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

董承等人甫一入城,便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安排了上好的屋舍、歌姬招待。

負責接待的侍中楊琦等人不矜世家身份,親自勸酒討好,張濟這幾日提心吊膽,唯恐遭到朝廷報復,在軍中哪裡顧得上盡情享受,很快就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了。

唯有董承城府深沉,刻意保留了一絲清醒,他倒是不怕酒水中有毒,畢竟他與張濟放眼叛軍之中不過是個小人物,犯不著讓朝廷如此大動干戈。

事出反常必有妖,見楊琦遲遲不提去見王允的屍首,董承心裡越發起疑了。他倒是也沉穩,知道靜觀其變,想看看朝廷接下來想玩什麼把戲。

很快,待張濟還在沉迷酒色與吹捧的時候,一個小廝悄悄將董承請到了一處偏僻的屋舍。

一個董承從未見過的老者頭戴樑冠,身披紗袍,端坐在主位,就連脾性耿介的議郎種邵此時也溫順的坐於下首。

“將軍有所不知,此人正是天子生母的兄長,朝廷的北軍中候。”種邵在一旁介紹道。

見種邵的脾氣渾然不似在叛軍之中的那樣暴躁,讓董承心裡更是驚疑不定,通過介紹他已經認出了眼前這人的身份。

皇帝的舅父王斌,當初奉詔來京後不過是個奉車都尉,沒想到董卓一死,其人立即就翻身做了北軍中候,看上去還很受信賴?可是朝中大臣不都是很反感外戚掌權的麼?馬日磾爲什麼要特意將王斌安排到北軍中候這樣重要的位置上去?

不待董卓多想,王斌卻已溫和的跟董承打起了招呼,他爲人和氣,從不擺外戚的架子,在朝中大臣心中很有好感。

此時與董承說話也很有分寸,也不說如今的戰事,輕輕繞開雙方敵對的身份。單就與董承說些家常閒話,董承知道對方是有的放矢,也不急,樂得跟對方說些有的沒的。

到底是王斌沉不住氣,他輕輕咳嗽了幾聲,突然嘆道:“君上襁褓失恃,年幼失怙,自登基以來,又遭逢大亂,實在是苦難多磨。”

董承不明白王斌的意思,只得順著他的話接道:“是,古來賢明之君多遭險阻,晉公有流離各國之厄、越王有臥薪嚐膽之苦,但他們最後都成就霸業。國家雖然飽受磨難,也可說是天將降大任。”

“說的是啊。”王斌顯然很喜歡董承的這番比喻和說辭,贊同道:“我等身爲朝廷臣子,深受國家信重,豈能不盡心竭力,爲其效命?君上當年失恃,若無董太皇太后盡心撫養,君上何至有今日?老夫雖爲君上母族,未能在君上幼時多加照顧,實在慚愧。君上是家姊遺孤,董將軍又是太皇太后內侄,於情於理,還請受我王氏一拜。”

董太皇太后是孝靈皇帝生母,今上剛出生時其母王美人便被當時的皇后何氏害死,爲了保護剛出生的幼子,孝靈皇帝特意讓當時的太后董氏撫養長大。

董太后不僅對皇帝悉心照料,將其拉扯長大,更有意爲其爭取太子之位。拋開個人私利不講,董氏對當今皇帝可以說是恩重如山,皇帝長大後也將董氏視爲自己的外家,等同於母族王氏。

在董卓干政時,董太皇太后早已死於跟何氏之間的鬥爭,爲了獲得專權朝廷的合法性,董卓假託自己是董氏族人,對董太皇太后的親族大肆封賞,其中就有董承得以掌兵,隨牛輔坐鎮一方。

但這些事都伴隨著的董卓亡故而煙消雲散,朝中誰還會去認董承是皇帝的外家?就連王允也一棍子打死,有意將董卓一併歸入道涼州將校中去,不許這個外戚露頭。

誰知道被王斌此刻再度提了起來,雖然嘴上說是爲了報答當年董氏的養育之恩、又慚愧於王氏不能在當時襄助皇帝,其實還不是爲了拉攏他?可是眼下朝中不是馬日磾與趙謙兩人掌權麼?王斌有意提及自己的外戚身份又是什麼意思?

由於不明情況,董承還以爲朝中關係錯綜複雜,他一時驚詫,竟忘記了迴避的動作,生生受了王斌這一拜。等回過神來,董承連忙擺手說道:“我無德無能,豈敢當此大禮!”

“太皇太后撫養陛下長大,可謂是有功於國?!币慌缘姆N邵插話道:“如今董氏在朝中只剩下將軍一人,國家今後必然傾力報答,現在這不過是王公個人的致謝,將軍有何擔不得?”

“這……如今國家經事不多,年紀還小,這報答一事。”董承故作猶疑,看了眼種邵,試探道:“太尉馬公與司徒趙公難道就不會有意見嗎?”

“將軍有所不知,如今是君上親政,大權皆在君上手中,恩賞後族,本是歷代傳下的規矩,太尉等人又怎麼會有意見?”王斌笑呵呵的說道:“別說是此事,就連當初允準赦免城外衆人的提議,都是君上所做的決定。不然將軍以爲王司徒何以倒得那麼快?朝局幾經跌宕,何以安穩如山?”

董承想起了當日臨危不懼的站在城頭觀戰的年輕人,想到馬日磾經學傳家,總不至於脅迫皇帝登城鼓舞士氣,除此之外,那就只有一個解釋,皇帝是自願登上城牆的。

能有如此膽量和氣魄登上兇險萬分的城牆,這樣的皇帝確實符合王斌口中的謀略深遠,胸懷錦繡的形象。想到如今朝中並不是馬日磾等人執政,而是背後的皇帝掌權,董承心裡突然炙熱了起來。

且看王斌才能不過中上之姿,不會領兵,未臨軍陣,僅僅因爲是皇帝的母族便爬到了北軍中候的位置。而自己征戰多年,論才能絕不遜於王斌,又是對皇帝有過大恩的董氏後人,怎麼就不能坐上更高的位置了?

董卓心念急轉,他本來就想著跟樊稠一起歸順朝廷,此時心裡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

若是一門心思跟著李傕,事後哪怕打下長安,掌握朝政,那也是靠各自手下兵馬是否雄厚來論資排輩,而自己手下不過數千,能得到的好處絕沒有李傕的多,反而還要在人面前忍氣吞聲、低頭做小。

而一旦歸順,自己就會走上外戚大將軍的路子,所獲得的權力將比跟著李傕等人繼續反叛所得到的更大,不僅是將會參與朝政,還能將城外那十萬大軍收入麾下。

孰輕孰重,該選哪條路,董承顯然不需要再考慮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
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八十章 翻覆靡定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二百四十七章 弱蜀弊益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三百零一章 茫茫山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九十九章 任其所之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七十章 披香暖風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六十七章 民戶委輸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三百六十三章 因機決勝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五百五十四章 忠義歸屬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一百八十章 整軍待命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一章丨承明策問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五百六十九章 渙兮若冰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三百零八章 夜傳擊柝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一百八十二章 犬牙相入第十九章|奈何煢獨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城拔寨第一百零二章 燕處危巢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八十四章 事終有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四百二十章 倨忽如此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七十八章 傳續之典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第五十四章 陳事於庭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四十七章 御臨二院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四百三十五章 才力將淹第四百三十章 惻然有感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四百八十章 坐視不救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一百八十四章 發號施憲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一百零一章丨蕭牆刀兵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二百四十五章 暑氣蒸騰第一百零七章 道破廟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项城市| 黄山市| 兰州市| 康保县| 罗田县| 岑巩县| 澎湖县| 哈尔滨市| 宕昌县| 卢湾区| 银川市| 南漳县| 民权县| 乐昌市| 商水县| 邳州市| 元朗区| 康平县| 中超| 灵璧县| 中方县| 西乌| 青川县| 元氏县| 大理市| 濮阳县| 临澧县| 吉隆县| 金门县| 胶州市| 青冈县| 吴堡县| 桑植县| 罗山县| 新闻| 广平县| 米林县| 库尔勒市| 浮梁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