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

“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與武也。”————————【三國志·魏書十三】

“怎麼了?”在傅幹身後,一個容貌瑰偉端正的男人走了過來,他穿著一件寬袖深衣,頭上戴著青色玉簪,正是如今尚書檯最有權勢的幾個尚書之一,北地人、吏部尚書傅巽。

他見傅幹被人喚了出去,遲遲沒有回來,便過來問一下。

傅干與傅巽是同宗兄弟,如今傅氏能在朝中佔據一席之地可以說最開始是沾了傅幹父親的光。他們彼此本來交往密切,但由於傅幹遠赴南中爲官多年,好不容易回來了又被外派隴西,連長安都沒回過。

這次難得被皇帝召見進京,傅巽自然而然的要來郡國邸與他敘敘舊。

“沒什麼。”傅干將剛卯收回懷中,他潛意識的認爲這不是什麼值得宣揚的事情,簡單含糊了幾句便與傅巽一同走了回去。

兩人回到屋內,末席上還坐著一個年輕人,他比傅乾等人年紀都要小,眉角微挑,看起來是個從小嬌慣的。

“剛纔說到哪了?”傅乾重新坐到主人的位置上,看了看跟著坐下的傅巽,又看向那個年輕人:“是說到公直的太學策試吧?我一直沒有回來,去益州的時候你纔剛入太學,想不到如今都已授官了……不知道選任的是哪裡?”

兩人之間一直有書信往來,傅幹知道傅巽的這個親弟弟靠自己的能力順利進入了殿試,只是最後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傅巽卻沒來得及告訴他——想來也不過是縣長、郡曹之類,有做吏部尚書的傅巽照顧,地方也不會差到哪去。

只是他看著傅允的臉色有些不好,不知道是怎麼了。

“我讓他去朔方了。”傅巽端起茶碗飲了一口,語氣平緩的說道:“年初時鮮卑大人步度根歸還朔方郡、及贖還所虜漢民,那裡久失漢化,缺少官吏,我就給他撿了個臨戎縣擔任縣長。”

臨戎位在河套西南,早已淪爲鮮卑等部族的牧馬地,那裡民戶稀少、城池殘破,規格雖是一郡郡治,但是連內地最小的縣都不如。但倘非如此,傅允也不會年紀輕輕,便直接擔任郡治的長官。

“怎麼會給他安排這樣一個去處?”傅幹疑惑的看著這兩個親兄弟。

“就是!”傅允立即搭腔說道:“那地方統共不過幾百戶漢人,一眼過去全是荒草,我過去還真成‘牧’民了!”說完,他頗爲憋屈的看向傅幹:“那些不如我的庶民,做得里長都能管百家!”

“你有什麼能耐我最清楚,不過是仗著比他們多讀些書、多見聞些朝中故事,便以爲自己比他們厲害了?你看看左馮翊的張既、河東的賈逵,他們就能得到天子召見、親自授官,你呢?殿試末尾,素日裡與你相善的嚴象都才兼文武,任職鉅鹿郡丞,我還得爲你找個合適的地方,不至於日後埋沒了你!”傅巽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他們的父親傅睿任職地方,疏於管教,傅允又沒有跟傅巽、傅幹一樣經歷過董卓等人亂政擅權的日子,在太學這種寒素充盈的地方,自然會生出嬌氣。

傅巽蒞任吏部尚書以來,在尚書檯以知人之鑑見稱,褒貶、簡拔、考課臣工始終公允持正,令人信服,連皇帝在用人時也會參考他的意見。如今雖然是他負責在殿試後對太學生進行除職,但他絕不會因爲傅允而敗壞了自己多年積累的聲望。所以不管父親傅睿怎麼想、傅允怎麼不願,他都表現得一視同仁——至少是表面上要如此。

所謂長兄如父,傅巽比傅允大了十幾歲,知道的事必然比他要多些。眼下傅允在此表示不滿,卻也不敢拒不赴任,而旁觀者傅幹更是清楚對方爲傅允可算是煞費苦心的挑了一個好地方。

“朔方郡的太守是誰?”傅幹問道。

“陳國樑習。”傅巽說出一個讓對方十分陌生的名字。

果然,傅幹一臉茫然,他愣了一瞬,緊接著問道:“他以前任過何職?我怎麼沒聽說過?”

“此人以前做過郡綱紀,後來自薦吏治科,學習一年後直接授任河東皮氏長,後又歷任鄭縣與武功縣,所在皆有治名。如今才任安邑令不過半年,因爲朔方郡歸復朝廷,陛下便將其超擢,雖只是以郡丞之職試守其郡,但已與太守無異。”傅巽總管天下各級官吏的考課,對於那些政績特別突出的會特意留心。

這個樑習確實是有能力,重要的是,當年主管吏治科的王斌似乎很是欣賞他的才華,而且皇帝心裡也一直記著他的名字。

傅幹此時偷空看了傅允一眼,發覺他已然坐定不動,顯然是從這個樑習身上聽出了異樣,自己未來的這個‘上官’,似乎不是什麼尋常的平庸太守。

“朔方荒涼,久不爲漢制,又近塞外諸胡,朝廷光是文治,恐怕尚不能將朔方緊握手中。”傅幹總算爲傅允的表現感到一絲欣慰,又低聲說道:“用武則先威,用文則先德,威德相濟,而後王道備矣。朔方有樑習主政事,那朝廷屬意誰主戎事呢?”

“郡尉是校尉陳到,他田子泰在豫州任沛相時招募的軍士,與太史子義入青徐討伐袁術、袁譚。如今朝廷要裁撤天下冗兵雜將,散歸郡縣,陳到雖是因此調任郡尉,但好歹是邊郡,日後有的是機會立功,跟其他將校比起來要好多了。”由於陳到並沒有多少出名的事蹟,傅巽對他的觀感有些一般。

傅乾點點頭,說道:“此人也算是始終效命於朝廷,雖不是如徐、張等將爲南北軍出身,但也比其他人要好。”

“是啊。”傅巽嘴上輕飄飄的說道,這裡反倒是另一個人讓他很是留意:“此人或許不算什麼,但在他身邊爲副貳的,卻不一般。”

傅允好奇的插了句嘴:“是誰?”

“你現在知道問了?”傅巽譏笑了一聲,看著傅允訕笑著的把頭低了下去,他遂看向傅幹,語氣神秘的說道:“其實這個人尚未定下,只是那天我去宣室覲見天子、想請示有關殿試諸生的授職事宜,卻聽到天子在殿內玩笑似的說——”

他停頓了一下,謹慎的站起來開門往外看有沒有可疑的人,然後再坐回席上,模仿著當日皇帝的語氣說道:“子脩!你不是想學霍去病麼?就去朔方吧!”

“子脩?”這回不但是傅允,連傅幹也起了好奇心:“這是誰的表字?”

“‘子脩’就是徵西將軍的長子,殿前羽林郎曹昂!”傅巽壓低著聲音說道:“那時郡尉多半已定下是陳到了,曹昂去朔方,不正是做副手的麼?”

守朔方太守樑習、郡尉陳到、別部司馬曹昂……

傅幹心裡琢磨了一瞬,很快便嘆息一聲:“朔方郡以後大有可爲啊。”說罷,他又佩服的看向傅巽:“到底是你想的周全,我本來以爲,你會將公直調至隴西,讓我就近看顧,誰知道……你爲他尋了一個更好的去處。”

“我也不盼他在朔方能做出什麼大事來。”傅巽淡淡的看了眼傅允,輕聲說道:“樑習是深在帝心的人物,曹昂是徵西將軍的兒子,徵西將軍與潁川荀氏等家關係匪淺……你只要善於結納,以後的仕途就會很順利了!”

傅允愣愣的看著傅巽,哽咽著說不出話來,這些天以來,他一直認爲兄長正直的不近人情,要把他丟到朔方那個苦寒之地,可誰知道這背後處處都是爲他深思熟慮。

“阿兄……”

“你能入殿試,已經是比那一千多太學生要出色了。”傅巽看著對方,自從父親乞骸骨回鄉以後,傅氏一族便只有他與傅幹兩個身居高位,不得不加把力氣培養後輩:“去了朔方以後,千萬不要讓我失望啊!”

“我知道、我知道……”傅允深恨最初的自己自視清高,以爲自己背靠大族,將會比誰都有好前程。所以在聽到要去臨戎這等偏遠的地方後,心裡落差之大,一時難以接受,更覺得會在他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如今聽到兄長爲了自己各種謀劃,甚至冒著風險打聽來隱秘的消息,與這個比起來,自己先前那彆扭的孩子脾氣又算得了什麼呢?

“想不到一轉眼間,公直也長大了,我記得他以前身前身後全是僕役,自小就嬌氣。”傅幹在門口看著傅允登上馬車,與門下的傅巽說道。

“現在還是有些驕慢,希望到朔方以後,能將其磨掉。”傅巽說出自己心底對傅允的另一層期望,臨走前,他與傅幹執手相對,依依不捨道:“也別說他了,光是你我,長成不也是一瞬的事麼?我比你虛長幾年,當初我爲尚書郎的時候,你還在秘書監讀書,那時候你還因傅公的事……咳,不說了,那時還如公直這般年輕,你現在不會那麼想了吧?”

說完,傅巽緊緊的盯看著傅幹,不漏過對方臉上任何一絲細小的變化。

“天命如此,如今明君在世,我一人豈能不惜百姓黎庶?”傅幹早在當年南征益州時便已開始放下,如今聽到傅巽提起,不免覺得好笑。

可惜他話沒說好,傅巽聽了似乎仍有些不甚滿意,但對方都成家生子,兩人既非一脈、自己也不好拿族兄的身份去告誡他。

在駑馬不耐煩的踏蹄聲中,傅巽臨行前又提道:“涼州與其他州郡不同的是,這幾年除了務力農桑,還要做好歸化羌氐的事。朝廷的詔書你也見過了,如今幷州匈奴皆已改漢姓、習漢俗、編戶齊民,繳納賦役,與尋常漢民無異。涼州羌氐大敗過後,一時歸服、不敢造次,要趁著這個時候仿照幷州的成例,在涼州推行漢化……此事一旦辦好,在天子的心裡,並不亞於農桑。”

“此事我也曾聽聞。”傅幹並不覺得這件事很簡單就能辦到,畢竟匈奴當時是徹底殘破衰弱,幾乎只能任人魚肉。而羌氐卻不一樣,雖然沒有統一的領袖,但各個部族的實力還是很強大,他們如今只是畏懼朝廷的兵威,不見得會甘心交出權力、接受漢化:“幷州與涼州的情形不同,漢化之策,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幷州諸郡上計的時候,我曾留心聽過他們漢化的方法,阻止此策的往往都是那些酋長、大人,而那些尋常的羌民,卻不管這些,只要比以前過得好,誰願意一輩子給人牧羊放馬?”傅巽大方的指教道:“彼等匈奴人,每日耕種養家,生活安定,以後開辦了郡學縣學,孩子也可以去讀書、做官。你再讓他們回到以前,過動輒被部族大人們鞭笞打罵、視若奴婢的日子,他們準得鬧事不可。”

傅幹微微動容,他在南中不知隔絕了多少朝廷的消息,實也不知這項政策如此得底層的民心。

“你也不用擔心情形不同,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有詔書,賜彼等羌氐大人、酋長漢姓漢服,封拜爲侯,攜家人入住長安蠻夷邸,與那些降服的匈奴單于、左右賢王住在一起。沒有這些人的阻撓,朝廷還會從幷州調來一批得力的縣令到涼州,你推行此事只會順利無比。即便中間生了亂子……徵西將軍難道是等閒的?”

傅乾點了點頭,朝廷在涼州布有重兵威懾,如今韓遂已死,全然不懼羌氐有誰敢領頭作亂。重壓之下,再以利誘各部族首領入朝,割斷首領與部族之間的聯繫,留下來的自然就可任意處置了。

“阿兄,天要晚了!”傅允在掀開車簾,急著說道:“今晚不如就住下吧。”

傅巽明早還要入宮,留宿不方便,遂先不與傅允答話,顧自望著傅幹說道:“雖說你與我是兄弟,但年末的考課,我可是不會留半分情面的。”

“知道了,去吧。”傅幹拱手送別了傅巽等人,轉身回到房內,孤身一人坐在桌邊,從懷裡掏出那枚陳舊的玉剛卯。那玉剛卯似乎承載了太多的感情,傅幹深情的看著那枚剛卯,撫摸著上面的劃痕——那是很多年前,漢陽被羌氐圍困,傅燮命人帶自己突圍的時候留下的。

除了這劃痕,還有傅燮最後對他交代的話。

‘今朝廷不甚殷紂,吾德亦豈絕伯夷……汝有才智,勉之勉之。’

當年的很多是非到現在已經辯不清楚,傅幹自己到現在也很迷惑,或許他現在應該恨的是那些羌氐,而不是……

彷彿爲了佐證這個想法,他在逐漸陷入黑暗的室內輕輕呼喚了一聲:

“阿翁——”

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
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三十五章丨詔旨奪權第十九章 厝火積薪第五十九章丨 恭而有禮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預則廢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一百七十二章 合集士衆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八十三章 難逃定數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二十七章 決機省闥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九十八章丨鑽營冀望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三十三章 風物長量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三百八十四章 語循循然第四十章 銜愆效命第七十章 釣颱風涼第三百八十三章 伏兵齊發第五百四十七章 孰可意料第六十五章 假手他人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氐人攔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八十一章 當防隳壞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八十五章 陳情講武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六十四章 勝而不驕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八十六章 期於殿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試議權衡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二百九十二章 下邳之煙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鳴金暗鼓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五百九十一章 興替所存第三百五十章 量定準繩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四十八章 魯殿靈光第二十五章 事事難息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二百一十五章 聘士禮賢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二百七十章 器可誤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逋竄悔過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五百九十七章 林檎送首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智有餘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三百九十五章 曲終人定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五百六十七章 懸石飛擊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七十一章 無宜追罪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十一章丨各有所謀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三十章 良工苦心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会东县| 平远县| 应用必备| 个旧市| 社旗县| 大庆市| 普兰县| 普陀区| 沁阳市| 镇远县| 天镇县| 政和县| 广丰县| 博乐市| 高邮市| 忻州市| 夏津县| 南雄市| 呈贡县| 涟水县| 长海县| 涞源县| 巴马| 哈密市| 巴彦淖尔市| 珠海市| 武宁县| 邵武市| 盱眙县| 资阳市| 临武县| 徐水县| 志丹县| 泸西县| 寿宁县| 日喀则市| 许昌县| 鄂伦春自治旗| 秦皇岛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