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八章 棄猶用疑

“堅之不善基也,使其不得奮於中原以競天下。”————————【何博士備論·吳論】

四面環水的臺閣中涼風習習,帷帳輕動,終於有個識相的美婢壯著膽子走上來爲袁術奉上了酒樽,她得到了袁術的另眼相看——袁術輕捏了她柔若無骨的小手。

待瞇著眼看著美婢離去之後,袁術這才把頭轉向袁嗣,剛纔對方的話他聽清楚了。若是隨便什麼人,他倒要思量對方會不會是孫氏的說客,但對方卻是他的從兄弟,既然是自家人,那就聽聽他的解釋。

見袁術把眼睛望了過來,一雙三白眼很是冷漠的盯看著他,袁嗣心裡一抖,又急忙解釋道:“孫策奮戰數月,已爲君侯拿下廬江,驅逐陸康。前次將軍指使孫策攻拔廬江時,便許其取而代之,可隨後又以劉勳任廬江……在下非是爲孫氏伸張訴怨,只是竊爲君侯計,孫氏多出將才,孫策又頗有勇力,君侯欲爭天下,斷然少不得此等臂膀啊!”

“哼。”袁術把酒樽往桌上重重的一放,神情怫然不悅,冷聲說道:“孫賁是豫州刺史,孫策的舅父吳景是丹陽太守,他族兄孫香還是汝南太守、加徵南將軍。尤其是汝南乃我袁氏基業所在,非親信不得任之,我卻將此地交給孫氏,何來虧待一說?彼等還在私下裡說我偏廢,呸!我麾下衆將,任誰都說得委屈,偏就孫氏說不得!”

袁術不像其兄袁紹那般時刻注意著士人風度,恰恰相反,他根本不在乎這些虛飾的東西,說話任性又直接。袁嗣在底下臉色漲紅,對方雖不是在說他,他卻彷彿是自己捱了訓斥一樣。

“你說此話之前,先撫心自問,若再讓孫氏出一個太守,我今後何以安眠!”

袁胤與袁嗣同爲庶出兄弟,彼此感情深厚,此時忍不住爲他出頭說道:“既然如此,君侯當初又何故屢屢輕許孫伯符太守之位?言出不諾,失信於人,如今倒讓底下衆人非議不止。”

這話讓袁術立時語塞,當初他是爲了讓孫氏出力,替他趕走拒絕接納袁術的陳瑀,特意許下的好處。後來見驅趕陳瑀的過程中孫氏並沒有出多少力,便理所當然的給了自己人——但在此後他一連提拔了孫賁、孫香等人,也算是補償了。

如今又許孫策任廬江太守,也是因爲袁術深知陸康在廬江素有恩信,絕非倉促可下。所以袁術想讓孫策先在廬江城下挫挫銳氣、又因攻打名士陸康而聲名俱損之後,再讓他人代其進攻。

誰知道——

“廬江易得,陸康敗走,這實在是讓人始料未及啊!”若非陸康忠誠義烈,又與孫策有嫌隙在先,袁術當時還真以爲這是彼等商議好的了。他尷尬了一會,倒是很快坦然自若了起來,慨然道:“雖說由此可見‘恩信’不足以固守,但廬江一戰而下,卻讓我爲難不已。允其前諾,實非我所願;食言而肥,卻失望於人……”

“君侯不必爲難。”閻象適時說道:“孫策乃孫氏之首,輕易不可授付大任,君侯既然忌憚,大可託辭其人過於年輕資淺,還不足以任二千石之重!這廬江太守之位,不是不給,而是爲避揠苗之妨、捧殺之害,暫時託與他人,只留待孫策可堪方伯之用時,方可授任。至於人心非議,可仿前例,另外補償孫賁等旁支。君侯如此爲孫氏著想,誰也不敢說虧待。”

“善、善!”袁術拊掌笑道:“就依你此言!”

言罷,他略微思忖,說道:“命吳景爲捕虜將軍,率所部征討江東諸郡。”

袁嗣等人退下之後,閻象湊前對袁術說道:“丹陽乃渡江要郡,又屢出強兵,非親信不可託付,君侯不妨藉此機會,另派他人接管。”

“嗯,我有意讓繼業爲丹陽太守,給吳景督糧。”袁術對此事早有決斷,只是他所想的人選不是勉強可用的袁嗣,而是默默無聞、能力平庸的袁胤,這讓閻象吃了一驚,不過轉念一想,他便明白了。

從剛纔的一番話來看,袁嗣明顯是在爲孫氏的遭遇而鳴不平,像這樣的人渡江之後,恐怕很難起到制約、防範吳景的作用。何況袁嗣此前在陳國時沒有任何尺寸之功,還灰溜溜的敗退歸來,實在不足以另授大任。

思來想去,袁胤雖然平庸了點,但到底是袁家自己人,用起來放心。閻象輕輕頷首,表示無異議,復又說道:“江淮之人多稱孫策有大志,少年兒郎多願投其門下,竊以爲君侯對此人不可不防。最好以後不讓其領兵……”

“我如何不知此人心有壯志,不甘屈居人下?”袁術帶引閻象來到池邊,將四周的舞榭歌臺一覽無餘:“奈何我麾下大將有如孫氏者,實在寡少,就連張勳、紀靈也難比擬……”袁術說到一半,忽的提醒道:“這話我只與你一人說起,切莫外傳,恐讓彼等不服。”

他總是這樣,想法與權衡都是好的,可偏就不曾顧忌後果,本來爲了制衡、敲打孫氏,可以有很多隱秘的法子,袁術偏喜歡按自己的喜好來,輕易許下重諾,遇見突發情況後,又不肯兌現,也難怪孫氏得了便宜還依然對他不滿。

像是剛纔那番評議,完全可以不說,偏用這一下故意表現自己視閻象爲心腹手足,畫蛇添足不說,反倒可能會影響旁人對他的觀感。

閻象心裡無奈,也知本性難改,好在袁術除了好大喜功、浮躁自傲以外,其他的都無可指摘,這也讓他暫且還對未來抱有一絲信心。

“此子能用則用,若不能用,還請君侯審慎爲先!”閻象裝作沒聽見袁術適才的亂言亂語,顧自說道。

孫策輕傲好義的脾性、俊朗瀟灑的外貌、還有超人一等的武藝才略,都讓袁術激賞不已,常常視其縱馬肆意的模樣一如自己當年任俠仗義的豪情。年輕時,自己也是如他那般傑出通達,四方賢人皆嚮往之,若非孫氏一族在自己麾下勢大,不得不制,若非孫策野駒難馴,自己如何會時刻畏憚?

饒是如此,袁術仍是一個惜才的人,何況對方又頗得他的喜愛。即便閻象與理智屢屢提醒過他,他仍是不捨得對孫策痛下殺手。

袁術猶豫了下,長嘆道:“使我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聽到這聲感嘆,閻象便知道落空了,他也不氣餒,索性避開這個話題,另外說道:“君侯即便與袁冀州和解,彼等也不可輕信,如今迫於時勢,共抗朝廷可也。待日後彼此並立於世,既是兄弟之間,也必有一戰以定歸屬……此事,君侯越早留心越好。”

“袁本初想唆使我出頭,豈不知這正合我意。”袁術收起了鬱郁的神色,淡淡言道:“豫州無有大將,僅堪自守、荊州劉表徒有其勢,卻連荊南都未曾歸心、徐州陶謙死犬一條,不足爲慮、江東一盤散沙、還有那曹孟德……他也只是我那兄長手下的一條走狗而已。環顧揚州四處,有誰可堪爲我之敵?待我坐擁諸州,大勢已成,讓我出頭又如何?”

閻象隨著點了點頭,忽然想起高幹說的那句話‘而後同時西向,則兗豫可得’,豫州倒還罷了,這兗州又是什麼意思?兗州如今不是曹操的麼?

他將此等疑問說了出來,袁術也是若有所思,半晌,他方纔說道:“此間或許有些蹊蹺,待明日喚高幹來,一問便知。正好,有件關乎朝廷的動向,我也要說與他知道。”

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
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三百七十二章 嚴合雙卯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家法相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精竭力第四章 輕哀薄斂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四百四十二章 身移難率第六十八章丨閭里民生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三十八章丨啖人賊衆第二十三章丨書策舒憤第七十八章丨各奔東西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六十六章 功利之習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五百七十章 迥然際遇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一百二十六章 困蹇虎穴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五十五章 誰說意氣第三十二章 貴道以專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僵局驟破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第八十六章 織作文繡第二十一章丨暫緩急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十九章丨傭才緣心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一百四十三章 青泥故道第二百八十九章 難自爲謀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第一零八章丨哀歌路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百九十章 料度彼己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十四章丨智不均使第三百零五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十四章 憂鬱生疾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十八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十七章 責有攸歸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零六章 成人之美第六十三章丨安老懷少第四百七十章 鴻莊相案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二十五章 窺圖訊鼎第七十九章 室家欲靜第五百四十八章 莫不有私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九章 想君小時第四十四章 昭示後昆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知者明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影相隨第十六章 變生不測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四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投石震虎第二十三章 便起告陳第四十七章 論議深博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三百零三章 往事歷歷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過如是第一百九十三章 宕開一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安顺市| 金寨县| 乃东县| 仁寿县| 湖口县| 唐山市| 栾川县| 铁力市| 武宣县| 循化| 德格县| 浮梁县| 聂荣县| 晋中市| 新建县| 内江市| 关岭| 突泉县| 杨浦区| 安溪县| 德州市| 包头市| 北宁市| 铁岭市| 垣曲县| 宁城县| 司法| 凌海市| 镇宁| 墨竹工卡县| 历史| 阿拉尔市| 奈曼旗| 沾益县| 新蔡县| 睢宁县| 寻乌县| 轮台县| 霞浦县|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