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顧後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對膠西王】

到年尾的時候,袁紹冒著嚴寒,終於不得不退兵回渤海,此時的公孫瓚雖仍盤踞易京,但已被袁紹留下的閻柔等胡兵重重圍困。幽州之地,大半皆落入袁紹之手,有長子袁譚的事例在前,這次袁紹照樣任命了次子袁熙統率張郃等部留守幽州。

作爲袁紹不受重視的次子,初次領兵,就在河內被張遼擊退。他本無長才,卻在班師後被袁紹屢屢誇讚,說他能‘從容而退,有良將之風’。不但力排衆議,將新得的幽州託付給他,表其爲幽州刺史,而且還爲其聘娶中山甄氏女。前者倒是好說,袁紹如袁譚入青州那般,給袁熙配備了足夠的良將謀士,助他立足幽州,但後者卻沒有預想中的那麼順利。

“甄儼口氣不小,我袁家子,竟還配不上他甄家女?”袁紹端坐東堂,怒氣衝衝的指使道:“即刻遣人去曲樑,先收他曲樑長的印綬,拿下獄中!”

如今袁紹早已不是朝廷正式詔拜的冀州牧,雖然自從上一任冀州牧張楊被屬下兵變所殺之後,朝廷一直沒有遣派新的冀州牧,但袁紹仍把持著冀州牧的印綬。只是這樣總歸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實力尚在的時候倒還好,只要袁紹一直通過對外戰爭取得勝利,身邊的豪強就會依然追隨於他。

可一旦袁紹稍有頹勢、並開始儼然與朝廷對立的時候,人心就開始微妙起來了,豪強們也不再像最初的那樣全力支持。袁紹正是察覺到了這其中的變化,所以才未雨綢繆,打算收拾、凝聚內部人心。

袁紹採取了一軟一硬兩種手段,在先後調派二子分鎮青州、幽州,分駐兵馬之後,以籌備糧草爲由,不斷派酷吏割剝富室,收考責錢。而被他選中剝削的對象無不是州中略有名氣、且不甚安分的豪強名士,例如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貢等人便因爲被袁紹催拷錢糧,備不足數,致使家破身死。狠厲的作風著實威懾住了冀州大部分心思搖擺不定的豪強,畢竟朝廷尚未出師,在袁紹重兵之下,這些勢力相對微弱的小豪強尚且不是袁紹的對手。

與其成爲衆矢之的,倒不如選擇蟄伏隱忍,袁紹知道自己此舉必然會招致不滿,但他也是不得已而用之。在以鐵腕立威之後,袁紹隨即又施展了懷柔的策略——與中山甄氏聯姻就是籠絡、示好的第一步。

中山甄氏,自孝平皇帝之後便是河北首屈一指的大族,其祖甄邯官居太保,其子孫世吏二千石。單論底蘊,河北諸姓,鮮有可與之匹敵者,雖然上一代當家人甄逸止步於上蔡令便英年早逝,家中只剩弱小,但甄氏兩百年數代聯姻,經術家傳,田宅資財,仍然使其屹立於河北,讓人不敢小覷。

陳逸連忙驚道:“不可!明公,甄氏不同於其他,其聯姻舊吏遍佈河北。甄儼爲人雖迂,但勤懇好學、從無過失,今不教而誅,冀州豪強必會人人不安,如此明公又談何安定人心?”

“依你所言,我不僅不可遷怒,還得溫言撫慰他了?”袁紹緊皺眉頭,眉宇間的怒氣卻消了。

陳逸謹慎的斟酌道:“明公如今聲威震於河北,宵小隱匿,羣賢俯首。甄氏雖盛,僅囿於河北一地,如何比得過汝南袁氏?又如何敢冒犯明公?依在下之見,彼等若非不智,便是在求親一事上,有別的想法。”

“什麼想法?”袁紹一愣,脫口道:“他們莫非是不中意顯奕?”

陳逸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擡頭與袁紹相視。

袁紹似乎被人窺破心意,忽然不說話了。

其實他選中甄氏做聯姻對象,不單是爲了懷柔,更是看重了中山甄氏背後錯綜複雜的關係,甄氏女之於袁氏的重要性,正如當年郭聖通之於光武皇帝。只要將甄氏爲代表的一衆冀州豪強與自己綁在一起,袁紹就再不用擔心自己在冀州的權勢,然而在算計之外,鑑於故事,袁紹還多留了一份心眼,他求取甄氏女,既不是爲宗法上的長子袁譚、也不是爲自己最偏愛的幼子袁尚,偏偏是爲了一個夾在中間,位置尷尬的次子袁熙。

袁熙性子溫吞,從小不受看重,袁紹將甄氏女許給他,既能避免以後尾大不掉,受人掣肘,又能最大程度的榨乾甄氏的利用價值。

只是這個心思並不難看出來,陳逸在心中忽的嘆了口氣,說道:“還請明公睿鑑,非常之時,當要更有決斷。”

豈料袁紹只是冷哼了一聲,道:“待價而沽。”不待陳逸反應,他接著便用自己認爲正確的想法決定道:“我聽說甄逸留下三子五女,長子甄豫早夭,次子甄儼持家,三子甄堯尚在家中侍候母親。想甄氏久負清譽,甄堯親仁愛學,堪爲佳彥,我既爲冀州牧,有拔舉俊才,倡導風尚之責。今舉其爲孝廉,待來年另有表薦。”

“這……”雖然舉薦甄堯爲孝廉,也算是袁紹籠絡甄氏的一個法子,但與聯姻比起來卻大有不如。陳逸知道如今袁譚早已有了家世,袁尚還小,又是袁紹的心頭肉,自然要愈加用心些。只是爲何偏要在這個關鍵的事情上因小兒私事猶豫不決?

陳逸如今是一心爲袁紹打算的,他正要開口說服袁紹改變主意,卻見袁紹已霍然站起,長袖一揮,斷然說道:“顯甫年紀尚小,其二兄又未結親,世上豈有兄未娶,而弟先迎的道理?聽說甄氏女兒也都還小,暫時先訂下親來,以後再說不遲。”

只要訂下了親,那也算是在甄氏與袁氏之間建立了聯繫,以袁紹糾結猶豫的個性,這無疑是最大的折中退步了。

陳逸默然一嘆,也不再說什麼,心中只突然想著,眼下尚且艱難,他們還會有以後麼?

袁紹這時已不管其他,衝著隔壁院牆,伸手指了一指,道:“這些天他們怎麼說?”

這是要問他當下最緊要的事了。

陳逸不敢怠慢,連忙躬身說道:“平原王除了剛來時有所惶恐以外,如今早已安分,每日也只是與美婢飲酒作樂,不聞外事。他這邊倒好說,只是在他上面的那位馬貴人,卻不好說話。”

“哦?她難道還有什麼想法?”

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
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九十九章 錢穀出入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百四十六章 甘於籍籍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一零五章 吝財忍棄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五百三十二章 馳疾驚人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八章 杜漸防萌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三十八章 陟罰臧否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二十二章 密密傾談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三百五十九章 子將無裳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一百一十四章 兼弱攻昧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三十三章丨御臨中臺第六十五章丨殷勤探看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五十一章丨兼權尚計第三章丨御戎之方第二十五章丨案驗戶口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一十章 數往知來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二十三章丨以告同行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七章 公孫伯圭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五百零六章 旋行旋滅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五百二十四章 利義相伐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故第六十四章 府君囑吏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謀望成著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瘁難爲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登封市| 塔城市| 容城县| 天柱县| 沾化县| 邢台市| 乐陵市| 和硕县| 安乡县| 广西| 江川县| 建瓯市| 西贡区| 宜丰县| 德钦县| 延寿县| 内黄县| 武功县| 南宫市| 大兴区| 大同县| 汉沽区| 青州市| 内江市| 弥渡县| 尼勒克县| 望都县| 西吉县| 游戏| 桓仁| 社会| 黄龙县| 宜兰市| 灵丘县| 盐津县| 南城县| 宁夏| 高青县| 抚远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