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三章 未過其譽

“故州閭之士,皆譽皆毀,未可爲正也;交遊之人,譽不三週,未必信是也。”————————【人物誌·七繆】

“這……過了幾個月,想必都大抵粗熟了,可堪一用。”穆順沒怎麼留意這件事,有些含糊其辭。

“嗯。”皇帝復又對朱皓說道:“秘書監掌司禁中典籍,這是件利於千秋的事情,你得好生與將作監接洽,儘快辦成。”

“臣謹諾。”朱皓答道。

“不過這些書似乎還少了點……”皇帝心裡有些遺憾,他知道這個時候的豪族家裡都藏有經書,有些甚至是秘而不宣的遺世孤本。光是蔡邕家裡就藏有上萬卷書,更別提扶風馬氏、弘農楊氏這樣數百年的家族積累了。

如果能讓他們把這些書都交出來,或是借出來供朝廷抄錄……

皇帝眼睛不由瞇了瞇,深覺這是個好主意,只是現在還不方便實施下去,畢竟書籍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每個豪族高門保證權勢的傳家寶,擁有一份正統、稀少的經書孤本,就等若是掌握了鑽研與解釋的權力。是故經書在許多成功的士族眼中,甚至比土地錢財還重要,想要他們自願獻出來,除非皇帝有孝武皇帝等人的權勢,不然就得另尋時機。

皇帝暫時將此事放在一邊,像是剛注意到似的,擡眼看向坐於末位的那兩個新面孔。

“今日新入的秘書郎,許近前一看。”

司馬懿與韋誕聞言,立即躬身垂首,以小步趨近,贊拜唱名之後,兩人直接跪坐在中庭的地板上。

皇帝先是對韋誕囑咐道:“聽聞你素有才名,又善書作文,故許你入秘書監。如今乃父授職郡守,赴任武都,家無長輩,你更不得因此耽誤學業。”

韋誕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出色的政績,只是守家之主而已,皇帝讓他入秘書監,除了讓赴任武都的韋端安心以外,更多的還是想借張昶與韋誕的關係進一步籠絡韋端,因爲韋誕的書法師從張芝,兩家有過一段往來,張芝的弟弟張昶也算是韋誕的半個書法老師。

“臣謹諾。”韋誕尚不明這些關係,但並不妨礙他理解自家在皇帝眼中的賞識。

說完了韋誕,皇帝這纔將視線轉向另一人,看到他那一副溫良恭儉、謙遜有禮的模樣。皇帝心裡忍不住哂笑,要不是早已熟知對方大名,自己恐怕就被對方這副人畜無害的樣子給迷惑了。

“你就是司馬懿?”皇帝明知故問。

司馬懿恭敬的垂首答道:“正是臣懿!”

“你在黎陽勸服趙威孫,說其歸朝,足以見勇略才智,執金吾有你這麼個兒子,真是司馬氏之幸事。”

皇帝對司馬懿毫不吝嗇的褒獎不僅是讓司馬懿,更是讓在場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司馬懿勸服趙威孫的過程,只是司馬防在黃琬等關東士人的指使下所暗中進行的佈置。由於這其中牽涉到趙威孫的立場左右搖擺不定、並暗有脅迫當時的度遼將軍耿祉的行動。

爲了表現出他們二人是徹底真心歸服大義,而不是什麼利益所趨,所以這些事都沒有直白的躍然於朝廷章奏之上,只是直接給了參與者司馬朗、司馬懿兄弟恩賞而已。

衆人大抵知悉司馬懿在此事中所顯露的智略,但沒想到皇帝會對司馬懿如此看重與褒獎,隱隱之間,楊修、桓範等人心裡不乏有了好勝之心。

“此皆耿、趙二公勤於王事,感佩忠義之故,實非臣一人之功。故臣惶恐,得入秘書本是慚愧至極,怎敢當陛下如此誇讚。”

司馬懿怕的就是這個,他不知道皇帝爲什麼會這麼看重他,褒獎過頭了就是捧殺,這讓他以後與楊修等人的相處必將困難重重,會很難融入他們的圈子裡去。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圈子,秘書監內部有拉幫結派的趨勢他都看在眼裡,但都沒放在心上,只要他們都是以皇帝一人爲核心,無論是楊修、還是法正、亦或是王粲,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足以成爲另一個核心對皇帝造成威脅。

但是司馬懿不一樣,以他在歷史上長袖善舞的能力,皇帝很擔心他會搞拉幫結派這一套。而皇帝又不願意冷藏他,白白浪費了對方的才幹,至於把司馬懿丟在太學,皇帝也不放心。

只有將對方放在自己身邊,時時盯著,當個近臣纔是目前皇帝對司馬懿最合適的安排。正是著眼於此,所以皇帝纔不願意讓司馬懿低調下去,至少要給他在秘書監樹幾個敵人。

“你的智略我都看在眼裡,早在司馬公還是京兆尹的時候,我便曾從他口中得知仲達爲人。秘書監裡也不乏能人俊傑,我拜你爲秘書郎,一是爲了酬功,二便是望你能與衆人互相熟稔,精進學業,日後長成,方可爲我效力。”皇帝沒把司馬懿的謙詞當回事,顧自說道。

見事不可爲,司馬懿只得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臣謹諾。”

皇帝輕輕一笑,把話鋒一轉,復又對法正等人說道:“你們平日裡喜歡爭論學術,談經論典,這是件好事,但也不能因此傷了和氣。今後司馬懿與韋誕二人以後將與你等共事,爾等切不可冷落了他們,要彼此扶持纔是。”

楊修、法正等人聽了,立即唯唯應下。

只是他們心底仍舊產生了些許疑問,起先一開始他們只把司馬懿當作普通的豪強子弟來看待,即便在黎陽有過一番成就,衆人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畢竟那次還有其兄司馬朗的參與,衆人也都下意識的認爲大部分是司馬朗的功勞。

沒想到幾番話下來,皇帝竟然對司馬懿這麼看重,這導致許多人都對司馬懿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好奇,甚至還有些不服氣。

畢竟想在皇帝之下,結交俊才,有心做秘書監衆人領頭羊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王輔則是一臉看好戲的樣子,他盯著司馬懿眉間凝重的神色,突然很想看看這個自信滿滿的人,今後會如何與秘書監衆人相處下去。

好了,明天換地圖,正式開新劇情了!

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
第五十二章 隨人作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屈指成昔第四十二章 訪求故老第六十四章 策名就列第二百八十六章 咎當在此第十三章丨不密失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四十八章 薦可黜否第六十三章 審知彼己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兵退告成第四百二十四章 人心自擾第五章 舊部星散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九十二章 明光故址第七十二章 我暨我友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道馬遲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二百六十四章 局勢突然第六章 國之干城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五十九章 夏陽扶荔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八十一章 徑情直遂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四百零一章 部伍嚴整第三百六十六章 屋漏連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涇渭之流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三十九章 薦璧朝覲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一百一十四章 層疊欺壓第二百零八章 互有勝負第一百零五章 郡邸宿論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二十七章丨整軍經武第二十四章 調和鼎鼐第一百零九章 糧谷居奇第五百八十二章 瞽瞍殺人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兵陳列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三百五十三章 先民是與第三十一章 端策拂茵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二百五十三章 簡舉平當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兵論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偏將涉巴第二章 海內儒宗第二百零三章 奔告於事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四十六章 磁石引針第九十九章 簪纓子弟第三百三十五章 故事新羹第二百八十四章 牆溼乃補第四百九十九章 歧路徒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六十九章丨勞心治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爭暗鬥第四十六章 苦心周詳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漫漫林道第九十四章丨夜漏未盡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九十九章 嗟乎義士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一百七十一章 用兵進取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一零七章丨灞橋折柳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三十九章 敦敘九族第四百七十二章 如丘至壑第一百四十七章 尚敢懷貳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一百六十章 老病將死第八十章 先從吏始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三百三十二章 時運之會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十八章 專諸進爵第四十二章丨軍容觀盛第五十七章丨造端倡始第五章 薊縣郊迎第二百一十三章 張施帷幙第一百零七章 算前思後第五百四十章 融融聲中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二章 堅車載重第二百二十七章 昭德塞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祁阳县| 辰溪县| 西乡县| 尼勒克县| 连云港市| 呼图壁县| 平原县| 江山市| 安新县| 石阡县| 娱乐| 吉隆县| 陇南市| 平顶山市| 广东省| 泰宁县| 建水县| 南陵县| 新和县| 宁德市| 宁津县| 华阴市| 永济市| 晋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武定县| 北京市| 龙岩市| 梓潼县| 巴彦淖尔市| 贺兰县| 洛浦县| 商洛市| 富蕴县| 屯留县| 鲜城| 宣武区| 遂宁市| 梓潼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