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

“論相逢有緣,論相逢有緣,如何離間?”————————【玉環(huán)記·趕逐韋皋】

劉姜與伏壽匆匆會晤後,又匆匆而去,彷彿確是途經(jīng)此處,順道問候,不願驚動旁人。且不說劉姜走後,伏壽一人在宮中捏緊扇柄,垂頭沉思,但說劉姜從未央宮出來後,思及適才與皇帝質(zhì)對的種種言語,也遣開一衆(zhòng)隨侍,獨自在長公主府的亭榭裡呆坐了會。直到長煙落日,周瑜回府,她這才恍若夢醒,從怔忪中回過神來,走到前廳去接周瑜。

周瑜剛出宮回府,身上還穿著符合朝廷規(guī)制、裁剪合體的冠服,襯得身材修長如玉樹芝蘭。一套尋常的朝服冠帶,旁人穿著倒是平平無奇,偏是穿在周瑜身上竟灑脫超逸。

才情、性格與家世這且不說,光是周瑜俊秀挺拔的外表,就足以讓劉姜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裡逐漸傾心。這不僅是皇帝對周瑜的自信,更是周瑜與劉姜雙方都暗自領(lǐng)會的道理。

劉姜收斂眉峰,主動過去爲(wèi)周瑜寬解衣帶,換上一套寬鬆的燕居袍服。兩人執(zhí)手並肩,走到後堂廡廊之下,望著庭間種著的幾株老樹。黃葉落盡,更添西風(fēng),庭間的幾株老樹早只剩幾根粗大的枝杈,歪歪扭扭的指向天空,像是初學(xué)字的孩童在灰藍色的天穹中劃下幾筆塗鴉。

“今日我入宮了一趟。”看到周瑜轉(zhuǎn)過臉來仍舊是平常的目光,未有一絲驚訝,劉姜知道周瑜也是在宮中輪值,這點動靜還是打聽得到的,繼而淡淡說道:“也好讓周郎放心,國家寬宏有雅量,向來‘用人不疑’。你與孫策不過是義如兄弟,那荀氏叔侄各自分侍他主,國家仍親之任之,遑論周郎?”

周瑜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劉姜不知道更深的一層,是他與郭嘉等人作爲(wèi)保人,與孫策定下里應(yīng)外合。如今孫策勢大難制,對朝廷的態(tài)度似乎不那麼恭敬,這讓周瑜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自然會受到打擊。皇帝即便不會以爲(wèi)周瑜是有意與孫策早有串通,從未歸心於他;也會以爲(wèi)周瑜等人識人不明、籌劃不善。從而會進一步影響到皇帝對周瑜的能力評價,日後如何能託付諸大事?

摯友的前程與那番作爲(wèi)背後的因果,固然是周瑜近日煩惱疑惑的大事,而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定位及以後的受命,同樣是周瑜急需破解的疑難。

當(dāng)時荀攸在車上勸他心中有個權(quán)衡,知道看清利弊。已經(jīng)是看在荀氏與周氏良好關(guān)係的份上,好言相勸,指了條明路。只是這樣做,他與孫策的關(guān)係就回不到從前了。

是以這兩天周瑜一直在考慮,如今見到妻子劉姜都在爲(wèi)他的事情奔走,不惜入宮試探皇帝口風(fēng),這讓周瑜心中感激:“我自無愧於心,旁人若是疑我,我也無暇去理會,待時日曆久,天下自然知曉我一片赤心。”

劉姜心裡記著皇帝的暗囑,不由得伸出兩手與周瑜相握,感受著對方掌心熾熱的溫度:“那江東孫策……周郎打算怎麼做?”

周瑜此時不經(jīng)意間轉(zhuǎn)過頭去,靜靜地盯看著庭間的老樹,他昔年初到長安時,爲(wèi)了用行動向皇帝表示歸附,自己不畏艱難,盡心竭力的遠赴雍涼。如今再一度遇見這種事,無論皇帝有無哪方面的意思,自己左不過是照行故事罷了:“在宮中司掌乘輿,非我志趣。我預(yù)備向陛下請命,或是涼州、或是河內(nèi)、便是南中蠻地也無妨,只要是軍前效力,施展長處,便是我爲(wèi)國家供牛馬驅(qū)走了……當(dāng)然,讓我去淮南那就更好,只是……”言猶未盡,他便聲音一低,輕輕搖了搖頭。

劉姜聽了,明白對方言語未盡之意,若有可能,誰不想當(dāng)面對質(zhì),解除誤會?可是即便他去了,以周瑜的聰明才智,又豈會不知這即便是‘誤會’,也是能解而不敢去解的?她沉吟不語,移開目光與周瑜同看了一會那幾株蒼勁的老樹,忽然說道:“聽說江南的樹是不會落葉的,這若是在冬日,綠葉掩映在層層白雪之下,不知是何等生趣動人。”

周瑜莞爾一笑,彷彿被勾起了回憶,順口道:“賞雪撫琴,烹酒投壺,更能驚動候鳥,林葉間有許多樂事可做。江南的冬天有太多趣味,不似北方,那纔是凜凜嚴(yán)寒……會有一日,我陪公主往江南走一遭就知道了。”

“那我可就記下了。”劉姜半是玩笑半是認真的說道。

周瑜笑了,眉宇間多日縈繞的陰雲(yún)終於消散開去,如今他身邊已有新的寄託,成長爲(wèi)另一種模樣,自不必再執(zhí)著於年少時做過的一場夢。

未央宮,椒房殿。

董皇后依然是在宮室中點滿了造型各式各樣的青銅燈,如星火般璀璨的燈火在宮室中閃爍著明晃晃的光,照得宮室恍若白晝。燈火燃出的光與熱,加之椒房殿特有的建築結(jié)構(gòu)與材料,彷彿讓炭爐火盆都沒了用武之地。

椒房殿內(nèi)的宮人都穿的少,十月深秋時節(jié),往往還是內(nèi)裡穿著一兩件單衣,外面再罩上一件紗衣絲裙。個個又都是豆蔻年華,從掖庭采女中千挑百選出來的花樣少女,無不是身姿靈動窈窕,竟不比夏日多穿幾何。在椒房殿侍奉的宮人地位崇高,遠甚於其他貴人身邊的采女,更能保證種種生活所需,用度皆超同人一等。但與得到成正比的,便是侍奉董皇后也是整個掖庭最需要費盡心思的差事。

董皇后性格強勢、精明、理性,不喜歡嘰嘰喳喳、整日跳脫的宮人;也不喜歡老實木訥、沉默寡言的木頭。她既需要人擅長察言觀色,也要求人勤謹本分,董皇后又極善懲治宮人,不單是大長秋、掖庭令、永巷令等宦官執(zhí)掌的宮中刑罰,這些都是前朝就傳下來的老花樣。而是會推陳出新,想出許多看上去並不苛刻殘酷,其實歹心尤甚的法子,像是在這種天氣,她往往會將犯了錯的宮人從溫暖的椒房殿攆到露天去受凍,不讓跪不讓打,光是讓其穿著身上僅有的幾件薄衣吹一陣風(fēng),回去後就能丟掉半條命。

正因爲(wèi)如此,椒房殿的宮人們無不是最守規(guī)矩的,可董皇后並不是恪守規(guī)矩的人,受了氣,自然要找人出氣,哪裡會管出氣的人是否有錯?

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shù)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diào)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jīng)傳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jié)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dāng)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zhòng)議從安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八十六章 節(jié)慕原嘗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dǎo)引禽戲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shù)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dāng)在此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
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shù)第三百五十七章 壅塞不通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diào)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四十八章 蟠桃俗李第五百四十一章 深論莫及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jīng)傳第六章 先屈義聲第五百七十五章 抱殘守孤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一百零八章 一波三折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五百九十九章 擒虎拿蛟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 兵連禍結(jié)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九十二章 議論錢貨第七十一章 奧援有靈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八章 今卻非是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暗流方滋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於催攻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三百七十五章 口蜜腹劍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十五章 少年英雄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麋闖營第五十八章 塘水漸漫第五十九章丨其深次骨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dāng)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三百七十七章 衆(zhòng)議從安第二百五十五章 興平倉米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九十七章 絲恩髮怨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四十五章 擐甲執(zhí)兵第二十七章丨朝盈夕虛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二百三十八章 懸軍深入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不躬親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二百四十四章 益州克成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堤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wèi)第八十二章 搖頭稾腦第八十六章 節(jié)慕原嘗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三百五十八章 驕矜不恤第十章丨忠義餘烈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一百一十三章 親臨兵革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九十八章 昌濰原平第三百零九章 暫告靖安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五十八章 哀矜勿喜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一百九十二章 導(dǎo)引禽戲第二百七十四章 音聲同矣第三十八章丨柏梁臺上第十三章 勢危而走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洲棲隱第七十二章 唯官山海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思補牢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狐死首丘第一百八十五章 計日可數(shù)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dāng)在此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五百零九章 作計自量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肇源县| 大悟县| 义乌市| 若尔盖县| 宝山区| 南投县| 富裕县| 太湖县| 神池县| 普安县| 通山县| 焦作市| 赫章县| 巴里| 丽江市| 郎溪县| 海城市| 临泽县| 曲靖市| 定安县| 昔阳县| 盐池县| 温州市| 阜康市| 饶平县| 陇南市| 张家港市| 新宾| 杭锦后旗| 长春市| 朔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金湖县| 广平县| 辛集市| 元江| 榆中县| 油尖旺区| 靖宇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