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至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左傳·鞌之戰】

荀攸忽然稽首說道:“上古賢君明王,未有如陛下優待臣工之厚!若此議能曉諭天下,士民將無不荷恩戴德,以效死命!”

賈詡雖是慢了一步,見荀攸說在前面,自己倒也不急著說話了,只緩緩點頭。

配享廟庭、繪圖麟閣對所有臣子來說都是一件百里無一害的事情,也是他們成就身後名的最高榮耀,故而沒有一個人會傻的反對這件事。皇帝聽著在座衆人一一奉承贊同的話語,心裡暗自得意,一個臣子,要有什麼樣的功勳纔算是能繪圖臺閣?要有什麼樣的偉業纔算是能配享廟庭?

只要判斷這一切的標準掌握在皇帝手上,在不失公允的前提下,皇帝就能以名作餌,誘使天下俊才熙攘而至,爲漢室的再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獨屬於皇帝個人的權力,旁人無從效仿,其作用幾乎不亞於科舉收士人之心。他含笑著點頭說道:“爾等任職以來,兢兢業業,心存忠謹之念、從無逾制之言,堪爲臣子楷模。如今天下亟待中興,倘大業克成,爾等即便入臺也不是難事,願勉之勵之。”

他這番話說的語重心長,傅巽感動之餘,忽然想到皇帝適才說的是‘入臺’,而不是‘入閣’。照皇帝先前所言,輔佐皇帝治國有功的臣子只是入閣,而參與開國的臣子纔是入臺。難不成皇帝還有想做自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以下,漢室的第三個‘祖’?

傅巽本來也只是保守的認爲皇帝最多是有個‘宗’的廟號,從沒想過會另立宗祧。

不過這麼想想也是,如今天下板蕩,正如新莽末年,皇帝若是能再興漢室、開闢盛世,憑其功業,像光武皇帝一樣另行稱祖也不是說不過去。

傅巽博學多聞,是個心思縝密的人,他愈想愈覺得自己摸到了皇帝的野心,反觀一旁的賈詡、荀攸都是一副不以爲奇的模樣,更是以爲如此。他心裡烘得一熱,又是激動又是擔憂,激動的是自己或許能在皇帝身邊見到漢室煥然一新、一派太平盛世的到來;擔憂的卻是怕自己德才不足,不能在死後繪圖臺閣、甚至是配享廟庭。

他手心已冒出一陣熱汗,順著皇帝的話語稽首說道:“陛下爰降聖恩,敬愛功臣,其寄尤重。臣等仰承規誨,豈能不效牛馬之勞,不敢有負睿鑑。願陛下天威早日克復四海,使百姓重沐清化之世,臣能得見漢室重興,死亦無憾。”

皇帝看了傅巽一眼,笑道:“我去年在柏梁臺上,就對司徒等人說過一番話,今日也原樣在對爾等說一遍;‘治水之功,豈能獨歸夏禹?當與爾等同心協力,才能克定天下,復興祖業’。”

說完皇帝便擺手讓傅巽起身歸位,復又對賈詡等人正色說道:“歷來爲國立功、捐軀、赴難者何其多也!不說臣工,單說吏民將士便有數萬之衆,往往都是籍籍無名、史不載傳,誠然可嘆。以往之名尚不得而知,但即今日起,凡我軍兵有死於戰者,皆記功刻名於碑,立於上林,其中另建武廟,使歷代名將享於斯。以時祭之,願其有靈,能繼續佑我漢家天下。”

賈詡略有訝然的看向皇帝,見他誠摯懇切的神情,擡聲說道:“陛下降恩至此,三軍將士必無不感激效死。”

人最看重身前身後名,皇帝不僅要用名來制服士人,更要用來制服最普通的軍兵。在上林苑修武廟和烈士碑林、準許配享廟庭只是第一步,在之後他還準備建立更多的榮譽制度,比如隨葬皇陵、對其所在故鄉予以恩惠、或是以其姓字給新闢之地命名等等。

皇帝用這種方法可以獲得士民的極力擁戴,也能通過這種方式將其轉化爲對皇帝權力的自覺維護,從而助長皇帝的‘勢’。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這是皇帝專有的政治優勢與權力,而皇帝的做法,也已經漸漸脫離了‘術’的窠臼,接近於‘勢’的概念了。

話題到此爲止,這時只聽羽林郎孟達在外面說徐榮、蓋順追擊叛軍結束,前來複命。

皇帝看了看荀攸、賈詡,又看向稍坐其後的傅巽、法正等人,淡淡說道:“看來蓋順這回是得勝歸來了,正好,這裡有件事還要託付給他。”

最新得來的軍報中,除了幷州危急以外,還有一件事就是安邑大火,範先等人囤積於安邑的糧草泰半被付之一炬。從上黨跋涉趕回的範先等叛軍盡皆駭然,再加上這回是皇帝親自臨兵,更是導致軍心渙散,當天就有數千人離散四野。範先派人去追捕,誰知道派出去的人也跟著跑了,無奈之下,只得聚集剩下的萬餘部衆守在安邑,在搜刮到足夠的糧草之前,再也沒有任何動兵的想法。

所以對付殘餘的叛軍,這就是皇帝給蓋順準備的第二件軍功,連帶著還有對徐晃、趙雲的扶植。當然,如果蓋順這回沒能斬獲程銀等人,那麼這回討伐安邑的就該是徐榮帶隊的以徐晃爲首的羽林軍、以及張猛那幾個北軍校尉,至於蓋順、則再也不會有獨當一面的機會了。

蓋順欣然受命,帶著才休整沒多久的南軍北上安邑。

南軍在徐榮、蓋順的指揮下接連立下大功,與其並立的北軍卻不樂意了,他們跟著來河東攏共就打了一仗,其餘的大頭全給南軍拿走了。長水校尉張猛、步兵校尉魏桀尤爲不滿,他們不敢對皇帝說,只得在私底下跟王斌吹風。

“君侯!”魏桀苦口婆心的勸說道:“多想想咱北軍吧,自打來了河東,北軍六營就渡河的時候打過一仗,其餘的什麼軍功都沒撈著。再這樣下去,咱們可就都成了羽林、虎賁的陪襯了!”

張猛在一邊接話道:“是啊君侯,南軍打完解縣,現在又去打安邑,這整個河東幾乎全是他們打下來的。照這樣看,我等來此是給南軍押運糧草的麼?”

“聽你們的意思。”北軍中候王斌擡了擡眼皮,漫不經心的說道:“好像是在說君上偏心?”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
第五百六十二章 窺兵圖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八十八章 援手之勞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四百二十五章 面分意和第二十八章 謀夫是與第三百一十九章 捕蝗之術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三十一章丨錢穀甲兵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五章 白波壘築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十二章 算我師旅第六十七章丨意見相左第三百六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二十六章 繩以記事第六十一章 臨陣語舊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五十章 抽弦促柱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既翕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十六章丨萬事俱備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五十章丨能斷取捨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三章 東州名儒第七十九章 禍福同門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七十三章 有備無患第五十八章丨單見淺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一百一十一章 孰所致然第五百零三章 籌畫所料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五百六十六章 擇人任勢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徇顏面第八十一章 僥倖爲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一十九章 稽功思文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八十九章 披堅執銳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照本其時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四章 爾牧來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百三十五章 使君一何第十二章 師友相從第四百八十五章 公孫不存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二章丨莫欺少年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於澤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三十六章丨閭巷布衣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三百九十二章 惘至棄命第五十七章 捨身相代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四百六十九章 事暫寢之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七十六章 務期實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涿鹿县| 汕尾市| 巴里| 庆元县| 佳木斯市| 平潭县| 隆昌县| 凤台县| 吉隆县| 天台县| 中西区| 博罗县| 民勤县| 垣曲县| 陆河县| 夏河县| 阿城市| 会理县| 景东| 平度市| 临夏市| 横山县| 景德镇市| 孟村| 宜宾市| 改则县| 龙陵县| 佛学| 盘锦市| 南京市| 濮阳市| 马山县| 茌平县| 鹤壁市| 浦东新区| 伊宁县| 冀州市| 河曲县| 榕江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