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臺觀雲(yún)

“彭陽奇章,起徒步而升臺鼎。”————————【舊唐書·令狐楚牛僧孺等傳論】

“水衡監(jiān)督掌天下貨泉之源,更要懂經(jīng)濟之法,不單是一味的爲(wèi)朝廷鑄錢無算,使錢賤貨貴,更是要善於用錢,一錢能得十錢之利,使得天下便宜。這一點,平準(zhǔn)、均輸、水衡三者皆關(guān)乎朝廷經(jīng)濟,還得聚在一起好生詳議。”皇帝言道,忽見了周忠一眼,道:“此事便由周公主持,還望多費些心思,管子以‘輕重’之道而強齊,朝廷也將賴其興復(fù)。”

周忠沒想到事情繞了一圈還是落到自己頭上,而不是將這件事託付給近來風(fēng)頭正盛的麋竺,可見在皇帝心裡,周氏還是有一席之地的。內(nèi)心竊喜的他立即直起腰背往下拜倒,一時有些忘形,失卻了平日裡自矜的風(fēng)範(fàn)。

皇帝也沒想過周忠等人會在短時間內(nèi)做出什麼成績來,不過是萬事先開個頭,以後待到用時,終會有開花結(jié)果之日。說完了這茬,又提點了幾句自己關(guān)於貨幣、金融政策的見解,皇帝便讓兩人各自退下了。

十月深秋,天氣轉(zhuǎn)涼,皇帝這時早已住在了宣室殿,待周忠、麋竺等人離去後,皇帝看著空落落的殿宇,忽然起興,從榻上站起,吩咐要往柏梁臺去觀景。

柏梁臺上的雕欄畫棟雖然早已被焚燬,但這座土臺磚石俱在,上面還簡單搭著一間涼亭,專供皇帝平常休憩所用,乃未央宮少見的觀景高臺。皇帝御駕行至臺下,便支走了穆順,獨喚了侍中荀攸在近旁跟著自己徒步登臺,身後遠遠的吊著射援、毌丘興等人,不敢近前。

皇帝此時換了一件簡便的窄袖錦衣,在登臺時步子走得穩(wěn)健如風(fēng),他一邊半仰著頭看著臺上露出的湛藍色天空,一邊說道:“放眼承明殿中諸公,也唯有荀君熟知軍略,值得共商大計了。如今臧洪、張邈、田芬等人於兗州作亂,沮授、袁熙領(lǐng)兵隔岸觀火,青州想必也將有南向的動作。曹操新得徐州,人心未附,又遭背刺,恐怕很難收拾局面啊。”

荀攸穿著寬袖常服,常人穿著這套衣衫饒是在平地快些走路尚嫌累贅,而荀攸卻毫不拖泥帶水,反是步履翩翩,堪堪跟上了皇帝的腳步。他低頭注意著腳下的磚石,面色從容:“臧子源等人各自用兵、無一統(tǒng)屬,正是烏合之衆(zhòng),看似勢大,又豈是曹操的對手?”

“荀君還是這般相信曹操足堪託付重任,可我倒不明白,劉備又比他差了哪裡呢?”皇帝扭過頭來看向荀攸,好整以暇的笑道。

皇帝仍是腳步不停的往上走著,荀攸也不好停下來向皇帝執(zhí)禮作答,只好略點了點頭,道:“臣未見過曹操、亦不曾識得劉備,只是聽鄭公說,劉備仁德寬厚,又聽陳長文說,曹操謀略更勝其一籌。觀其平黃巾、討滎陽、定兗州,忠勇能戰(zhàn),而劉備未見其軍略之長。治天下,需有仁厚君子相佐,而平天下,臣以爲(wèi),曹操比劉備更合適。”

“荀君忠正靜默,這番說辭更是出於公道。”皇帝點了點頭,像是在誇讚荀攸辦事做人不偏不倚,他轉(zhuǎn)過頭去,又沉吟道:“前將軍不請而戰(zhàn),出兵陳留,卻是爲(wèi)何?”

“前將軍奉詔持節(jié),督河南諸軍,陛下也曾授其臨機決斷之權(quán)。其人不及奏呈,便如此作爲(wèi),也是爲(wèi)顧全大局,不使其落入袁氏之手,日後難以收拾。”荀攸早有一段理由,理直氣壯的說道:“兗州若失,豫州則處二袁兵鋒所指,曹、劉二人遠在海濱,與朝廷更是隔絕難援。朝廷一旦因此侷促關(guān)中,不得外向,陛下平復(fù)天下的大志,恐又有變數(shù)了。”

他顧全的是誰的大局,還有的一說呢。

皇帝腦中過了這麼個念頭,但也沒有追著說下去,而是另外提道:“前將軍用兵老道,前朝留下的老將裡,也唯有他與皇甫公可稱中流砥柱。兗州有他與曹操東西並進,不愁挽不回局面,只是曹操此人,猶如虎狼,不得太過輕信仰仗,得之可喜,失之無懼。平定天下、匡扶社稷,到底要靠朝廷兵馬,而非地方之力。打鐵還需自身硬,話糙理不糙,荀君以爲(wèi)呢?”

“陛下睿鑑,臣深以爲(wèi)是。”荀攸頷首道,他並沒有與曹操、劉備二人當(dāng)面接觸過,對他們二人的瞭解多半出於聽旁人敘說、以及自己對彼等事蹟?shù)姆治觥T诨蹲约邯毩⑴袛嗟幕A(chǔ)上,荀攸同樣也相信荀彧看人的眼光,所以在立場上、利益關(guān)係上,荀攸更偏向於曹操。

皇帝聽了默然不語,似乎仍在靜待荀攸的迴應(yīng)。

荀攸受了提點,如何不知作答?他又接著對皇帝說道:“臣始終以爲(wèi),關(guān)東諸人,譬如曹操、公孫瓚等輩,無論對朝廷有幾分忠心、幾分利用、幾分觀望,當(dāng)下只求籠絡(luò)彼等結(jié)成一氣,共拒袁氏。只要爲(wèi)朝廷牽制袁氏二三年,不使其成了氣候,待朝廷修養(yǎng)恢復(fù),兵精糧足,屆時可甫出函谷而天下定。彼等方伯無論是功是過,都有朝廷法度裁奪之。至於結(jié)援外臣,其中分寸,自是有陛下把握,臣不敢擅專。”

“荀君費心了。”皇帝這纔不以爲(wèi)然的笑了笑,他佇步站在臺階上,側(cè)身看向荀攸,眼角餘光忽的往下瞥了一眼,又揮手一招。被傳喚至此的繡衣使者賈詡、以及事先得到穆順告知的黃門侍郎法正便雙雙走了上來,與荀攸並肩站在皇帝腳下的一個臺階上,躬身行禮。

皇帝帶三人登上柏梁臺,又讓荀攸將關(guān)東的情況代爲(wèi)重複了一遍,並向他們問計:“如今關(guān)東局勢不安,前將軍獨木難支,曹操、劉備等臣子勢弱。朝廷剛從旱蝗等災(zāi)緩過氣來,一時尚不得動作,關(guān)東之局又需一番作爲(wèi),諸位都是知兵之人,我之親信,當(dāng)暢所欲言,不需計較什麼旁枝末節(jié)。”

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章 釣颱風(fēng)涼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十三章 應(yīng)答如響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七十七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wèi)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九十三章 太學(xué)新科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fēng)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quán)智有餘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十四章丨風(fēng)雨前夕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wèi)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dāng)在此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yún)來深遠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yún)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七十六章 務(wù)期實用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
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八十七章 追逐狐兔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八十章 揚己露才第三十三章 風(fēng)物長量第四百一十一章 嘉言罔伏第五百八十章 如鳥之集第七十章 釣颱風(fēng)涼第一百七十章 朝日興蔚第六十七章 索隱行怪第四百七十八章 且有大覺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興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七十九章 名動人心第十章 主人戒賓第三百二十八章 己欲施人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三百八十章 參決議事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二十三章 應(yīng)答如響第二十二章 雪泥鴻爪第十二章 兵勢難料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七十七章 一網(wǎng)打盡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五百二十五章 蟻可測水第六十一章 初來乍到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四十五章丨有失朕望第二十九章丨三河五校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wèi)第四百一十四章 柏庭閒敘第一百九十九章 參分天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幸有餘情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一百九十四章 舌端月旦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功折過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十二章 漢化政策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九十三章 太學(xué)新科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fēng)第五百三十一章 莫待相逢第一章丨興亡遠鑑第四百八十一章 權(quán)智有餘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否俗薄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六十章 器以悅上第五十四章 倍算其賦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信如初第八十九章 委巷浮說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七十六章丨狡性難改第十四章丨風(fēng)雨前夕第七十四章丨彼欲何爲(wèi)第六十八章 鉤直餌鹹第二百七十一章 一時息慮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零三章丨帳中豎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絕義安後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dāng)在此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旱生螟螣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七章丨各算其能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一百一十三章 市恩不受第四十四章 庶官乃和第十章丨仕宦郎署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十章丨有道而輔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一百零二章 德澤恩被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四百五十三章 豪家爭獻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yún)來深遠第九章 焉用彼相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二百二十二章 諸事之由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五十六章 逸而忘憂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yún)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夜議軍謀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二十九章 勞於心計第七十六章 務(wù)期實用第一百一十六章 堅不可摧第四百五十章 勢成難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呼图壁县| 富锦市| 湘潭县| 诸城市| 应用必备| 民丰县| 鲁甸县| 镇赉县| 贵德县| 天峨县| 伊金霍洛旗| 高雄县| 盐源县| 赤峰市| 隆安县| 平定县| 平果县| 安平县| 宽城| 信阳市| 白河县| 葫芦岛市| 息烽县| 平山县| 南宁市| 运城市| 民县| 阳西县| 龙胜| 津南区| 大宁县| 浮山县| 博野县| 福贡县| 惠水县| 志丹县| 马龙县| 吴桥县| 闸北区|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