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

“逎籌畫策,自具於章表;獻可替否,總歸於筆札。”————————【史通·言語】

石渠閣內(nèi),聽完皇帝的話,王斌不由莞爾道:“君上纔是真正的才情天縱,只有如此,才能駕馭爾曹英傑。若是真的相較起來,彼等秘書郎也並不如何。”

皇帝搖頭一笑,跟著王斌的玩笑往下說道:“馭人、用人,這是我的本事;運籌、治民,這是彼等的本事。”他用深沉的目光環(huán)顧了剩下的趙溫、王斌、荀攸、朱皓四人,說道:“也是爾等的本事。”

“臣等不敢。”趙溫等人連忙避席說道。

“都說了地方逼仄,此處不比宣室、前殿,就不要再過多拘於禮數(shù)了,動不動就避席下拜,說起話來多無趣?”皇帝一手把住王斌的胳膊,將其攙扶起來,認(rèn)真地說道:“你我雖是君臣,我卻常視爾等如長輩相交,何須嚴(yán)守君臣關(guān)防?”

這裡頭的四個人,前三個都有資格生受皇帝這句話,唯獨根底淺薄的秘書丞朱皓卻不能,他也想不出自己爲(wèi)何會出現(xiàn)在這裡,一顆心從最初便惶恐不安到現(xiàn)在,直到這時纔有機會插上話:“列座諸公皆一時名臣、重臣!唯有愚臣一人,何德何能,乃能參與此議?得受嘉語?今朝南伐,若蒙陛下不棄,愚臣願以鄙陋之資,引爲(wèi)前驅(qū)!”

“汝南許子將曾言‘朱文明善推誠以信人’,如今親聞,可知其所言非虛。”皇帝說道:“你大可不必如此,前將軍爲(wèi)我漢室立有戰(zhàn)功無數(shù),用兵之道可謂精深,你身爲(wèi)他的兒子,自然也有你的一手。這次進軍漢中,你以南鄭令、領(lǐng)騎都尉的身份隨行,沿路若有陳策,可暢所欲言。”

六百石的南鄭令與四百石的秘書丞之間差距不大,從表面上說只是一個小跳躍,尤其是從清貴權(quán)重的秘書監(jiān)外放到地方做一個縣令,對於其他人來說無異於貶謫。而朱皓卻偏不以爲(wèi)然,反而由衷的欣喜謝過,按皇帝開玩笑似的話語來說,就是:“秘書監(jiān)掌司典籍,每日伴我讀書,乏味的很。知道你意不在此,一身才識想效於行伍、阡陌,這回外放對你而言,可謂是‘羈鳥入林’吧?”

朱皓自然不可能這麼說,趕忙謙辭了幾句,皇帝揮了揮如意,往案上一指,道:“前次曾與荀君等人簡單商議過一個方略,假借討伐河西宋建等賊,其實是發(fā)兵入武都,走陳倉攻漢中。如今漢中在子午谷口有黃金戍,又焚燬斜谷棧道,至於陳倉方面,聽聞有壁壘未及建成。這正是朝廷南下之機,適才法正說的在理,雙管齊下,一正一奇,足以見獲成效。”

荀攸等人知道,皇帝雖然同意了法正所提出的走斜谷的計劃,但此戰(zhàn)的重頭戲還是陳倉道。

於是他便在此基礎(chǔ)上詳細(xì)的爲(wèi)皇帝補充了細(xì)節(jié)方面的問題,配合著地圖,倒真有些指點江山的意味了。

皇帝持著玉如意在地圖上陳倉道的位置遊移,說道:“這次出兵,以步卒爲(wèi)主,虎賁中郎將蓋順、射聲校尉沮雋、輔兵校尉吳匡等軍,算上前次裁汰王方等部所餘兵衆(zhòng)、武都等地郡兵、羌胡義從,共兩萬餘人,自陳倉道入漢中。至於斜谷,則由步兵校尉徐晃、羽林軍司馬趙雲(yún)等人領(lǐng)兵五千南下。”

座中就屬秘書丞朱皓的官階最小,此時他正拿著筆,快速的往一根簡牘上記著。

趙溫細(xì)想了會,忽然道:“徐晃本是要去武都,陛下這是要更改前策?”

“徐公明足以獨當(dāng)一面了,既已有了斜谷之計,索性就讓他盡情施展。”皇帝輕描淡寫的說著,從側(cè)面證實了他對徐晃的看重。

他挪了挪位置,把上半身往前微傾,說道:“徐晃曾在羽林軍待過些日子,讓他自己在羽林軍中找些善於步戰(zhàn)的羽林郎們,與步兵營湊成五千人。法正謀略不錯,就是欠缺點臨陣對敵的經(jīng)驗,先下詔,拜其爲(wèi)謁者,等正式出兵的時候,再使其爲(wèi)監(jiān)軍謁者,隨徐晃走斜谷。秘書丞朱皓則拜南鄭令、領(lǐng)騎都尉,隨蓋順等軍走陳倉。”

荀攸靜靜地聽著安排,不置一詞,因爲(wèi)他知道重點還在後頭。

“這次出兵,殿前羽林郎孟達、太史慈這二人也派入徐晃軍中,概授軍司馬之職,以觀後效。”皇帝細(xì)細(xì)說道,他這回是要派出手底下的將才,試圖藉此將其打磨、鍍金了:“陳倉、斜谷等軍,我打算由司隸校尉裴茂持節(jié)督南征各將,諸君以爲(wèi)如何?”

聽到這次出兵的主將不是皇帝的親信王斌,而是向來低調(diào)的司隸校尉裴茂,朱皓不禁大吃一驚,在簡牘上筆走龍蛇的動作也不由得一顫,把字都給寫飄了。他回過神來,趕緊將錯字給劃掉,然後重新謄寫了一遍。

謄寫的過程中,他又不禁在想,爲(wèi)何這麼出乎意料的消息,司空趙溫等人卻無動於衷呢?

可能這就是宰相的氣度吧。

趙溫看了荀攸一眼,率爾說道:“裴司隸雖有名節(jié)、知悉兵法,但未歷兵事,猝然授予南征大任,這恐怕……”

“這也是無奈之舉。”皇帝嘆了口氣,說道:“前些天我讓太醫(yī)華佗去光祿大夫府上問候,其言說皇甫大夫入冬之後身子便一直不好,這些月要修養(yǎng)身心,不便操勞。若非如此,我也不好放著名將不取,而委任他人。之所以選中司隸校尉,主要還是看在他掌握雄職,也算是治兵之士。此外,這次只是讓他督軍,具體的用兵行策,主要還是有他人共議。”

說完,皇帝看向荀攸,說道:“荀君這一次不妨轉(zhuǎn)職參軍,隨裴司隸等人南下入蜀?”

荀攸眉頭一擡,顯然是未曾料到皇帝會峰迴路轉(zhuǎn),將話題換到自己身上。按皇帝的意思,裴茂只有一個主帥的位置,而他卻可以親自在旁出謀策劃,等若有主帥之權(quán)。只是這些對荀攸來說有利有弊,此行固然能立下大功,但他卻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遠(yuǎn)離長安、遠(yuǎn)離朝廷,聯(lián)繫到今年賈詡即將守孝期滿,荀攸不得不多想。

一旁的趙溫卻沒有想那麼多,既然皇帝讓荀攸爲(wèi)參軍,那就沒話講了,畢竟有足智多謀的荀攸在,南伐漢中、乃至於益州的事都不消擔(dān)心會有波折,反而會事半功倍。

最後,皇帝將如意往案上一推,正好蓋住蜀郡的位置,說道:“裴茂膝下有五子,又有一女婿,今爲(wèi)蜀郡長史。中平六年的時候,次子裴俊隨其姊入蜀中,適逢董賊入京,道路隔絕,裴俊於是滯留益州。”

簡單的陳述,內(nèi)含的信息量卻很大,荀攸、趙溫等人立即就明白了皇帝的話中未盡之意,俱是想到,這次讓裴茂領(lǐng)兵,或許還真是恰符其任。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八十六章 節(jié)慕原嘗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quán)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xì)故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三章 應(yīng)答如響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zhòng)議從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fēng)雷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六十九章 風(fēng)扶關(guān)西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shù)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四百零八章 風(fēng)止雲(yún)起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yù)則廢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guī)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章 取義爲(wèi)公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yè)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fàn)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yán)整
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十八章|寸心難算第八十一章丨計熟事定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八十六章 節(jié)慕原嘗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quán)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四百九十章 未明細(xì)故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五百三十九章 讞不得實第二百三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三章 應(yīng)答如響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八十六章丨按兵不動第四百六十章 無介於懷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急我憂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zhòng)議從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說無益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fēng)雷第九十四章 錢穀本末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六十九章 風(fēng)扶關(guān)西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shù)第四百三十二章 閒嘗商酌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五十一章 加以制之第十八章丨有詔討賊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疾物故第九十九章丨迷途知返第五十七章 縱行不義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四百零八章 風(fēng)止雲(yún)起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yù)則廢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十二章丨自謀出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guī)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難以欣戴第一百四十六章 德運更移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百章 取義爲(wèi)公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五百七十九章 勢危實安第八十五章 景年不永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五章丨昃晷忘餐第三十一章 己飢己溺第四十一章 芋魁豆飯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yè)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fàn)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二十章 遺策何算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九十四章 近而間親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yán)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嘉禾县| 满洲里市| 临桂县| 义乌市| 武威市| 开江县| 鞍山市| 宜兰市| 噶尔县| 利辛县| 洛浦县| 天台县| 斗六市| 屯门区| 湘乡市| 凤山县| 黔南| 兴山县| 阿克陶县| 钟祥市| 四平市| 上犹县| 桑日县| 葫芦岛市| 桑日县| 迭部县| 武邑县| 梨树县| 渑池县| 沅江市| 许昌市| 诸暨市| 桐柏县| 松溪县| 宁德市| 凌云县| 黄龙县| 固原市| 长春市|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