雖然與孫氏沒什麼往來,但卻頗爲敬慕孫策豪氣,袁術也是一開始見了他,纔會下意識的懷疑吳景和孫氏在背地裡搞鬼。

只是當下徐州之戰(zhàn)迫在眉睫,丹陽郡這個進圖江東的前線據(jù)點也不容有失,兩處都是急需增援的地方。袁術站在階上,正苦苦權衡著對策,卻見袁嗣從外間走了進來,說是孫策求見。

袁術當即瞥了面色茫然的楊弘一眼,打發(fā)他說道:“你先下去,將城外流民的事給處理了。”

楊弘愣怔了一下,忍不住反對道:“笮融與彼等流民同爲信佛之人,讓此等精壯渡江,恐會助長其勢……”

“你知道什麼,我自有計較。”袁術眉頭一豎,不耐煩的說道。這時他已見到一位英姿勃發(fā)的青年與袁嗣從門外走了進來,袁術也不再關顧楊弘,居高臨下的招呼道:“孫郎,前來!”

楊弘無奈,只好領命走了下去。

孫策比袁術還要高出一個頭,他知道袁術自尊心強,所以沒有選擇與其並肩而立,而是很懂事的站在袁術之下的一級臺階上,二人高度堪堪平齊,甚至孫策比袁術略低一些。

袁術很滿意於孫策的舉動,他鬆開了早先扶在劍柄上的手,不動聲色的說道:“孫郎難得見我一次,於今想來,應是有要事相商了?”

孫策乾脆的說道:“君侯睿鑑,在下想隨君侯北上徐州。”

“嗯?”袁術眼中頓時閃過一絲詫異的神色,這個請求倒是出乎意料,不過他很快恢復了正常,說道:“你這半年又是爲我援助汝南、又是拿下廬江,吃了不少苦,如今士卒疲敝,還是好生休養(yǎng)一段時日吧。攻伐徐州並非一戰(zhàn)一役,你有的時候立功,不必急於一時。”

“君侯這是信不過我?”孫策語出驚人,抱拳說道:“我素來聽聞君侯忌憚孫氏,平日只當笑言,從未聽信!因爲君侯累加恩惠於我孫氏,何來忌憚、虧待一說?縱然是前幾次攻廬江……那也是我孫伯符年資淺薄,不能服人,君侯不願揠苗助長,正是爲我著想!我又豈敢因此心生怨懟……本以爲君侯與我恩若父子,誰知道……君侯到底是不肯信我孫伯符!”

他說到動情之處,一雙眼睛裡竟是飽含淚水,像是有一腔委屈、滿腹曲意無處訴說,像是一心爲主的忠臣良將在流言蜚語的中傷之下憋屈不已。

袁術不禁動容,他立即伸手搭上孫策的肩膀,不讓其轉(zhuǎn)身離去,先是以長輩的口吻作色責備道:“你一個大好男兒,哭個什麼!”

待孫策拭淚以後,袁術這才說道:“我與你父情誼深厚,他不幸遇難早逝,留下你們幾個年幼兄弟。身爲故主,我不能不顧,你也知道,這些年來,我何嘗不是將爾等視爲子侄看待?外間傳些什麼忌憚、虧待之類的妄言,皆是要離間我等,你大可不消理會,再有聽見,只管來報我就是!”

孫策收了淚,低頭謝過:“在下明白,君侯不願讓策隨軍伐徐,全是出於一片照拂之心,孫策在此謝過!”

這話說得倒是讓袁術倍感爲難了,他著實是不願讓孫策跟著去攻打徐州,那樣但憑孫策以及程普、韓當這些孫堅舊部的本事,不說是他,恐怕就連張勳等人都要變陪襯,到最後還不知是誰成全誰。

可是如今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袁術若再不給孫策一點補償,不管不顧的任由他留在壽春,恐怕在以後更不好安撫這頭幼虎。

袁術站在原地思考片刻,只好重重的嘆了口氣,這一聲嘆息宛若卸下肩頭重擔:“你舅父在丹陽遭遇大敗,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笮融勾結(jié)豪強據(jù)城頑抗,兵勢強大。我麾下精兵皆要趕赴徐州,一時難以顧及,爲防江東局勢愈加糜爛,需得一員大將替我穩(wěn)住丹陽——你可願爲我走一趟?”

孫策眼前一亮,立即應道:“先父有舊恩於江東,若是能許我助舅父進佔橫江,可募兵三萬。退可與君侯共圖大業(yè),進可爲君侯取得江東諸郡!”

“好、好!”袁術一邊高興的笑著,一邊看向袁嗣,下令說道:“孫郎既有如此豪情壯志,我豈能不允!傳令下去,著即表孫郎爲……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再撥給你錢二十萬,馬五十匹!你先父的舊部我已歸還與你,孫郎可隨意驅(qū)使。”

說完他便閉口不言,似乎在等著孫策向他多要錢糧軍械,但孫策卻沒有這麼說,只是不斷稱謝:“策知道君侯討伐徐州急需糧草,所以不敢任性索取。但有此等資財,策足以爲君侯平定丹陽!”

他信誓旦旦的說完,然後便匆匆離去了。

孫策剛走,這幾日遭遇袁術冷落的袁嗣便趕緊表明立場,對其說道:“孫策有異才大志,如今羣雄紛爭,正是進取的大好良機,君侯何故遣其渡江、又以精兵相資?難道就不擔心養(yǎng)虎爲患?”

袁術臉上和煦的笑容登時冷了下來,與袁嗣一步一步往下走著,口中冷笑說道:“無謀之輩!此子心氣極高,若薄待於他,必然內(nèi)心恨我;若厚待於他,憑孫氏之力,轉(zhuǎn)眼必成一派。故當且用且防,我一直將他與孫賁、孫香等人分隔各方,就是不讓彼等合兵一處,以防做大。”

“可如今孫策助其舅父吳景攻打橫江,已然合兵,丹陽與九江有大江之隔,孤懸東南,不可不慮啊。”袁嗣亦步亦趨的跟在袁術後頭說道。

“但憑彼等二人,哪有那麼輕易的就能平定江東?”袁術走到門邊,轉(zhuǎn)身看向袁嗣,頗爲自信的說道:“江東諸郡不僅地勢複雜,還有各路人馬縱橫其間,譬如秣陵笮融、豫章太守魏桀等人,都不聽我的號令。還有涇縣祖郎、吳郡嚴白虎等強宗驍帥,山越賊寇,與郡中豪強勾結(jié)、官匪不分。孫策不過數(shù)千人,妄想數(shù)月之內(nèi)佔據(jù)江東,談何容易!”

袁嗣腦中靈光一閃,忽然想起在來時偶然聽見袁術對楊弘的一個吩咐,恍然明白了什麼,說道:“難怪君侯要把那些流民趕過江去……”

“嗯?”袁術瞪了他一眼,頗有警告之意。

袁嗣自知失言,懊惱的低下了頭。

“孫策到底年少,這個年紀的人,只曉得勾畫前程遠大,卻不知會有什麼後果。”袁術半是感慨的說道,隨即邁步走出了大門:“等他在江東吃夠了苦頭,我那時差不多也已拿下徐州,再回轉(zhuǎn)南顧,則鷸、蚌,盡皆爲我所有。”

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zhàn)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敗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zhòng)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
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五百四十九章 草長風生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四十章 遠近仰望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百二十三章 謹視鴆鳥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五百零四章 先兵於戰(zhàn)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九章 絃歌如訴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九十章 好不廢過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三百二十六章 炎德有傷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一百章丨開門揖盜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九十章 華山崩裂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七十七章 朝露日晞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十四章丨風雨前夕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五百五十二章 將銳分兵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三章 后王斯重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zhàn)之敗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zhòng)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職乃決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五百零五章 蹈險不復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九十三章 太學新科第一百六十七章 駱谷行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鬼兵奪城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九十三章 零打碎敲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十二章丨月暈礎潤第一百一十七章 戎機伏莽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七十一章 復升臺榭第九十三章 研桑心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游戏| 长泰县| 康定县| 济阳县| 南皮县| 芜湖市| 宕昌县| 东至县| 清流县| 明水县| 永寿县| 綦江县| 工布江达县| 平阳县| 湘乡市| 进贤县| 汾西县| 高安市| 安阳县| 三江| 衡水市| 太康县| 富川| 大荔县| 教育| 阿合奇县| 景德镇市| 龙胜| 夏邑县| 英吉沙县| 景宁| 泸溪县| 马鞍山市| 江口县| 大关县| 崇左市| 榕江县| 松潘县| 水富县| 平舆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