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章 取義爲公

“兩下交兵,各爲其主,豈肯爲私而喪國家大事?”————————【說唐全傳·第三十八回】

“我知道你與呂布在青州相識過一段時日,彼此恩結義連,甚是難得。”曹操有意停頓了下,似乎在斟酌著語氣:“奈何呂布逐利之人,目無忠義,昨日才與袁譚交戰(zhàn),今日便受拜袁氏所賜將印。若要勸他回頭,恐不易輕信。”

太史慈對此態(tài)度堅決,沉聲道:“所爲上兵伐謀,古時交戰(zhàn),尚且各派使者。在下也非愚夫不知時務,若是呂布見使而不悟,在下願意第一個上陣討賊。”

“善。”曹操拊掌笑道,他眼睛因笑容而瞇縫起來,誰也不知他的笑容背後隱藏著什麼:“子義真君子也!既有此言,索性遣一人持子義手書赴營,勸呂奉先早日醒悟,以示朝廷招降納叛之意。”

太史慈見曹操這麼好說話,又驚又喜,道:“謝明公成全!”

曹操含笑撫須,忽然目光炯炯的看著太史慈:“只是我尚有一事不明,子義與呂布相識日短,如何會這般爲他說情呢?”

這個問題太史慈也想過,他不假思索的說道:“呂布乃誅董元勳,有功於社稷,天子寬厚功臣,不可不給他一次機會,此爲一者。當年北海國深陷蛾賊重圍,孔北海四處求援而不至,全賴此人救我一方桑梓,此爲二者。我前行長安,又受他贈金之恩,此爲三者。故而於公於私於情,我都應設法搭救。”

“所以即便他已受袁氏官爵,你也以爲他尚有歸復之機?”曹操摸著垂髯,沉吟道。

荀彧聞說,忽然將目光看向曹操。

太史慈答道:“是。”說完他又補充道:“天子準我所請,竊以爲,其中也有這個意思。”

曹操知道皇帝派太史慈代替田疇的動機並沒有這麼簡單,只是不置可否,轉(zhuǎn)念想到,他二人彼此認識的時間不長,就能爲對方做到這個份上,而反觀自己。這麼多年走過來,身邊的朋友接連離去,鮑信、張邈,竟是一個也不在了,就連僅剩的袁紹也站在了他的對立面。儘管袁紹與他積怨已久,他昨晚仍不免感懷觀星,想知道究竟是怎樣的命運,讓他一步步成爲孤家寡人。

他垂眸靜思片刻,而後用一種成全的語氣說道:“果然如此,你才能信重於天下啊。”

宴散之後,曹操纔回到自己的居處沒多久,門外典韋便攔下了一夥鬧哄哄的曹氏、夏侯氏將領。

“不去約束部衆(zhòng),整頓軍旅,來此做什麼?”曹操不悅的走到門邊說道,在將大權悉數(shù)交還朝廷、領兵東征之前,曹操出於籠絡軍心的需要,特意上疏表奏,將自己麾下諸將的職位都提拔了一等。

此時他目光大致一掃,便見揚武中郎將曹洪、東海相曹仁、典軍校尉夏侯淵三人爲首,其餘的平虜校尉于禁、討寇校尉樂進等將則遊離在外,觀望動靜。

曹洪性格最爲疏放,同時也與曹操的關係親近,故而被推出來第一個說話:“孟德!”他直呼其字,說道:“太史慈、關羽二人來就是爲了搶戰(zhàn)功的,如今卻還同意太史慈說降呂布,呂布這等人目無忠義,豈有不降的道理?若是事情都由他們做了,我看這場仗也無需我等出力了。”

“子廉,你說話愈加沒有分寸了。”曹操皺起眉頭,不滿的說道:“此爲國事,豈是持門戶私心的時候?”

他麾下諸將大都是自己近兩年招攬而來,以前假借著朝廷的名義,他尚且能以官爵指揮調(diào)動。如今朝廷威信重塑已不侷限於關中,那些平常隱藏著的問題也開始逐一暴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朝廷與曹操之間,像是于禁、車胄、路招等將會更親近誰?

于禁等人不是曹仁這些親族,他們對曹操的忠誠有限,而曹操能使他們支持自己的,不僅得靠往日對他們的提拔之恩,還得靠自己不斷帶領他們?nèi)〉密娛聞倮膽?zhàn)場上獲得的利益。

眼下可不是件小事,曹洪的話正好爲曹操提供了一個解釋的機會,於是曹操便索性將衆(zhòng)人都喚入帳中,不厭其煩的解釋道:“爾等只知我使人說降呂布,安知我不是用計?虧爾等隨我征戰(zhàn)多年,到頭來竟連這也想不到?”

“曹公莫不是要離間?”曹仁心思縝密,馬上聯(lián)繫起來。

曹操抿著嘴,繼續(xù)說道:“袁譚小兒輕浮,呂布是新附外將,他豈能輕易信重?只要詐書一封,袁譚麾下諸軍,皆分崩瓦解,一擊可破。”

此話一出,在座衆(zhòng)人也都明白了。

夏侯淵謹慎的提醒道:“可那書信是太史慈親筆所寫,其人勸呂心切,必不從我謀。若是瞞他詐書,他日事發(fā),此人豈不生怨?”

太史慈是皇帝身邊殿前羽林郎出身,天子親信,曹操一時也小看不得。但曹操早有打算,只是沒有選擇訴之於口,時下他擺了擺手,道:“此事我另有法子。”

有了曹操的解釋,衆(zhòng)將這才心滿意足的離去,本有些搖擺不定的心思也隨之而定。

帳後一直等著荀彧,他見曹操安撫衆(zhòng)將之後,遂開口說道:“明公不願收呂布?”

“我連劉備都不想親近,遑論一個呂布?”曹操譏笑道:“如今正是要諸事小心,呂布越能打仗,我也就越不能將其收入麾下,更不能收降他。我想,天子允準太史慈來徐州的用意裡,決無收納呂布這一款。天子要留呂布,早就出手留了,何必等到今日?”

荀彧覺得曹操在天子御駕東征後不斷的收斂鋒芒,甚至到了自損羽翼的地步,不免有些擔心的說道:“明公這樣做會不會謹慎太過?以弱己而少猜忌,雖是必要,但也不能全沒了爪牙。”

“但凡世間之事,有舍必有得,非如此,何以至大功?”曹操仰頭嘆息一聲,而後對荀彧意味深長的笑道:“而況,這不是還有文若你麼?”

于禁臉色青白,臉頰耳根間時常顯些傷痕,他是全軍上下遇事最從容鎮(zhèn)靜的一個,往往會在危機到來之前就能不動聲色的想到應對之策。是故旁人多不知他內(nèi)心的想法,也懼於他的嚴謹,不敢過於親近。

此時他剛走出去,身後的樂進便緊跟著近前,一手拍了下他身上甲冑,冷不防問道:“你怎麼想的?”

“我沒什麼想的。”于禁輕聲說道,用餘光斜睨著對方:“這麼多外將不問,單問我是什麼意思?”

“外將之中,就屬你我職重。”樂進性子火爆,最看不得於禁對誰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態(tài)度,他說話也不會委婉,而是直切重點,一如他帶兵衝陣的風格:“我是曹公從帳下吏一直提拔上來的,若非曹公,我無有今日,拔舉之恩,死生不忘。我是不會因爲朝廷而與曹公生分的,而你呢?你是怎麼想的?”

于禁沒有急著回答他,而是問了句:“你是替誰問的?”

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nèi)結異心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yún)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一百章 碗轉(zhuǎn)麴塵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yè)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七十七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fā)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
第四百零五章 異相尋配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五百二十章 何以足貴第八十二章 何以自新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枯水涓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六十五章 單車刺史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四十九章 內(nèi)結異心第五十五章 達士徇名第三十四章丨官無常法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一百五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一百二十七章 悉以惠官第四百零八章 風止雲(yún)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眉攢翠蛾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七章 置酒屬客第一百五十一章 公不見吏第六十二章 議論不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情揆度第一百章 碗轉(zhuǎn)麴塵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三百三十六章 己飢己溺第七十五章 跋胡疐尾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五十一章 冀以清肅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二百七十二章 巧似成真第五百七十二章 南冠驕豪第一百零九章 自取棄捐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yè)第七十章 率循人事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八十九章 錢法防微第一百零四章 青徐播亂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百零四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七十二章 頭會箕斂第一百三十二章 名動人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難不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言辭懇切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當務之急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四十七章丨先兵受挫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七十七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七十一章 可煩傳語第三百四十八章 明惠及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此起彼落第一百零一章 乖嘴蜜舌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百六十一章 守缺攻餘第一百一十一章 禍機殃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得閒適第三百一十五章 雷霆戢發(fā)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一百四十四章 箭雨如蝗第三百八十七章 知其勢乎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臺炎炎第三十五章 務以政寬第四十五章 剛卯既央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十七章 京室爲墟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冷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慨然大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沐浴清湯第三十八章 宗社攸賴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百七十八章 微末生非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一百六十六章 匣劍而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脊令在原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丰镇市| 青浦区| 安丘市| 伊金霍洛旗| 锡林浩特市| 山西省| 屏山县| 克什克腾旗| 游戏| 黄石市| 长海县| 安岳县| 武乡县| 广宁县| 沧州市| 邓州市| 乐清市| 陆河县| 五华县| 察雅县| 鸡东县| 浠水县| 青岛市| 合水县| 南开区| 尼木县| 手游| 山阴县| 高平市| 盐池县| 大荔县| 嘉善县| 柯坪县| 贺州市| 濮阳市| 汾西县| 紫阳县| 遵义市| 神农架林区|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