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

青牛角扮作小兵模樣,打算趁亂逃走,在他看到底下那場混戰(zhàn)以及突破壘門闖進來的北軍步兵營和射聲營士兵以後,立即就知道大勢已去了。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往東北方向走,只要翻過河溝,他就能順著汾水何故往北去太原,然後繞路找黑山軍。

只要自己不死,黃巾就有希望!

“先生這是要往何處去?”

青牛角猛地轉(zhuǎn)身,倏然看見那名叫聶泛的李樂手下頭目,正堵在小路上,好整以暇的看著他。

“來的正好。”青牛角心裡隱隱覺得不妙,他故作冷靜,說:“白波壘要完了,若是不想死,你可隨我一起前往黑山。張燕與我有舊,一路上你若是護我周全,我當保舉你一個渠帥。”

張泛笑道:“我們這麼多人,先生就保舉我一個,未免太不厚道。”

青牛角悚然一驚,正在緩緩後退的他突然發(fā)現(xiàn)周圍冒出了十來個身強體壯的士卒,他們雖然都做黃巾兵的打扮,但他們那健壯挺拔的身形、彼此竊笑私語的口音,無不讓青牛角發(fā)現(xiàn)了一個絕望的事實。

“聶泛!你是朝廷的人?”

“我不叫聶泛。”張泛收起了笑,冷冷說道:“我姓張,舍弟正是北軍越騎校尉。”

那些人像是得了指示,立即捉住了青牛角,將他按在地上拿繩子綁了起來。

“還記得當初在宣平裡嗎?”張泛蹲下身子,猶如獵人注視著獵物:“當初讓你逃了,以至我未能克竟全功,如今終於逮到你了,也算是天遂我願。”

這時候白波壘越來越嘈雜混亂,張泛站起身,吩咐手下人把青牛角藏起來後。復(fù)又帶著人返回白波壘,四處製造混亂,並高聲宣佈皇甫嵩的軍令,招徠普通士卒流民投降。

這一仗打得十分慘烈,整個白波谷屍橫遍野,山坡山底盡是燒燬的殘垣斷壁。白波軍死傷兩萬餘人,四萬多老弱精壯被皇甫嵩收編,剩下的則往北方逃竄,賊首胡才、韓暹死於亂軍之中。尤其讓人意外的是,當初閭里刺駕、逃脫在外的主謀青牛角在這裡被張泛捉獲。

衆(zhòng)人從夜裡殺到天亮,直到天際發(fā)白,戰(zhàn)馬仍在嘶鳴,手持刀柄的士兵猶自在戰(zhàn)場上尋找裝死的敵兵。震天動地的喊殺聲終於停歇,皇甫嵩命人打掃戰(zhàn)場,清點傷亡,派張遼等人帶騎兵去沿著河谷追擊殘兵。

“你就是當初謀圖刺駕的青牛角?”皇甫嵩讓人將青牛角帶了上來,饒有興致的問道:“黃巾稱你青牛角、時人喚你青牛先生,而你的真名又是什麼?”

“山野村夫、將死之人,何敢留名於世。”青牛角仍舊笑著,不減風度:“久聞將軍大名,今日能死在將軍之手,倒也不差。”

“你是朝廷的欽犯,自當押送廷尉獄,老夫不會殺你。”皇甫嵩說完,便讓人將青牛角帶了下去,之後又對張泛吩咐道:“聽說此人會妖術(shù),可得看牢了,切不可讓其脫逃。”

張泛答道:“此人若真會妖術(shù),又豈會爲我所擒?將軍尚且寬心,末將自會嚴加看管。”

皇甫嵩點點頭,他大致曉得張泛曾在青牛角手上栽過跟頭,殷鑑不遠,這次應(yīng)該不會出現(xiàn)疏漏。

這時衛(wèi)固忍不住說話了:“不知君侯打算如何安置降卒?”

皇甫嵩瞇著眼,不緊不慢的笑道:“足下有何良計?”

看到這副神情,衛(wèi)固連忙擺手,乾笑道:“在下哪有什麼良計,只是想到這數(shù)萬降卒,若是盡皆帶回長安獻俘,路上不知要耗費多少糧草,是故有此一問。”

皇甫嵩做出一副瞭然的模樣,點頭說道:“老夫無意如此,若說獻俘,那也只會將那些積年賊首給帶去長安。其餘人等,或是從軍日短、或是受裹挾的百姓,不如就地安置。”

一旁的範先聽了,面色一喜,正欲說話,卻被衛(wèi)固用眼神攔了下來。衛(wèi)固精明,知道皇甫嵩還有話藏著,是故沒有貿(mào)然接口。

果然,皇甫嵩沉靜的盯著衛(wèi)固,緩緩說道:“朝廷已有明詔,要在司隸廣施屯田之政,如今京兆、扶風、馮翊、弘農(nóng)、河南等地皆已奉詔,河東即日歸順,自當依此而行。”

衛(wèi)固猶不甘心,追問道:“在下聽說朝廷屯田之政,分爲軍、民二屯,各有長官,皆由陛下擬任。卻不知這人選——”

皇甫嵩這時深切的感受到了來自範先與衛(wèi)固兩人炙熱的目光、以及眼神裡的暗示,他沉吟道:“朝廷一時只安排了郡守的人選,至於諸農(nóng)曹掾與典農(nóng)將校,老夫來時,尚未得知。”

當然,即便朝廷已經(jīng)有了人選,負責軍事的皇甫嵩也沒理由去關(guān)心這種瑣事。但他這話無疑給了衛(wèi)固極大的信心與期待,他拱手道:“凡刺史、郡守蒞臨州郡,無不徵辟當?shù)刭t才入府爲掾,這是由於彼等熟悉本地情勢,易於輔佐使君治民。”

這就話裡有話了,皇甫嵩裝作沒聽懂,似是而非的說道:“主君徵辟掾?qū)伲@確實是沿襲數(shù)百年的成例。當初陛下破例爲之,旨在便於屯田之政能上下通暢,指揮便利,並無侵奪之意。”

“如今有賴君侯武功,弭平大患,但河東百姓仍處困苦之中,期年之內(nèi),恐難以恢復(fù)。”衛(wèi)固在坐席上直起身子,直言道:“在此之前,河東已四年無郡守,以前的郡守,無不憑恃權(quán)宦,急徵暴斂,弄得百姓窘迫不堪,以至黃巾一來,紛紛聚衆(zhòng)叛亂。君侯別以爲我扯遠了,其實這纔是河東致亂之源,也是我等不得不結(jié)堡自守、護一方生民的緣故。”

說了那麼多,無非是想爲自己開脫,而且還暗帶警示之意。

皇甫嵩知道他們有意爭取郡農(nóng)曹掾的位置,好按自己的想法安頓屯戶,但這事不僅是他、就連新太守王邑都做不了主。

爲了不讓對方誤以爲自己不樂意幫忙,皇甫嵩身子向前傾了一下,耐著性子解釋道:“老夫不是不耐煩聽你說此間詳情,只是這等事,自有朝廷處置,我不好置喙。頂多代爲奏陳,請陛下因時因地,有所變通了。”

得到這麼個結(jié)果,衛(wèi)固也不強求,只好連聲告謝。

這時,帳下吏進來通傳,說久不見蹤跡的毌丘興帶了一堆匈奴騎兵回來了。

皇甫嵩立即下令迎接,只見風塵僕僕的毌丘興揭?guī)ぷ哌M,身邊還跟著一個身材魁梧、高鼻深目的中年漢子。這漢子一身異族打扮,在見到皇甫嵩時,他熟練的行起漢人的禮節(jié),甕聲甕氣的說著流利的漢語:“匈奴右賢王去卑見過驃騎將軍!”

毌丘興也跟著行禮道:“在下幸不辱命,已說服右賢王帶兵歸順。”

皇甫嵩鼓勵了毌丘興幾句,然後對去卑說道:“右賢王何來之遲,竟錯過了一場大功,實在可惜。”

沒能在最後關(guān)頭出兵幫皇甫嵩一把,這確實讓人可惜,但跟這個比起來,沒有貿(mào)然站到白波軍一邊與皇甫嵩爲敵,已經(jīng)讓去卑大感慶幸了,他抱拳說道:“此戰(zhàn)讓小王得見上國兵威,也不虛此行了。”

皇甫嵩‘哈哈’一笑,正色道:“卻不知右賢王遊離河東,既不歸併州王庭、又不隨河內(nèi)左賢王,是爲何事?”

“小王得知朝廷遷往長安,本欲朝覲,望天子施恩,更立單于,解我王庭之亂。奈何路經(jīng)河東,爲白波賊寇所阻,難以前行,只得徘徊此地,還望驃騎將軍恕罪。”去卑看上去是個莽漢,其實粗中有細,幾句話便把自己洗了個乾淨。

皇甫嵩沒有計較對方的話,雖是詢問,語氣卻是不容拒絕:“右賢王既有此意,倒不如隨我軍回師長安,想必天子與朝廷諸公,都會樂見朝覲。”

去卑正有此意,立即應(yīng)諾道:“多謝驃騎將軍厚愛!”

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fā)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jīng)傳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十章 設(shè)師於雒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yún)起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guān)西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quán)衡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yún)波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wèi)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
第一百四十八章 無謂之託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五百六十四章 亂源遺策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三百三十三章 遣使禱雨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fā)第二百九十四章 螳螂被翳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一百零二章 謀主諮諏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九十一章 同僚服德第四十七章 朱紫不謬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章 喪將失恃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jīng)傳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一百六十五章 搴幃賓迎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十章 設(shè)師於雒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yún)起第六百章 紛紜未盡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三百章 款兵竄伏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guān)西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五十四章 少年心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四百五十六章 乍暖還寒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接再厲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quán)衡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一章丨雨夜新生第一百零二章丨兇頑授首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第五百四十二章 路險且夷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yún)波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wèi)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四百三十六章 蛛絲疑影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十九章 鼓吹煥生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一百二十章 柱石之堅第三百七十章 樹下班荊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三十二章 燕戒與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内黄县| 金坛市| 青川县| 通榆县| 大同县| 湄潭县| 洛扎县| 淮阳县| 黔南| 苍梧县| 铜陵市| 高雄县| 寻乌县| 巴里| 北碚区| 凤庆县| 穆棱市| 阳东县| 临邑县| 炉霍县| 泽普县| 忻州市| 江源县| 焦作市| 莱州市| 信丰县| 藁城市| 呼伦贝尔市| 青海省| 永宁县| 临泽县| 盐亭县| 沙洋县| 娄烦县| 明星| 富蕴县| 错那县| 肥西县| 涿鹿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