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章 夜縋還降

“軍入散關,則羣氐率服,王侯豪帥,奔走前驅。”————————【檄吳將校部曲文】

巴郡,充國縣。

張魯手下大將楊帛看著城外營帳星星點點的燈火,沒來由的嘆了口氣。他隨張魯一路從漢中翻山越嶺,逃到巴郡,本以爲就此可以將王師甩在山外,於此地得到喘息,誰知道朝廷的軍隊竟如天兵一般,神速的擊破白水、葭萌等關隘,幾日夜便又與他們打上了交道。

朝廷官軍如此強勢,這仗到最後還能該怎麼打?

“我看這仗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一個穿著異族服飾、腰間佩戴著柳葉似得兵器的虯髯大漢向他走了過來,他身後還跟著一名眉目俊朗的年輕親隨,這大漢竟是無視旁人驚詫的目光,徑直說道:“漢天子聖明當朝,但有降服,無不優待。就連張衛如今也在敵營待得好好地,師君還有什麼值得顧慮的?難不成,真以爲憑咱們就能再起?”

楊帛無論是個頭還是氣勢都矮對方一頭,何況這件事在他心中反覆思量了許久,也是傾向於對方的立場,於是語氣不由得軟弱了下來,嘆了口氣道:“我也是做如此想,不過師君心意難料,我等也不好從旁多言。”

“若非師君待我族有恩義,我如何會帶著族人與漢家天子作對!”這人正是巴郡賨人的首領之一、賨邑侯杜濩,因爲張魯曾在賨人中間施行符水、救治百姓,多結恩義,族人也都信服五斗米道,所以這回張魯有難,杜濩便與樸胡等人帶著夷兵前來相助。

不過人情歸人情,利益歸利益,杜濩等人也不傻,自己麾下的青壯最多也不過是低劣的鐵質刀劍,見到城下徐晃所帶的步兵營甲堅兵利,如何打得過對方?在這個時候,他當然不會想著與張魯送死,不過顧念著往日的情面,他還是要爲張魯考慮一下。

他先表明了反戰的立場:“幾百年前,高皇帝還是漢王的時候,我等賨人便出兵相隨,說起來,漢家與我賨人也有數百年的恩義了,期間從未互犯。甚至漢家天子還對我等恩賞有加——我這個賨邑侯還是漢家天子給的呢!”

接著便從懷中拿出一塊年代久遠的金印,那塊金印顏色暗沉,不像是剛熔鑄出來那般金光燦爛,繫著他的綬帶也早已不是原來的那條。跟尋常的侯爵金印所不同的是,這塊專用來頒賜給異族藩國的金印樣式是一隻蛇鈕,那條金質的小蛇盤在印上,在火光的映照下,兩隻眼睛閃爍著光芒,像是活的一樣。

杜濩視若珍寶的拿著這塊底部鐫著‘漢歸義賨邑侯金印’幾個隸書大字的印綬,在楊帛身前晃了晃,而後說道:“如今官軍已至城下,我等若非無計,實在不願與之爲敵。師君也應是如此,不然何故憑白讓出閬中縣不佔,雙手奉獻給彼等?”

“賨邑侯這是要我去做說客?”楊帛被那條金質的蛇鈕看的有些心裡發毛,極不自在的別開目光,苦笑著說道。他只不過是一員武將,沒有什麼打仗的才幹,全靠跟著張魯起家早、又足夠虔誠忠心,這才被張魯帶到身邊掌握親兵。如今在張魯態度曖昧的情況下前去試探……誰知道會有什麼結果,這夥賨人簡直沒一個老實的!

杜濩其實是巴郡七姓夷王派出的代表,他們這些夷人高層,很多時候並不像底層小民那般對五斗米道狂熱偏信,對於神靈他們自然是尊敬,但對於來世,還是今生更值得追求。

他們在私下裡早就商議好了,先跟張魯打個商量,若是張魯執意頑抗,他們便幫著打一仗,這一仗無論輸贏都算是對得起張魯昔日的恩義了,隨後的去向如何,就全由他們。

正這麼想著,城牆邊上忽然有一人往下舉著火把說道:“何人在下面!”

楊帛心裡一驚,著即趴著城牆往下看去,周圍的士兵也紛紛張弓搭箭、舉起火把往下張望。只見城門外用來防夜間偷襲的火盆旁邊,站著一個三十出頭的中年人,那人身材中等,站在燃燒著熊熊火焰的火盆邊上,全然無懼的仰頭看著城牆上探出來的箭矢。

“我乃閬中程畿,奉命來見張公祺一面,還望城上放下吊籃,拉我上去。”

“是季然公?”杜濩聽過程畿的名字,對方是巴郡少有的漢人豪強,素有節氣膽識,爲漢人、賨人所敬佩。

楊帛知道對方是巴郡的名士、又是對面營中派來的說客,心裡不由鬆了口氣,暗道總算輪不到讓自己去第一個試探張魯的口風了。

於是他立即讓人放下吊籃,將程畿拉了上來,楊帛尚未說話,一旁的杜濩便上前一步,搶白道:“季然公無恙!師君正在府中,我這就帶人護送。”

說完,他便指向身後那名眉目俊朗的年輕親隨,自作主張的說道:“何平,你帶人送季然公尋師君!”

那名喚作‘何平’的年輕人抱拳應了一聲,看了杜濩一眼,兩人短暫的交換了一下眼神,彼此會意,然後便不等楊帛開口,徑直客氣的帶引程畿下城了。

杜濩很快得意的笑了一下,見楊帛的臉色有些不自然,遂伸手狠拍了對方的肩膀,親熱的笑著說道:“魯莽之人一時情急,倒是搶了兄弟你的職事,還望勿怪!”

楊帛勉強擠出一絲笑來,極不自在的應了兩句。

程畿目光老練,早從細微之中看出了不尋常。走在空無一人的街上,他看了看前後跟隨著的護衛都是賨人打扮,心裡頓時有了數。他不動聲色的問道:“何將軍是漢人?”

何平步子走得極慢,他身材頎長,五官分明,樣貌種種皆迥異與賨人,這才讓程畿有了這樣一個猜想。

“在下是宕渠縣人,慈母姓何,是當地賨人。因爲雙親去世的早,父家無人,所以自小養在母家、隨著母族姓何。”何平臉色有些不自然,勉強笑道。

原來是有賨人的血統,聽他的語氣,倒不像是父家無人,而是與父家有些說不清的嫌隙。程畿心裡想到,他像是沒看見對方的臉色,仍不知輕重的追問道:“那,你本家姓什麼?”

“姓王。”何平臉色已經黑了。

杜畿又問:“可曾讀書識字?”

何平抿著嘴,腳下步子忽然加快了,說道:“在下從小就廝混軍旅,不曾讀過,所識不過十字。”

杜建見對方生得儀表堂堂,卻不通字句,不免有些遺憾的說道:“那就可惜了,如若有機會,你不妨更用父姓。父乃一家之君長,傳宗承祧,你家可不能因此而絕了後。”他語氣誠懇真摯,像是愛才惜才的人一心一意的爲何平打算:“待換了父姓,我再口誦數篇《太史公書》予你。”

何平臉色一愣,心中那一股不平之氣也隨之而去,由於打小特殊的生長環境,他本就是個性狹侵疑的人。如今程畿三言兩語的就調動了他的情緒,還給瞭如此大的恩惠,未必只是惜才。

他想了想,腦中靈光一閃,隨即委婉的答道:“多謝程公厚愛!待過三日,在下必來討教!”

三日後就是杜濩、樸胡這些人私底下相約要爲張魯守禦充國的最後期限,那時候充國易手,如果程畿還記得這個承諾,何平自然能前去討教。

程畿聽了,心中明白了幾分,點了點頭,眼見張魯的府門越來越近,他最後輕聲問道:“張公祺可否知悉此事?”

何平當即搖頭,說道:“此乃程公與我個人的私事,師君又何須知道!”

程畿把準了脈,比來時還要胸有成竹,他自信滿滿的走進了府中。閻圃見到他著實楞了一下,一時摸不著頭腦,看對方這架勢不像是來勸降、而像是直接來談條件的。

不過他反應還算及時,立即笑呵呵的迎了上去,他是巴西安漢人,兩家素日裡也有交集。同爲士人,對方背後又有大軍作爲倚靠,故而閻圃說話也極爲親熱:“多年不見,季然得無恙乎?”

“仲農,你倒是越發寬胖了。”程畿笑著指了指閻圃的腰帶,又斂了笑,說道:“張公祺呢?我奉朝廷之命,特來曉諭爾等。”

他瞅了四周無有旁人,便拉著閻圃的手說道:“劉君郎病歿,益州現由蜀郡高府君做主,如今廣漢、蜀郡等地皆已向司隸校尉裴公遣使投誠,爾等大勢已去,敗亡不過須臾之間!張公祺不過一介道人,背上的罪過不小,你難道真要隨他赴死?事到如今,你人事已盡,也該爲自己、爲你身後全族打算了。”

聽到益州局勢逐漸明朗,閻圃心中默然,隨即笑道:“這我自有打算,來,請先入座。你我許久未見,今夜不妨好好敘談一番。”

在這偏室之中,程畿不免疑問道:“怎麼,你不帶我去見張公祺?”

他心裡想著,閻圃算是巴郡士人中的一個異類,對張魯忠心耿耿、甘於任事。當初張魯纔在漢中扎穩腳跟,便派人赴巴郡招徠士人,當時程畿也受過拉攏,但他瞧不起五斗米道,拒不聽命,反倒是閻圃隻身北上。如今他代表朝廷前來勸降,按閻圃的智謀與忠誠,如何也會急著將自己引見給張魯,怎麼還會刻意留下來拖延時間?

閻圃身體胖、力氣也大,他不由分說,一把將程畿拉倒席榻上坐好,然後便笑著說道:“你要求的事,今晚過後便能給你答覆,你且好生待著吧。”

“看樣子是張公祺已有決斷了?”程畿盯看著閻圃微妙的表情,恍然明白了什麼。

“師君擁兵漢中、斷絕棧道在前;拒關自守、抵抗王師在後。這罪過說起來倒也不小,如今我雖已勸其留下漢中府庫資財以結好王師,又退守巴郡聚衆爲憑,就是想借此讓朝廷對師君多些重視。日後便是歸降,也有足夠的底氣換取更多的恩遇優待。”閻圃將心裡的打算一一說了出來。

程畿是知道張魯手下那幾個夷王的態度的,想借此當做跟朝廷談判的資本?豈非兒戲?他不以爲然的笑道:“既有大罪在先,單憑此間兵衆就想得到朝廷赦免、甚至是優待,未免誠意不足。日後天下人以此爲例,紛紛效仿,朝廷又該如何?一律既往不咎?”

徐晃作爲裴茂派出去的一支偏師,本無太多權限許下重諾,只有荀攸等人轉託給他的幾句話而已,所以程畿這回來勸降就更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條件了。他們想著的是,如今局勢明朗,朝廷勝券在握,張魯降了,也只是免去其罪而已,要想獲得更多的封賞,幾乎是不可能的。

閻圃也知道這一點,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先找出一個替罪羊,把黑鍋全扣在一人身上,以後談起來就有話好說。

至於張魯麾下那幫賨人的暗流涌動,張魯雖不知情,但閻圃還是從中察覺到了一些蛛絲馬跡。不過他沒有聲張,反倒是在想只要張魯下定決心投誠,便可藉助他的威望團結起這些賨人,只有衆人聚在一起,朝廷就不會輕視他們,他們也就能將自己賣一個最高價。

程畿也是明白這點,他瞅了眼門外守衛著的何平,微微頷首,說道:“那,張公祺今晚準備殺誰?”

閻圃意味不明的笑了笑,低聲說道:“你該問,今晚是誰何人準備殺師君。”

前堂裡燈火通明,張魯大擺宴席,於夤夜招待賓客。

武都人李庶、姜合,南陽人李休盡皆在場。

張魯突然夤夜相招,他們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彼此在座席上坐立不安,想開口問詢,但一見張魯冷漠的神色,卻又不敢開口說話。

直到婢女把酒菜上齊,張魯這纔開口言道:“駱曜還不來?”

李休冷笑,意味不明的說道:“許是怕師君擺的鴻門宴,不敢來罷!”他陰陽怪氣的說完,又忍不住向張魯投去試探的目光。

“誰說我不敢來?當罰他一碗纔是。”話音剛落,只見駱曜頭裹黃巾,昂然挺胸的從外間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員大漢——正是跟隨駱曜從關中一路逃至此地的黃巾賊王當。

看見來者正是王當,李庶眉頭一抖,笑著說道:“來就來,怎麼還帶了護衛?”

姜合也瞅見王當腰間懸掛著的劍,這才反應過來,嚥了口唾沫,假意說道:“是啊,既然帶了護衛,不妨讓他去偏室飲酒吧,再讓幾個美婢過去侍奉。”

駱曜冷冷一笑,竟是不理會這兩個見風使舵的人,徑直對張魯坦言道:“不說這是鴻門宴麼?我身邊自然不能沒有樊噲。”

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
第九十三章丨夤夜造訪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四十九章 人侍帷幄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八十五章 斗酒炙犬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第二十八章 欲知今雨第二百一十七章 試取粗通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敵應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廬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三百零四章 淺藏輒止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二十四章|城郊陛辭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三百二十章 隱水暗伏第三十章丨藍田雄鳴第四十一章丨寒宵獨坐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十三章 重蹈覆轍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八十七章 御書錢範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成困獸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九十六章 取士五科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一零六章丨三軍聽命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十五章 溫生絕裾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香草藏衣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二十七章 暫息於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四十三章 景公求雨第一百三十五章 豐容顧景第十三章丨相見恨晚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百九十五章 兵敗將亡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雀祈成鶴第七十七章丨鴻門倒戈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第五百七十八章 姿貌絕倫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四十一章 牛溲馬勃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第二十二章丨治國治民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八十四章 深謀勿疑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九十五章 鶴鳴在陰第七十七章 雅歌投壺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十一章 奮勇爭先第十七章 榆中勇士第七十章 兇終隙末第三十九章丨無猜心事第三百八十二章 醒悟方遲第八十三章 人心叵測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六十五章 策馬平輿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行賄免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百七十九章 待看舟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长春市| 闽侯县| 吐鲁番市| 晋州市| 京山县| 舒兰市| 霸州市| 克什克腾旗| 芜湖市| 陆川县| 武宁县| 美姑县| 金平| 寻甸| 肃北| 河北省| 含山县| 内乡县| 绥阳县| 洛扎县| 菏泽市| 青海省| 平陆县| 南平市| 黄冈市| 淮北市| 磐安县| 如东县| 旅游| 剑阁县| 泰宁县| 辽源市| 大城县| 巴塘县| 海盐县| 孝感市| 昌黎县| 叙永县| 衢州市|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