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

“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左傳·隱公十一年】

待李參笑聲停歇,再認(rèn)真看向周瑜時,一雙滿是白翳的目中盡是說不出來的意味:“你我在前些日子曾見過數(shù)面,老夫那時便曾稱讚過你是天下間難得的英才,必立不世之功。沒料到再復(fù)相見時,果如其言!韓遂費(fèi)時費(fèi)力打下枹罕,卻什麼也沒得到,反倒還白給了你一個大功,想必他也是氣惱不已吧!”

考慮到李參曾與韓遂交好,周瑜沒有說他後來與韓遂的交談,等到李參笑夠了之後,這才淡淡的說了句:“韓使君是個很有氣概的人。”

李參一張燦爛的笑臉登時愣了一下,也不知想起了什麼,旋即對張濟(jì)擺了擺手,重提了剛纔的話題:“枹罕已滅,宋建已死,朝廷想要的都辦到了,雍涼也該回復(fù)平靜。至於老夫的功過,老夫自會上表請罪於陛下,此外,也還請張將軍看在這些天的交情,多多在鍾使君那裡代爲(wèi)轉(zhuǎn)圜。”

張濟(jì)做不了主,將視線移向賈詡。

李參見狀,悄悄湊過去,低聲說道:“我一把年紀(jì)了,只想討要個清閒、尊崇的職事,安生過完這所剩不多的日子,議郎也好、光祿大夫也不錯,全倚賴文和了。”

這是他當(dāng)初與賈詡私底下說好了的,李參年事已高、雄心不再,早就想在死前謀個好名聲,將家業(yè)平穩(wěn)傳繼下去。而他與韓遂作亂多年,朝廷輕易信其不過,所以就得有賈詡出面擔(dān)保、將他徵調(diào)入朝;而作爲(wèi)交換,則是李參全力支持朝廷在隴西的一切軍事行動,配合張濟(jì)對韓遂施加壓力。

賈詡臉色不變,像是不記得有過什麼約定了,回敬道:“孰能料及長遠(yuǎn)?姑且看之吧。”

“賈公謙抑了。”李參彷彿很篤定似得,他最後看了周瑜一眼,而後向張濟(jì)等人拱手告別走出營帳。營外早已集合了數(shù)百羌漢步騎,這是他作爲(wèi)二千石郡守的出行儀仗,他顯然是不會跟著張濟(jì)南下去漢陽了,而是直接回郡治狄道,等待朝廷給他下發(fā)封賞與任命。

賈詡與張濟(jì)、周瑜等人走到轅門相送,看到李參顯赫光鮮的儀仗,張濟(jì)站在賈詡身旁,小聲的說了句:“太守不亞一地封君,更是權(quán)重一方。李相如在隴西經(jīng)營日久,如今怎麼會說放棄就放棄?”

“事有常變,理有窮通。”賈詡知道姜冏等人正豎著耳朵在旁聽著,而這種事像是周瑜,並不難看出緣由;姜冏作爲(wèi)漢陽大族,又與射堅、張濟(jì)等人有過往來。所以他也不刻意瞞著,悠悠說道:“有些事,你今日以爲(wèi)可行,焉知其以後一直可行、而不爲(wèi)其禍?像李相如這般的人,最擅做的就是審度時務(wù),做長遠(yuǎn)之計。”

黃門侍郎毌丘興點(diǎn)了點(diǎn)頭,這才緩緩說道:“如今鍾使君代天牧守,在雍涼廣施仁政,逐漸收拾羌漢人心。雖然雍涼很久不在朝廷治下,但還是有不少羌胡是守善不叛、親附朝廷的。朝廷國力振作,收復(fù)雍涼乃是大勢所在,李府君沉靜有謀,自然明白時務(wù)。”

“先立足漢陽、安定、北地、武都四郡,鞏固根基,以御不測於外。而後積蓄民力、安撫羌漢人心,待時機(jī)一至,再緩緩進(jìn)兵北圖。這便是國家與朝廷諸公定下的‘漸消之略’,不可倉卒以望克成。”見毌丘興也發(fā)表了看法,周瑜也不避諱,張口重複了幾句在場衆(zhòng)人都知道的事情:“鍾使君治雍二載,今日除平頑賊宋建、收回隴西,使武都、漢中免受羌胡侵襲。更能借此進(jìn)取一步,威脅金城等郡,可謂是一樁大功,依我之見,並不下於得蜀之利。”

若是從所得百姓、土地以及財富相比,隴西的收服甚至比不過漢中一地。但若出於軍事戰(zhàn)略的角度,隴西等於是朝廷主動往羌地、金城伸出的胳膊,退可保漢陽、武都無虞;進(jìn)可圖韓遂所在的金城、西海等郡,能將戰(zhàn)事控制在雍涼邊地,儘量減少損失。

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隴西的戰(zhàn)略位置幾乎可以比得上朝廷用來圖荊州的橋頭堡上庸、江州等地,而作爲(wèi)收服主動獻(xiàn)上隴西的李參,不僅是讓鍾繇、張濟(jì)等人以極小的代價與精力換取一個大功,更是讓自己成爲(wèi)朝廷籠絡(luò)、拉攏雍涼地方勢力的‘馬骨’,從而確保他不會受到任何的傷害。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李參顯然是將所有的可能性、利弊都分析明白了,才做下這個選擇,當(dāng)然,這其中賈詡發(fā)揮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沒。

這幾天想起李參這一生又是效命於朝廷、又是揭竿隨羌胡造反的事蹟,以對方老謀深算、做事狠辣的爲(wèi)人,最終還落得一個善終,讓賈詡心裡很是感慨,總是在不經(jīng)意的將李參的現(xiàn)在想作是未來的自己。或許某一天,自己也需要謀算一條讓自己安然下場的後路。

賈詡這種居安思危的心境在張濟(jì)看來完全是大可不慮,但卻是非做不可。李參定然是從與賈詡的交談中窺見了端倪,所以才最後篤定賈詡會出言幫他的忙。

幾人在轅門處站了沒多久,張濟(jì)正欲招呼衆(zhòng)人回營帳說話,賈詡剛要點(diǎn)頭,他身邊的一名護(hù)衛(wèi)似得年輕人忽然有些蠢蠢欲動。賈詡看了對方一眼,對周瑜說道:“公瑾,你隨我來。”

於是什麼話也沒說,與那名護(hù)衛(wèi)策馬走了出去。

周瑜快馬跟上,三人沒有走多遠(yuǎn),只走到一條蜿蜒的小河邊上。他聽了幾句後,才明白原來是賈詡要送身邊的這名年輕人離開。

適才在場的無不是顯宦士人,這名護(hù)衛(wèi)似得年輕人又緊跟在賈詡身後,渾身氣質(zhì)低調(diào)內(nèi)斂,讓人無從覺察。這回周瑜認(rèn)真端詳了對方,才猛然發(fā)現(xiàn)對方竟長得身材瘦削、面容俊美得近似女子,如果不是他粗重的聲線以及突出的喉結(jié),周瑜險些就誤會了。

“真要回酒泉?”賈詡輕聲問道。

那名男生女相的年輕護(hù)衛(wèi)拍了拍腰間的長劍,瀟灑自若的說道:“我只是一個胡地遊俠兒,還是喜歡逍遙自在,平準(zhǔn)監(jiān)對我來說是個籠子,蒼鷹幾時會往籠子裡鑽?”

原來他這樣還是個豪俠,周瑜心裡如是說道,一時竟想不出這麼‘美’、這麼弱不禁風(fēng)的男子究竟是如何在兇惡橫生的西涼生存的。

“說的也是。”賈詡對這人竟是十分客氣,他緩緩點(diǎn)頭,說道:“這一路從武威過來,多謝相送,他日再見,我另有報答。”

“只要不是讓我入平準(zhǔn)監(jiān),請我吃碗酒都算是酬謝了!”那人豪放的說道,隨即似若無意的用眼神勾了周瑜一下,周瑜猝不及防,怔了一下。於是不待迴應(yīng),兩手抱劍對賈詡略一拱手,便拍了拍坐騎,單人匹馬的仗劍而去:“告辭!”

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yè)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章 海內(nèi)儒宗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六十九章 風(fēng)扶關(guān)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jié)第五十一章丨風(fēng)起微末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fēng)雷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yán)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fēng)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diǎn)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十四章 強(qiáng)詞奪理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零三章 風(fēng)勢不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yè)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一百二十二章 東海喬木第二章 海內(nèi)儒宗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六十章丨見困豫且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三百零六章 罔不自知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六十九章 風(fēng)扶關(guān)西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jié)第五十一章丨風(fēng)起微末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fēng)雷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七十六章 仁至義盡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yán)整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fēng)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shù)铎`光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十六章 快馬一鞭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一百六十二章 衣冠梟獍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十五章丨趨於歧途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diǎn)兵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二十四章 強(qiáng)詞奪理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第五百一十八章 捕叛追亡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四百零三章 風(fēng)勢不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南木林县| 博爱县| 芜湖市| 乌兰察布市| 嵩明县| 宁都县| 广宁县| 武陟县| 上思县| 绥芬河市| 璧山县| 湾仔区| 博爱县| 杨浦区| 龙陵县| 淮安市| 宜君县| 靖宇县| 太谷县| 湘阴县| 辽宁省| 镇安县| 滕州市| 栖霞市| 凤翔县| 麻栗坡县| 平阴县| 哈巴河县| 遵义市| 鹤庆县| 香格里拉县| 化州市| 兴山县| 巴南区| 泰兴市| 商洛市| 泗水县| 侯马市| 西华县| 工布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