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六章 玉汝於成

“發(fā)矇啓蔽,時或未省,而退實沉思。既久,稍通解耳。”————————【答李見羅先生書】

卻說張闓一行跑出數(shù)裡之後,確定身後再無追兵,這纔派人四處蒐羅潰兵,好不容易得了數(shù)百丟盔卸甲的步卒,軍勢勉強看得過去。

張闓這才帶著這幾百來人沿河搜尋船隻,直到上船渡入河中,他緊繃的心絃方纔鬆懈了下來。

想起自己在徐州征戰(zhàn)多年,靠著敵軍的人頭一步步爬上了都尉的位置,何曾受到過這樣的慘敗?輸在剛擊敗百萬黃巾的曹操手上,他倒也不冤,可剛剛是偏被曹操的兒子追的如喪家之犬。

這等惡氣積鬱在胸,張闓憤憤的拍打船舷,發(fā)誓道:“曹家小兒,你最好別落在我手上!”

發(fā)乾城外。

曹昂剛到曹軍大營,便迫不及待的跳下馬,等待傳報之後便揭?guī)ざ搿?

帳中曹操正在與荀彧、戲志纔等人商議軍事,見到曹昂進來,曹操頓時變了臉色,責(zé)備道:“你這小子,手下就跟著那麼點騎兵就敢追張闓?你知不知道張闓是徐州宿將,頗有武勇,這次若不是他敗氣喪膽,哪能被你一路攆著趕?”

曹操話裡透著責(zé)備,語氣裡卻忍不住流露出欣賞之意,自己這長子聰明謙和,又不失膽略,假以時日,必成他曹家的大將。

“阿翁教訓(xùn)的是!”曹昂大方的接受批評,然後說道:“這人知道南邊有伏兵,居然反道而行,也算得上是機警了。”

戲志才忍不住眉頭一抖,忍不住看向了曹操,眼神帶著一絲揶揄。

曹操乾咳一聲,臉也不紅的說道:“我本以爲(wèi)有人會追得到。”

聽了這話,曹昂頓時反應(yīng)過來,他走到曹操身邊空著的席上坐下:“阿翁!你既然想好了我會去追,爲(wèi)什麼不直接給我下軍令?”

衆(zhòng)人都知道曹操有意栽培自己這個兒子,所以才讓懂軍略、有武勇的曹純帶精騎跟隨,就是爲(wèi)了在保護之餘,幫助曹昂立下戰(zhàn)功。

曹操之所以沒有直接下達(dá)軍令,一來還是擔(dān)心將這等大功明目張膽的給自己兒子,會讓異姓將軍認(rèn)爲(wèi)他任人唯親,不利於他塑造的公正形象,也不利於軍中團結(jié);

二來還是由於對曹昂沒有信心,曹昂如今才十七歲,即便有曹純幫忙,也不一定真能斬獲張闓。倘若下軍令後,曹昂卻失手了,那麼不僅是他,就連曹操自己臉上也不好看。

所以他只能用這種因勢利導(dǎo)的法子,誘使曹純與曹昂主動出擊,事後斬獲張闓,曹操就能借此提拔,那其他人自然沒有話說。若是未竟全功,那也沒什麼損失,畢竟這沒有下過軍令。

底下的將領(lǐng)們有些不甚明瞭,但曹操的這個小動作卻瞞不過親手主持謀劃的戲志才、荀彧等人,看到戲志才揶揄的對自己發(fā)笑。曹操視若無睹,扭頭斜睨了曹昂一眼,沉聲說道:“我看你平日裡也算聰明,爲(wèi)何說這糊塗話?”

他復(fù)又說道:“以後不要再騎我的‘絕影’出戰(zhàn),不然再發(fā)生像今天這樣的事情,這讓我如何向你阿母交代?”

“啊?”曹昂拋開心中縈繞的不解,立即說道:“那兒子以後騎什麼?”

“其他人騎什麼,你也就跟著騎什麼。”

坐於下首的夏侯惇此時說道:“子脩,孟德這也是爲(wèi)你好,以後若是在敵軍陣中,對方看你的馬就能知道你身份不凡,自然會選擇圍攻於你。與其將自己陷入不利,倒不如先低調(diào)著些,軍中各將所乘的馬也都不是千里良駒,照樣能殺敵立功,你也應(yīng)當(dāng)如此。”

曹操頷首道:“不要管他,元讓,你接著說,劉公與天使是怎麼遇險的?”

夏侯惇此時是折衝校尉,領(lǐng)東郡太守,在曹操出征黃巾時鎮(zhèn)守後方。東郡靠近冀州,兗州此時田芬也在哪裡,所以他能第一時間知道河北的消息。

原來,在幽州發(fā)生短暫的兵變過後,經(jīng)過田疇、高誘等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磋商,公孫瓚借坡下驢,爽快的接受了天使裴茂的調(diào)停,正式成爲(wèi)了朝廷欽定的幽州牧。不僅很快安穩(wěn)了幽州局勢,而且還派白馬義從將劉虞等人護送出境。

這本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沒想到劉虞等人剛到中山國與常山國、鉅鹿郡交界的地方,異變突起。往日瞧見這等有正規(guī)軍護送的使團無不是望風(fēng)而退的賊寇,突然像飢餓許久的野狗突然見了肥肉似得,不要命的聚集起數(shù)千人馬試圖劫持使團。

所幸使團中有朱儁派來隨行的三百銳士、田疇親自率領(lǐng)的百名騎兵、還有隨行的部分郡國兵,勉強抵擋住了賊寇的數(shù)次進攻,在援軍到來之前,有驚無險的擊潰了賊寇。

那羣賊寇來去如風(fēng),如他們來時一樣,拋下幾百具屍體後便逃得無影無蹤了。

雖然裴茂、劉虞等人沒有什麼損傷,但這件事所帶來的影響卻足以震動整個河北。朝廷的天使與新任幷州刺史險遭不測,身爲(wèi)本地長官,冀州牧袁紹無論如何都有著推卸不掉的責(zé)任。

得知此事後,幽州牧公孫瓚當(dāng)即傳發(fā)檄文,指責(zé)袁紹守土不靖,話裡話外更有誣陷袁紹纔是背後主謀的意思。而袁紹也不甘示弱,當(dāng)即宣稱那些賊寇大部分都是騎兵,又說公孫瓚素來與劉虞有隙,這次是借刀殺人、想泄私憤。

兩方人誰都有嫌疑、誰也罵不過誰——甚至公孫瓚還在這場輿論戰(zhàn)中處於下風(fēng),畢竟以他往日劣跡與暴烈的性格,確實像是會做出這種事的人。

這讓公孫瓚愈加惱恨了,要不是他剛接任幽州、尚未徹底消化掉劉虞留下的數(shù)萬屯兵,根基未穩(wěn)。否則遇到這種事,哪裡還用得著跟袁紹打嘴炮,早就揮兵南下,與其一決雌雄了。

雖然正面戰(zhàn)場打不起來,但爲(wèi)了出口惡氣,公孫瓚還是命自己私置的兗州刺史單經(jīng)屯平原、平原相劉備屯高唐、並聯(lián)絡(luò)了盟友徐州刺史陶謙,請其派部將屯發(fā)乾。

不僅如此,就連在南陽的袁術(shù)也躍躍欲試,幫起了外家人,準(zhǔn)備派遣使者到幽州,商議南北夾擊。

面對突如其來的大戰(zhàn),袁紹難得的表現(xiàn)出了他果決的一面,先是派他所置的青州刺史臧洪與部將領(lǐng)兵兩萬進擊平原,又命曹操帶兵北上,攻打發(fā)幹。

一場代理人戰(zhàn)爭就這麼毫無預(yù)兆的開始了。

屯駐發(fā)乾的都尉張闓根本不是曹操的對手,很快就遭遇慘敗。如今曹操領(lǐng)兵進駐發(fā)乾,下一步顯然是要北上支援臧洪,助他對付劉備。

可是,在聽了公孫瓚與袁紹之間的扯皮、以及分析了當(dāng)下局勢之後,曹操忽然不想按原計劃進行了。

夏侯惇說道:“田使君幾次催促,命我等早早北上,若是停駐不前,恐怕會遭其非議。”

“他是個看不清局勢的,袁本初可曾催促過我?”曹操問道。

夏侯惇說:“未曾。”

“那就是了。”曹操擺了擺手,不以爲(wèi)然,道:“眼下臧子源正與劉備等人在平原纏鬥,彼此對峙,我若是一去,必然會引發(fā)大戰(zhàn),袁本初之所以不催我進軍,主要還是在等朝廷的態(tài)度。”

“朝廷的態(tài)度?”曹昂不解,在一旁忍不住說道。

“是啊,不僅是袁本初、還是公孫瓚,別看他們嘴上吵得厲害,咱們底下這幫人打的也厲害。”曹操看了曹昂一眼,解釋道:“但都還沒有真正動起手來,其實就是在等朝廷對此事究竟是如何一個定論。”

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八十四章丨預(yù)先安內(nèi)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五十一章丨兼權(quán)尚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fēng)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qū)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十二章 算我?guī)熉?/a>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zhí)本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yún)雷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nèi)深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wèi)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fēng)氣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fēng)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
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五百八十八章 難濟於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拋頭露市第二十八章丨校場點兵第四十三章 息怒停瞋第八十四章丨預(yù)先安內(nèi)第二章丨亂由治郅第一百零八章 乘輿蕩盡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九十六章丨名爵作誘第一百一十章 自取其叛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五十七章丨良將所歸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六十六章 戶隱田窮第五十四章丨脫穎時至第九十二章 絲繭瓜蔓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人一著第一百四十七章 支離擁腫第三百一十四章 圓體修頸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霧迷茫第三十三章丨日出星逃第八章 怨憤所積第五十一章丨兼權(quán)尚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敵之虛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fēng)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二十二章 常寧之區(qū)第五十六章丨汝南袁氏第五百一十一章 樓船燈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定庠序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三百六十七章 家國兩泰第十二章 算我?guī)熉?/a>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勞人草草第一百二十五章 秉要執(zhí)本第六十二章 苞筍落籜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yún)雷第九十一章 聲色顯露第四百一十七章 思患豫防第二十四章 難得寵渥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二百九十章 知止則殆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六十二章丨一班鼠目第六十七章 威刑加誅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nèi)深第九章丨未雨綢繆第四十七章丨分說事理第三十章 試策甲科第九十一章 殿前郎衛(wèi)第三百二十一章 視事如紋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華陽道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材力俠氣第四百七十五章 別無擇行第一百三十八章 衆(zhòng)行賄免第四百零四章 竊觀風(fēng)氣第五百八十五章 軿車停輦第九十七章 年關(guān)將近第四百五十二章 合力堅持第五百五十五章 柄刃互持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船星火第四十九章 姑置勿問第五章 得行道焉第一百零一章 臺閣生風(fēng)第六十六章 益增主祿第十二章丨奉先吾兒第八十七章 萍水相逢第九十四章 詢於芻蕘第三十六章 趨庭之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時漸蹙迫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一章 畫沙壘土第四章丨決事省禁第六十三章 去來有定第六十一章丨羣虜寇攻第三百一十二章 禮意殷勤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十五章 異軍東來第五章丨往事回顧第三十七章 教於宗室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十一章 雞鶩爭食第一百二十章 子有良媒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二百七十六章 冰山之下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九十一章 逮下無疾第一百零四章 說是談非第七十八章 傳續(xù)之典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鼓進退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三十一章 誰謂不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维西| 阳新县| 巴塘县| 那曲县| 神农架林区| 镇沅| 新源县| 遂昌县| 青州市| 永嘉县| 武穴市| 常宁市| 长岛县| 灵丘县| 左权县| 两当县| 沂源县| 屯门区| 北海市| 凭祥市| 乌审旗| 个旧市| 林口县| 凯里市| 广灵县| 新邵县| 邵阳县| 凤山县| 大英县| 临猗县| 通化市| 疏勒县| 延边| 汶上县| 安远县| 白河县| 九台市| 宿迁市| 包头市| 南平市|